01.25 相融相即——佛教與春節習俗「春節習俗」

春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已經有了幾千年的歷史。一般的春節時間從臘月二十三灶神節開始,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節結束,是舉國歡慶的日子。春節的習俗裡面吸收了許多傳統文化的養料,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佛教傳入中國後,逐漸融入到中國文化中,與儒家和道家鼎足而立,成為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滲透到中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對普通民眾的思想觀念和社會習俗都有很大影響,包括春節的習俗,也隨著佛教的進入而增添了許多精彩的內容。


相融相即——佛教與春節習俗「春節習俗」


除夕撞鐘

除夕是一年的最後一晚,過完除夕,又是新的一年的開始。在除夕之夜撞鐘,伴隨著鐘聲而進入新年,對許多人而言有著特殊的意義。佛教傳入中國,就與鐘鼓結下了不解之緣,晨鐘暮鼓,也成為了寺院每日的功課。“聞鐘聲,煩惱清,智慧長,菩提生”,聽著清亮悠長的鐘聲,人們散亂的心會靜下來,不知不覺就破除了內心的煩惱,增長了清涼的智慧。唐代的張繼,半夜在舟中聽到寒山寺傳來的鐘聲,就寫下了《楓橋夜泊》的名篇。近二十多年來,寒山寺每年除夕都安排撞鐘的活動,每到除夕,附近的人們都紛紛趕來寒山寺,一同安靜虔誠地聆聽一百零八次鐘聲,祈求在新的一年獲得福運,飽含著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全國許多寺院也都紛紛效仿,推出除夕撞鐘活動,在鐘聲中辭舊迎新,也逐漸成為了一種春節風尚。


敬香禮佛

每逢春節,很多民眾都會結伴去寺院敬香禮佛,廟裡的香火都會特別旺盛。一般在家信佛的居士,每逢初一、十五,也經常要去寺院敬香禮佛。尤其到了正月初一,去寺院敬香拜佛的人群尤為眾多,有的還爭著去上頭炷香,以期獲得福氣和好運。但事實上,敬香作為佛教常見的供養儀式,燒高香、燒頭香並非源於佛教,不是佛教本身內容,也不被佛教所提倡。在佛教看來,供養佛、法、僧三寶所獲功德的大小,不在於供養物的貴賤多寡,佛教界持續倡導文明敬香,以正見正行引導信教群眾,並不提倡市民搶第一炷香。對民眾而言,敬香,更多的是以虔敬、感恩的心,表達著民眾最質樸的寄託和希望。


相融相即——佛教與春節習俗「春節習俗」

迎新祈福

春節期間,很多寺院都會舉辦祈福法會,祈禱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世界和平、正法久住等,場面莊嚴,聲勢浩大。農曆大年初一,既為春節,同時也是彌勒菩薩的聖誕,寺院裡一般都會舉辦相關法儀和佛事。許多信眾也會趕來寺院,參加新春祈福法會,希望能夠獲得福祉,充滿法喜,寄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有的法會會舉行燃燈、誦經、唸佛、持咒、拜懺等活動,極富感染力,讓參與者不僅可以祈求福運,還洗禮了心靈,獲得清靜安寧,讓春節過得更有意義。


逛廟會

廟會是一種集宗教、集市、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民俗活動,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遺產。廟會的地點一般集中在佛教寺院和道教宮觀裡面及其周圍,因而稱為廟會。到了春節,廟會尤其熱鬧,活動豐富,人頭攢動,春節逛廟會就成為了一種社會風俗。廟會風俗與佛教寺院以及道教宮觀的宗教活動有著密切的關係,同時還會加入商業性的貿易集會,有的還有娛樂性的文藝演出,如舞蹈、戲曲、花會等。廟會的類型也是多種多樣,有的是以祭祀為主,廟裡的和尚、道士做“法事”“道場”,舉行祭祀神佛的儀式,有的地方還紮成真人般大小的神像託偶,舉行遊行式的祭典。有的廟會是以宗教活動為主,信徒趕到寺廟裡面主要是敬香拜佛、求福祈願、放生還願等,附近的商販也會雲集廟外,出售香燭、供品和吉祥物。有的廟會是以商貿為主,寺廟內外開設集市,善男信女到廟裡上香,再順便買些東西,廟會有風味小吃、日用百貨等,滿足百姓各種購物需求。全國各地的廟會內容也都不盡相同,各具特色,春節逛廟會成為了人們不可缺少的過年活動。


相融相即——佛教與春節習俗「春節習俗」

元宵張燈

元宵節是春節的最後一天,又被稱為上元節,即正月十五,是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日。元宵節的一個典型習俗就是燈會,重要的活動是要張燈、賞燈,它的來歷與佛教的傳入有關。東漢以後,佛教逐漸在中國流傳開來,佛教的燃燈習俗也隨之盛行起來。佛教認為燃燈可以驅趕人們心中的黑暗,給人帶來幸福與光明,佛經裡面經常也以燈來比喻佛法,“一燈能破千年暗”,一旦打開自己的智慧之光,就能破除無明煩惱,獲得覺悟。漢明帝十分重視佛教,為了在全國上下弘揚佛法,便下令在正月十五的夜晚宮廷和寺院都要“燃燈表佛”。後來這一活動由宮廷向民間傳播,元宵張燈之俗就逐漸形成了。到了宋代,元宵燈節非常熱鬧,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中就描寫了元宵張燈的盛況:“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元宵張燈的習俗流傳甚廣,一直到現代,元宵節除了點傳統的蠟燭、燈籠外,還會掛上五光十色的電燈,為節日增添喜慶。


佛教文化博大精深,不僅融入到中國文化之中,豐富了傳統文化的內容,而且也紮根到中華大地上,對中國人的精神信仰和生活習俗都影響深遠。春節的習俗,也加入了許多佛教的元素。人們在春節裡去寺院撞鐘、敬香禮佛、燃燈祈福、逛廟會等,寄託了對新年的美好願望,淨化了心靈,增添了生活樂趣,能夠領略到佛教帶給人精神上的安定祥和,也豐富、深化了春節的內涵和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