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臨近春節,農村“偽富風”日益凸顯,回村像大款,大家咋看?

農夫老嶽


臨近春節,許多外出打工的人紛紛返鄉。他們太多開著車,穿著華麗的衣服。男人抽得好煙,喝著好酒;女人則披金戴銀。顯得非常的富有華貴。好像個個都是大款富豪一樣。對於這種現象,梅花覺得也是正常的。



年輕人的這種表現,實際上是對父母的一種孝心。因為自己常年在外打工,在家的父母,對兒女們在外的生活、身體健康狀況等方面,時時刻刻都在掛在心上。臨近過年了,年輕人回家,開著好車,穿著好的衣服,抽著好的煙,喝著好酒,再在多給父母一點兒錢。從表面上看,兒女們是在擺闊、顯擺。而實際上,而他們是在用這些物質上的東西來安慰父母,別讓父母為自己擔心。儘管自己出門在外,很不容易,一年到頭拼死拼活,可能也攢不下多少錢?但是為了讓父母少擔心,讓父母能在村裡父老鄉親面前抬起頭。年輕人往往會打掉了牙自己往肚子裡咽。也要裝出有錢的樣子,在外面生活很幸福的樣子。


同樣都是年輕人,都是外出打工。臨近春節回家,都要看看誰在外面混的好,掙了錢多。從年輕人爭強好勝的角度來說,這是一種好的現象,相互激勵,相互鞭策,能在來年外出打工時,想方設法多出力多掙錢。

但是如果只是相互攀比,回來擺闊氣、講排場。那這種現象就是一種消極的、不可取的。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回家過年顯得富有,對一些未婚青年來說,可以儘快找到對象。


山村梅花


“偽富風”在農村已經盛行許久了,特別是春節期間,很多在外打工的人回來後,個個像大款。可是真正在外賺了大錢一年能存下二三十萬的卻沒有一個。

在我們村子裡,到了春節,打工回來“炫富”的人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個就是牌桌上玩的大。這幾年我們村子裡打麻將推牌九的賭資是越來越大了,一場下來輸贏千八百的都算平常,有不少人一場下來都是上萬的輸贏,甚至是更多。

本來春節期間打牌娛樂也是常事,可是這幾年打工回來的人個個像是腰纏萬貫,輸贏來的小了,都不願意坐下玩,好像丟人一般。

還有就一個現象就是春節期間,回來的男人們低於二十塊錢一包的煙,他們都不願意吸,低於二十多塊錢一包的煙裝在身上,他們都嫌棄掉價。

可是在農村,實際上這種消費水平是超高的,每天光是吸菸就要消費五六十元,這種消費水平實際在我們村子裡是沒有幾家能消費的起的。

農村的“偽富風”都是人的虛榮心在作怪,都是打腫臉充胖子,死要面子活受罪罷了。


貧農希蒂


你還別說,隨著春節的臨近,所謂的“偽富風”也慢慢的在農村颳了起來。下面,“農策分析”就來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先來說說自己的親身經歷

上個週末帶著女兒回農村老家,在村子裡閒逛的時候,碰到了好幾個外出打工回到家裡的兒時發小,見面自然少不了一頓寒暄,相互發煙更是少不了。看著他們一個個都拿出的是25元左右的吉祥蘭州、芙蓉王等香菸的時候,我默默的收回了裝在衣服口袋裡13元的利群。也不知道是從何時開始,每每到了臘月,農村家裡抽菸喝酒的標準就高了起來,平常7塊、10塊的煙根本拿不出手,好像大家一下子邁入了小康社會一樣,生活富裕了起來。

為什麼會颳起“偽富風”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人們的攀比心、虛榮心在作祟。對於農村外出打工的年輕人來說,一年四季在外拼搏,留在家裡的家鄉人也不知道自己在外錢掙的是多是少?生活過的是好是壞?所以,回家時的穿著打扮、吃喝標準的高低,就成了判定一個人在外混的怎樣的唯一判別標準。

攀比心、虛榮心,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在所難免的;加之現在“笑貧不笑娼”、不良的社會風氣的影響,導致一些外出回家的人,寧肯打腫臉充胖子,也要提高自己抽菸、喝酒的檔次,更有甚者,花錢租豪車回家過年,就為了讓村子裡的人看得起自己。

自己的一點看法

自己對於這樣年末農村颳起的“偽富風”當然是不提倡的。作為一個村裡人摸爬滾打的哥兒們,看著自己長大的村子裡的大爺大奶們,對於誰家的孩子怎樣的脾性肯定是相當的瞭解,誰家的孩子過得好、誰家的孩子混的差,大家心裡都是一本賬,對於年末突擊當大款的現象,大家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看破不說破罷了。

您對於此類現象又是怎樣看待的呢?

歡迎點擊右上方紅色“關注”,“農策分析”為您解答更多此類問題,帶您瞭解更多農村農事,幫您解讀更多涉農政策。


農策分析


關注農村生活,分享農村熱點!大家好,我是李哥阿峰!

前幾天回老家,看到村裡有好多汽車,有點好奇,一問才知道有的借車回來的,有的貸款剛買的新車,村裡有位西裝革履的兄弟開著帕薩特,後備箱裡還放著好煙好酒,隨手遞給我煙抽,悄悄的問這位兄弟:最近發財了?他低聲說:哥,發啥財呢!車是借的,菸酒是冒牌的,這不是快過年了嗎!充充面子!

怪不得啊,記得你在工地打工呢!我才開這老款捷達!你這大款面子充的!這可真是“偽富風”!

究其原因,這就是:虛榮心作怪。

在外面辛苦打工工作,收入不理想,過年了無顏面對家鄉父老,覺得自己沒面子,要車沒車,要錢沒錢!

特別是看到村裡有的同齡人開車的開車,買房的買房,心理更是不平衡!恨自己沒本事。

過年了要回老家見親戚朋友,不能讓別人看不起,為了撐面子,西裝革履借車回家,讓自己虛榮的心理得到滿足!

如何看待這種現象呢?

現在生活壓力大,每個人都在努力的為生活奔波,有些虛榮心也是正常的,相互攀比也是在所難免的!

阿峰認為這是種畸形的社會現象,過年回村裡裝大款完全沒這個必要,都是一個村子裡的,甚至有的從小一起長大,誰幾斤幾兩都知道,即使裝出大款的樣子別人也不會真心去恭維你!過完年你還得脫去大款的偽裝,低頭工作,另外還得償還由於裝大款而產生的費用,增加了生活成本,何苦呢?

其實,農村老家是生你養你的地方,任何一個遊子回家,家裡都是包容的,沒必要非要裝成大款的模樣來博得有些勢利村民的恭維!這就像穿了夾克的甲魚,怎麼了成不了烏龜,何必呢?

以上就是李哥阿峰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和觀點!謝謝!


李哥阿峰


不看。

衣錦還鄉、衣錦還鄉,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這是我們這個民族幾千年的文化基因,無可厚非。

現實中,是否有這樣的情況,衣錦還鄉的人面對的更多是笑臉和逢迎;而落魄之人面對的更多是白眼和嘲諷呢?

我的父親也是從農村出來的,後來在城裡當幹部。我小的時候,大約得四十年前吧。我記得,每到春節,父親也會借輛汽車(父親不會開車,還得拜託一位司機叔叔)拉著一家老小、裝著一車年貨,回鄉過年。要說他當時是炫富,我沒有感覺。我想,他更多的想法是儘自己最大的努力過個好年吧。

出門謀生,過年回家。都想展示自己成功的一面。衣錦還鄉正好可以展示自己三個方面的優越性。第一、有眼光,能夠走出家門,找到致富之路。第二、有能力,能夠創造大量財富。第三、不忘本,致富回鄉,雖然不一定帶領鄉親們一起致富,最起碼也能大撒紅包,切實提升下親戚朋友的生活水平。

炫耀,是人的一種正常心理。如果說這些衣錦還鄉的人在炫耀成功。那麼題主提出這個問題,似乎也是在炫耀自己的火眼金睛、目光如炬。我回答這個問題,就是在炫耀自己充滿“人生智慧”。

當然有些人打腫臉充胖子,這肯定是不應提倡的。但我們也不應該去過度關注。說白了,日子怎麼過是人家自己的事,和我們真的沒有關係。他們這麼做不過是自尊(亦或自卑)心理在作怪。外出一年,回家不想讓人看不起,也不想讓家人瞭解實情後為自己操心,花點錢充充面子,其實已經很難了,鄉里鄉親的理解萬歲吧。

還有的人,刻意炫富、大肆張揚。對這樣的人,還是敬而遠之的好,因為你不知道下一步他是否就要帶你出去搞傳銷了。

總之,對於真富貴,我們不要獻媚;對於假富貴,我們不要嘲諷;對於不富貴,我們不要輕慢。大家都不卑不亢、平等相處,歡歡喜喜過個幸福祥和的春節最重要。

補充一句,如果你對別人是否真的發財瞭如此關注,只能證明,你對自己生活現狀不滿意。是別人的“富貴”刺痛了你,否則你的反應不會太強烈。所謂扎心了,是揭開偽裝、撕去面紗,直面現實才會出現的結果。別人的事情不要去較真。放平心態,過好自己的日子,才是最重要的。


龍又見


有些農村的小包工頭,在外面飢寒露宿,臉面丟盡,攢點毛錢,到了年底回到家鄉,自以為大款,揚武耀威,自飲白樂,我在工地這麼多年,見到這樣的事多了去了,其實一個人最好還是現實一點好,別太裝逼,這樣好做人,也有退身步,虛榮心要不得,只能害自已。


用戶劉品峰


謝謝提問,臨近春節,農村“偽富風”日益凸顯,回村像大款,出村就是窮人一個。

在我們這裡真的很常見,特別對年輕人,沒錢也要買輛車回家裝逼,現在到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門口都有車子,哪怕家裡一間土磚房也會開輛車子回來,終其原因是大家喜歡愛面子,裝富。

前幾年,雖然在城裡買了房子,但是覺得買車子沒必要,所以就沒買,每年回家都是一家三口騎個摩托車回家,那幾年回到農村去拜年沒少受別人勢眼相看,說些難聽的話,甚至連我家公公都在罵兒子沒能耐,混了這麼久買一輛車子都買不起,被人笑話,說實在的,對於一個在城裡出行並不需要車子的人,買個車子完全是多餘的,而且一年停車費,油費,保養費,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為什麼一定要買?但是迫於壓力,沒辦法,就是這世道。大家都跟著跟風。


農家姐妹


不用看農村,就看我們本礦區的吧,誰在外面呆了一年回來過年,不裝著幾條好煙,不拎著幾瓶好酒,穿著貂皮,一看就是掙大錢回來的主。

他們打麻將時,小麻將不打,都是5塊錢帶講的,輸個千八百的眼睛眨一下,有錢吧,真有錢。

他們不僅回來打麻將,還張羅著請客,把一些同學、發小都找到一起,每天除了喝酒就是打麻將,講他們在外面的光榮歷史,認識幾個老闆了,結識幾個當地的社會人了,在當地找人平事辦事多有面子了。

照他們說來,公檢法都是哥們,鐵路警察都幫著訂票,賭場大哥都給出車送人,總之,無所不能。他們在外面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準備買房子置地,發展自己的事業,用不上幾年,就會擁有千萬身家。到時,大家都過去,一起發財。

吃飯的時候,不是到飯店就是到農家樂,什麼都吃夠了。好吧,我真的信了。

可是有幾個事情,卻讓我知道了他們的不容易,有個別的還因為違法犯罪進了監獄。

有個鄰居的孩子,每年都不在家待著。回來就是穿金戴銀的,錢是一疊疊的。幾年前,我聽說他出事了,他始終在鐵路上幹搶劫的勾當,據說有人命案,不知道能不能回來了。

相熟的一個人據說在雲南都買了樓,可是有一次卻回到家裡,將動遷樓賣掉了,說是房貸都還不上了,還借了親戚很多錢,到現在都沒有還上。

我沒有見到外面真正發到大財的,都是在外面掙錢過著平淡的日子。回來後不要裝,真的不喜歡他們裝,不管是在家鄉還是在外地,都是為了生活在奔波,過得好與壞,沒有人會笑話的。千萬別裝富,把掙的錢都扔家裡了,回去時連個過河錢都沒有,可憐的人啊。


黎濤微世界我在等著你


臨近春節,農村“偽富風”日益凸顯,回村像大款,大家咋看?

這有什麼好奇怪的,“小農意識”和“攀比心理”使然而已。說實話,這兩種思想的確在我們部分農村人身上具有淋漓盡致的展現,其實我認為這樣並不好,應該轉變!

現象一:

記得還是從前年底開始,我發現陸陸續續開回村裡和在路上跑著的外地車越來越多了,當時我還驚詫於農民朋友們都出去找到大錢了,都能買上小轎車開回家了。

可是後來我才聽人說,那哪裡是打工人員自己買的車啊,他們絕大多數都是租的車。租車回家的目的當然一方面是為了方便來回坐車;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為了顯擺、扮酷。

寧願花上幾千元錢也要在父老鄉親的面前裝富一次,我不知道這算是划算呢還是不划算?你們可以來評評!


現象二:

我有一個朋友,常年在縣城做裝修、木工的工作,說起來一年到頭累成了狗,其實也並沒有掙到幾分錢。我因為常去縣城辦事,所以能夠經常和他一起小聚,對他的情況基本也瞭解。

年底了也沒有多少事情可做了,他就得回到農村老家。大家沒有看到過他回家時的那個派頭,讓我心裡甚感著急:全身西裝革履、還要佩戴上一條紅色的領帶,頭髮梳得錚亮錚亮的,眼睛上還帶著一副墨鏡;路上走起來趾高氣揚的,與人交談時冷不丁還會冒出幾句“普通話”。。。

其實我心裡明白,他搜遍了全部家當也僅有那一套西裝,平時不會穿,只有年終回到老家後才會穿起來,而且一穿就穿到離開老家去縣城上班那天才會脫下來。

其實我認為咱農村人講究的就是實誠,有多大的肚子就吃多少飯,用不著打腫臉來充胖子,那樣的生活方式很累,大家認為是不是這樣的呢?

現象三:

農村蓋房的越來越多了,彷彿不把房屋重新修建,這日子就無法過下去似的,村裡劉老頭家就是這樣。其實他家有幾斤幾兩,大家堆鄰鄉快的坐在一起,心裡都是有數的。

可是就是這個劉老頭,家裡也並不是很富有,如果不是有兩個孩子在外打工,估計生活也會更加艱難,問題是據我們所知,他的孩子們在外面也並沒有賺到什麼大錢。

今年年初,他硬是靠著東拼西湊和在信用社的貸款,把過去一樓一底的石頭房子重新建成了二樓一底的磚混樓房,然而資金不足,僅把一樓裝修和外層牆面弄完後,又叫兩個孩子出門打工掙錢去了,問題是頭上留下了鉅額的債務也不知何時才能還清啊。

總之,農村“偽富風”的現象還是挺嚴重的,相互之間的攀比、講排場比比皆是。我認為這不是生活該有的正確姿勢,這樣的風氣既會敗壞一個地方的純樸,也會害了當地的農民朋友。

“量力而行、量力而為”才是我們生活的態度,根本無須為了哪虛無縹緲的“面子”觀念而讓自己擔負起巨大的經濟和身心的債務,過得輕鬆一點、悠閒一點、灑脫一點難道不是更好嗎!

大家認為我說得有道理嗎?你們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的呢?


灑脫農人


不知道你們是哪裡的,在我們這裡農村沒有什麼好比的,房子都修得有,車嘛百分之八十都有,一個代步工具而以,在我們這裡寶馬x6,奔馳等車也有很多,但沒有人去注意,也不能代表什麼,我是湖南常德市桃源縣農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