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國畫理論——跟著王維學剪裁(下)

上兩回說到王維一首簡單詩中的裁剪藝術,這回再來看他的另一首非常簡單的詩——《息夫人》:

莫以今時寵,能忘舊日恩。看花滿眼淚,不共楚王言。

國畫理論——跟著王維學剪裁(下)

這首詩的本事為:

《本事詩》雲:(寧王)“宅左有賣餅者妻,纖白明媚,王一見屬目,厚遺其夫娶之,寵惜逾等。環歲因問曰:‘汝復憶餅師否?’默然不對。王召餅師使見之,其妻注視,雙淚垂頰,若不勝情。時王座客十餘人,皆當時文士,無不悽異。王命賦詩,王右丞維詩先成云云,坐客無敢繼者。王乃歸餅師,以終其志”。

國畫理論——跟著王維學剪裁(下)

其中所涉及的息夫人之事為:

楚子滅息,以息幼歸……未言,楚子問之,對曰:“吾一婦人而事二夫,縱弗能死,其又奚言?”

圍繞著這首短短的小詩,其中有三個典故:一為息夫人與楚王的典故,一是此詩所言餅師之妻的典故,一則為王維創作此詩的典故。王維成此詩後,無人敢繼,說明王維此詩在當時的強烈影響。而且最終或許因此詩,王“歸餅師妻”,更可從中看出王維詩歌的巨大能量。短短的二十字,怎麼會有如此大的能量呢?

國畫理論——跟著王維學剪裁(下)

讀過此詩,恐怕給我們印象最深的,就是詩人對於“看花滿眼淚”這一形象的刻畫了。從其本事中我們可以發現,實際並沒有出現諸如“花”等物象,只是王命其見餅師時的情態,詩人在此卻將其換成了“花”這一賞心悅目的景物。“看花”本來是一種使人情感愉悅的活動,但是與此一起出現的卻是“滿眼淚”(一種極端悲痛的情感)。兩種看似沒有關聯的形象(看花的人的滿眼淚水)既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又相互對比,形成一種落差與衝突。這兩種形象與情感的掙扎與相互衝擊,構成一種內在的張力。這時滿眼的淚水一定是含蘊在女子眼中而未曾跌落的——淚水本身也由於張力而凝結在那裡。只通過“看花滿眼淚”這五個字,我們便能深刻了解此一形象主體的情感:那種被逼迫之下的痛苦、無奈、不捨……所有相互交雜的情感都由此得到揭示,真正達到了包藏萬千內容於一瞬的效果。

國畫理論——跟著王維學剪裁(下)

而這不也正是繪畫所具有的強烈表現力嗎!從王維的詩歌中,我們不是也能讀到達·芬奇名畫《蒙娜麗莎的微笑》中的意蘊麼!當然,所不同的是,詩歌無法表現更加清晰直觀的形象,我們在頭腦中無法顯示出此一女子的具體相貌,但是那種含淚看花的形象不就晃動在我們的眼前嗎!

國畫理論——跟著王維學剪裁(下)

在面對女子“雙淚垂頰,若不勝情”的情態時,所有的人都被打動了:“時王座客十餘人,皆當時文士,無不悽異”。王維也是如此,仔細體會對象的感情,並且也加入了自己感受到的情感因素,所以才能創作出如此經典的詩歌。

國畫理論——跟著王維學剪裁(下)

這是王維對於剪裁的一種獨特創造吧,最終凝定於一個非常具有美感與情感表現力的畫面,通過這一畫面形象去表現濃縮於其中的廣闊情感空間。以情感為標準選擇畫面,且通過同樣的畫面表達相似的情感。從情感開始,以情感終結,這正是藝術特別是文學藝術所給我們巨大感染力的原因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