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目前正在推進北跨戰略,這真的是唯一正確的出路嗎?

大永說史


毫無疑問,濟南現在推行的北跨戰略是唯一正確的選擇。其實濟南的“北跨”已經提出十多年了,當時的基本策略是:東拓、西進、北跨、南控。時至今日,東拓西進已經取得重大進展,東部新城和西部新城的建設可謂日新月異,而且定位相當明確:東部新城主要依託濟南高新區,打造軟件製造業名城、航空城、金融谷、藥谷、量子通信等高科技產業,並且濟南中央商務區也在東城,現在已全面開工,三年後將建設成為北方重要的經濟總部基地。西部新城的發展也很迅速,目前中國醫學科學中心已經落地,醫科大學正緊鑼密鼓地建設。西部新城將打造以醫藥衛生,健康療養,文教體育等產業的創新基地。而且與東城相對應,西城也規劃了一個“中央商務區”,濟南市計劃建設的最高樓518就在這裡,目前也有了動工跡象。由於南部是泰山餘脈,因此不可能大規模建設,但在保護

性開發的前提下也有了新進展,比如大澗溝已經拆遷,建造新的山水田園城區。


但是,唯有“北跨”落後於三個方面的建設。多年前濟南規劃的黃河新區就在北跨腹地。但由於定位不明確而遲遲沒有得到批覆。不過現在,這一切制約濟南發展的因素都不復存在。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已經獲批為國家戰略——就位於濟南市制定的“北跨”腹地。一如濟南原市委書記王文濤所說:“北跨是‘跨過黃河去,解放全濟南’!”目前濟南市的發展形態是,東西拉得太長,由西邊的長清區到東邊的章丘區大約有100公里,是嚴重的“老油條城市”。但是還應該看到,隨著濟南東部新城和西部新城的建設,還有章丘劃區之後的大建設,濟南市東西兩個方向就同時有四座衛星城開建,等基本或全部建成的那一天,可以想象濟南東西方向的人員和物資流動會比現在還要擁堵20倍,雖然濟南已經規劃多條地鐵線路和快速路貫穿東西,但根本不可能滿足全部交通需求。因此,在濟南市的“東拓”和“西進”已經完成戰略飽和後,唯有北跨才能救濟南!


北跨最大難題的是黃河。但這一點不用擔心,因為現在已經規劃建設十多座黃河大橋,並且濼口黃河隧道已經開工,多條地鐵線路也規劃通到黃河北去。據有關方面透露,先行區的模板已經制定完成,引爆區的各大項目正陸續開工,比如世界最大的會展中心(能承接G20峰會,比深圳的還大)正在建設,大橋鎮和崔寨鎮的拆遷工作有條不紊地推進。在不久的將來,黃河將成為濟南的內河。


北部新城的崛起對濟南來說意義重大。首先將有效拓展濟南的發展空間,由“油條濟南”變為“大餅濟南”。而隨著濟南制定的“中疏”計劃,未來將逐步引導濟南老城區的各項資源到黃河北去,大量的人口也會聚集到黃河北,這對於解決中心城區的擁堵是十分有效和具有決定性的。尤為主要的是,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對標的是雄安新區,未來將打造一座產融結合的山水田園新城。換言之,濟南先行區的居民將不用跨過黃河就能實現在北部就業、上學、醫療、娛樂等全部便利生活。而濟南也將形成一個以老城核心區、三個中心城區(東部新城、西部新城、北部新城)、四個衛星城區(長清、濟陽、章丘、齊河)組成的“一城多核”的發展格局!濟南發展的黃金時代已經到來!


雪舞冰藍2014


關於濟南北跨是不得不為之的一項戰略。

濟南城區

濟南城區因南部山區北部黃河只好東西方向發展,可是在發展的過程中就會發現,工作出行並不是很方便,比如你在東部生活卻要在西部工作,所以會導致在路上的時間過多。

濟南北跨戰略還是值得鼓勵的,我們從下邊的地圖中可以看出,北部過了黃河就是一片空曠地帶,有了充足的土地資源,才可以給予更大的發展空間。

濟南北跨向西北就是齊河,而向東北方向就是遙牆機場,同時也可以把G20作為濟南的大外環,對比一下成都的北外環就是高速公路,成都市內車是不收費的。

濟南北跨的好處

濟南城區北跨可以對接齊河,合適時機可以同城化。後期把黃河作為內河,增添一處景觀,打造環黃河綠化帶。桑南站邊的湖可以建設溼地公園,又可以給市增加了一個好去處。濟南市準備三橋一隧的建設方案,打通南北通道,加快北跨戰略。

濟南北跨是做強做大濟南的一大戰略,想想當年南京北跨長江,何嘗不是阻力重重?現在江北的發展走上了快車道。合肥兼併巢湖不是也走上了快速發展的道路嗎?


十方印記


濟南北跨並不是最好的戰略佈局,黃河固然可以美化成一大景觀,黃河以北大平原也非常適合搞開發建設,畢竟在整條河流體系中處於下游,切為地上河,與蘭州、鄭州都不具有可比性,原來黃河以北都屬泛黃區,風險大大增加,把一個城市建設在泛黃區是需要嚴格論證的,三峽大壩工程就論證了幾十年,要是在平原地帶搞開發建設,肯定會有一些地標性建築,吸引著大量的外來人口落戶,不用多少年又是一個擁擠不堪的老濟南範本。現在應避免人口密集型項目的開發建設,高產智能型項目才是城市轉型的新鮮血液,個人傾向於向南與泰安發展,形成“一山一水一聖人”的格局,也不失於泉城的稱號,雖然會對濟南的泉水有影響,但如果設計合理,控制性開發,加上一些保全工程,應該可以形成互補效應,由眾多特色的山區小城組合起來,形成一種新的特色,山區建城中國有許多成功的例子,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整體社會的提升,人們不再適宜擁擠的都市環境工作生活,更喜歡人文自然環境相對鬆散舒適的佈局,現代的交通發展對距離已經不是太大阻力,在工作之餘最大限度的享受自然環境帶來的舒服度將是絕大多數人們的意願,雖然向南是山區,發展難度大,但是持續性強,切已經有濟廣、京臺、濟泰、京滬四條南北方向高速,東西方向已經有南二環高架和南繞城,再向南有青蘭、泰萊高速,整體框架已經初具規模,和青島還有新興城市臨沂形成三足鼎立的大格局,長期看應是較有潛力的,純屬私人觀點。


雲水禪心106865651


並不是唯一正確的出路!為什麼這麼說呢,有五點

第一點,濟南東拓西進,南控北跨的發展戰略是好幾年之前定的,但是隨著這幾年城市經濟不斷髮展,和現在有些脫節了,東西狹長,北跨過黃河成本高,南邊控制限制發展慢。

第二,貧富差距拉大,東邊高新區新萬達,奧體舜泰廣場等崛起,西邊高鐵圈,明顯比南北老百姓的收入高,生活水平高。這樣的發展是不均衡,富得更富,窮的更窮。

第三,南外環魯能領秀城,分水嶺,大澗溝改造拆遷,而仲宮,錦繡川,西營那麼多的鄉鎮不見發展,倒是環境,垃圾箱,衛生和市區統一,經濟上不去,生活水平不上去,怎麼能發展好呢

第四,雖然像建了順河高架,燕山立交橋南延,取消黃河大橋的過路費,打通斷頭路等為人民解決了部分方便,可市區去濟南南部山區的路仍然太少。往北發展道路還需要跨過黃河

第五,所以根據以上分析,濟南南部可以少些控制,多些發展支持,南山多發展旅遊遊樂園,生態民宿,種植養殖,花卉等產業,北邊西邊也應該建立些萬達之類的經濟廣場區,而東邊放緩些發展,這樣濟南的佈局才會寬闊起來,均衡發展,人們才能都富起來



圖文天天看


北跨黃河,是濟南一直以來的一個想法,在科技不發達,經濟水平不高的年月裡,這也只能是想想,不過現在條件不同了,現在我們可以用盾構機鑽地建地鐵,當然也可以跨越黃河,謀求更大的空間和發展。從技術上來說,北跨黃河,已經不是什麼問題了,現在最需要的就是決心和毅力。

長期以來,濟南北部天橋區等諸多鄉鎮,其實居民生活條件並不好,往來濟南市區也不方便。這其中一個最主要的因素,就是黃河天險的阻礙。黃河在古代是難治理的河,歷經多次改道,淹了無數良田,讓很多人無家可歸。然而,自進入現代社會以後,黃河“聽話”多了,水患也不像以前多了。這些都得益於人類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

以濟南為例,東西狹長,南部是重要的水源地,向北跨越黃河就成為城市發展的必然。現在搭建在黃河上的橋越來越多,但是還不夠,北跨黃河,不僅僅是指自然環境的跨越,還包括產業的跨越,人的思維方式的跨越,而後者其實是更重要的。因為把人集合起來容易,但是要把人才留住,人盡其用,才能更好地發展經濟,為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

近日,備受關注的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總體規劃亮相,濟南從“大明湖時代”向“黃河時代”邁出了最為堅實的一步。不久的將來,黃河可能將成為濟南的內河,人們徜徉在黃河邊休閒。


齊魯壹點


濟南最好的區域就是章丘,章丘不像濟南,區域狹小,不利於拓展。濟南西面和北北面均有黃河相隔,南是山區,只有東部的章丘,地域開闊交通便利,且文化歷史悠久,龍山文化的發源地就在區內。古有“金章丘,銀歷城”之說。現在區內南.北各有一條高速公路,中間有濟青公路。鐵路有膠濟鐵路通過,最近又有北站落成,南站也在籌建之中。章丘向西是濟南,向南是萊蕪,向東是淄博,向北是濱州。正處在這四個地區的中心。這也體現了一個區位優勢。章丘境內名仕眾多,李清照,房玄齡,李開先,王莽等等均為章丘人。章丘南高北低,若有暴雨,水會順地勢而北流,匯入黃河而入海。所以風調雨順少天災。


風雨戰士353


十幾年前我第一次從濟南坐車北跨黃河去商河見未來的丈母孃,當然也是現在的丈母孃,記得很清楚,因為終於見到傳說中的母親河,相當的激動,當時走的是浮橋,一節一節浮筒連接而成,黃河真的是黃水河,就像翻滾的泥漿。

我問對象,沒有橋嗎?怎麼是臨時的浮橋?得知是有一座的,再往東要遠一些不走,浮橋還收費,連接的路也很小。過了河就是一片平原的農田。一河之隔兩個世界,純市區和純鄉村。

在技術發達的今天,濟南居然還被一條几百米的河困住了!青島在幾十公里寬的膠州灣上修大橋,下通隧道。在杭州灣也有幾十公里的大橋。武漢,重慶,南京穿城而過的長江要比黃河寬多了!都有幾十上百個過江的通道,包括大橋和隧道。重慶數量最多,按濟南的思維,重慶是隻能在解放碑那個地方發展的,但重慶人不受山的限制,也不受長江的限制,發展成一個讓世界驚歎的立體的現代化城市。

困住濟南的,不是黃河,是一種保守的思維。濟南作為省會GDP在省內只能排第三,在全國從十幾名掉到現在的二十多名,發展水平和地位不相符。

但這幾年好像在改變,城區東擴收了章丘,GDP明年後年能回到省內第二。大改市區交通系統,現在的北跨。都是突破性的進展。就像濟青高速擴建晚了十年一樣,濟南,甚至整個山東,這前些年保守固執不思進取,被傳統觀念和落後思維困得死死的。原來經濟發展和江蘇不相上下,現在被甩了一萬多億。在新經濟領域也乏善可陳,民間的觀念跟不上時代發展,比如很多人認為淘寶等於假貨,浙江等於假貨,不愛出門,和以前東北一樣以自己的傳統工業自傲。

我曾經對東北現象說過,把東北一個城市清空,把深圳人全部趕過去,不出幾年,這些深圳人會把這個東北城市建成深圳。反過來,把深圳人清出來,輸入等量的東北人,幾年後,你知道會成什麼樣子。

困住人的是人的觀念,城市是人建設的,市民的觀念影響城市的發展水平。濟南不應該再被黃河困住,一個北跨還需要討論嗎?打開地圖一看,一條河把濟南給困成了煙臺,煙臺是依海而建的長條城市,沒有辦法,濟南在不存在技術困難的今天還要依河而建嗎?那是懶惰而保守的思維!北跨是正確的,已經晚了些,不能再耽誤了。雄安是個好榜樣。我看好濟南的發展。


布魯爾魚


先去黃河北看看,有大片耕地,人口不密集,利於開發,只是前期北跨投入資金比較大,但是隻要把交通解決了,後期就是政府坐收紅利的時候。我個人認為比什麼CBD強多了,那裡現在也只有國企搬過去了,簡直是國企集中營。如果黃河北交通解決了,那些民營企業,房地產商會主動上門的,因為地理位置太優越了,首先地便宜,第二能把北面的農村廉價勞動力利用起來。剛開發的話稅上肯定有優惠,利於企業發展。


鄉下來的房奴


濟南北跨是不是唯一正確的出路不知道,但絕對是正確的出路。

先來看一下濟南現在的狀況,東西特別長,南北特別短,發展成了一根大油條。對於一座700萬人口200萬輛機動車的城市,交通堵成這樣全國也沒幾個。當然濟南發展成這樣也是有原因的,南部是山區,北部是黃河。但我想說這兩個因素50年前甚至30年前可以是阻礙濟南發展的原因,但現在不應該再成為理由了。

如果說山區沒法發展,那重慶是不是就不用發展了?當然濟南南部主要是旅遊度假和幾大水庫,不大興土木也是可以理解的。再來說黃河,有人說北跨過黃河需要建很多大橋和隧道,成本很高。也有人說黃河是地上河風險太大。上海的黃浦江,重慶的嘉陵江,武漢的漢江,南京的長江,合肥的巢湖,哪一個不是跨過之後獲得了巨大的發展空間?況且現在中國建大橋挖隧道也不是改革開放前的速度和質量了。至於說對黃河決堤的擔憂我覺的是有必要重視的,我認為只要控制好水利樞紐和上下游,黃河的風險是可控的。

綜上所述,我認為濟南的北跨就像中國的改革開放,總體來說是利遠遠大於弊的。


風雨無阻259563187


很多人在討論黃河決口。黃河有多少年沒決口了,現在國家對黃河疏通治理已經特別好,現在黃河決口的幾率比發生七級以上地震幾率還要小。黃河不北跨只能搬城,東搬或者西搬。南部山區以旅遊業為主環境必須好。黃河以北全是平原。效仿長江周圍城市,要是一直怕長江水氾濫,那麼發生戰爭長江三峽的水對下游會造成傷害,國家有沒有考慮到,那為什麼不讓長江下游地區的人都搬走離長江遠遠的,反而還在長江上建橋跨河建成。國家現在已經把長江黃河治理的服服帖帖他倆不敢造作。所以請你放心不用擔心。

濟南以北是德州市齊河縣,齊河老城叫老齊河,現在齊河縣城是晏城,當年齊河老城在黃河邊上沒少被黃河衝擊,自從往北搬到晏城以後再也沒有決口。現在齊河縣發展還是比較好的。齊河縣現在往南發展旅遊業,歐樂堡 海洋館 溫泉度假日酒店 還有還多正在建設的很多旅遊項目。希望濟南和齊河共同開放黃河北,把黃河北這一片全部建設成新城新都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