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庆阳古建筑:辑宁楼,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五代后梁

庆阳古建筑:辑宁楼,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五代后梁

辑宁楼位于宁县县城内辑宁路中十字北侧,始建于五代后梁龙德二年(922 年),当时为宁州衙署门楼。1993年被公布为甘肃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由宁县博物馆负责管理。

庆阳古建筑:辑宁楼,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五代后梁

清康熙年间(1662 ~ 1722 年)在其上增建谯楼,置角鼓,报晨昏。

清同治年间,州衙及辑宁楼均毁于战火。光绪年间,杨大年主政宁州,复修了辑宁楼。坐北朝南,建于一座高大的墩台上,墩台砖石砌筑,东西长23 米,南北宽 11.5 米,高 10 米,正中辟拱形门洞,门高 3.8 米,宽 2.87 米。西侧设有登楼台阶。墩台上中央为二层砖木结构楼阁,东西面阔五间(16 米),南北进深三间(9 米),高 15 米,四周出廊一周,檐柱总计 20 根,抬梁式单檐歇山顶,五脊六兽,屋面覆盖灰筒板瓦,脊筒子雕饰莲花、牡丹纹。前后檐金柱间装六抹方格扇门窗。室内分为上下两层,设木楼梯可登上二层,室内通铺木地板。

1937年,国共第二次合作期间,新宁县委组织部长王秉祥与国民党宁县县长王序宾在此楼举行红、白区划界谈判。

1987 年,宁县人民政府拨款对辑宁楼进行全面维修,重做油饰彩绘,将墩台上的女墙改为汉白玉栏杆。室内改为“印象宁县”展馆,展出的作品有《公刘拓荒》《秦宣太后诱杀义渠王》《傅介子计斩楼兰王》《狄仁杰骑青牛斩九龙》等连环画。

庆阳古建筑:辑宁楼,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五代后梁

2014年,经报请省政府同意,省文物局《关于公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的通知》(甘文局发〔2014〕300号)公布其保护范围为:“东至辑宁楼台基底部东侧以东10 米,南至辑宁楼台基底部南侧以南25 米,西至辑宁楼台基底部西侧以西7 米,北至辑宁楼台基底部北侧以北25 米。” 2018年,省文物局、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公布部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甘文局联发〔2018〕3号)公布其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范围外向东、南、西、北各延伸100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