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9 为何外蒙古独立时,在30多万的公民投票中,竟然没有一张反对票?

1945年10月21日,塔斯社报道说:1945年10月20日,外蒙古举行了公民投票,据13个省投票统计,381242人参加投票,一致赞成“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独立,没有一张反对票。

紧接着1946年1月5日,国民政府承认外蒙古独立,自此原属中国领土面积达156万多平方公里的外蒙古,脱离了中国版图。

试想一下,30多万的公民投票,竟然没有一张反对票?这让人感到非常不解和奇怪!

但明眼人一眼就能看穿这就是一个圈套,而自始至终操纵这一切的就是苏俄。

为何外蒙古独立时,在30多万的公民投票中,竟然没有一张反对票?

长期以来,俄国的目标就是将外蒙古从中国的版图中分裂出去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洗劫一空。于是被英法联军吓破胆的清政府,求助俄国驻华公使伊格纳切夫出面调停,代价就是清政府被迫与英、法分别签订了《北京条约》,几天后,沙俄也如法炮制,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中俄不平等条约——《北京条约》。

1862年俄国又逼迫清政府鉴定了不平等条约《陆路通商章程》。通过这些条约的签订,沙俄的势力逐渐渗透到了外蒙古的各个方面。并控制了外蒙古的经济命脉,为日后的外蒙古分裂埋下了祸根。

自18世纪以来,沙皇俄国通过收买外蒙古的王公贵族、扶植亲俄势力等手段,挑拨其与清政府的关系,不断对外蒙古进行渗透。最终促使外蒙的王公和大喇嘛公开投入沙俄的怀抱。

为何外蒙古独立时,在30多万的公民投票中,竟然没有一张反对票?

1913年11月5日沙俄与中国政府又签订了《中俄声明》即:“俄国承认中国在外蒙古的宗主权,外蒙古土地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承认外蒙古的自治权。”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沙皇被推翻,苏维埃政权建立,但沙俄仍然不愿意放弃沙俄对外蒙古的政策,支持其“独立”。这就为解决外蒙问题制造了障碍,并导致了外蒙古事实上的独立。

1919年苏俄政府居然发表《告外蒙古人民书》,宣称“蒙古已成为一个独立国家,任何外国人都无权干涉外蒙古内政,并有权独立自主地同其他一切民族交往”,鼓动外蒙古脱离中国。很快,在苏俄的支持下,所谓的“蒙古民国政府”成立。

在中国人民与与日寇殊死搏斗的时候,1941年4月13日,苏联为了获取日本对苏联干预控制外蒙古的承认,竟以牺牲中国的利益与日本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即苏联保证尊重满洲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日本保证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

1945年2月11日,美英苏三国元首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南端的雅尔塔签订了《雅尔塔秘密协定》,苏联对日参战的条件之一,就是“外蒙古(蒙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苏联认为,20多年来,外蒙古已经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了。因此,维持现状,就意味着让外蒙独立。

为何外蒙古独立时,在30多万的公民投票中,竟然没有一张反对票?

《雅尔塔秘密协定》签订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美苏都对内容保密。在协定签订3个月后,国民政府才知道协定内容。

在德国投降以后,苏联变得更加矜持和傲慢,苏联在1945年6月12日,对中国提出进一步的要挟,提出将“外蒙古维持现状”的要求改为“外蒙古独立”。

经过多次谈判后,1945年8月,国民政府与苏联政府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关于外蒙古问题,国民政府在给苏联政府的照会中表示:兹因外蒙古人民一再表示其独立之愿望,中国政府声明,与日本战败后,如外蒙古之公民投票证实此项愿望,中国政府当然承认外蒙古之独立,即以现在之边界为边界。

为何外蒙古独立时,在30多万的公民投票中,竟然没有一张反对票?

紧接着,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外蒙古举行了公民投票,而且在30多万公民投票中,竟然没有一张反对票。就这样,原属中国领土面积达156万多平方公里的外蒙古,在苏联的“关怀”下,脱离了中国版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