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肝主筋,腎主骨,脾主肉,心主脈,肺主皮毛—經典

肝主筋,腎主骨,脾主肉,心主脈,肺主皮毛—經典

<

肝主筋,腎主骨,脾主肉,心主脈,肺主皮毛,多麼精闢。

只要是筋的問題,治肝沒錯。

只要是骨的問題,治腎沒錯。

只要是肌肉的問題,治脾胃沒錯。

只要是血脈的問題,治心沒錯。

只要是皮膚病毛髮的問題,治肺沒錯。

肝主筋,腎主骨,脾主肉,心主脈,肺主皮毛—經典

【五臟】

1.心:心為神之居、血之主、脈之宗。在五行屬火;生理功能①主血脈;②主神志;心開竅於舌,在體合脈,其華在面,在志為喜,在液為汗。心與小腸為表裡。

2.肺:肺為魄之處、氣之主,在五行屬金;生理功能:①主氣司呼吸;②主宣發肅降;③通調水道;④朝百脈主治節;輔心調節氣血運行;肺上通喉嚨,在體合皮、其華在毛,開竅於鼻,在志為憂,在液為涕,肺與大腸相表裡。

3.脾:牌為氣血生化之源、後天之本,藏意,在五行屬土。生理功能:①主運化;②主升清;③主統血;開竅於口,在體合肉,主四肢其華在唇,在志為思,在液為涎;脾與胃相表裡。

4.肝:肝為魂之處,血之藏,筋之宗。在五行屬木,主升主動生理功能:①生疏洩;②主藏血;開竅於目,在體合筋,其華在爪在志為怒,在液為淚,肝與膽相表裡。

5.腎為先天之本,藏志,腰為腎之腑,在五行屬水;生理功能①藏精、主生長髮育與生殖;②主水;③主納氣;在體為骨,主骨生髓,其華在發、開竅於耳及二陰,在志為恐,在液為唾,腎與膀胱相表裡。

肝主筋,腎主骨,脾主肉,心主脈,肺主皮毛—經典

【六腑】

1.膽:生理功能:貯存和排洩膽汁,膽主決斷。

2.胃:生理功能:受納腐熟水谷,胃以降為和。

3.小腸;生理功能:主受盛和化物,是泌別清濁,“小腹主液

4.大腸:生理功能:傳化糟粕,大腸主津。

5.膀胱:生理功能;貯尿和排尿,依賴腎的氣化功能。

6.三焦:生理功能:通行元氣,總司氣機和氣化,為水液運行的道路。

【肝主筋】

定義:全身的筋膜有賴於肝血的滋養,肝血充盛,筋膜才能強韌健壯。

出《靈樞·九針論》。

肝主全身筋膜,與肢體運動有關。肝之氣血充盛,筋膜得其所養,則筋力強健,運動靈活。

《素問·痿論》:“肝主身之筋膜。”《素問·六節髒象論》:“肝者……其充在筋。”

《素問·經脈別論》:“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肝之氣血虧虛,筋膜失養,則筋力不健,運動不利。

《素問·上古天真論》:“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筋膜病變多與肝有關。如筋痿不用,可見於肝陰不足;筋脈拘攣抽搐,可見於肝風內動。

手與臟腑的關係

手通過經絡和內臟相關聯。於此對應,內臟的生理狀態、病理變化也可以從手部表現出來。歷代醫家非常重視手診(氣、色、形態),診脈觀手是中醫診斷中的一大特色。中醫髒學理論中關於手與臟腑間的聯繫論述甚豐,現綜合整理如下:

心與手

中醫把大腦皮層的精神意識和思維活動歸屬於心。《素問·靈蘭秘典論》說:“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神明即是人的思維活動的外在表現。《靈樞·本神篇》亦說:“所以任物者,謂之心。”“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俗語說:“心靈手巧”,手巧首先要心靈,手要受“心”的支配。另外,心主血脈,心血充足,經脈流暢,手也和麵部一樣紅潤,光澤。

肝主筋,腎主骨,脾主肉,心主脈,肺主皮毛—經典

肺與手

肺主一身之氣,這裡的氣(營氣、衛氣、宗氣)是指人體內的精微物質,這些營養物質靠肺的輸布布散周身,使手得以維持正常的活動。正如張景嶽所說:“經脈流動,必由於氣,氣主於肺,故為百脈之朝會。”足之所以能步,手之所以能攝,除靠肝血的濡養,心氣的推動,還要靠肺的輸布才能完成。

肝主筋,腎主骨,脾主肉,心主脈,肺主皮毛—經典

脾胃與手

《內經》說:“脾生肉”,“脾主四肢”“四肢皆稟氣於胃”。脾有運化水谷精微的功能,脾氣健旺,化源充足,則肌肉豐滿,四肢強勁,手靈活有力。反之,若脾失健運,化源不足,肌肉四末夫養,以致肌肉消瘦,四肢倦怠無力,手軟下垂不能握。又有人以脾主肌肉、四肢的理論為指導,對週期性麻痺,發病時四肢完全不能自主隨意活動的患者,採用健脾、和胃、補氣、利溼、化痰的方法,獲得滿意療效。

肝主筋,腎主骨,脾主肉,心主脈,肺主皮毛—經典

肝與手

肝主筋,其華在爪。筋,包括肌腱、韌帶等纖維結締組織,它的主要功能聯絡骨節,主司運動。《素問·五臟生成篇》說:“肝之合筋也”。《素問·痿論》也說:“肝主身之筋膜。”爪的營養來源與筋相同,故稱“爪為筋之餘。”爪是手的異稱,肝之盛衰可影響到爪甲榮枯的變化。如肝血充盈則爪甲就堅韌、光澤、紅潤。肝血不足,則爪甲多薄而軟,甚則蒼白、乾枯、變形而易脆裂。小兒高熱可見指甲發青,多為驚厥動風的先兆。肝血不足,筋失濡養,筋脈拘攣,手足曲伸無力,熱病耗傷肝血,血不養筋,出現手足震顫、抽搐。故望手、診手對判斷“肝”的生理病理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現代醫學診斷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把反映在手掌部的“肝掌”作為一個條件,對“肝”與手的關係也是一個佐證。

肝主筋,腎主骨,脾主肉,心主脈,肺主皮毛—經典

腎與手

中醫理論認為腎為先天,主骨、生髓,通於腦。《素問·六節髒象論》:“腎者,……其充在骨。”腎氣充足,骨質堅硬,手足強勁。反之,腎氣不充,骨質不堅,腰脊痠軟,手攝無力。脊髓上通於腦,腦為髓海,腎精充足;髓海滿盈,“腦”的功能就健旺,思考敏捷,反應靈敏,故被稱為“元神之府”的腦,又有主持人的精神思維活動的一面,(與現代醫學相一致)。所以人的思維活動,除了心主神明外,也受腎精是否充足所支配。故又有“腎出伎巧”之說。反之,髓海空虛,精神萎糜,反應遲鈍,智力低下。另外,肺主呼氣,腎主納氣,腎氣不納,喘息疲憊,手握無力,久之可見手指腫大如鼓捶,手不能握。(肺心病,風心病心衰出現中醫腎陽虛衰的症候)。手的握力出現問題,是筋出現問題了,一般與肝有關係。因肝主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