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年輕乾隆太狂妄,認為史上合格的皇帝僅3人,父親雍正不在其中

年少總是輕狂的,當我們提到輕狂時,總會想到那些才子。如王勃之於《滕王閣序》,李白之於《將進酒》,李賀之於《苦晝短》。而在王朝繼位人中,很少有年少狂妄者,特別是清朝,皇帝后代總是含蓄而內斂,畢竟太狂妄,會失去老皇帝的信任,失去繼位資格。而乾隆卻是一個例外,他是一個文人,也是一個詩文愛好者,更是一個狂妄的人,不僅狂妄,而且高調地將他的理論寫成書。


年輕乾隆太狂妄,認為史上合格的皇帝僅3人,父親雍正不在其中

乾隆登基後,就指出雍正的愛好有問題

雍正信奉道教、佛教,一生中酷愛祥瑞之兆。他在位期間,中國歷史上所有的祥瑞品種基本了都出齊了,像什麼嘉禾、瑞繭、靈芝、麒麟、鳳鳥、五星連珠、黃河清等等,在雍正統治期間,這些祥瑞都一樣接一樣地出現在雍正時期的奏摺中。而雍正自己也說:“敬誠所感、仁者所孚”,這些都是自己治理有成、統治合法才出現的。

而乾隆是信奉儒家正統思想,對於異端邪教沒有興趣,所以他根本不信雍正這些祥瑞之兆,在乾隆看來,這些都是小兒科把戲,毫無用處還可笑。他一上位後,就說:“如果百姓能安居樂業,雖無祥瑞,”亦無損於太平之象“,相反,如果國家治理得不好,即使祥瑞天天出現,也沒有什麼用處。為此他還特意下旨,告誡臣工:


年輕乾隆太狂妄,認為史上合格的皇帝僅3人,父親雍正不在其中

實心實政保守承平大業,切不可務瑞應之虛名,致啟頌揚之飾說也,凡慶雲,嘉穀一切祥瑞之事,皆不許陳奏。--《清高宗實錄》

接受最好的教育,寫最狂的文章

乾隆所接受的教育應該是清朝開國以來歷代皇帝中最好的,最完整的,他6歲到25歲,在書房中度過了19年的時間,每天學習超過10小時以上,而且他天賦極高,過目不忘。他的《樂善堂全集》中收錄了他學生時代的大量文章,文中可以看出乾隆是一個非常正統的儒家信徒,他對未來充滿了自信,在他眼中,最完美的皇帝應該是以“仁義”治天下,而不是以強力來推行政策。治理天下,應以德而不以力,所以德行高尚的人成功,德行不佳者失敗--《樂善堂全集》

年輕乾隆太狂妄,認為史上合格的皇帝僅3人,父親雍正不在其中

在學生時代,乾隆博覽群書,他將歷史上的帝王都進行了一番深入研究,如漢武帝、唐太宗、唐肅宗、宋太祖、宋仁宗等,而且每研究一個帝王他都要寫一篇心得;不僅帝王、,名臣他也有研究,如李端、韓琦、岳飛、文天祥等,這些文章全部收錄在《樂善堂全集》中。經過深入研究,他認為中國歷史上合格的皇帝只有三個,分別是漢文帝,唐太宗,宋仁宗。

即位之後,勵精圖治損已益人,愛民從諫躬行仁義,用房玄齡、魏徽之儔君,臣相得不敢怠遑……或論太宗有魏徵而身脩國理,魏徵既沒而驕滿之意生者,是不盡然唯其有太宗之君,然後有魏徵之臣使太宗中人之主,則雖有魏徵其亦如之何哉,獨心無知道之實而身有好名之念,屈己從諫而不免以權馭人,故不能致天下於熙皥耳,然後世有逆諫而惡賢驕奢而自滿者,方之太宗則又不啻倍蓰矣。--《樂善堂全集.卷五--唐太宗論》


年輕乾隆太狂妄,認為史上合格的皇帝僅3人,父親雍正不在其中

乾隆認為只有唐太宗才稱得上是仁君,漢文帝雖然很賢德,但卻並不懂得如何用人,也不知道如何選拔人才輔佐自己,宋仁宗雖然仁義,但是能力不足。而他想做的就是唐太宗那樣的皇帝,甚至要超越他。而他的父親雍正呢,卻並不是他認為的最完美的君主。

第一:雍正對人過於刻薄,對待親生兄弟過於殘忍。

第二:他執政過於剛猛,喜歡使用強硬酷烈的手段,為此幾乎得罪了當時的所有社會階層。

第三:他對官員非常嚴厲,在治理貪汙問題上,從不寬容,動不動就是抄家罰沒家產,使他得了一個“抄家皇帝”的惡名,同樣因為他崇尚嚴厲,所以官員們在治理地方時也非常嚴厲,導致當時社會案件四起,輕罪被重治,而且冤假錯案也很多,反而加重了百姓的負責。


年輕乾隆太狂妄,認為史上合格的皇帝僅3人,父親雍正不在其中

乾隆不僅不認可雍正的執政方式,他還寫了一篇《寬則得眾論》來表達為君之道:

聖賢之心,無棄物堯舜之道欲並生非包荒,則不足以體天地之心而盡君師之道也,夫子歴論堯舜禹湯武王授受之命而繼之曰寬則得眾……誠能寛以待物包荒納垢宥人細,故成已大徳則人亦感其恩,而心恱誠服矣,苟為不然以褊急為念,以刻薄為務則雖勤於為治,如始皇之程石觀書,隋文之躬親吏職亦何益哉。--《寬則得眾論》

從這段話可以知道,乾隆認為:如果能寬容別人的小錯,就能成就自己的大德,那麼必然人人感恩,若是以偏急刻薄為念,即使勤奮如秦始皇,又有什麼用呢?

年輕乾隆太狂妄,認為史上合格的皇帝僅3人,父親雍正不在其中

年輕的乾隆對未來是充滿希望的,他站在聖人的角度品評著中國幾千年來的皇帝,評論他們的得與失。站在後來者的角度,去評判別人的優劣太容易,但是自己身處其中呢?乾隆繼位後,他也確實做出一番政績,從中國皇帝歷史角度來看,他確實優秀的,但是將他放在時代的角度,他卻有很多問題,他繼承著康雍二帝70年的努力成果,當時代對他提出更高要求的時候,他卻完全沒有做出做應有的努力。甚至1840年之後,清朝所面臨的一切,都是他一手造就的。

評判別人很容易,但當後人再來評價乾隆時,得出的結論,和他評價那些偉大地如漢文帝、宋仁宗一樣,乾隆也是一個不怎麼合格的皇帝。

《清高宗實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