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黑天鵝”來襲、資產減值潮湧,上市公司花樣百出忙“瘦身”

紅刊財經 周月明


年報披露期,往往是A股“黑天鵝”頻飛的一個時段。2018年約1664億元的商譽減值大潮就曾給投資者帶來很大沖擊,而到了2019年年底,此種跡象再次抬頭。據《紅週刊》記者統計,截至2019年最後一天,已有數十家A股公司公告計提大額資產減值,金額高達數億甚至數十億元。


這些預告減值的公司為了“甩包袱”花樣百出,而且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減值行為甚是“突然”,即在此前沒有預兆過渡下突然發佈鉅額資產減值公告,這種做法引發眾多投資人質疑和不滿,質疑這些公司存在“業績大洗澡”動機。


在這其中,有因前些年的激進併購而導致商譽大減值的公司,比如遊戲行業的眾應互聯。其2019年12月23日發佈公告稱將對旗下香港MMOGA與彩量科商譽減值約10億元至13億元。要知道,這兩家子公司在收購之時就溢價甚高,且自收購後的第一年後業績表現就不佳,MMOG甚至從第一年開始就完不成業績承諾。


不過儘管如此,眾應互聯這些年對它們都是“心慈手軟”,即使受到監管層問詢,仍在2019年中報、三季報中“咬牙嘴硬”隻字不提商譽減值。正因如此,其2019年年底的“突發公告”才被投資人所詬病。


“黑天鵝”來襲、資產減值潮湧,上市公司花樣百出忙“瘦身”


同樣因商譽減值令投資人措手不及的還有慈星股份。2019年最後一天,其發佈公告預計對旗下杭州優投和多義樂兩家公司計提減值準備金額 6億元,虧損金額共約7.2億~7.25億元。

要知道,就在2019年8月30日,慈星股份還曾因這兩家公司超額完成業績,而對它們的管理團隊進行獎勵,但僅僅過去4個多月,這兩家“優秀企業”轉眼就變成了大額商譽減值的對象,如此反差,甚像“兒戲”,也更加背上業績“洗大澡”的嫌疑。


除商譽大減值外,上市公司還為了“甩包袱”,在各項資產構成上大做文章。比如海正藥業,就盯上了研發項目、固定資產及在建工程。2019年12月11日,其發佈公告稱,“將4.12億元的研發開支進行費用化處理,同時分別計提無形資產減值損失1.02億元、在建工程及固定資產減值損失9.41億元,此外另計提存貨跌價損失2.74億。”


然而仔細查看這些減值內容,有很多研發項目在2018年還在正常推進、有很多在建工程已幾近完工,但即使如此,2019年年底還是被突然砍掉,而在此前的中報和三季報中都未曾提及。


同樣突兀“瘦身”的還有做液晶屏的華東科技,其289億元投資的中電熊貓2015年剛投產、2016年11月剛全部完成,就在2019年年底被“無情”減值56.65億元。這一大減值近乎減掉了華東科技市值的一多半,令投資人一片譁然。


與海正藥業相同的是,華東科技的此項減值計劃在2019年上半年、三季報都未提及,直接在2019年年底突兀提出。若是從中電熊貓的業績經營情況看,其早在2018年就已虧損15億元,但華東科技並未對其做什麼動作。

……


上述內容來自《資產減值潮暗潮》一文,欲知詳細內容,敬請廣大讀者關注本週六出版的《紅週刊》、或關注紅刊財經、證券市場紅週刊微信公眾號、證券市場紅週刊微博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