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演員是拍完片馬上付片酬還是上映以後付片酬?

用戶50346768605


演員片酬這個話題有點老生常談了,在中國演藝圈,片酬幾千萬幾百萬根本不叫事,頂級流量小鮮肉的片酬都是過億。對於付片酬的先後順序,張藝謀在很早以前就說過這個問題,在國內基本上都是一次性先付清,而國外則是採用先付一部分然後加上電影票房的分紅。

國外的這種方式更有利於電影質量,因為分紅的拿多拿少和演員的發揮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避免在前期就因為高片酬影響了整個電影的預算。


而國內這種片酬方式,衍生了一大批只靠頂級流量明星撐場面的爛片,而製作費用卻比好萊塢一部科幻大片還要多,預算總共那麼多,全用來請明星肯定會在別的地方縮減。


比如前一陣子被罵慘的《上海堡壘》

鹿晗喝酒蹦迪救世界,還要抽空追舒淇,高難度動作髮型絲毫不亂。


這樣尷尬評分的電影,請恕我確實不能昧著良心說話,客觀評價就是:“真的不咋地,粗製濫造的作品”,選用鹿晗和舒淇為這部電影帶來了很大的資金壓力,這勢必會擠壓電影在特效方面的投入。

與電影不同的是,電視劇的話一般會採用分集付款,因為涉及到劇目的集數、演員出演次數和劇情修改等原因,一般都是按集付錢。孫儷當年拍攝《羋月傳》每集片酬就高達50萬元。


還有一種就是演員很看好這部劇,想帶資進組,類似投資的方式,比如《流浪地球》。據傳吳京“帶資6000萬”和零片酬加盟《流浪地球》,當年《流浪地球》票房更是達46.54億讓吳京賺的盆滿缽滿。

當然為了防止影視行業亂象橫生,發展扭曲,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下發了“限薪令”,加之當年范冰冰的“陰陽合同”事件,明星們在涉及稅務和片酬方面的隱秘工作就越來越好,希望演員們能苦練演技把自己的專業技能提升到符合自己片酬的水平。


電影天堂


第一:演員片酬在拍攝完成時已經結完!

在劇組拍戲,基本上演員得罪不起,特別是男女一號。因為她或者他只要不拍了,或者刁難你,整個劇組就陷入困境,即使是導演都可以換掉,男女一號不好換,換了等於白拍了。所以,在簽約的時候,基本上演員處於強勢地位,合約一般會這麼籤!

簽約之日起,三個或者五個工作日支付定金。開機前三五個工作日支付一大筆酬金,連同定金,此時大概已經支付了百分之六十左右,拍攝過半支付大約百分之三十。在殺青前三五天支付餘下的百分之十左右尾款!當然也有比例不一樣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演員殺青前,片酬已經結清!因為演員也怕你拍完了,你不給錢!

第二:影視公司大部分都是在給演員打工!

影視市場看著熱鬧,實際上賺錢的公司少之又少,因為演員的高額片酬,大部分公司都是在給演員打工,賺了個吆喝,做了個賠本買賣!

舉個例子說明,一部30-40集電視劇,請一線藝人和準一線藝人各一名,預算大概一億八千萬左右。兩位一線明星片酬大概在一億兩千萬到一億三千萬(一個八千萬,一個四五千萬),剩下的就是其他全部製作費用!當資方拿出這麼多真金白銀,最後剩下一堆硬盤,所有的風險就在製作方這裡!賣不賣得掉,能不能播出,演員錢早就賺走了。製片方獨自承擔風險,基本上,製片方就是在給演員打工!

第三:演員片酬制度急需改革!

基於演員片酬畸形的現狀,製作公司和社會各界一直在呼籲整頓,之前總局和影視製作業這會也聯合發出了限制演員片酬的通知,現在看起來,有一點效果,因為限制了演員最高片酬不能超過5000萬,最少不再像以前動不動八千萬,一個億的天價片酬。

但是這樣,依然沒有解決問題:第一,演員片酬依然過高,一部戲5000萬,你們自己掂量。幾個月時間,一個公司一年賺5000萬都了不起了。一個演員三四個月可以毫無風險的賺到!第二:演員沒有風險。不能把所有風險壓到製作公司手上,演員也必須共同承擔。賣不掉,收視率不好,演員必須一起負責!


相聲小品集結號


演員的片酬支付方式分很多種,而國內外的片酬支付方式也有很大的區別。

國內與國外的區別

張藝謀導演在某個節目中親口說過,國內與國外演員的片酬支付方式是有很大差距的,國外的電影一般都是前期支付給明星很少一部分片酬,等到電影上映後再根據票房成績參與分紅。這樣能避免因為劇組經費不足而影響到拍攝與最終影片的質量。我國的動作明星鄒兆龍在參與拍攝的《黑客帝國》就是這種方式。所以鄒兆龍即使現在依然能拿到分紅錢。

而國內無論大小演員都是先談好片酬再開始拍攝的。這也是為什麼國內很多影視劇明星沒少請,但拍攝出來的影片特效低級,質量也很差。中間還插了很多廣告。都是因為拍攝經費緊張而做出的無奈之舉。

分期結算與一次性支付

國內演員在商量好片酬進組拍攝之後,劇組一般都不會直接把全部片酬都支付了,而是在給了一定比例的定金之後,剩下的片酬按照約定好的時間或者拍攝的集數慢慢支付,直到影片殺青結清片酬。但如果是一些“大碗”或者“頂級流量”演員要求或者是片方害怕被截胡,那麼片方也會直接支付全部片酬。當然咱們國家還有一種特別的演員,那就是“帶資進組”的演員。當然這都是極少的。

支付方式

我們不得不說的一點就是演員片酬的支付方式。畢竟廣電總局因為明星的天價片酬問題也已經發布了好幾輪“限薪令”。從演員最高片酬不能超過5000W到現在不能超過劇組製作總成本的40%,主要演員片酬不能超過總演員片酬的70%。

雖然廣電對此做出了很多限制。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一些製作公司通過合股開公司,以及將片酬轉化為投資、股權、紅利等新型分紅方式。這使得高片酬的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的情況下還讓明星的收入變得更多元更復雜。

最後希望廣電能真正解決演員天價片酬的問題,讓劇組更多資金向影片製作方面傾斜,這樣才能誕生出更多優秀的影片。才能使得我們國家的影視行業進步。


韓劇天天看


第一娛記出品必屬精品!

作為專業的行業內人士,給大家安利一下影視行業片酬支付方式!

說起來很複雜,但是也很簡單!主要就是看你怎麼談!但是大部分並不是如提問者說的那樣拍完馬上給,或者上映後給!主要有以下幾種!

最多的方式:分階段支付!

娛樂圈支付演員片酬,最多的方式是分階段支付,這個比例佔據了百分之九十以上。

舉個例子:假如某主演一部電影,經紀人和製片方談好了合作內容,片酬方面一般都會這樣約定,在簽約之後三個或者五個工作日內,支付百分之十或者二十作為定金,演員開始閱讀劇本,熟悉內容。開機演員進組以後三五個工作日,製片方會支付百分之二三十,等到拍攝過半,製片方還會支付百分之三四十。在拍攝殺青前,支付完演員的全部片酬!

這個過程當然不會完全一樣,有的分四次,有的分五次,每次比例也會不同,但是大體模式就是這樣!

但是需要說明的一點就是,絕大多數演員在殺青前,全部片酬已經到手了!

上映後支付的大都是片酬入股或者參與投資

很少有演員上映後才拿到片酬的。但是有一種例外,那就是片酬入股這種形式。

這幾天《掃毒2》票房大賣,主演及監製劉德華就是這種形式,他因為看好這部電影,覺得有錢賺,就採用投入自己的片酬佔一部分股份。這種形式就只有等到上映結束了,票房分賬的時候,才能領取自己的片酬!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其實這不是單純的片酬了,而是一種投資行為了。這樣的事在娛樂圈也不少見,譬如黃曉明主演的《新上海灘》,他就是拿自己片酬投資,承擔投資方角色!

演員片酬支付方式亟待改革

其實製片方對現行演員片酬支付方式非常不滿意,因為拍完戲,演員片酬全部已經結清拿走了,最後能不能播出?播出效果好不好?結果都是製片方獨自承擔!

但是現在在劇組,演員是強勢的一方,特別是大咖。如果你不支付完片酬,那我就不拍。一旦不拍,損失的是劇組,所以製片方不得不乖乖給錢!

但是為什麼我們經常聽到一些演員討要片酬呢?這些演員其實都是小演員,不怎麼有名氣的演員,在籤合同的時候,會就一部分錢在拍攝完成後支付,遇到流氓劇組,最後一筆他們就不支付了。但是大演員絕對不會同意在殺青夠支付片酬的!


最好的辦法是風險共擔,利益共享。作為演員,必須對自己演的戲負責,不能不管拍的好不好,錢都全額拿走!錢放好,收益高,演員也可以提出增加片酬!


第一娛記


第一:演員片酬在拍攝完成時已經結完!

在劇組拍戲,基本上演員得罪不起,特別是男女一號。因為她或者他只要不拍了,或者刁難你,整個劇組就陷入困境,即使是導演都可以換掉,男女一號不好換,換了等於白拍了。所以,在簽約的時候,基本上演員處於強勢地位,合約一般會這麼籤!

簽約之日起,三個或者五個工作日支付定金。開機前三五個工作日支付一大筆酬金,連同定金,此時大概已經支付了百分之六十左右,拍攝過半支付大約百分之三十。在殺青前三五天支付餘下的百分之十左右尾款!當然也有比例不一樣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演員殺青前,片酬已經結清!因為演員也怕你拍完了,你不給錢!

第二:影視公司大部分都是在給演員打工!

影視市場看著熱鬧,實際上賺錢的公司少之又少,因為演員的高額片酬,大部分公司都是在給演員打工,賺了個吆喝,做了個賠本買賣!

舉個例子說明,一部30-40集電視劇,請一線藝人和準一線藝人各一名,預算大概一億八千萬左右。兩位一線明星片酬大概在一億兩千萬到一億三千萬(一個八千萬,一個四五千萬),剩下的就是其他全部製作費用!當資方拿出這麼多真金白銀,最後剩下一堆硬盤,所有的風險就在製作方這裡!賣不賣得掉,能不能播出,演員錢早就賺走了。製片方獨自承擔風險,基本上,製片方就是在給演員打工!

一般有三種,一種為固定片酬,按約定時間金額付(針對一些小角色或客串和友情出演);一種是票房分成,等影片下線結算;一種是片酬+票房分成。絕大部分都是拍完以後拿錢,包括一線大腕也是拍完拿錢。但拍攝之前要籤合同,規定好片酬、付款的日期、付款的方式等。從談判到簽約這些事情一般都是由明星的經紀人或者助理去辦。


愉娛樂


其實關於演員片酬的問題,在業內一直都是一個很隱晦的事情,我估計除了演員自己和經紀人之外,一般的旁人只怕都不是很清楚這個問題的真實答案。所以我在這裡也只能是通過最基本的模式,來說明一下這個問題的一些固定套路,這完全就是一個僅供參考的答案,還請大家不喜勿噴。

第一點,國內和國外的結算區別。 大導演張藝謀曾經才某節目中親口說過,國內的演員片酬問題,與國外的情況有很大的區別。首先,在國外的電影圈裡,特別是像歐美地區,對於演員的片酬,都是選擇前期先支付一少部分的酬金,然後等到電影上映之後,根據票房成績,讓演員直接參與分成,票房越好你就拿的越多。這樣的好處,就是避免出現因為演員“高片酬”的問題,影響到電影的前期製作。

而在國內卻不是這樣的,一般情況下,無論是大小演員,都是先談好“價錢”,然後再開工幹活的。針對於小演員來說,可能會要求“嚴謹”一些。但是輪到大明星之後,基本上都是沒收到錢,是絕不可能開工幹活的。這也就是為什麼在很多國產電影中,會出現那麼爛片的原因。錢都給了大明星了,還哪兒來的錢製作電影嘛。



第二點,分期結算和分集結算。 雖然說針對於每個演員都會有一個“身價數字”,但是在結算片酬的時候,片方一般都不會選擇“一次性”支付的,當然這也是會出現一些“特殊情況”,比如“非你不可”或者“炙手可熱”的“搶人”情況,片方也是會“一口買斷”的。但是正常情況下,都是按照“分期付款”或者“分集付款”來的。



分期付款,前期先支付你的“進組費用”,然後到了製作中期會支付“進度費用”,到了製作完成之後會支付“尾款”,一般都是334的支付方式。而分集結算,一般都只針對比較有名氣的演員,因為他們本身的報價都是按照“一集一價”來出的,所以片方一般都是“三集一結”或者是“X集一結”,這個方式對於某些演員來說,那也是真的“來錢快”,猛地拍幾天戲,估計就是上百萬入賬,並且還是“稅後”的。

第三點,帶資進組和參與分成。 像演員“帶資進組”或者參與“分成”的方式,這已經基本上不算是“片酬”的問題了,因為他們之所以願意“出錢又出力”的來幹這件事,就是對於所謂的“片酬”不那麼“在乎”了。他們“期待”的是最後的“收穫”。像比較出名的“帶資進組”,當屬今年年初的吳京零片酬“帶資6000萬”進組《流浪地球》,吳京這一“操作”,不僅“拯救”了《流浪地球》這部電影,也給自己帶來了豐厚的“資金回報”。

而說到“參與分成”這個問題,我感覺這招玩的最好,並且“運氣”最好的演員,應該是徐崢了。他參與的很多電影都是屬於那種“低成本”高回報的作品,所以在他有點名氣之後,就經常以“低片酬”+“參與分成”的方式,參演某些電影的製作,但是不得不說,他的運氣是真的好,近幾年的他賺的是“盆滿缽滿”,只要是他參與的“低成本”電影,票房基本上都是“一路飄紅”。



綜上所述,這些就是我“扒出來”的一些參考答案,還請大家將就點看。畢竟自從“限薪令”下來之後,關於演員“片酬”的這個問題實在是太“敏感”了,能收集到的資料著實不多。但是,我看了那麼多的資料,有一點東西我還是比價“肯定”的,那就是演員們的“片酬”,基本上都是“稅後”的,只是這個“稅”,都是由片方給納的。


冰凍的眼睛


絕大部分情況是拍完片就能拿到片酬,少數演員的片酬與分紅掛鉤。

下面具體按照三大塊來剖析下演員片酬問題

拍攝內容

主要分為電影跟電視劇兩類。

電影一般為分段支付,比如你作為主演參演一部電影,不可能簽好合同就能拿到片酬,比如1000萬。

跟製片方談好合約後,演員會收到一個定金,比如總片酬的15%左右,正式開機後,製片方再支付25%左右,等電影的進度超過一半的時候,製片方再支付30%,最後等到真正殺青,把餘下的部分再支付給演員。

支付比例與次數都有細微差別,不可能每家都一樣,以上僅供參考。

所以絕大部分演員在殺青的時候,已經將全部的片酬收入囊中。

拍電視劇的支付方式大多為分集支付。比如演員跟製片方談好,一集100萬,那麼當演員拍完一集或者多集後,製片方就會支付相應集數的片酬。

國內外的區別

國內很簡單,大家也很清楚,拍戲之前談好價格,簽好合同,演員不管是拍電影還是電視劇,在殺青前都能拿到全部片酬。


國外就不一樣,國外演員在殺青前,只能拿到某一比例的片酬,剩下的跟票房掛鉤,只要你參演的戲票房高,那麼對應的片酬就高,這是一個彈性政策。

這樣的好處就是演員會努力把戲演好,儘量讓電影的票房高一點,提高了產出神片的概率,個人比較傾向於這種方式。

結算方式

結算方式一般有三種,分期結算、分集結算、片酬入股參與分紅。


分期結算對應電影,分集結算對應電視劇。

最後來講下第三種方式,片酬入股參與分紅,其實這就是跟國外拍攝電影一個道理,只是國內絕大部分演員,只管談好的片酬,不在意票房,反正錢到手了,票房好不好跟他沒關係。

敢用片酬入股方式的演員非常少,比如演員的片酬是1000萬,他將全部片酬或者70%作為資本,參與這個項目,票房高就多分一點,票房低就少分一點。劉德華、吳京、徐崢等人時常會用這種模式。

如今演員的片酬越來越高,以至於製片方將絕大部分資金都花在演員身上,而且還不敢得罪主角。

一旦得罪男女主角,就會導致全劇組所有人都陷入一個尷尬的氛圍,具體的話,可以自己想象。

演員拍完後,瀟灑拿錢走人,但製片方卻憂心忡忡,除了票房好壞之外,還有個重要因素就是能不能通過審核!

總結:綜上所述,演員的片酬有很多種模式,但在如今的娛樂圈來看,個人更贊同演員的片酬與票房緊密相連,這樣才能產生更多優質的影視內容。

感謝您的點贊與支持!

大娛視界ZERO


演員拍戲一般無非就是兩種情況,接拍電影和接拍電視劇,這兩種類型付片酬的方式都是不一樣的。

一般來說,對於拍電影的演員來說,導演組都會事先與演員溝通好片酬問題,當價格談妥後,演員才會進組拍戲,如果價格沒有談妥,這個演員是不會接拍這部電影的。

演員只有在確定拿到錢後,才會開始自己的工作,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才會造成一些電影的粗製濫造,一些不負責任的演員拿到酬金後,對於電影的拍攝就沒有那麼上心,電影的一些片段也是能將就就將就,絕對不重拍。


對於拍攝電視劇的演員來說,大致情況也是差不多的,演員一般都有一個按集的片酬,比如一個演員拍一集電視劇的片酬是五十萬,如果他拍了二十集,那麼最後他就會獲得1000萬的片酬。

與拍電影的片酬支付方式不同,電視劇演員一般是在整部電視劇拍攝完成後再支付片酬,這時電視劇還沒有上星播出,也不知道電視劇的收視率是怎樣的,這一切都取決於演員的敬業程度和劇本的精細程度了。



以上的大致就是在中國拍戲支付片酬的方式,說實話,這些導演和投資人就是再賭,如果票房和收視率上不去,給予演員的報酬也要不回來,這也是中國形式行業的現狀。


扒魚影視


其實關於演員片酬的問題,在業內一直都是一個很隱晦的事情,估計除了演員自己和經紀人之外,一般的旁人只怕都不是很清楚這個問題的真實答案。

第一點,國內和國外的結算區別。

首先,在國外的電影圈裡,特別是像歐美地區,對於演員的片酬,都是選擇前期先支付一少部分的酬金,然後等到電影上映之後,根據票房成績,讓演員直接參與分成,票房越好你就拿得越多。這樣的好處,就是避免出現因為演員“高片酬”的問題,影響到電影的前期製作。

而在國內卻不是這樣的,一般情況下,無論是大小演員,都是先談好“價錢”,然後再開工幹活的。針對於小演員來說,可能會要求“嚴謹”一些。

第二點,分期結算和分集結算。

雖然說針對於每個演員都會有一個“身價數字”,但是在結算片酬的時候,片方一般都不會選擇“一次性”支付的,當然這也是會出現一些“特殊情況”,比如“非你不可”或者“炙手可熱”的“搶人”情況,片方也是會“一口買斷”的。

分期付款,前期先支付你的“進組費用”,然後到了製作中期會支付“進度費用”,到了製作完成之後會支付“尾款”,一般都是334的支付方式。而分集結算,一般都只針對比較有名氣的演員,因為他們本身的報價都是按照“一集一價”來出的,所以片方一般都是“三集一結”或者是“X集一結”,這個方式對於某些演員來說,那也是真的“來錢快”,猛地拍幾天戲,估計就是上百萬入賬,並且還是“稅後”的。


美少女的時間


一般來說有三種,一種為固定片酬,按約定時間金額付(針對一些小角色或者固定和友情出演);一種是票房分成,等影片下線後結算;還有一種是片酬加分成。絕大多數都是拍完以後拿錢,包括一線大腕也是拍完拿錢。但拍攝之前要籤合同,規定好片酬、付款日期、付款方式等。從談判到簽約一般都是由經紀人或者助理去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