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屈原為何要投江?

用戶58907629261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句就是對屈原一生政治理想的不懈追求。

楚國貴族

屈原的命運與生俱來,淵博的知識,明於治亂的本領和善於辭令的才智,註定了他的無家可歸。

這位楚國貴族,早年曾一度深得楚懷王信任,歷任左徒、三閭大夫,在輝煌的朝堂上,楚懷王常常與屈原商討國事,笑談戰國的烽煙。

那段時光,對於身負青雲之志的屈原而言,無疑是人生中的一段蜜月。他親自參與楚國法律的制定,力主彰明法度,舉任賢能,興利制弊,聯齊抗秦。在屈原看來,強秦並不可怕,天下“橫則秦帝,縱則楚王",楚國一統天下指日可待。

遭小人排擠

在屈原的輔佐下,楚國國力日漸增強,一度出現了一個物阜民豐、國富兵強的局面。躊躇滿志的屈原將將長鬚,深吸一口氣,他憧憬著楚國一統六合的未來,全然沒有注意就在他的身邊,已經佈滿了陰霾。屈原身邊的陰霾來自楚國內部,也來自秦國。當楚懷王的治國安邦之舉蓋出一人之手,當一個臣子成為一個國家行動的重要決策者,群小的憤懣便不可遏制。新尚、子蘭等人不能容忍屈原的平步青雲,他們千方百計地尋找機會,陷害這位忠良之臣,而頗善縱橫之術的秦人張儀則恰恰抓住了這樣一個機會,他買通了新尚、子蘭這些視屈原為眼中釘的佞臣,同時也用重金賄賂了楚懷王的寵姬鄭袖,張儀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將屈原逐出楚國,拆散由其建立的齊楚之盟。

楚王昏庸 淪為人質

濃重的陰霾最終遮住了楚國的麗日晴空。楚懷王十五年(公元前304年),早在楚宮上下做過鋪墊的張儀聲勢浩大地來到楚國,以“獻的之地六百里”誘騙懷王,而彼時的楚懷王在新尚、子蘭、鄭袖一干群小的慫恿蠱惑下,不僅與忠心為其效命的屈原產生了隔閱,而且也在逐新喪失強國的鬥志變成一個貪圖便宜的小人。為了區區六百里商於之地,他沒有聽進屈原的抗顏直諫,而是馬上答應張儀,斷絕了來之不易的齊楚之盟。然而,張儀的承諾並未兌現,楚懷王盛怒之下,遂兩度發兵秦國,結果均遭慘敗。

遭到驅逐,流放漢北

彼時的楚懷王,已再無與強秦抗衡的信心。楚懷王二十四年(公元前295年),這位利令智昏的楚國國君已經與懷揣安邦之策的屈原漸行漸遠,他沒有聽進屈原勸其與齊重新修好的哭諫,而是欣欣然赴秦楚黃棘之盟,徹底向秦國投懷送抱,臨行之前,他沒有忘記給不識趣的屈原一個懲罰,那就是:將其逐出楚國都城郢都,流放漢北。

事隔六年之後,即楚懷王三十年(公元前二八九年),楚懷王將屈原召回了郢都,然而,此時的楚懷王已經再也找不到當年的影子,就在這年,他興沖沖地再赴秦王武關之約。他沒有想到,這會是自己生命中的最後一次外交活動,他被扣留在了秦國,成了一名被軟禁的人質,並最終客死異鄉。

“悲回風之搖意兮,心冤結而內傷”

楚懷王被扣秦國之後,楚頃襄王即位了,這位繼任者較之前任,其昏昏然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他繼續對秦實行投降政策,而此時的屈原再怎樣苦諫也無濟於事。當逆耳忠言最終令這位新任楚君盛怒不已,屈原的下場只能是再次被逐出郢都,這一次他被流放到了江南,一個忠心取耿的臣子一個悲憤交集的文人,自此流離於沅流、湘二水之間。

而蒼涼的水面上,首次開始跳躍才情四溢的文字。“悲回風之搖意兮,心冤結而內傷”,屈原的離騷體,因流放而美麗,也因流放而淒涼。岸芷汀蘭”,“美人神女”,是一種自賞,也是一種自傷。有人說屈原因聽懂了天問中所有的回答而神聖,但人們不會知道,屈原的痛苦,正源於我:他善聽的耳朵。神諭令他熱情澎湃,而王朝的障壁卻異常堅實,他無力推倒,更無力重建。於是,浸著血淚的“亂曰”便獨樹一幟,青燈微弱,屈原,用一柄長鐵挑起火光照亮心中的絕望。

永遠的屈原,永遠的紀念

楚頃襄王二十ー年(公元前278年),當秦將白起率領浩浩蕩蕩的秦軍一路勢如破竹,攻克郢都,遊走於湘水之濱的屈原再也無法抑止心中的悲憤,他抱著一塊巨石自沉於汨羅江中。汨羅江濤聲震天,憂傷的屈原不會知道:自他沉江的那一天,中國民間多了一個被稱作“端午”的節日,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人們用賽龍舟、吃棕子來紀念這位偉大愛國詩人的人格與文格,兩幹多年過去,從未停息......


簡秋彌生


春秋戰國時期,楚國出了兩位奇人,一位是屈原,一位是伍子胥。雖說他們相隔的年代有200年的歷史,但他們所處的遭遇有些相同,所不同的是一個忠君愛國,替國家和民族去死,一個卻是逃離母國,帶領外人來殺戮自己的國家。

伍子胥在歷史上是一個頗有爭議的人,有人說他忠君,(忠的是他國的君)有的說他是賣國賊,叛國投敵,最後殘殺自己的國家。說他是忠君的人,自然是吳國的後代,在吳夫差的年代,他看穿了越國的險惡用心,多次力諫阻止越國求和並主張停止伐齊。遭到吳的反感,後被吳王賜劍殺死。據說伍子胥臨死前曾向吳王高呼“我死後,請把我的頭顱懸掛在城牆上,我要看越國是如何殺進來的”可惜對吳國一腔熱血終成灰。

屈原也是楚國人,比伍子胥要晚些年,為三閭大夫,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雖忠事楚懷王,但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後又因頃襄王聽信讒言而被流放,最後投江而死。

屈原是在秦國大將白起將軍揮兵南下攻破郢都,在絕望和悲憤中懷抱大石,投汨羅江而死。

聽說屈原投江那天正值農曆五月初五,楚國的百姓為了悼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並將這天定為端午節,並在當天向江心投入大量的粽子、包子,保全屈大夫的屍骨不被魚類蠶食。並同時用龍舟賽擊鼓鳴響的方式將蠶食的魚類驅趕。

這就是端午節的由來,當然,也有記載說,早在屈大夫沉江前,就已經有了端午的存在,又說五毒節。但是讓民間接受的,還是和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有關的故事和傳說!


一萌文化雜談


理想破滅

楚懷王執政之時,楚國正處於鼎盛時期。楚國興盛800年,此時可謂炎火正上。楚懷王也是野心勃勃,初出茅廬的屈原也想有一番作為。於是,司馬遷記述道:


為楚懷王左徒。博聞強志,明於治亂,嫻於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王甚任之。 《司馬遷 屈原列傳》

這個時候的屈原可以說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夜看盡長安花”,有面子,風光一時。但隨著上官大夫等對立面的形成、壯大,加之楚懷王改革的決心,缺乏勵精圖治的毅力和恆心,勢單力孤的屈原已經無力迴天,被流放,漸漸遠離政治中心。

可是,屈原不屈的性格,對楚懷王寄予過高的切望,日思夜盼楚王的回心轉意,不斷通過自己的詩歌表達自己的理想。確實,當這些詩歌被楚王看到後,也會認可屈原。但是,當時的政治生態已經不允許屈原回到權力中心,但屈原的有些建議還是能直通楚懷王的,如:

1、諫懷王曰:“何不殺張儀?” 《司馬遷 屈原列傳》2、屈平曰:“秦,虎狼之國,不可信,不如毋行。” 《司馬遷 屈原列傳》

當頃襄王登位後,屈原基本徹底喪失了與權力中心相連的機會,被流放到漢北,整天與河流、野草相伴。些許學生到來,聊發自己的感慨。

跳江成為必然

屈原之死,有人附會“陰謀說”,這個理由站不腳的原因之一就是,屈原已經對朝政起不了任何作用。後繼的頃襄王不會對屈原大動干戈,搞不好還會起反作用呢。

屈原除了跳江,還有別的死法嗎?答案是否定的。

畢竟,屈原作為王族,一個士大夫,以跳江結束自己的生命,是最好的選擇。

水是清白的,氺能就下,老子曰: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作為一代名巫師,地位是高潔的,選擇跳江,表明自己的決心,以死來抗爭,來表明自己的心跡,足以震撼國君和臣民,警醒大家。

怒身一跳,這也成就了屈原的名烈,成就了一代愛國詩人。

之所以選擇汨羅江,因為身處這個環境,整日憂思,又得不出答案。雖有萬卷詩書,感天動地,奈何回天乏術。性格又決定了屈原不會與上官大夫等人周旋、屈服,當屈原萬念俱灰之時,已經無人能夠抵擋他縱身一躍。

偉哉,屈原!大哉,屈原!壯哉,屈原!!


韓非子論壇


說到屈原,很多人都會想到端午節,這個節日的設立,就是為了紀念屈原。他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愛國詩人,主要有《離騷》《九章》《天問》等膾炙人口的作品。

一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就能看出屈原的一生都在堅持自己的愛國事業,但為什麼這樣一位愛國人士最終卻投汨羅江而死?下面就來聽聽有書君的幾點分析:

一、政治抱負得不到施展

屈原除了是一位詩人,還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因為出身皇族,所以被重視。在屈原的輔佐之下,楚國也已經日漸強盛,他甚至開始憧憬楚國一統六國的景象。

但因為性格耿直不知迂迴,遇到貪汙腐敗,便常常與其正面衝突,故而在朝堂上結怨很深,時常被排擠,甚至在楚王面前說他的壞話。

說的人多了,楚懷王也就信了。直到後來,楚懷王對他的諫言不再當回事,以至於聽信了奸臣的意見,在秦國被俘,最終被殺害。

楚懷王死後,公子子蘭繼位,新的楚王依然偏信奸臣,不聽屈原的勸誡。屈原看著人民受苦,大王受奸臣擺佈,自己的一腔熱血付之東流。一切的一切讓屈原心灰意冷,最終選擇了自我了斷。

二、保持清白高潔的操守

楚懷王可以說是個昏庸的糊塗蛋,分不清好壞,因為沒有采納屈原的意見客死秦國。楚王死後,他的兩個兒子,公子蘭繼位,另一個成為相國。但新的楚王依然偏信奸臣,屈原的忠心為國和那些貪汙腐敗的大臣格格不入,以至於得罪了滿朝的大臣,被新君流放,這一流放就是二十年。

長期的放逐讓屈原身心交瘁,再沒有重返朝廷、施展抱負的希望,為了保持清白高潔的操守,捍衛自己的理想,與其坐以待斃,不如自我了斷來的痛快。劉安的《離騷傳》就曾讚歎屈原不肯在濁世中苟活,故而“蟬蛻於汙穢”,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三、自身的性格使然

從屈原的詩歌中不難發現他是一個以高標準要求自己的完美君子。楚國的滅亡,讓屈原萬念俱灰,心中有太多的悲憤之情卻無人可以傾聽和排解。他不願意做亡國之人,即便是死也不願辱節。

四,喚起君王和民眾的覺醒

屈原看著楚王的昏庸,想要借自己的死來喚起楚王的覺醒,希望他能變得強大起來,以死諫主,體現了屈原的堅毅的愛國之情。他希望通過自己的死,來喚起整個國民的自立自強。

最後,有書君不得不感嘆屈原一心為國為民的愛國之心,只可惜,他生不逢時,跟錯了君王,以至於一腔熱血,無法釋放,最終走上了滅亡的道路。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活動參與方式:私信回覆“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領取。限時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屈原:生亦何歡,死亦何苦?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多麼讓人傷心的句子啊。人生就是這樣“艱難困苦失意多。”而屈原就是古往今來最失意的人之一。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也許是路太遠,屈原求索啊求索,可他永遠也找不到結果。作為一個天生的貴族,他完全可以風流瀟灑的活著,作為一個才華橫溢的大詩人,他完全可以自由自在地暢遊山林和一群文士們飲酒高歌。作為一個有權有勢的少年公子他完全可以穿著鮮衣,騎著怒馬在成千上百的僕人簇擁下高高在上,讓天下為之仰望。

可是,很遺憾,面對江河日下,日益敗亡的國家,屈原無法,像其他的紈絝子弟一樣過著自醉金迷醉生夢死的生活。“世人皆濁我獨清,世人皆醉我獨醒。”這句話雖然不一定是屈原親口所說,但絕對是的,他當時處境的真實寫照。



在一個崩潰的亂世,作為一個頭腦清醒的人他要做些什麼,可是面對亂世的崩潰,他又是那麼的無能為力,最終只有接受死亡的洗禮,才能使自己的心靈達到真正的安逸。


古往今來關於屈原為什麼投江?歷史學家也好,文學學者也罷,可謂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其實屈原投江的原因很簡單,在我看來,僅僅只是因為8個字——生亦何歡,死亦何苦?國已破,家已亡,與其苟延殘喘的痛苦的活著,倒不如慷慨從容的赴身滄浪。

楚懷王,忠臣跳入汨羅江。 《離騷》讀罷空惆悵,日月同光。 傷心來笑一場,笑你個三閭強,為甚不身心放?滄浪汙你,你汙滄浪。

舊事舊人歷史說


汨羅江畔端午習俗2006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後,2009928日至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在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首都阿布扎比召開。會議審議並批准了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的76個項目,其中包括中國申報的22個項目。其中以

汨羅江畔端午習俗為主要內容之一的中國端午節名列其中。


◎湖南嶽陽汨羅江,素有“龍舟故鄉”之稱,是龍舟文化的發源地。

◎兩千多年前的汨羅江畔,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驚天一躍,造就了延綿至今的一個 中華儀式——賽龍舟,如今,這種賽龍舟儀式已衍變成了汨羅國際龍舟節。屆時,江面上,百舸爭流,鼓鑼喧天,喊聲陣陣;江畔則人頭攢動,萬眾歡騰,群情激昂。

◎汨羅國際龍舟節,從2003年舉辦首屆汨羅國際龍舟節,至今已經舉辦九屆。

◎2013年,汨粽橫空出世,在第九屆汨羅國際龍舟節上,作為嘉賓饋贈、政府接待和龍舟賽前祭江的指定用粽。


riverliu150313009


屈原可以稱得上是中華歷史上第一個有名有姓的詩人,他以自己浪漫的才思與關心民生疾苦的語言深深的感染這個民族幾千年。我們心中的屈原,宛如一尊不容褻瀆的神祗,孤獨的在這個世間行走,尋找生命最好的色彩。他的性格最終也決定了他的結局,這樣的一個男人最後隨波而去,或許是上天是在不想讓這汙濁的世間玷汙他的靈魂,所以才會讓他早早的離開了世界。對於屈原是因何而死這個話題,各個領域的學者都有自己的見解,爭論不休。再加上民間對屈原的各種傳說紛繁錯雜、時間相隔太過於久遠,各種戲說也是層出不求。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一些關於屈原究竟因何而死的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憤世說。人們這樣判斷的依據就是結合屈原所在的楚國朝政混亂,民生艱苦,下層百姓生活不能得到保障。屈原作為一個心憂天下的官員,自然就是心生痛恨朝政的昏庸,但是自己的而一己之力實在是難以改變惡劣的政治環境。最終投江來證明自己對百姓的一片赤誠之心。

第二種就是比較常見的殉國說。秦軍佔領了楚國,屈原看著故國,難以抑制內心洶湧的悲憤卻又無人傾聽、無人排解。最終帶著憤恨投水而亡。歷史上這種說法最常見,即使是近代的郭沫若等人也是認同的。

第三種說法潔身自好說。這種說法來源主要是有人細細研究過屈原的文學作品兒得出來的結論。屈原作為一個以最高標準要求自己的完美君子,他傲然存在於世間,不允許被汙濁的世風所汙染,他最終主動的選擇一條屬於自己的解脫之路。他還是找到了這條解脫的路,從容的邁步踏了上去,這條路的起點就在汨羅江底。

第四種說法是尸諫說。這種說法的主要觀點是認為屈原是想憑藉自己的投江喚起整個楚國民眾的覺醒,更重要是的喚醒當時楚王的覺醒,希望他能夠開始自強之路,避免被滅亡的結果。以死諫主,只有屈原才會有這樣的決心與毅力。他的死,只是希望喚醒整個國民的自立自強。

第五種說法是以吳鬱芳等為代表的賜死說。在史書記載中說,屈原被楚王“流放”,作為一個高貴的貴族屈原是難以忍受這樣的恥辱,也是楚王對他刺死的一種變相暗示。這是關於屈原是被楚襄王賜死的史實材料。賜死說因為對以人們對屈原的形象有著太多的顛覆而難得得到廣泛的認同。

第六種說法是救主說。這種說法主要來自於湖北秭歸一帶的民間傳說,可靠性也還是有待考究。傳說有人要刺殺楚王,緊急關頭屈原只能穿著國君的衣服假扮楚王被刺客追殺,最終也是難以逃脫被刺殺的命運。這種說法從根本上推翻了屈原是投江而亡的,對人們的衝擊力還是很大的。

第七種說法是近年來被媒體引導的謀殺說。這個被人胡亂編纂的故事講的是一個叫做鄭袖的女人是楚王的妃子,楚王非常喜歡這個女人。不過鄭袖卻悄悄的喜歡著博學多識得屈原,這件事被楚王發現以後自然是十分氣憤,他便對早就不耐煩的屈原起了殺心,最終在汨羅江畔將屈原殘忍的殺害了。在我看來這純屬是無稽之談,是典型的褻瀆歷史的事情,不想做過多的評價。

第八種說法是殉道說。很多人都是以為屈原的最終選擇自盡是典型“以身殉道”。這種觀點反而和以往的很多想法有重合的部分,自然也是有人認的。屈原通過最後的投江是對自己人格的過度和昇華。這樣的說法更多的還是結合他的思想領域成就,也不能說全無道理。

第九種說法是政治悲劇說。這種說法是將屈原的死亡悲劇歸根於當時的政治環境與屈原內心“美政”思想的激烈矛盾。更為嚴重的是,這種矛盾難以消除,在殘酷的現實與偉大的理想之間,屈原的內心是怎樣的迷茫、掙扎?他急於在亂世中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但最後卻只淪為了那個時代生不逢時的政治悲劇。

最後一種說法是殉楚文化說。屈原作為楚文化的集大成者,他時刻扮演著一個衛道者的形象。作為一個獨立於中原文化的荊楚文化在面臨著秦國強勢的推壓下即將走向衰亡。屈原的死,是為了能夠將楚文化更好的傳承。這種說法偏向文化角度的探索,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過於片面和單調。

屈原做錯了什麼,為何要投江自殺?屈原的死因現在依舊眾說紛紜,人們對於張良的無限崇敬是我們對他關注最主要的原因。我們還是希望我們能夠結合史料,客觀的發表自己的意見,歪曲歷史的行為是對歷史和中華民族的極不尊重!


提筆再畫西遊


我是史官,我來回答。

屈原是一位懷才不遇的悲慘愛國人士。

他愛楚國,但是不被君主看好,還被小人彈劾;

他有文化,初創《楚辭》,與《詩經》合稱騷體。

每年到端午節,年紀稍小的孩子就會問端午為什麼要吃粽子呢?父母一般地回答就是為了紀念屈原;

那為什麼要紀念屈原呢?因為他愛國,然後跳汨羅江自殺了;

他為什麼要自殺呢?

他得罪誰了麼?

……

一系列的問題噴湧而來,還不知如何作答。今天我們就好好聊一下這位屈原先生。

時代背景

東周後期,戰國七雄,各方據地稱王。

韓、趙、魏、楚、燕、齊、秦。當時屬秦國實力最強,想著統一天下,其他六國便團結在一起反對秦國,聯合抗戰。秦國就派出一個叫張儀的人,都稱他為嘴皮子功夫最虎的人,能言善辯。他一人憑藉“連橫”策略忽悠了其他六國,逐個擊破。

秦國“連橫”策略

而屈原呢,他是某一任楚王的後代,出身高貴,正規血統,受過良好教育。

後來被封“左徒”這一官職。具體這一官職我也不清楚,不過據說還挺有面子的,經常可以跟楚王一起開會商討大事。

當時的楚懷王就是一個腦子進了熱開水的人物。張儀一過來跟他說你只要跟齊國絕交我就可以給你好多地盤,好不好?楚懷王一聽還開心的要死,直接答應了。第二天就去跟齊王說“哥們,不好意思,你是個弱智,再見” 齊王兩眼一黑,不知何事,就此一刀兩斷。

回頭再找張儀要地盤,張儀就裝病了,臥床不起。

當時也不是沒人大臣給出自己的建議。屈原就是反對楚懷王答應張儀要求的,但是朝內不乏有贊同楚懷王的(哪些可能還是秦國派過去的間諜)。一時之間,朝內紛紛冉冉,楚懷王還是聽從了奸臣的意見,不但如此,還把屈原直接貶出帝都,流放漢北(今湖北)一帶。

過了好多年,屈原終於可以回到帝都,但是湊巧又碰到秦國故技重施。

秦國邀請楚懷王去他那邊吃好吃的,玩好玩的。此時的楚懷王還有點小擔心,但是他的兒子子蘭一心叫楚懷王去赴約,“不去多浪費啊,回來給我帶點還吃的!謝謝老爸”看看多好的兒子啊!是不是相送老爸早點去死,然後自己可以上位啊!

楚懷王去了,屈原也攔不住。去了就沒回來,被秦國監禁兩年,直接死在監獄了。

楚襄王登基

楚懷王回不來,楚襄王就上位了,那個子蘭還當了個宰相!畢竟親兒子,送老爸去死還可以當個好官。之後屈原見子蘭一次就罵他一次,子蘭也受不了,畢竟是宰相,怎麼可以讓人天天在那裡罵我呢?所以就找了一個理由彈劾屈原,屈原再一次被貶湖南湖北一帶。

楚國被滅

在屈原再次被貶期間,秦國大兵興起,秦國大將白起率領大軍直接碾壓楚國,楚國就此被滅。

屈原聽此消息,感覺被國家拋棄,不再屬於任何國家,走到汨羅江邊,一時沒忍住就跳江自殺了。當時正好是五月初五,始為端,即稱端五。

歷史上出名的愛國人士也有很多,但是為什麼偏偏屈原這麼出名?

其實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屈原有文化,他初創《楚辭》,禹《詩經》合稱“騷體”,至今也是文化大佬。所以在古時候,要想混出名堂,沒文化還真不行。


史官記


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端午節的可靠起源有兩種。

第一種是自然緣起。這一方面,聞一多先生在他的《端午考》中有詳細的論述。

但大多數的民間老百姓比較認可的則是端午節的另一種起源,也就是它的人文起源:紀念投汨羅江以身殉國的偉大愛國詩人屈原。

屈原,戰國時期楚國人,曾擔任“左徒”一職。

屈原非常熱愛自己的國家,他一生積極入仕,卻又屢遭小人誣陷,一生三次被流放,可謂十分不得志。

但即便如此,他也從內心深處熱愛著自己的國家。所以當楚國的都城郢都淪陷的消息傳來的時候,已經76歲的屈原留下了傷心的淚水,這些淚水是為已經死去的楚國人民的哀悼,也是為再也無法實現的信念而哀悼。

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流浪到湖南洞庭湖的屈原投汨羅江,殉國而死。

大家都知道屈原是忠臣,所以每到五月初五,人們都會帶著食物來紀念他。

吃粽子是楚國的風俗,為了紀念他,每到這一天,人們就將包好的粽子煮熟之後投到汨羅江裡,魚吃飽了,就不會傷害屈原。

在中華民族傳統的觀念裡,家國情懷自古就是一體的。

《論語》中就記載:君子懷德,小人懷土。說的就是君子都以道德高尚為追求,所謂道德高尚就是修身齊家平天下。屈原的名作《離騷》就是家國血肉相連的生動寫照。

在他的身上,無私的品德,高潔的品質,對人間真善美的追求,還有他對忠君愛國的強烈的認同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

聞一多先生就曾這樣評價屈原:“惟其端午是一個古老的節日,和中國人民同樣古老,足見它和中國人民如何不可分離,惟其中國人民把這樣一個古老的節日轉讓給屈原,足見屈原的人格,在他們的生活中,起著如何重大的作用。”

正是屈原身上深刻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內涵,讓人們將屈原嵌進了一個原本和他無關的節日-端午節。


小麥說文藝


關於屈原投江,我們首先要搞明白屈原當時所處的時代背景,屈原是一個具有愛國主義情懷的忠臣,忠臣不想活了,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自己覺得一生的抱負無處展現,自己所效忠的王朝有了很大的危機。 屈原當時的老大是楚懷王,楚懷王在大家的心裡一直都是一種昏君的形象,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楚懷王作為君主卻寵信奸臣,明明是掌握一個大國,但是卻愛好奇珍異寶,對財貨也很貪婪,當時的秦國正是抓住了楚懷王這種心理,才將他軟禁在了秦國。

  所以屈原在這種老大手裡幹活,多麼的憋屈啊,如果你的上司是個笨蛋,而你能力很強,你就知道了,楚懷王一開始還行,畢竟剛當上一方諸侯嘛,對很多事情還是比較好奇,也比較敬畏,所以對屈原這種優秀的臣子也很賞識。 然而過了幾年,估計是老大當習慣了,沒有新鮮感了,於是就開始在後宮裡開心的玩了,這個時候屈原就不被楚懷王重視了,這個心理落差也挺大的,在加上楚國的勁敵秦國人家發展的一天比一天好,屈原心裡就著急上火啊。

  可是人家老大不急啊,於是屈原就開始難過了,根據史書記載,屈原早年位極人臣,但是到了晚年的時候,生活就比較困難了,沒過多久屈原就投江了,屈原投江以後,當地的百姓就開始罵楚懷王,認為是這個大王不好。 一直到現在,我們也一直是這麼認為的,屈原就是因為被楚懷王氣的跳江的,這種觀點很流行,但是是不是事實呢?幾千年前的真相我們無法驗證,但是這個說法是最普遍的,我們也是能夠接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