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曹叡一生都在压制司马懿,临死前为何仍命其为辅政大臣埋下祸根呢?

carleo


恰恰相反,曹睿即位后,非常器重司马懿。也正是因为曹睿,司马懿才有领兵打仗的机会,才能成为魏国军界的一号人物。没有曹睿的重用与信任,就没有后来权倾魏国的司马懿。

第一,曹睿即位后,司马懿才有独立领兵打仗的机会

魏文帝曹丕去世前,指定三人为顾命大臣,分别是: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在魏文帝时代,尽管司懿的地位扶摇直上,但是是躲在幕后。甚至在曹丕南征东吴时,也是把司马懿留守大后方,“内镇百姓,外供军资”。曹丕给司马懿的诏书是:“吾深以后事为念,故以委卿,曹参虽有战功,而萧何为重。使吾无西顾之忧,不亦可乎?”这里我们看到,魏文帝曹丕更倚重司马懿的政治才能,而不是军事才能。

到了曹睿时代,司马懿才真正成为手握兵权、独当一面的将领 。在曹睿上台后不久,孙权想乘机袭击魏国。东吴左将军诸葛瑾在襄阳发动进攻,被司马懿遏制了,吴将张霸被斩杀。这是司马懿辅政以来的第一场战事,旗开得胜,战后他改任骠骑大将军。诸葛亮屯兵汉中的消息传来,明帝曹睿任命司马懿都督荆豫州诸军事,成为军界真正的实权人物。这时,司马懿已经四十八岁,很快他就崭露过人的军事才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平定孟达之乱。这一仗打得太漂亮了,此后,曹睿在军事上,更加倚重于司马懿。

第二,司马懿主持关西军政

自魏明帝曹睿登基以来,司马懿屡建奇功,展现高超的军事指挥水平,其才能也得到颇有雄才的皇帝的赏识。公元230年,司马懿升任大将军,加大都督、假黄钺。曹真去世后,皇帝曹睿对司马懿说:“西方有事,非君莫可付者。”抵挡诸葛亮入侵的重任,便落在司马懿身上。

司马懿临危受命,从宛城西赴长安,全权负责西部战事。车骑将军张郃、后将军费曜、征蜀护军戴陵、雍州刺史郭淮等人,均受司马懿节制。

在应对诸葛亮北伐一事上,皇帝曹睿与司马懿在整体战略上是一致的。曹睿曾发一诏书给司马懿,指示说:“一定要坚壁清野,采取守势以挫敌之锋芒。敌人进攻不能得逞,撤退也捕捉不到战机,时间长了粮食就会耗尽,又不能抢掠到物资,势必要退走。等他们撤走时,再去追击,这乃是全胜之道。”这一战略,与司马懿不谋而合。在陇西诸将中,司马懿最能领会皇帝之战略。当诸将对他隐忍的做法无法理解时,司马懿还是用无比坚忍的毅力抑制冲动,甚至拿出皇帝的旨意当挡箭牌。这一战略最终取是成功,诸葛亮北伐无功,病死于五丈原。

第三,辽东之战,体现曹睿对司马懿无条件的信任

辽东公孙渊与曹魏政权决裂后,魏军第一次东征无功,曹睿意识到平定辽东,非司马懿出马不可。于是曹睿一纸诏令,把司马懿召回洛阳,让他全权负责辽东之战。

临行前,曹睿召大将军司马懿问话。

皇帝问:“公孙渊会采取方法应对进攻?”

司马懿并不把公孙渊放在眼里,他答道:“公孙渊若是放弃老巢襄平(辽宁辽阳),这是上策;在辽东组织兵力抵御,是中策;若是坐守老巢,必定为我生擒。”在司马懿看来,公孙渊就是跳梁小丑罢了,哪能当对手,逃跑算他识相,抗拒只有毁灭。

皇帝再问:“这三策里,他会选择哪一策?”

司马懿答道:“只有明智的人,才会审慎考察双方力量,作出必要的放弃。不过,公孙渊没有这种智慧,他认为我孤军深入,不能持久作战,定会先在辽水一线抵抗,然后退守襄平。”别看司马懿一直呆在南线与西线,对北面的敌人公孙渊也是了如指掌。司马懿是心理战大师,他善于分析对手的心理特点,抓住其弱点,一击致命。譬如对付诸葛亮,抓住他因补给困难而急于速战的心理,偏偏坚壁清野,死活不战,把对方拖垮。

皇帝又问:“往返需要多久呢?”

司马懿估摸下说:“进军一百天,进攻一百天,返回一百天,中间休息六十天,如此算来,一年就够了。”

然而,在辽东之战时,由于天降大雨,严重阻滞司马懿的进攻。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司马懿肯定会因为天气恶劣的原因而退师,不仅公孙渊这样认为,洛阳的魏国朝臣们也纷纷上书皇帝,认为进攻受阻,不如退兵。曹睿毫不含糊地说:“司马懿临危制变,擒住公孙渊指日可待。”

最后,查然不出曹睿所料,司马懿最终取得完胜,平定公孙渊。

第四,曹睿临终前,指定司马懿为辅政大臣

曹睿雄才大略,但英年早逝。临死前,他指定曹爽、司马懿为辅政大臣。当时曹睿病得非常重,奄奄一息,急切地盼着司马懿从辽东赶紧回来。在他看来,整个曹魏帝国,只有司马懿最有能力,不把后事托付给他,还能托付给谁呢?司马懿的成就,就是曹睿的成就,甚至可以说,曹睿是最了解司马懿才华的人。

当司马懿风尘仆仆地回到洛阳时,曹睿已经走到生命的终点,他抓着司马懿的手,用尽全身之力艰难地说:“我把后事托付给你,你与曹爽共同辅佐少子。死,是可以忍的,我忍住不死就是为了等你。现在看到你了,我死无恨了。”

这时他还未指定皇位继承人,因为司马懿不在,别人镇不住大局,只有司马懿能让魏国政权平稳交接。

当着司马懿的面,曹睿把养子齐王曹芳、秦王曹询叫到床边。他指着曹芳对司马懿说:“就是他,你看仔细了,不要弄错了。”一回头,又叫曹芳上前,抱住司马懿的脖子。看着皇帝将死,想想他对自己的无限信任,司马懿既悲戚又感动,眼泪不禁哗哗直流。曹芳当场被立为太子。曹睿的心愿了结,当天便去世了。

当然,大家都知道历史的结局,后来司马氏取代了曹氏。从故事的结局看,曹睿信任、器重司马懿,却是为曹魏帝国培养了一个掘墓人。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在曹睿生前,司马懿对曹睿是没有二心的,是忠心耿耿的。


君山话史


司马懿没有篡魏,真正篡魏的是司马昭,至于曹叡一生都压制司马懿,那是没有的事儿,君臣之间有芥蒂,有猜忌很正常。

司马懿是个非常复杂的人,他一直从曹操时代活到了曹芳时代,历经四代曹魏君主,他能如此的历经几朝而不倒,既是他有能力,有谋略的因素,更是因为他身体好,长寿。

司马懿真正展露头角是在曹丕时代,曹丕还是公子的时候,司马懿就一直辅佐他,要说真正防备司马懿的其实是曹丕,曹丕这个人非常多疑,遗传了曹操的性格,曹操也多疑,但是并不在意司马懿,那个时候的司马懿更没有位居高位,手无重权,曹操根本就没有想到司马懿及其子孙会祸害曹氏政权。

但了曹丕登基称帝后,曹丕的疑心病更重,连直接那个只会吟诗作赋的兄弟曹植都不放过,更何况已经展露锋芒的司马懿这个外臣呢,曹丕对司马懿的防范主要手段很简单,外派司马懿抗敌,不让他在朝中立身,也就是充分利用司马懿的军事天才,不能让他参与朝中事务,政权在手,不害怕司马懿一个地方军阀的反叛。

曹丕对司马懿的防范很成功,司马懿在曹丕一朝也很低调,实实在在的为曹魏干活,他自己也没有任何异心,虽然曹丕猜疑,但是他自己坦荡,所以曹丕慢慢的也就放心了司马懿。

曹丕死后,给曹叡留了四个顾命大臣,曹真、曹休、陈群和司马懿,这四个人都是当时曹魏的肱股之臣,但是要论谋略司马懿是最厉害的,曹丕也考虑了这一点,朝中政务大权就交给了陈群,这是曹操时期的老资格文臣,忠诚而稳重。

军事上,曹丕分别交给了三个大将军,曹真、曹休都是曹家宗亲,司马懿是镇边猛将,这样的组合曹丕认为是十分稳妥的,文武挟制,朝中平衡。

曹丕千算万算,算漏了自己的儿子曹叡,曹叡是个雄才大略的主!有想法,有魄力,还有一定的能力,他爹给他留了四个顾命大臣,本意是辅助自己,没想打曹叡非常有主见,他从一开始就要当个实权皇帝,不需要别人的辅佐。

曹叡一上台,就进行了权力回收,把这四个顾命大臣的辅政权力压缩到最小,这又是曹家祖传的疑心病发作,他对其父亲留下的四个顾命大臣有三个都非常的厌恶,就是那三个有兵权的,于是曹叡就他们分别拍往荆州、淮南和关中。

这三位顾命大臣各自任命去了,可是没多久,曹真和曹休分别病死在了任上,顾命大臣就剩下文臣陈群,武将司马懿了,而此时的蜀、吴两国对曹魏的征伐时有发生,曹叡这个时候才开始重用司马懿,让他不但统领荆州,更是兼任了关中太守。

曹叡自掌大权后,对司马懿是放心的,要不然也不会给他那么大的权力,而且还是军事权力,司马懿也没有表现出对曹魏的二心,直到曹叡病重了,要给儿子曹芳留顾命大臣的时候,司马懿才有很大的不满情绪在里面。

因为曹叡第一次立顾命大臣有五人,里面没有司马懿,这让司马懿很伤心,也很愤怒,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侮辱,你曹叡都是我顾命辅佐下来的,你要死了,还对我不放心了?

司马懿很愤怒,但很隐忍,结局很戏剧,曹叡给曹芳留的五个顾命大臣都是曹氏宗亲,其中有两人夏侯献、曹肇与曹叡的宠臣刘放和孙资有很深的矛盾,这两人害怕曹叡一死,他们的死对头成了顾命大臣,对他们不利,于是就极力的劝说曹叡更改了顾命大臣,曹叡多方考虑,最后也就任命了曹爽和司马懿为顾命大臣。

曹叡用司马懿为顾命大臣其实是对的,司马懿至少在那个时候对曹魏是非常忠心的,他对曹叡的不满仅仅是因为自己的地位没有受到重视而已,但是到了曹叡死后曹芳继位,大将军曹爽率先对司马懿发难,想要扳倒司马懿,独揽大权,这才逼得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之变,干掉了曹爽,最后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持了曹魏大权,他的孙子司马炎篡魏后,统一了全国。

其实,司马懿并不是主动要反魏的,他也是被逼的。


沉墨I方之城


曹叡并没有终其一生都在压制司马懿,曹叡对司马懿的态度很复杂,开始是信任,然后是依仗,然后是怀疑,然后是无奈。临死前,曹叡任命司马懿为辅政大臣也是机缘巧合,只能说司马懿运气太好了。而司马懿后期的篡权之举也是被逼的,我们不能先入为主的用有色眼镜来看司马懿!那么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曹叡对司马懿的态度是怎么一步一步转变的呢?听我慢慢细说!

应该说曹家对司马懿是世代猜忌,早在曹操时期,曹操就曾经告诫曹丕,一定要防止司马懿干涉曹家内政。因此曹丕终其一生都控制司马懿很严,考验了一辈子也没发现司马懿有什么越轨行为。

但是曹丕仍然对司马懿不放心,于是在临终前选派了四名顾命大臣,分别是:曹真、曹休、司马懿和陈群。陈群是个忠臣,主管尚书台,其他三人各有军务在身。

曹叡即位初期对曹真、曹休和司马懿都很讨厌,觉得三人架空了自己的权利。于是将三人分别外派,其中曹真镇守关中,曹休镇守淮南,司马懿镇守荆州。此时的曹叡对司马懿是信任的,司马懿的表现也不错,在任期间多次击溃吴军的进犯。

后来,曹休中了东吴的诈降之计,差点死在夹石。回来后郁闷不已,背部生痈而死。三年之后,镇西大将军曹真也病逝。四名顾命大臣,只剩下两位。其中一个陈群还是个纯粹的文官,没有办法,在军事上曹叡只有依仗司马懿。

这时的司马懿既负责防守关中,也负责防守荆州。可谓是责任重大,威望也日渐盛隆。司马懿在和诸葛亮的交锋中威稳持重,颇有章法,获得了曹叡的好感。以至于诸葛亮死后,司马懿又被曹叡派往辽东去平叛公孙渊的叛乱。

而司马懿由被依仗变得被怀疑也是源于此时,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司马懿用一年时间击溃了公孙渊,胜利后,司马懿没有请示也没有汇报,而是独断专行的屠杀了7000多十五岁以上的男丁,将公孙渊任命的官员全部斩首,一个不留。这对曹叡来说是个极大的挑战。

战后处理需要皇帝同意,尤其是涉及到平民和官员的事情。而司马懿蔑视皇权,独断专行,大肆屠杀,让曹叡心生不满。于是曹叡改变了对司马懿的态度,渐渐的不再信任他。

公元238年,曹叡病重,任命燕王曹宇、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此五人共同辅政。由此可见,当时曹叡并没有把司马懿考虑进去的。这也是我为什么说司马懿能够被托孤是机缘巧合的原因。

后来,曹叡的宠臣刘放和孙资与夏侯献、曹肇之间产生矛盾,刘放和孙资担心夏侯献、曹肇成为托孤重臣后对自己不利,于是劝曹叡改变决定。于是曹叡问两人谁可以托付。当时在场的只有曹爽一人,于是两人极力推荐曹爽,另外加上德高望重的大臣司马懿。曹叡经过考虑再三,无奈的同意了。为什么呢?

托孤重臣历来人选都是那些德高望重的人,因此司马懿当选肯定是合适的。但是曹爽年轻,曹叡怕曹爽斗不过司马懿,于是安排了孙礼来帮助曹爽。孙礼被任命为大将军司马懿的长史,说白了,就是曹爽的智囊。曹叡还是不放心,又任命蒋济为中领军,用来制衡司马懿。

曹叡死后,事情发展的出乎意料。司马懿并没有谋反,曹爽率先谋反。曹爽表司马懿为太傅,架空了司马懿。提拔蒋济为太尉,夺了中领军之职,改由曹爽之弟曹羲担任。又将长史孙礼外放到扬州担任扬州刺史,将太后软禁至永宁宫,从此皇帝成为曹爽的掌中之物。

后来,司马懿在隐藏实力之后突然发动高平陵政变,成功夺权。但是权利这东西不受控制,尤其是至高无上的权利。司马懿夺权后,得罪了太多皇室权贵,因此,只有一条道走到黑,手握至高权利不放手,否则就有性命之忧。一句话,司马懿骑虎难下,造反是迫不得已!

最后正面回答问题,曹叡并没有终其一生都在压制司马懿,相反的,曹叡对司马懿一开始很信任,后来曹真和曹休死后,更是在军事上很依仗司马懿。司马懿在辽东大肆屠杀之后,曹叡开始怀疑司马懿的忠心,在最初托孤时并没有考虑他。由于宫廷内臣刘放、孙资和皇亲成员夏侯献、曹肇之间的内斗,司马懿意外的成为了托孤忠臣。这一切都是机缘巧合,至于后来的造反,完全是曹爽挑起的,司马懿被迫迎战而已。大家不要再黑司马懿了!


每日趣评


曹睿是一个明君,如果我们说曹丕对司马懿是充分的信任的话,那么曹睿对司马懿就是一种复杂的情绪了,有信任,也有戒心。

公元226年,曹丕病重,他让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征东大将军曹休,司马懿成为辅政大臣,辅佐曹睿。曹丕临终前,交待曹睿说:这几个都是重臣,一定要信任他们,不要怀疑他们。

而事实上司马懿得到重用,还是在曹睿时期,孙权知道曹丕去世后,就命诸葛瑾,张霸兵分两路攻打襄阳,自己攻打江夏郡。司马懿率军斩杀张霸,击退孙权与诸葛瑾,升任骠骑将军。

公元227年,司马懿驻扎在宛城,督荆豫两州的军事,之前投魏的蜀将孟达在曹丕死后失宠,又想反魏投蜀,司马懿千里奔袭,只用了八天的时间赶了一千两百里,就从宛城赶到了新城之下,将孟达斩杀。

诸葛亮在公元231年至公元234年的多次北伐,都是由司马懿抵挡的,司马懿采取坚守不战的策略,最终耗死了诸葛亮,公元235年,司马懿升任为太尉。

公元前238年十二月,曹叡病重,让大将军曹宇,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共同辅政。其中夏侯献是夏侯霸的儿子,夏侯渊的孙子,曹爽是曹真的儿子,曹肇是曹休的儿子,秦朗是曹操的养子。

从这个名单可以看出,与曹丕临终前是两个曹氏宗亲,两个士族代表完全不同,只有曹家与夏侯家,也就是完全的曹氏宗亲,将司马懿完全排除在外,由此可见曹睿并不信任司马懿,即使司马懿现在高居太尉之职。

但是夏侯献、曹肇给刘放、孙资有矛盾,打算在曹睿死后,除掉这二人。刚好曹宇在辞让,曹睿就问刘放、孙资:燕王曹宇一直是这样的吗?刘放、孙资就说:是的,燕王知道自己不能胜任,才如此推迟的。

曹睿就问:那可以担当这个重任,当时只有曹爽在旁边,曹爽与两人的关系也还不错,刘放、孙资就说:曹爽可以,他们也觉得曹爽不够格,又说:还得再加一个司马懿,曹睿同意了。

但过了一会儿,曹睿觉得这样反而不妥,觉得还是原来的安排比较合适,刘放、孙资又进去游说,曹睿又再次听从他们的意见,刘放说:最好写一下诏书。曹睿说:我有点累了,写不动了。刘放就把着曹睿的手勉强写下了诏书。


历史简单说


历史中,魏明帝曹睿托孤两次,第一次托孤大臣之中并没有司马懿,但因为各种原因,曹睿第一次托孤很快就流产了。

238年年底,年仅36岁的曹叡已经病入膏肓,行将入木。曹睿为何正值壮年就垮了身子?原因很简单:纵欲过度。曹睿很聪明,但很好色,这和他爷爷很像。好色是学了曹操,但生育能力却比曹操差远了,直到曹睿病逝,竟然没有养成一个儿子。没有后继人,这是作为帝王的曹叡最大的败笔。

所以曹叡只能从宗亲里选了一个曹芳作为养子继位。关于曹芳的出身,也有很多说法,陈寿也不好猜测,只能说“宫省事秘,莫有知其所由来者。”

曹叡的第一次托孤人选是这样的:大将军燕王曹宇、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对三国历史有所了解的朋友一眼就能看出,这套托孤班子名单有很大的问题:全部源自曹魏宗亲。曹宇是曹操的儿子,夏侯献虽然身份不明,但夏侯氏也是曹魏宗亲一派,曹爽是曹真的儿子,曹肇是曹休的儿子,秦朗是曹操的养子、曹睿的发小。

所以这份名单一出,曹宇怎么也不肯接受,百般推辞。曹叡没办法,询问孙资和刘放。

PS:孙资和刘放虽然在三国中默默无闻,但这两人却是并掌机要的权臣,相当于秘书处处长和副处长。

孙资和刘放两人与夏侯献、曹肇、秦朗等人不和,因害怕他们辅政后加害,于是趁着机会就向曹叡说,先帝有遗诏,藩王不得辅政,陛下刚病不久,曹肇、秦朗等人就有所言语,这等人辅政,必然对社稷产生巨大危害。曹叡听闻大怒,问谁能替代?这两人建议让曹爽代替曹宇为大将军,又举荐司马懿为副手。曹睿点头同意。

孙资刘放出来后,曹肇立马进去劝阻曹叡收回成命,曹睿又改变了主意。孙资刘放又进去劝曹叡,曹叡被搞的没办法,最终同意了两人的意见,并由两人执手,写下了手诏,最后敲定了由曹爽和司马懿为托孤大臣的方案。眼看木已成舟,曹宇等人只能围在一起哭着回到了家中。

曹叡的第一套托孤方案虽然对拱卫曹魏宗室集团有利,但很不平衡;第二套方案,宗室和士族各占一半,有利于制衡朝政,要合理许多。曹叡虽然一生都在牵制司马懿,但临死前还是受到了孙资刘放两人意见的左右,不得已让司马懿成为了托孤大臣。


石头说历史


曹操早已经知道了司马懿是一个“奸雄”,是一个可用而不可不防的“奸臣”而司马懿也知道曹操一直都很怀疑他,所以一直都是一种“忠臣”的样子面对曹操。

虽然曹操一生都在试探司马懿,可司马懿给曹操给出的“答卷”实在是太过完美了,同时曹操虽然依旧对于司马懿不放心,可当时的司马懿已经老了,而曹操还有那么多的孩子,于是在曹操的年代最后还是留下了司马懿。

而被曹操留下的司马懿提心吊胆的又经历了两个皇帝,到了曹叡的时候,司马懿已经“老的快要不行了”,所以在曹叡选择辅佐大臣的时候,司马懿又被入选了!

不过当时的魏国形式也十分的严峻,虽然蜀国诸葛不在了,但蜀魏两国还是没有停止对魏国的窥视,形式还是十分的严峻,并不能随便的选择辅佐大臣。

而辅佐大臣这个职务也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比如说没有一定根基与实力的人是做不上去的,纵观历史,哪一个被皇帝托孤的大臣是毫无根基,政绩平平的?

而司马懿也满足了这些条件,权倾朝野,树大根密,而且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事情“司马懿老的要不行了”在曹叡的思考中,司马懿家族在当时魏国的势力也巨大,但一旦司马懿撒手人间,这一股势力都会是曹氏的养品。

在曹叡的思考中,辅佐大臣并不只是只留下了司马懿,还有其他的曹氏成员,这些人也有可以压制司马懿,在司马懿撒手人间之后,司马家族也会群龙无首,之能被曹氏所吞并。

虽然曹叡想的很好,可是却没有想到司马懿是那么的能活,直接熬完了整个曹氏家族,最后完成了篡位,一举夺得了整个曹氏王朝,成为了那个笑到最后的人!


娱乐吃瓜主


司马懿是魏文帝临终前委任的四位辅政大臣之一。魏明帝即位后,将司马懿从朝中派往荆州御敌,后委以方任,这样他不再能直接参与朝中事务。曹真病逝前,魏明帝将司马懿调到西线抵御诸葛亮的北伐。公孙渊拥兵反叛后,魏明帝又派司马懿远征辽东,并对司马懿统兵作战表现出相当的信任。魏明帝临终前委任的辅政大臣中本来没有司马懿,说明他对后者在政治上并不完全信任,但病中的他后来听信刘放、孙资的话,最终让司马懿与曹爽一同辅政。在魏明帝朝中,陈群与陈矫掌握实权并得到皇帝的信任,而他们对司马懿的态度耐人寻味。总体说来,魏明帝对司马懿可谓能用之于外而不会亲近之。至于司马懿对魏明帝的态度,可说是“饰忠于已诈之心”,并通过在外尽力国事以逐步巩固自己的声望。


笔者认为曹叡和司马懿的关系其实就是两人相互利用,这君臣两人很有意思,都想通过对方获取最大的利益,可笑的是谁都没有占上风,最后要不是曹叡英年早逝,否则司马懿根本无法脱颖而出,更别说后期篡位了。

魏明帝即位不久就在一次他并不以为忧的战事中将司马懿派到地方去,使他成为朝中三位辅政大臣中最早离开洛阳的一个,这或表明魏明帝不愿他继续参与朝中政务。而对曹休来说,那时不在朝中的辅政大臣就不止他一人了,因此明帝此举对他或也有某种安抚作用。

同年十二月,魏明帝以太尉钟繇为太傅,征东大将军曹休为大司马,中军大将军曹真为大将军,

司徒华歆为太尉,司空王朗为司徒,镇军大将军陈群为司空,抚军大将军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在这一次任命中,曹休获得了大司马这一显赫官位,班在曹真之上,这应该是明帝在仍不让其入朝的情况下对他的安抚。而曹真则成为大将军,表明他仍受明帝器重。陈群转为司空,虽位在华歆、王朗之后,但他仍录尚书事,说明他属于朝中实权人物。而司马懿转为骠骑大将军仍位居陈群后,而且应不再录尚书事。明帝的这种安排可以说对司马懿稍有所抑。

从上面两件历史记载来看,魏明帝对自己的执政还是非常有把握的,他始终处处制约司马懿,而又做的非常隐晦。不得不说这位少年天子手腕还是可以的。

魏明帝在位期间,司马懿几乎一直未在朝中,这应表明他在政治上并不完全受明帝信任。此中原因究竟何在?这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首先,过去曹操对司马懿并不很信任。史载他听说司马懿有“狼顾相”,曾“召使前行,令反顾,面正向后而身不动”。他还对曹丕说过:“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而曹叡少时常在曹操左右,在曹操去世时已十多岁,应能知道他对司马懿的疑虑。其次,高堂隆的警告对明帝应有影响。黄初年间曹叡为平原王时,高堂隆曾为平原王傅。曹叡即位后,他任过散骑常侍、侍中等要职。在陵霄阙“始构”时,有鹊筑巢于其上。高堂隆借此对魏明帝说:“天意若曰,宫室未成,将有他姓制御之,斯乃上天之戒也。”他在临终前又直言:“宜防鹰扬之臣于萧墙之内。

在曹魏从太和到景初年间的政治中,魏明帝无疑居于核心地位。他能稳固地掌握朝政,操控群臣。以“沉毅断识”一语作为对他的评价还是较为恰当的。在中国历史上,皇帝(尤其强势皇帝)与辅政大臣之间或辅政大臣相互之间发生政治冲突的案例并非鲜见,不过这些在曹叡朝都未出现魏明帝并非全面排斥魏文帝所委任的辅政大臣,而是有亲有疏,并力求各得其用。

然而,魏明帝临终前却因他所亲信的刘放、孙资的进言(曹爽的态度或也有一定的影响)而犯了错误,让司马懿与较为平庸的曹爽一同辅政。此前,魏明帝对司马懿可谓能用之于外而不会亲近之——那些年间他对司马懿的使用表现出这位年轻皇帝在“政治艺术”上的成熟。

至于“情深阻而莫测”的司马懿,从魏明帝的一些做法中应能大致清楚后者对他的真实态度。而他对魏明帝的态度或正如《晋书》所说“饰忠于已诈之心”,不过他仍能在外尽力国事以逐步巩固自己的声望,并且未有明显的培植亲信或拉拢政治团伙之举 。此时的司马懿,应该已经与魏室“心存芥蒂”,而其掩藏的政治野心也决定他不会是“纯臣”。他和光同尘,与时舒卷,耐心等待属于他的时机。他后来也确实等到了,尽管这是在明帝去世之后。

结语

魏明帝最初所任命的辅政大臣中没有司马懿,表明他对司马懿在政治上并不完全信任。此时他听信了刘放、孙资的话,下诏召回司马懿。但明帝见曹肇后,“意复变”,又下诏阻止司马懿前来可见,他对司马懿的疑心仍在起作用。但刘放、孙资再次面见明帝,而曹爽为代曹宇掌握秉政大权应也会支持他们(如果曹宇秉政,曹爽只会是“配角”),于是明帝再次下诏让司马懿回洛阳,并将曹宇等四人免职。这样,曹宇、曹肇等就失去了对政局的影响能力,以后在曹爽执政期间他们也是受到排斥的。魏明帝临终前执司马懿手并看着太子说:“死乃复可忍,朕忍死待君,君其与爽辅此。

聪明的曹叡非常相信他的政治手腕能把司马懿利用好,他的政治理念就是:只要我曹叡还活着就不让司马懿回朝辅政,但对其统兵在外则示以信任。可惜的是人算不如天算,他对自己的寿命却没算好,乃至临死还要演一出托孤戏,试图感化司马懿让他对曹魏继续效忠。


乾坤一局棋


其实根据历史上的记载,曹睿并没有一生都压制司马懿,三国时期,司马懿也是在曹睿上任之后他雄才大略才得益于使用,司马懿对曹睿就如诸葛亮对刘备一样,可以说是忠心耿耿曹睿在临终前将养子曹芳托付于司马懿从中可以看出他对司马懿的信任了。

1、司马懿是三朝元老,功勋卓著,加上平时言行谨慎,作风正派,可以称得上大臣的楷模;

2、当时还处于三国并存的形势, 曹睿有很多国事需要咨询司马懿,而且司马懿显示出了非常高超的政治远见和才能, 正在这样,曹睿在临终时,才托孤司马懿;

3、在长期的政治生涯中, 司马懿通过实际行动和作为,取得了曹氏掌权者的信任。

至于后面的司马懿夺权哪只能说被逼的。如果司马懿没有被怀疑或没有被孤立,他还会夺权吗。虽然司马懿有这个心但是他不会这么早就夺权。


平安综合金融oo辉古


首先,曹丕在与其弟曹植争夺魏王世子之时,司马懿是站在曹丕这一边的,也算有一小点拥立之功。也可以说司马懿是很早就跟随曹丕的人,曹丕称帝之后必然会重用司马懿,会把司马懿当成是自己人。虽然曹操逐渐察觉司马懿“有雄豪志”,又发现他有“狼顾之相”,心里很忌讳。因此对曹丕说,司马懿不是甘为臣下的人,必会干预我们的家族之事。但因曹丕和司马懿关系很好,总是维护他,而得以无事,于是此后司马懿更加勤于职守,废寝忘食,这才慢慢使曹操安心。

其次,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司马懿的很多计谋都具有先见之明,曹丕因为不采纳司马懿的计谋而导致兵败或者失误的事例很多。最终曹丕在临死之时,认识到司马懿是一个聪明人,他身上有曹真、曹休和陈群身上没有的东西,那就是“老成持重、深谋远虑”。

司马懿在曹丕临死之时,已经成了为曹魏朝堂之上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正是因为如此,司马懿才有资格成为和曹氏宗亲(曹真、曹休)、世家贵卿陈群一样的辅政达成。同时,也为日后司马家族权势扩大,直到成曹魏的权臣,乃至篡魏立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关河南望


你好!由冬眠蛇来回答此问题。

首先,曹叡是个有能力的皇帝,不必刻意压制谁,也没有压制过司马懿,看历史最忌从结果看过程,很多那个年代的事,不要被后来的高平陵之变给带跑偏了,弄得好像司马懿多厉害,要多少人压制他不可。

曹叡的后事安排可以说非常糟糕,但是这并不能否定他的能力,因为能力只有活着才能发挥出来,死了就啥都没了,历史上很多皇帝的后事安排还不一定比曹叡强多少,比如说秦始皇!



曹叡病危的时候才35岁,这个年龄就是放到他那时的古代,也算青壮年时期,这时候要是死了,就算夭亡也不过分。你们想一想就能明白,他死的时候,心情那是有多悲愤,而且一旦他死了,这个世界跟他还有半毛钱关系没有?所以如果曹叡对后事有草率和不经心的地方,应该是得到理解的,他的疏忽并不是只给了司马懿机会,别人也有机会夺权的。


还有一个更加致命的问题,曹叡无后!我们并不知道他是有过儿子没能养活,还是压根就没有过子嗣,反正他选择继位的年仅八岁的曹芳并不是他的亲生儿子,而是从同族里选择并收养过来的,收养的目的就是为了继位,因为他才35岁,如果不是病入膏肓,他将来不可能不会有子嗣的,这真是没办法的办法。

一个即将逝去生命的年轻皇帝,传位给一个并不是自己儿子的人继承帝位,其心境可想而知。他但凡对祖宗基业有点责任心的话,为什么不选择一个成年的同族子弟继承帝位,就算能力差点,也不至于像曹芳一个小孩那样,让别人敢于窥测神器,心生涟漪。



如今,我只能做以下猜测,他虽然病情加重,太医束手无策,但是他毕竟还年轻,他总希望自己哪天奇迹般的好过来,再来领导这个国家,再实现自己一统天下之愿望,所以养在宫中的曹芳不过是个后手,是他最不愿意的一种情况,但他又不得不有所安排,毕竟,这是祖宗留下来的江山,对内对外都要有交代。


既然储君都不是自己子嗣,那辅臣还可能要求的那么高吗?不让外姓人掺和进来,防谁呢?为谁防呢?你机关算尽最后只是便宜了外人,这个王朝不是你血脉的延续,况且你死后,这个世界跟你也就毫无关系了,35岁啊!心凉的不要不要的。

他最一开始设定的辅臣是没有司马懿的,而是以燕王曹宇为大将军,还有四人都是宗室成员。曹宇这个人也许大家不太熟悉,他一母同胞的兄弟曹冲大家肯定熟悉,对!他就是曹冲称象的那个曹冲的亲兄弟,曹叡的叔叔。他即便没有曹冲那么聪明,但起码是成年人!为什么不让曹宇当皇帝?因为来不及改了,或者无法改了,曹芳已经从后备方案变成即时执行的方案了,此时,只能设定一个成年宗族做他的辅臣来确保曹氏江山了。



可后来怎么又改成曹爽和司马懿了呢?曹爽是已故大将军曹真的嫡长子,曹真是否与曹操家有血缘,现在还有争议,哪怕是有血缘,也是旁支远亲,比曹宇差的太多了。司马懿那是曹丕死前留给曹叡的四大辅臣中唯一还活着的老臣了,当时已经六十岁了。闪念在曹叡心中的想法可能是这样的,一个旁支远亲的宗室加上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头,要比曹宇为首对社稷的危害更小些,因为曹宇按血统说并不比曹芳差,又手握辅臣重权,很可能前脚他死了,后脚曹宇就篡权,篡权倒无所谓,这种乱事曹叡对曹宇能否站得住实在没什么信心,毕竟他不是曹冲。



一系列胡乱想法之后,曹叡最终认为宗室对祖宗江山的危害度更大,虽然曹爽和司马懿也不是最好的安排,可是还能怎么办呢?自己反正快死了,爱谁谁吧。因此一系列的政治斗争之后,一个不愿意在理事的垂死皇帝和一群窥测神器的臣僚共同作用下,选出了最终的方案:曹爽和司马懿同为辅臣,实际上就是把神器已经交到了这两人手上,至于鹿死谁手,就看谁更厉害而已了。


司马懿最后能夺权,曹叡起过一定作用,但不能说都是曹叡的问题,毕竟,高平陵之变的成功是一系列偶然事件的结果,如果曹爽但凡有点男子气概,挟天子去许都以抗司马,天下属谁还未可而知,不是吗?

感谢您的阅览,喜欢本蛇回答的请记得点赞和关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