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福州的红瓦厝和闽南的红砖厝,有什么区别?

兔魔王松鼠


建筑之于人,最大的感受在于他的空间形态,建筑形式,及其人文精神。都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不为过。他是那个时代的人民生活汇聚而成的音乐。述说着当时的气候环境,人文气息,历史情怀。

要说闽南的建筑,得从闽南人讲起。闽南人以海为生,拥有逐风踏浪的气势与勇气。他们秉承着爱拼才会赢的精神,才能在这土地贫瘠的蛮夷之地矗起一栋栋红砖古厝,在这山高皇帝远的地方,敢为天下先,皇宫起的违禁红色建筑像只脱缰的野马,遍布闽南地区。闽南人的拼搏精神,使得闽南人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讲求排场的乡风使得一座座华丽繁复的红砖古厝坐落于此地。

在闽南,人们沿袭着中原传统的家族制,崇祖供神,因此闽南名族也讲究左右对称、主次有别、男女有序、尊卑分明。古厝多以三间张两落大厝为基本单元,罕见的还有五开间的大厝,规模大的院落还加护厝于左右。古厝围合的院落空间为第一层空间形态。在闽南还有个有趣特别的空间,称为埕,他是古厝的第二层空间形态。这是邻里们饭后闲谈的交流空间,孩子们嬉戏玩耍的活动空间,大人们补网晒网的使用空间。埕是一个介于私密空间和公共空间之间的暧昧空间。它是闽南建筑空间形态上的一大特色。

埕与厝疏密有致的空间层次也就形成的闽南地区的聚落形式。同时也构成了闽南地区规整的交通空间。他有趣而富于变化,随机而神秘。你永远不知道下个巷弄的转角会遇见什么。

当下的城市建设中我们拥有着交通空间,公共空间,私密空间,却很少有着如同埕一样的暧昧空间,他介于私密空间与公共空间之间,但正是这种空间更容易让人与人之间产生交流,它也更具有闽南当地特色。人们也更自然与这种形式上的对话。

当下城市交通空间也相对显得单调乏味,城市设计尺度趋于车行,也使得交通空间更难让人去感受,人之于城市总显得渺小寂寥。城市中也应该有更多以人的尺度而存在的地。

在闽南屋宅多成为厝,两进以上为大厝。它有着红砖赤瓦,燕尾山墙。讲求牌面也使得古厝更具有艺术气息。富于变化的砖砌艺术,砖雕、石雕、木雕、瓷雕等诸多雕饰在古厝上煜煜生辉。后期洋楼的引进也让建筑变得有趣,三塌寿,五角居,它们成为闽南地区中西合并的闽南洋楼。

从古至今闽南建筑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也在与时俱进,如今我们也应该推陈出新,创造富有闽南特色的现代民居形式。他应该有着素朴简雅的红砖,有趣生动的空间,促进邻里交流的埕。

建筑由人开始,就如前文所述,由于人的崇祖供神,有了建筑空间,由于人的排场牌面,有了皇宫起的红砖建筑,繁华富丽的装饰,由于人的交流需要,有了埕。之于建筑,我们有时更多的是在做建筑本身,但其实,建筑应该是在描绘人。

建筑这音乐,奏响,唤醒的是那凝固的人,生动的在我们眼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