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國學大師的心靈祕史

日記作為一種靈活、自由的文體,活躍在五四以來的文壇,湧現出不少名篇佳作,如《魯迅日記》、《胡適日記》。這種毫無掩飾的本色文字,每讀一次就如同經歷一次人格的淨化。手中的這本《此心安處是吾鄉:季羨林歸國日記1946-1947》,是季羨林的人生實錄與獨白,更是當代國學大師的心靈秘史。

季羨林有堅持寫日記的習慣,日記即是他內心的真實顯露。目前已出版的有《清華園日記》《季羨林日記:留德歲月》。而《此心安處是吾鄉》,則忠實地記錄了季羨林從1946年5月1日香港開始,輾轉上海、南京、北平、濟南等多個城市,拜訪朋友、赴北大任教、回濟南家鄉探親等等的遭遇見聞、讀書寫作和所思所想。短短一年多時間的日記中,可以看到他與陳寅恪、胡適、湯用彤、梁實秋、沈從文、臧克家等人的交往,更可以看出他性格與生活的很多方面,如個性率真、節儉、勤學苦讀、尊師重道、作息規律等。為世人瞭解季羨林提供了一個“窗口”。

季羨林為人樸厚,待人真誠。對北大同事,已飽受時局“裹挾”的沈從文,他是一片赤誠:“九點,到沈從文家看了看,十點回來。”“從文來,我把印度美術書籍,拿給他看,這是一位很可愛的人。”對自己的老師陳寅恪,他非常尊敬:“到慈悲社去看陳寅恪先生,正有一個小孩子替他讀報紙。他的眼睛就目前看起來非常不好,我們談了許多問題,我報告了下我的研究近況和研究計劃。”對北大校長鬍適,他則是佩服:“到北樓去聽胡適之先生的演講,到底他的叫座能力大,人多得要命,連外面都是人,講的卻也真好,簡直是一個享受。”細細讀來,可以從中看出一個真實、鮮活的季羨林。

季羨林勤學苦讀,嗜書如命。季先生愛書,可惜時值內戰、物價飛漲,教授的每月工資也捉襟見肘,往往是遇到想買的書又買不起,又或者寧可餓著肚子,也要多買幾本書。“到舊書店裡去逛,琳琅滿目,只是自己沒有錢,我買了一部《天竺字源》,用錢七千元。”“我因為錢已經不多,不想再買書。但一看到書就非買不行,結果又買了兩萬元的書。到書攤去看了趟,結果又買了一本。決意十天不上館子,只啃乾燒餅。”此外,季羨林生活節儉,早飯經常以花生米取代。“早晨六點多起來,洗過臉,吃了幾個花生當早點。”讀來讓人唏噓不已。

日記中的季羨林是怎樣的形象?感受最深的就是一個“真”字。季先生寫日記不是為了後來出版,而是作為生活的備忘錄來寫的,而他日記中的很多想法與他公開發表的都是完全一樣,這是非常難得的。如他寫,“去看梁實秋先生,走進大門,一看門上糊了白紙,心裡一驚,一打聽,原來他父親死了,我於是也沒有進去。”又寫,“六點出來到市場潤明樓吃晚飯,到東來順去,任繼愈請客,我不高興吃,所以先吃了。看他們吃完,一同回來。”而這也驗證了季先生常說的:“要說真話,不講假話。真話不全說,假話全不說。”一個內心坦率、天真的青年學者形象躍然紙上。

最後感慨的是,書名“此心安處是吾鄉”,是蘇軾《定風波·常羨人間琢玉郎》中的一句,原為抒發作者政治逆境中隨遇而安、無往不快的曠達襟懷。這裡反其意而用之,表達季羨林歷經十年海外漂泊、終於回到祖國;又經過香港、上海、南京等城市近半年的輾轉,終於有了安身立命之所,真正心安的地方是祖國故鄉的感受。而日記中詳細記錄的這些日常生活,不僅有利於我們瞭解一代大師的學術追求,更有助於我們瞭解大師的為人處世與內心世界。

□張光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