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高血压会引起冠心病吗?怎么预防?

答题金榜题名


高血压长期不控制当然会引起冠心病,在临床我们总能遇到高血压+冠心病的患者。



长期高血压不控制,怎么就会得冠心病?

我们先说说什么是冠心病,冠心病原名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就是心脏的动脉,粥样硬化就是血管内部有很多垃圾和斑块。由于这种血管垃圾和斑块导致了心脏血管狭窄到一定程度,引起的心脏病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

一般来说当心脏血管狭窄到50%以上我们就称之为冠心病。


高血压怎么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呢?

患了高血压,没有感觉并不代表没有损害,高血压病初期,一些身体的症状不易被发现,随着病情的发展,细小动脉渐渐发生硬化,中等及大动脉出现内膜脂质沉积,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和血栓。这种变化,多发于冠状动脉,渐渐的就会形成冠心病,也就是心血管内部的斑块越来越重,最终斑块破裂就会形成血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如何预防?

预防高血压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加重,那就是要积极正规的控制高血压,血压控制正常,那么就不会对心血管造成损害,就会降低冠心病的风险。所以要预防高血压导致的冠心病就得先积极正规的控制高血压。控制高血压的办法就是健康生活方式+正规降压药。


没有高血压会不会冠心病?

当然也能,因为冠心病虽然和高血压有关系,但不是唯一关系,还和高血脂、糖尿病、肥胖、久坐不运动、抽烟喝酒、遗传基因、不健康饮食等等都有关系。

所以预防冠心病不能简单依靠控制高血压,还必须依靠综合的健康模式,还必须依靠正规控制三高!

【有任何心血管、高血压、高血脂的问题,可私信我,我会尽快回复您。】


心血管王医生


2004年4月19日,麦当劳全球CEO在会议期间突发心脏病死亡,年仅60岁。日常生活中像这样的案例屡见不鲜,这是因为冠心病是人类的“第一杀手”。《高胆固醇与冠心病防治知识手册》也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26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也就是每12秒钟就有1人被心血管疾病夺去生命。由此可见冠心病的可怕之处。

那么,冠心病究竟是什么?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详细些说是供应心脏的动脉,也就是冠状动脉发生硬化后血管管腔变窄或堵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引起患者胸痛、胸闷,严重甚至可能死亡。

冠心病最常见的类型主要有心绞痛、心肌梗死以及猝死。

1.心绞痛常由体力劳动或者情绪激动(如愤怒、焦急等)所诱发。临床表现为胸痛、胸闷、心前区压迫感,持续时间短,约3~5分钟,是冠心病比较轻的类型;

2.心肌梗死临床也表现为胸痛。与心绞痛相比,疼痛更剧烈,并伴有出汗、恐惧感、濒死感,持续时间长,可达数小时甚至数天;

3.猝死是冠心病的急性发作,短时间内,心脏可停止跳动而死亡。

降低冠心病危险重在预防:

1.一级预防-防发病

预大于防,在冠心病发生前,对多种危险因素(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吸烟等)进行综合控制;

2.二级预防-防事件

有冠心病发病史的病人,要防止急性心肌梗死以及猝死等急性事件的发生。

其中高血压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关于首钢公司男性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前瞻性研究显示:与收缩压<120毫米汞柱的人相比,收缩压在120-139毫米汞柱时,冠心病的相对危险增高40%;收缩压在140-149毫米汞柱时,冠心病的相对危险增加1.3倍。

那么,高血压如何导致冠心病?

1.高血压可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使冠状动脉管腔变窄;

2.当血压突然急骤升高时,可能使斑块破裂、脱落,形成血栓,堵塞冠脉,导致心肌梗死、急性猝死。

所以,控制高血液,防止冠心病至关重要!

1.降压宜缓不宜急,不要把血压快速降至太低水平;

2.选用降压药要合理, 如鲁南力康®乳酸米力农注射液适用于伴有心衰的肺动脉高压;

3.采用综合治疗方法,降压、降脂、减少冠心病危险因子、改善心肌缺血同步进行。

当然冠心病患者还要积极控制其他危险因素,如控制糖尿病等其他并发症,积极改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心情愉悦)。


欣康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什么叫冠心病。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

它包括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两种主要类型,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没有之一。已经超过所有肿瘤的总和,列死因的首位。

高血压可以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同时增加心肌的需氧量。

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血管管腔变窄或阻塞,就可使血流变细或中断,前者引发心绞痛,后者引发心肌梗死。

这就是高血压导致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而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同样也没有之一。成人中每4个人就有1个是高血压患者,目前我国至少有2.7亿人深受其害。

高血压与冠心病的发病十分密切。因此,重视高血压的防治有多重要,不言而喻!

江凤林:科普学者、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心血管病专家

(湖南医聊运维)


凤林谈心


  高血压是导致心脏病发生和死亡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全球人类最常见的慢性病。心脑血管病患者死亡居中国居民死亡原因首位,已成为威胁中国居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50%以上与高血压有关,控制高血压是防治心脑血管病的关键。

高血压可以损伤动脉内皮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并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过程。血压水平越高,动脉硬化程度越重,死于冠心病的危险性就越高。当存在冠脉病变时,血压升高可能触发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小板在伤处聚集,血栓形成,堵塞冠脉,导致急性心肌梗塞。

且长期高血压升高可使动脉血管壁增厚或变硬,管腔变细。当血压突然升高时,血管容易破裂发生出血或已硬化的小动脉形成动脉瘤,当血液波动时,动脉瘤破裂而造成出血。因此,控制高血压达标可以预防冠心病,减少冠心病发作并可阻止意外事件发生。

一旦发现高血压,应采取治疗,对于如果生活方式不能改善,则应该服用降压药物了,选择有保护靶器官的降压药物,如果有左心室肥厚,选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心率过快可以选择被β受体阻滞剂等。根据个体情况选择适宜的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内。

高血压程度与冠心病冠状动脉累及程度和范围都有一定的联系。因此,预防高血压对控制冠心病的发病及病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临床上,对高血压的控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1]杨欣,黄文新,廖发荣.冠心病患者高血压分级与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的关系[J].重庆医学,2012,41(27):2829-2831.


药事健康


高血压当然会引起冠心病,是冠心病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有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心肌梗死发生率为血压正常者的两倍。高血压1级的患者冠心病死亡的相对危险性比血压正常者高1.33 倍;高血压2级、3级的患者及舒张压 ≥120mmHg 者,冠心病死亡危险性分别增加2.20 、3.64和5.88倍。

我国冠心病者70 %以上合并高血压。高血压病引起冠心病的主要原因是长期的高血压对冠脉血管的损害,促使冠脉硬化的形成并容易导致斑块破裂诱发急性血栓形成。

高血压时,儿茶酚胺过多,可直接损伤冠状动脉血管壁, 并容易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另外冠脉血管内血流对动脉壁的侧压加大,血中脂质更易于侵入动脉壁,形成动脉硬化。血管张力增加会引起动脉内膜过度牵拉及弹力纤维断裂,造成内膜损伤、血栓形成。增加血管内皮的通透性,延长脂蛋白与血管壁的接触时间,使内皮依赖的血管舒张性降低等。血压过高时也容易导致心脏血管内的斑块破裂,继而形成急性血栓堵塞血管。

预防措施

要想阻止高血压病患者变成冠心病患者,需要做好以下预防措施。

1、监测血压,按时规律服药,使血压数值达标。不同人群的降压目标要求:1)、 一般高血压:<140/90 mmHg。2)、 老年(65~79岁):<150/90 mmHg,可耐受则降至140/90 mmHg.

3)、 80岁以上:<150/90 mmHg,且不低于130/60mmHg。4)、 一般糖尿病:<130/80 mmHg,病程长病情重则<140/90mmHg。5)、 慢性肾脏病:<140/90 mmHg,有蛋白尿<130/80 mmHg

2、符合标准的,同时服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3、高血压者大多同时合并高血脂高血糖,要同时控制好血脂、血糖。

4、不良生活方式改变,包括戒烟限酒,生活规律,按时休息不熬夜,低盐饮食,清淡平衡饮食。

5、适当锻炼身体,控制体重,BMI达标。

6、保持心情舒畅和乐观向上的态度,避免情绪激动。


医患家


高血压病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无论收缩压还是舒张压的升高均会增加冠心病的发生风险。无论单因素分析还是多因素分析均显示,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与冠心病发病率显著相关,而且随着血压升高,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即使血压处于正常高值(120 ~ 139/80 ~ 89 mmHg),其危险性也高于完全正常的人群(< 80 mmHg)。有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患冠心病的危险是血压正常者的2~5 倍,高血压长期未治疗者50%死于冠心病,且与血压升高的程度呈正相关。目前,高血压已被证实是对冠心病发病有着重要和独立影响的危险因素之一。


高血压可引起冠状动脉灌注压增高,使血管壁张力增大,持续的张力增大可引起血管内膜损伤、血小板聚集、脂质沉积和中层平滑肌增生,最后形成粥样纤维斑块。同时,高血压对冠状动脉壁的机械压力增加,血管内皮易发生损伤,释放出较多的血管活性物质,如内皮素-1,导致血管收缩。另外在损伤或炎症产生的化学介质作用下,使血管壁增厚、僵硬,在粥样斑块形成及其它危险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导致冠状动脉狭窄。


在高血压早、中期,即使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冠状动脉的静息血流也有不同程度降低。随病程延长,高血压通过影响血流剪切力、冠状动脉内皮功能、血管壁通透性、血小板粘附性改变、血管壁重塑、脂蛋白沉积及清除异常等机制,共同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成为冠心病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随血压水平升高而增加,整体人群的血压水平与冠心病发生危险及冠心病的死亡率呈连续线性正相关。


冠心病的主要危险有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和超重、吸烟、不良饮食习惯等。除了积极控制血压,尚需控制血糖、血脂、控制体重、改善生活方式、戒烟来降低冠心病发病率及死亡率。


刘药师话用药


Health Talk特邀专家:

孙宁玲 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高血压联盟副主席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

在我国 高血压的患病率在逐渐的增长 高血压病人目前已经超过了2个亿 每5个病人中就有1个患有高血压而且我国每年大概有 3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 占总死亡的40%以上 至少一半与高血压是有关的 从目前的临床数据上看 大概有70%的冠心病患者合并有高血压 而高血压又会导致 动脉硬化和动脉粥状硬化的 进一步的恶化 增加再一次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从目前的研究可以表明 每升高10mmHg的收缩压 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就会增加31%

而且目前很多的冠心病患者 对高血压导致的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它的认识还非常低 而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控制率也不高

估计现在中国的高血压患者 合并冠心病的时候 对血压的控制率不足70% 就是1/3的人血压控制 而2/3的人血压都没有控制 当然 也有一些人只单纯重视高血压的达标 却缺乏对整体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管理

因此 在这样一个状态下 很多的冠心病患者会出次再次风险 就是再次发生心肌梗死 所以 我们在降压的同时 应该加重对心脏的保护 也就是说 要重视对心脏的管理问题

从降压的内容包括两类 一类是健康生活方式的干预 和合理的药物选择

从生活方式干预上 主要是指膳食的干预 包括了限酒 限烟 包括适量的运动和心理平衡 在这个基础上 要有专业医生的指导 会根据患者的年龄 基础疾病的情况 和适合的药物进行管理 而最终的目的 是最大限度地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而达到合理的血压目标值 以避免血压的过度波动 来完成有效的血压管理


Health Talk


血压长期升高使心脏的左心室负荷逐渐加重,继而左心室变肥厚,会引起心脏性猝死、心力衰竭以及心律失常。各型高血压病达到一定的时间和程度都会出现这种情况。

第一,高血压患者的冠心病发病率比血压正常人高两倍,特别是高血压同时伴有其它危险因素如高脂血症、吸烟等,那么冠心病发病率更高;

第二,高血压与心力衰竭密切相关,70%的左心衰竭由高血压所导致的;

高血压影响心脏三步曲

高血压主要影响的就是心脏和血管,心脏的受累必将加速心脏的衰老,心脏从生病到衰老往往要经过三个过程,可谓“三步曲”。

1.左心室肥厚

长期的血压升高是动脉血管紧缩所造成的。血管的内径缩小、弹性减退,心脏要花上比正常多几倍的力量才能将血液输送到必须要到达的部位。心脏的过度劳累,则会使心肌细胞增大增粗,加厚了的心脏肌肉只会增加心脏的负担。由于心脏通向全身血管的最后出口处是在左边的心室,所以,左心室承受的压力最大,高血压所影响的心脏结构变化的主要表现就是左心室肥厚。

2.心功能减退

增厚增大的心脏在工作时,也需要更多的血液来提供营养,这对已经出现血液供应减少的心血管系统,供需矛盾会更加突出。心脏一方面要不断地增加工作量,来维持人体对血液的需要;另一方面又得不到充足的血液补给,疲惫的心脏只能减少工作强度、减低工作效率。最早表现出来的是心脏的舒张功能减退,早期的左心室肥厚并没有使左心室腔增大,反而使左心室再舒张时不能得到充分的扩张,心室内的有效血流量因心肌的肥厚反而减少,射出的血液也就减少,这就是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所带来的后果。长期的心脏负担过重、心肌的肥厚同样会伴有左心室腔的扩大。由此引起心肌消耗增加和收缩功能的减退。

3.心力衰竭

当心脏的舒张功能和收缩功能都减退后,人体需要血液供应与心脏输送血液的能力这对矛盾更进一步尖锐,回流到心脏的血液不能如数地推射出去,造成静脉的瘀血,心脏喷射出去的血液量减少,难以满足人体的需要,引起缺氧状态,这就是心力衰竭的典型表现。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动辄气喘、口唇青紫,更为严重时,还会出现浮肿。心力衰竭也随着左心室、左心房直至累及到整个心脏的功能衰竭。心动超声图可测出心的输出量明显减少。

长期高血压患者要经常测测心电图

心电图是高血压病患者的常规检查项目之一。高血压病病人的心电图检查不仅可以反映高血压的程度,而且心电图变化也是确定高血压分期的指标之一。

连续心电图检查发现高危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对于及早预防有重大意义,所以需要高血压患者经常测测心电图。

高血压病人特别是患病时间长、血压控制不好,心脏常会有肥厚、扩大、重量增加等改变。心脏的这些变化反映到心电图上,一是QRS波电压升高并超过正常值,这被称之为“左室肥厚”;二是ST段与T波异常,而被称之为“左室劳损”(左心室心肌劳损)。因此,左室劳损指的是高血压病人心电图的ST段与T波(即ST-T)异常。

以往高血压患者测量心电图需要一趟趟跑医院,费时费力,现在随着科技发展,已经有非常专业家用心电监测仪---大象随心宝,在家里面备一台大象随心宝,随时检测,随时记录,随时发现心脏问题。就诊时可以带给医生看结果,也可以直接在大象心健康康复平台上进行咨询在线医生。


大象心健康


感谢你的遨请!如患有高血压就应提前预防去医院治疗,要勤检测血压和血脂是否正常。多进行食疗与煅炼!如吃芹菜水果,少吃油腻食品及大肉多用蔬菜和粗粮。要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若感觉头发昏時就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家里要需备降压药物,病情加重时家牛必需要有人在自己身边陪护以防意外。


李秦风


如果您到过老年心脏科病房,您就会发现大多数病人被诊断为“高血压、冠心病”,两者是联在一起的。严格的流行病学资料也证实:高血压组合并冠心病者较血压正常组高2~4倍,我国冠心病患者70%以上含高血压。

日本老年人尸检资料也表明:血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清胆固醇相关。上海7279例调査说明:血压大于21.3/14.7kPa(160/110 mmHg)者,冠心病患病率比血压正常者高5倍。

高血压易于诱发冠心病有两方面的原因:

(1)高血压病时,高级神经中枢活动障碍,神经内分泌亲乱。心血管系统对肾上腺素、儿茶酚胺等敏感性増加,这一点既是高血压的发病因素,也是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

(2)高血压病时,血流动力学发生以下有害改变:①血流对动脉壁的侧压加大,血中脂质易侵入动脉壁;②血管张力増加,引起动脉内膜过度牵拉及弹力纤维断裂,造成内膜损伤、血栓形成;③动脉壁内毛细血管破裂,造成内膜下出血、血栓形成,引起内膜纤维组织増生,最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压患者怎样预防冠心病?

1、饮食要三低二高:低盐低糖低脂饮食,尤其是低动物脂肪;高蛋白、高纤维素(蔬菜),多吃蔬菜水果。

2、大便要通畅:这对高血压患者非常重要,人体在排大便时腹压升高可以影响血压,血压的急剧升高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患有高血压的人,在排便困难时可服用一些缓泻剂。平时应多食含纤维素多的蔬菜,尽量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

3、保持情绪稳定:血压的调节与情绪波动关系非常密切。情绪大波动例如大喜、大悲都可引起血压大幅度的波动,因此已患高血压的病人,应养成自制的习惯,保持情绪的相对稳定。

4、房事要节制:在血压波动较明显的时期应禁止同房,避免加重血压波动。

5、控制体重:肥胖是高血压病人的大敌。体重增加,心脏负担加重,血管外周阻力增加都是导致高血压恶化的重要危险因素。

6、重视自我感觉:如果出现头晕、头痛、困倦、乏力或失眠等临床症状,一定要检测血压,因为当血压波动较明显的时候,就会出现上述症状。一旦发生不适应及时就医、治疗。

7、避免高空作业,避免长时间高温环境停留。

8、起、坐、站、卧要平稳,避免突然改变体位。

9、严格规律口服药物治疗,同时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10、定时监测血压,但不要天天测血压或一天测几次血压.测量血压次数过多会给病人带来不必要地精神负担。

预防胜于治疗,养生等于长寿。分享养生之道,觉得有用可以关注收藏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