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食道炎是胃病嗎?

張曉13722308433


你都說了是食道炎,就是食道病啊,怎麼是胃病呢?這個問題不用問吧,食道是食道,胃是胃,是不同的器官。當然,兩者相連的,有食道炎可能同時會有胃炎,但這是另一回事啊,你不能說食道炎是胃病,就像你不能說胃炎是肝病,是乳腺病,這就太可笑了。


食道炎(食管炎),指的是食管的粘膜組織,受到各種刺激或損傷,從而食管粘膜發生水腫和充血,引發炎症變化。這裡說的炎症,既可以是化學性炎,還可能是物理性炎,也可能是感染性炎症。化學性刺激可能引發化學性炎,比如胃酸、膽汁、烈酒以及強酸、強鹼、藥物等;物理性刺激可能引發物理性炎症,比如燙食,魚刺等食管異物嵌頓,長期放置鼻胃管等。而感染結核桿菌、細菌、真菌(念珠菌)或病毒感染等則可引發感染性食管炎。但臨床最多見的還是胃酸反流引起的反流性食管炎。


食道炎怎麼治?看情況,病因不同,治療原則有所不同。主要措施包括:去除病因、胃酸抑制劑和粘膜保護劑。合併感染則給予抗生素治療;有出血則給予止血治療;如出現狹窄、梗阻等症狀,則可考慮內鏡下擴張或支架置入等。

腫瘤專科醫生


食道炎雖然不是胃病,但卻與胃部隱疾密切相關

食道炎即食管炎,泛指食管黏膜淺層或深層組織由於受到刺激或損傷,食管黏膜發生水腫和充血而引發的炎症。引起食管黏膜損傷的原因就包括胃酸、膽鹼的反流,常見症狀主要有燒心,吞嚥疼痛、困難及胸骨後疼痛等

為什麼會造成胃酸、膽鹼的反流呢?

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比較複雜,正常人胃內的東西不會進入食道,而出現反流就是其屏障功能出現了問題。屏障位於食管和胃的連接處,相當一個門一樣,如果它的功能正常,胃內的東西就不會進入食道,如果這個門關閉不緊,就會導致胃內的東西進入食道。另外正常人胃內的東西進入食道後,也可以通過吞嚥清理到胃內。這就是食道的清酸功能,以保護食道不會受到損害。食道粘膜本身也有保護功能。如果食道的保護功能下降,也會導致胃食管返流

日常預防和調養方法

1.高枕無憂

雖然現在醫學批評“高枕無憂”是頸椎病的誘因,但睡覺時將頭部抬高15-20釐米,能有效改善食管返流。頭部抬高後,胃酸會因為重力的作用下沉,相較於平躺,能大幅度減輕胃酸返流問題

2.吃飯不易過飽,儘量選擇低脂肪的食物

高脂肪飲食會促進小腸黏膜釋放膽囊收縮素,易導致胃腸內容物反流。吃飯過飽,會增加胃部壓力,同樣容易引起食管返流。

3.減肥

過度肥胖者腹腔壓力會增高,將促進胃液反流,特別是平臥位更嚴重,應積極減輕體重以改善反流症狀。

4.補充益生菌

益生菌在進入人體後,能起到保護胃黏膜的作用。經過馴化的益生菌,如青春雙岐桿菌BH-20,能經受住胃酸的破壞,穿過消化屏障,活著到達腸道。通過其強大的定植力,繁殖力,在胃腸粘膜上形成菌膜,減少胃酸對黏膜的損害,促進菌膜下方營養物質的吸收,加速潰瘍癒合,恢復胃酸正常分泌,從而改善胃酸返流導致的反流性食管炎。


阿巖說事


這兩者是有關係的,不在裡面內部,而是在於膽囊。是膽不好導致膽汁到處亂跑。膽汁跑到哪裡,哪裡就會出問題。正常有胃病的人絕大多數會有食道炎的問題。像膽汁返流性食道炎,胃炎。平時飲食稍微清淡一些,晚上儘量早點休息比較好。

從中醫角度看是肝的問題,肝膽是互為表裡的,膽治返流跟肝有關係。像胃炎有的人就是肝胃不和引起的。中醫可以一併解決,西醫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沒有根據為什麼會出現這些症狀的根本原因來治療。


鐵血馬刺


食道炎不是胃病,二者是兩個疾病概念。

食管炎即食道炎,泛指食管黏膜淺層或深層組織由於受到刺激或損傷,食管黏膜發生水腫和充血而引發的炎症。食管位於胃的上方,食物經由食管進入胃內。食管炎會有反酸、胸骨後疼痛等症狀,而胃病一般是指胃炎,主要表現為上腹部疼痛、腹脹、消化不良等。 簡單來說,食管炎的疼痛在胸部中間位置,胃炎的疼痛在上腹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