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河南挖出一根3米象牙,距今超過10萬年:中國自古有象?

今年3月,在河南永城永馨園北區的一個建築工地上,施工工人挖出一根完整象牙化石,經初步測量,該象牙化石長約3米(見下圖)。尤為重要的是,學者研究推算認為,這一根象牙距今10萬至12萬年。

眾所周知,大象是熱帶生物,如今活動在中國雲南地區,或緬甸、印度、泰國等地。既然如此,為何會在河南挖出象牙化石,難道10萬年前中原有象,還是說10萬年前河南人與南方有象牙交易?顯然,後者推論肯定不靠譜,難道10萬年前河南真有大象生活?

河南挖出一根3米象牙,距今超過10萬年:中國自古有象?

其實,史料上記載的很清楚,中原自古有象!

《呂氏春秋》:商人服象,為虐於東夷。周公遂以師逐之,至於江南,乃為《三象》。

商朝人馴服大象,用來攻打東夷。商朝滅亡之後,紂王之子武庚發動一場聲勢浩大的叛亂,周公又“以師逐之”,將商朝戰象部隊驅逐到了江南,為此還作了一手詩歌以示紀念。

《孟子·滕文公下》中也有相關記載,周公輔佐周成王時,面對商朝遺民叛亂,周公指揮大軍“驅(商朝的)虎豹犀象而遠之”。這裡面不僅提到了大象,而且還提到商朝人馴服大象,以及“虎豹犀”。

殷商能馴服大象,組建戰象部隊,足見中原地區大象之多。

河南挖出一根3米象牙,距今超過10萬年:中國自古有象?

北方眾多考古發現,也佐證了史書關於中原有象的記載。

在殷墟出土的動物遺存中,就有不少大象遺骨。1935年,在殷墟王陵東區1400號大墓附近,考古專家挖出過象坑,埋著一頭成年象和一名大象飼養者。1978年,在殷墟王陵西區東南,考古專家發掘的祭祀坑M35中,就埋著一個戴著銅鈴的幼象。在商代中期的鄭州小雙橋遺址,就發現過被用作獻祭的大象骨骸。

在被譽為“舊石器考古的聖地”的河北泥河灣地區,甚至出土過200萬年前的大象骨骼。2001年,在馬圈溝遺址中,考古專家發現了200萬年前的古人類進食場景,而這些古人類吃的就是一頭大象,可謂是刮肉取食、敲骨吸髓,場景十分血腥。

顯然,這些考古物證,無不100%的說明中原自古有象。

河南挖出一根3米象牙,距今超過10萬年:中國自古有象?

既然中原自古有象,為何後世卻不見蹤跡?

商朝包括之前,中原地區氣候溫潤,黃河流域有接近現代南方的氣候,學者胡厚宣研究認為“殷代氣候,不特稍暖,且遠較今日為熱”,氣候學家竺可楨也認為商朝中原氣溫較高,適宜大象生存。氣候專家的研究,提供了商朝有象的氣候基礎。

然而公元前11世紀前後,中國迎來一場寒冷乾燥的天氣,不僅植物生長遭遇氣候問題,而且大象也不適應寒冷乾燥天氣。關於這一時期氣候問題,殷墟考古也提供了一些佐證,比如殷墟平民遺骸顯示,這些人普遍因食物不足導致營養不良,原因就在於氣候突變導致糧食嚴重減產。

因此,大象開始逐漸南移,到了春秋末期,在長江流域大象還存在。《左傳·定公四年》:吳楚之戰中,吳軍追擊楚軍,楚王無奈之下,“王使執燧象以奔吳師”,在大象尾巴綁上易燃品燃燒,用驚慌的大象衝擊吳軍。

可見,隨著氣溫變化,降雪線不斷南移,逐漸寒冷的氣候迫使象群南移或者滅絕。從商末到春秋晚期大約有400餘年,基本符合大象南移的速度。當然,楚軍大象也可能從更遠的南方獲取,用來組建戰象部隊的,而非在長江流域捕捉。

河南挖出一根3米象牙,距今超過10萬年:中國自古有象?

綜上,可以100%確認中原有象,河南永城挖出象牙化石不足為奇。其實,河南古稱“豫”,就已經說明了問題。藝術源於生活,如果沒有大象,倉頡又如何造出形象的“象”字?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大象問題,還產生了一個爭論,即象棋起源問題。1790年英國學者威廉·瓊斯認為象棋源於印度,其中一個理由是中國不產大象,而印度是產象國。令人遺憾的是,西方學者這麼說可以理解,但包括民國大師胡適、現代學者方舟子等也贊同,這就讓人不可思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