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 揭陽“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史蹟

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節點的揭陽,有著歷史悠久、交流活躍的兩個港系。一是以神泉港為中心的惠來港系,一是以榕城港為中心的揭陽港系,這是許多沿海地區所不可企及的。

惠來港作為一個節點,許多文獻與研究文章都有提到,只是發掘不深;揭陽港很少有研究文章涉及,但實證表明,它的持續性、繁榮程度非但比之惠來港,甚至比之鄰近地區有名的港口,也有過之而無不及。但因揭陽過去只是潮州的一個屬縣,許多事實被冠以潮州之名錶述,所以沒有進入研究者的視野。所以,藉著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契機,正本清源,以文獻和實物為證據,還揭陽港歷史本來面貌,併發揮其在新一輪對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已經顯得十分迫切。

上面所說的揭陽港系,是指下至榕江出海口錢崗,上至榕江南河深坑(今揭西金和,普寧裡湖接壤處金裡大橋一帶),以及北河中游山湖(今揭東玉湖)一帶的“丫”字形總長不下百里的黃金水道。沿江有錢崗港、青嶼港、炮臺港、榕城南北港;神前(在梅雲厚洋)港、棉湖港、洪陽港、裡湖港、深坑港、城頭港、新亨港、玉湖港等。南北河最末端的深坑碼頭、山湖碼頭,都有實物存在或者遺址存在。鄭成功部隊在揭陽徵收糧食時,其龐大船隊就由炮臺一直延續到深坑一帶。而在唐以前,這裡則是一個煙波浩渺的內海。各港口、碼頭都在這內海的灣澳處。就是到了清代,雖然中上游已積聚成為低海拔平原,但是地都青嶼以外,仍被目為海洋。這是地方誌上屢記不鮮的。

揭陽“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史蹟

揭陽“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史蹟

明以前揭陽港的對外貿易,姑且不究,就是清康熙二十三年海禁重開以後至乾隆末期七八十年的繁榮情況,就可見其一斑。

一是自榕城至錢崗,分別設有縣城餉關(在北門外)、炮臺海關、青嶼口、錢崗口大小4個口岸海關。這是乾隆《揭陽縣誌》有著記載的史實。該書涉及相關賦稅時,有云:“其自外至者,必經炮臺海關搉稅”。而地都錢崗,至今仍存“口鋪”的地名。這些說明海關這種與對外貿易直接關係的國家機構在揭陽存在過。著名南海地理專家陳佳榮先生在一篇文章中寫過“唯綜觀歷史,粵東一帶自宋到清代中期,並未正式設立過市舶司或海關”。今以揭陽縣之校之,則說法之不成立可見。

揭陽“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史蹟

二是海上航行和商業保護神廟宇的建設,主要有三類:南海神廟、天后宮和關帝廟。揭陽港系的南海神廟一處,在揭東新亨;天后神廟眾多,榕城有3處,沿江各口岸如金坑、喬林、大連等都有;關帝廟榕城有2處,炮臺有1處。根據現存乾隆中期重修揭陽北門關帝廟、天后宮的碑刻可知,當時這些廟宇都是由著揭陽港從事對外貿易的商行所捐資修繕。其中南門天后宮則由“各洋商”合建。這是全國唯一的由洋商合建的天后宮,它反映了乾隆初期在揭陽港從事貿易的“洋商”隊伍已成規模,大有建廟的需要與條件。可以說,南門天后宮就是揭陽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揭陽節點的象徵。它表明作為黃金水道榕江河口港的揭陽港,洋船的紛至沓來已是正常現象,是證明揭陽對外貿易十分活躍的品牌性文化遺存。

三是從事外貿需要的商人會館的建設。至清朝末期,揭陽港中心所在地榕城,共有各地外貿商人所建會館3所。其一是由南門天后宮改用的“潮普會館”,由潮陽、普寧的商人使用;其二是又名呂祖廟的“龍華梅興蕉平埔豐八屬旅揭同鄉會館”(簡稱“八邑會館”),在一中西側,是興梅客籍外貿商賈所建;一是北門外“餉關”附近,果子池東側的“棉湖糖商會館”,兩層西式樓房,為棉湖糖商所建。

揭陽的“海上絲綢之路”史蹟,有些已被拆除或改造,有的舊貌依然。採用適當措施,予以保護或恢復,藉以再現當年對外交流的盛景,可以結合榕城舊城整治或古城遊項目開展。

在粵東,有這麼多“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史蹟的,只有揭陽港。我們應予以足夠的珍惜,適當保持和開發,以有利地方文化軟實力的增強與可持續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