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5 浙江書業的滄桑史

浙江自古以來即是文化重地,人文薈萃、俊才輩出。雕版印刷自唐末五代流傳開來,中國的文化、書籍傳播迅速加快,在此過程中,浙江一直走在全國的前列,宋代以來,杭州等地區逐漸成為全國文獻產生的中心地。

浙江书业的沧桑史

早在吳越國時,浙江地區的印刷事業已十分發達,上世紀初以來,寧波、杭州等地陸續有吳越時期刻印的佛經經卷,其中雷峰塔經卷更是轟動一時。由於五代吳越的基礎,北宋時國子監的很多書都下杭州刻版,宋代的杭刻名冠全國。南宋時,杭州(臨安)成為首都,書籍刻印更加興盛,除了國子監、修內司等官方刻書以外,以臨安府陳氏書籍鋪、尹家書籍鋪等書坊刻書也十分盛行,宋代藏書家葉夢得評價:“天下印書以杭州為上。”元代時,雖然全國刻書業整體開始衰落,但浙江刻書還是屬上乘,由於刻工技術精良、紙好墨佳,元代的官書也往往下杭州刊造;南宋興盛的書坊部分也沿續了下來。明代時,杭州與北京、南京、蘇州並列為國內書籍四大聚集地。此外,紹興、寧波、湖州、婺州(金華)、嚴州(建德)、衢州等地在各個時代也有大量的書籍刻印。

浙江书业的沧桑史

清代乾隆皇帝詔修四庫全書,文瀾閣《四庫全書》於乾隆五十二至五十五年間(1787-1790)陸續入藏;此後,自咸豐十一年(1861)太平天國攻打杭州始,歷遭兵燹,散失大半,又在近一個多世紀的時間裡,輾轉遷徙,流離失所;後經丁申、丁丙兄弟、錢存訓、張宗祥等幾代人尋找、補抄,終於將其大致補全,至今保存在浙江圖書館。這部特殊的《四庫全書》的意義其實早就超載了這部大型叢書本身的價值,而是凝聚著浙江文化人對於保存古籍、傳承文化的拳拳之心。

浙江不僅刻書繁盛,而且藏書雅閣比比皆是。自晉至清,浙江僅私人藏書家就有400餘人,有名可稽的藏書樓達200多處。明代寧波範氏天一閣、清代湖州陸氏皕宋樓、杭州丁氏八千卷樓、民國南潯劉氏嘉業堂等,都是久負盛名。

浙江书业的沧桑史

寧波天一閣自明代嘉靖年間創建,至今已歷四個多世紀,是中國現存年代最早的私家藏書樓,也是亞洲現有最古老的圖書館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圖書館之一。天一閣主人範欽及其後人廣搜遍羅,收購萬卷樓及借抄書籍,漸成規模,至鼎盛時,天一閣藏書達七萬餘卷。收藏有明代省、府、州、縣方誌共四百餘種,以及明代大量的科舉錄,形成了天一閣獨特的收藏特色。

浙江书业的沧桑史

清代湖州陸氏的皕宋樓與杭州丁氏的八千卷樓,與江蘇常熟瞿氏“鐵琴銅劍樓”、山東聊城楊氏“海源閣”並稱晚清“四大藏書樓”。陸心源的藏書尤其以宋、元版本數量之眾、價值之高,在海內無與倫比,為世人所矚目。丁丙的八千卷樓除有宋本40種左右、元本約百種之外,明刻精本、《四庫全書》底本、名人稿本和校本、日本和

朝鮮所刻漢文古籍等較多,是其藏書的主要特色,而且其中很多都曾為明清藏書家所遞藏。

浙江书业的沧桑史

南潯嘉業堂是中國近代規模最大、藏書最豐富的私家藏書樓。嘉業堂全盛時期藏有古籍57萬餘卷、18萬餘冊,其中宋、元刻本有150多種,明刻本200多種,清刻本5000多種,鈔校本2000餘種,其他精本1000多種。另外收有地方誌1200多種共33000多卷。劉承幹不但以蒐集古籍聞名,也以雕印書版蜚聲海內,先後刻印過《嘉業堂叢書》、《吳興叢書》、《求恕齋叢書》等。

然而,這些歷史上的藏書奇葩卻早已凋零飄落。天一閣自清乾隆以來,歷經編纂《四庫全書》、鴉片戰爭、太平天國和辛亥革命四次劫難,藏書大量失散,雖然現在天一閣的藏書量仍有30多萬卷,但其部分原藏書早已散落北京、上海等地,僅為鼎盛時期的五分之一。皕宋樓與守先閣的藏書十五萬卷,在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被陸心源之子陸樹藩以時價十萬元的價格賣給了日本靜嘉堂文庫。光緒三十四年(1908)丁氏後人將八千卷樓全部藏書低價售給江南圖書館,後歸藏南京圖書館。從1933年開始,嘉業堂的藏書陸續出售,至1951年劉承幹捐獻嘉業藏書樓時,尚餘藏書11萬冊,宋元刊本已蕩然無存。至今,我省公共圖書館已很少有元代以前刻印的書籍,更不要說宋刻宋印本了。

這是浙江文化的浩劫,更是浙江藏書的傷心史!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歡迎加入善本古籍學習交流圈

學習古籍版本,離不開查看實物、

關注古籍網拍、瞭解市場價格!網拍是低成本、最方便的學習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