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他是隋朝開國功臣,本可以在亂世中割據一方,最終被羅成擊殺而死

靠山王楊林在《說唐》中排名第八,其僅次於羅成,也是一員武藝高強的名將。作為開隋九老之一,楊林的武藝值自然是無可挑剔,他一生為了隋朝,可以說是忠肝義膽。這樣的名將,本可以在亂世中割據一方,但由於其固執求存,最終為羅成擊殺而死。

他是隋朝開國功臣,本可以在亂世中割據一方,最終被羅成擊殺而死

靠山王楊林

靠山王楊林是隋朝的開國功臣,他是隋文帝楊堅的叔叔,忠義無雙。隋朝建國後,楊林曾與高熲、伍建章等人一起被稱為開隋九老。他為隋王朝的統一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且一生效命於沙場。

楊林雖然比不上宇文成都、雄闊海等好漢,但其本身也有一定的實力,且其能排在第八位,也足見其的武藝。楊林是秦叔寶的授業恩師,同時也是秦瓊的殺父仇人。秦叔寶之父秦彝就是死在了他的棒下。

在小說中,秦彝曾為北齊的大將,北周滅齊的時候,楊林曾親自統率大軍征討齊國。濟州一戰,楊林與秦彝持澗大戰,因為楊林技高一籌,秦彝最終戰死於沙場。

他是隋朝開國功臣,本可以在亂世中割據一方,最終被羅成擊殺而死

秦彝

秦彝死後,其子秦瓊便長期流亡在外,後來,秦瓊受羅藝指點,最終武藝大增,為了報仇,他只好暫投至楊林的麾下,等待時機。不過,隨著瓦崗起義的爆發,秦瓊最終脫離了隋營參加了起義軍,他長期與楊林為敵,甚至多次擊退了楊林的進攻。

秦瓊的成長離不開楊林的指點,從這點來看,楊林對秦瓊可謂是恩遇甚重。不過,對於秦瓊來說,殺父之仇不共戴天,無論楊林對自己有多少恩惠,也永遠掩蓋不了仇人的範疇。

他是隋朝開國功臣,本可以在亂世中割據一方,最終被羅成擊殺而死

楊林是一個複雜型的人物,他既有對大隋王朝的忠誠,也有自己的私慾。他既想保護眾好漢的性命,也想在揚州比武場上盡殺反王。這一複雜型的性格,最終導致了他悲劇性的結局。四明山之戰的時候,楊林曾親率隋軍主力對陣十八路反王,他設計大敗了由十八路反王組成的銅旗陣,奈何由於楊廣猜忌,楊林最終被免職降罪。

楊林身為隋朝公室,一生忠義無雙,這一點值得我們學習。不過,在天下大亂之際,楊林卻不夠百姓死活,悍然動兵征討義軍,在這一點上,他也不配做一名主帥。對於隋朝愚忠的表現,最終也就註定了他悲劇性的結局。

楊林後期曾想著誅殺所有反王,為此,他精心設計了揚州比武這場鬧劇。雖然在揚州比武上,楊林設計誅殺了許多好漢,不過,這也就同時暴露了他的野心。加上宇文化及的蓄意陷害,楊林最終身首異處。

他是隋朝開國功臣,本可以在亂世中割據一方,最終被羅成擊殺而死

羅成比武奪冠後,楊林率領隋軍追殺反王,當時,他與羅成相遇。羅成早對楊林不滿,於是二人相鬥。雖然楊林有一定的實力,但在羅成面前,他還稍顯遜色,三十回合之後,楊林逐漸體力不支,不久,他便被羅成的回馬槍戳死。楊林的死,也就最終宣告了隋王朝走向覆滅,從這一時期開始,天下好漢再也無法顧及,很快,楊廣就死於奸臣之手。

他是隋朝開國功臣,本可以在亂世中割據一方,最終被羅成擊殺而死

楊林是《說唐》中虛構的人物,他的歷史原型為衛王楊爽,衛王楊爽是隋文帝楊堅的異母弟弟,他從小就受到楊堅的喜愛。楊爽一生忠於大隋,這和演義中的楊林非常相似。開皇年間,楊爽曾親率大軍北征突厥,他曾大敗突厥達頭可汗,威震三軍。這樣的名將,本可以更好地發揮其的才能,奈何天不假年,公元587年,這位隋朝開國功臣終於病逝於長安。在臨死之前,楊堅曾親至其府,這也足見兩兄弟感情深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