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5 齊魯地名探究——魯隱公觀魚之地——魚臺

【開篇語】自幼長在孔孟之鄉,雖不才亦多受傳統文化之影響,一向喜歡探究歷史,追溯既往。一直以來,對地名頗感興趣,充滿好奇——為何金鄉並無金礦,濟南、濟寧、濟陽得名的濟水消失去了哪裡,而魚臺、嘉祥又藏著什麼樣的故事……凡此種種,都讓我浮想聯翩,於是我決定去探究這些地名的由來,以及這名字背後隱藏的歷史,還有,關於這裡我能想起的人和事……

齊魯地名探究——魯隱公觀魚之地——魚臺

魚臺地圖

【地名由來】魚臺縣遠古時期曾是東夷太昊部族聚居的地方.西周時期縣境西南部屬極國,東北屬茅國。春秋為棠邑。戰國為方與邑。秦置方與、湖陵二縣。北齊縣廢。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復置方與縣。魚臺之名始於唐代,因縣北有魯隱公觀魚臺改方與魚臺,後隸屬關係有所變更。而縣名沿用至今。魚臺縣是山東省濟寧市轄縣,位於山東省西南部,南四湖西岸,行政區域面積653.0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5.32萬人(2017年),轄2個街道、9個鎮,392個村(居)民委員會。

齊魯地名探究——魯隱公觀魚之地——魚臺

臧僖伯諫觀魚

魚臺得名很有趣,《水經注》載:“武棠亭城有高臺二丈許,下臨濟水,魯侯觀魚於棠者,此也。”《春秋》“臧僖伯諫觀魚”篇,記載了這一歷史事件:“五年春,公將如棠觀魚者”。臧僖伯極力勸阻,隱公曰:“吾將略地焉(我打算視察邊境啊—作者譯)”,於是,魯隱公不顧阻攔,遠赴邊境之地武棠亭,觀看當地漁民捕魚勞作場面。

魯隱公觀魚之舉遭到藏僖伯的反對,然而方與百姓對其順乎國勢,體察民情的行為褒揚有加,方與改為魚臺,順民心,得民意,魚臺縣由此得名。

齊魯地名探究——魯隱公觀魚之地——魚臺

魯隱公

魯隱公是一個很有爭議的人物,其生平頗值得探究。魯隱公,名息姑,魯國第十四代國君,在位十一年。隱,是諡號。惠公死時太子允還年幼,於是隱公代掌國君之位,後為桓公所弒。因為得位不是那麼名正言順,而又屬於非正常死亡,也就被後世史家所非議。《春秋》曰:“公矢魚於棠”;《春秋》裡又說隱公“初獻六羽,始為六佾”歸結起來就是不幹正事,不尊禮法。但未嘗不可以解讀為關心人民疾苦,敢於與時俱進。無論怎麼說,魚臺得名於隱公,這是一樁有趣的故事。

齊魯地名探究——魯隱公觀魚之地——魚臺

隱公遇刺

魚臺縣地勢平坦低窪,平均海拔35米。地處暖溫帶季風型半溼潤大陸性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3.7℃。屬淮河流域南四湖水系,東臨南陽湖、昭陽湖,有京杭運河、東魚河、新老萬福河、復新河等大小河流17條。礦產資源有煤炭、石膏等。

魚臺縣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為主,是國家商品糧、優質棉、優質大米、淡水魚生產基地,有江北“魚米之鄉”之稱。工業形成了以農副食品加工、紡織、機電、化工、採煤為主的產業體系。濟徐高速公路、251省道、346省道、348省道、濱湖大道、京杭運河穿境而過。2017年,魚臺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82.43億元,同比增長7.3%;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0.01億元,同比增長6.2%。

【尋歡魚臺】

尋歡的四姑奶奶,嫁入魚臺縣羅屯,四姑爺爺家族乃當地望族,據說曾有長輩做過魚臺縣長。四姑奶奶曾經給我父親講過一樁趣事,父親覺得新奇,於是講給我聽。

齊魯地名探究——魯隱公觀魚之地——魚臺

私塾

四姑爺爺有位哥哥,年齡差距不大,倆人一同求學於私塾,又一同接受新思想的洗禮,年輕時都是積極革命的青年。所不同者,哥哥做了國民黨,弟弟做了共產黨。

有一年過年時,兩人都穿上了新衣服,弟弟對新衣服愛惜不已,走路做事都十分拘謹。而哥哥則不然——行走坐臥一切如常,不久就弄髒了新衣服。弟弟怪哥哥不小心,哥哥卻說:衣服是給人穿的,人哪能被衣服拿捏住

齊魯地名探究——魯隱公觀魚之地——魚臺

國民黨敗退臺灣

後來,哥哥做到國民黨高官,解放戰爭後去了臺灣。若干年後,八九十年代吧,哥哥聯繫上親人,還給家人匯來不少美元,具體多少,我就不知道了。

【文化流芳】

齊魯地名探究——魯隱公觀魚之地——魚臺

鞭打蘆花

鞭打蘆花(蘆衣順母)

閔氏先祖是魯國第四代國君魯閔公,為躲避戰亂,舉家遷居魯國武棠邑閔染坊(今魚臺縣張黃鎮大閔村)隱耕為農。 相傳,閔子騫七歲時,其生母姜氏病故。不久,繼母樂氏進門,又生二子。一年臨近年關,其父攜三子外出訪友,閔子騫趕車,行至半路,天氣驟變,寒風刺骨,閔子騫手指凍僵,將牛韁繩和鞭滑落在地,牛車翻倒。其父見狀非常生氣,以為閔子騫懶惰無用,拾起牛鞭抽打,不料鞭落衣綻,露出蘆花,蘆英紛飛,其父見此驚奇不已。撕開其他兩個兒子的衣服,皆是絲絮。這才恍然大悟,急忙返家,鞭打後妻,當場寫下休書。閔子騫長跪在父親面前,哀求父親不要趕走後母,說:“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閔父遂罷,繼母深受感動,痛改前非,待三子如一。

齊魯地名探究——魯隱公觀魚之地——魚臺

三賢故里

五里三賢、五里三進士

閔子騫十五歲時,投師孔門,成為孔子的首批弟子之一。孔子逝世,弟子守墓三年後,為躲避戰亂,閔子騫同樊子遲(樊遲)、宓子賤自魯國都城(今曲阜)遷移至棠邑(今魚臺)設壇講學,從學者數百人,因三人居所相距不過五里,故稱“五里三賢”。

明代天啟年間,舊城北王集的王四聰鄉試、會試連中,聲名籍甚,初任戶部郎署,後遷永平知府,順治八年奉旨入鄉賢祠。清順治十五年,舊城裡劉芳聲與同鄉朱之玉同榜中進士。世人稱王、朱、劉為“五里三進士”

【風景名勝】魚臺遺蹟眾多,可惜保護都不算好,目前能看到的一些遺存好多都是殘瓦碎礫,有些甚至都已是農田和莊稼。歷史一躍千年,先賢已是傳說。

齊魯地名探究——魯隱公觀魚之地——魚臺

棲霞堌堆遺址

棲霞堌堆遺址:位於太公廟南2.5公里處,皮李公路北側。遺址高出地面約14米,頂部面積990平方米,底部東西長110米,南北寬90米。遺址頂端至8米以下,為龍山文化遺址;8米以上6.5米,為商周文化遺址;頂端往下1.5米為唐代遺址。頂部原有棲霞寺,曾為魚臺十大古景之一“棲霞返照”。1992年公佈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方與古城:位於張黃鎮古城集村北,城址高出地面0.5米,南北長150米,東西寬100米。村中水坑斷崖處有漢代陶片;村西60米處有夯土層,夯窩3~4釐米;村北有古墓葬。出土文物有陶罐、陶馬、漢瓦當等。

齊魯地名探究——魯隱公觀魚之地——魚臺

左堌堆

左堌堆:位於唐馬鎮駐地東南3.3公里,為商周文化遺址。遺址高出地面3米,長70米,寬60米,面積2200平方米。自頂部1米以下為灰褐土,層次清楚,出土文物有陶罐、陶片、鬲口、鬲足等。

齊魯地名探究——魯隱公觀魚之地——魚臺

香城海遺址

香城海:位於羅屯鎮駐地西南5.4公里。為商代至漢代文化遺址。據考,此村春秋時為重館,後建重鄉邑。明代改稱文香社,後因此地殘存舊城海子,故又稱香城海。遺址高出地面0.5米,長60米,寬50米,面積3000平方米。土質為灰褐土、紅淤土。出土文物有鬲足、豆把、甑口沿、陶壺、陶罐、陶馬、陶人、銅鏡、銅佛像等。

孔廟大殿:位於魚城鎮魚臺二中院內。始建於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主體建築大成殿長23.7米,寬15.3米,高15.5米,佔地面積362平方米。為五脊歇山式,七楹四十二柱,單層飛簷。殿兩側東西兩廡各九楹,前有戟門、欞星門各三楹。中為泮池,東西列名宦祠、鄉賢祠、忠義祠、節孝祠。殿東北有啟聖祠,後有明倫堂,堂後有敬一亭。1945—1948年,附屬建築相繼拆毀,僅存大成殿。1994年公佈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