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2 当年满街跑的东欧车,因何有"四大破"?

前段时间发了一组关于一台正在整修的破伏尔加轿车的图片,没想到引发不少朋友的感慨和议论。表面上大家议的是车,其实最本真的,还是对岁月的回忆与留恋。

当年满街跑的东欧车,因何有

上世纪7、80年代,乃至到90年代初,中国的大街上奔跑的汽车,多数都是进口自东欧,保有量比较大的有拉达、伏尔加、莫斯科人等。国产车以东风、解放、黄河卡车为主,如今牢牢把持产销量前三甲的大众,90年代初在中国刚刚起步,至于日产和别克还根本没引进。

那么,曾经占据统治地位、满大街跑的东欧车因何有"四大破"之称呢?其实,"四大破"说的是四个品牌,因为设计、制造、维修等原因,存在不耐用、故障多等问题,因此开不了多长时间就得维修,跑了没多少路就破破烂烂,所以被称为"四大破"。 "四大破"究竟有哪些?我们一一来看:

一大破:拉达。

拉达汽车厂于1970年4月19日开始生产汽车,在3年半内,亦即1974年,自第一台车制造之后,达到它的全产能运转,每年生产了66万辆车——即每天生产2203辆车。到1984年时,年产量达到72万辆,而制造总数量已达到1300万辆。这样的数字即便放到今天,对于一座汽车厂来说,都是不容易达到的。

当年满街跑的东欧车,因何有

熟悉吗?

拉达汽车虽然产量大,但是走的路子确是二战时期苏联多生孩子好打架的模式:以数量代替质量。简单、易于制造、价格低廉,便于大规模生产和购买,这就使得拉达车可靠性较差。苏联人对于拉达车的使用方式是:小毛病要么不修凑合着开,要么简单处理一下治标不治本。大毛病干脆把车报废,反正新车也不贵。

当年满街跑的东欧车,因何有

曾经的拉达尼瓦,如今再次被引进,想好好摸摸它

二大破:伏尔加

(Volga)是俄罗斯高尔基汽车厂的一款著名汽车品牌,曾被广泛地用于的公务用车,在东欧、中国、朝鲜等国也极为常见。配备一辆伏尔加汽车,在当时是一种身份与地位的标志。前期图集中的伏尔加,就来自于前浙江军区的一位首长。而网友们对此车缺点评论最多的就是:耗油量大、夏天空调不行、易开锅。

当年满街跑的东欧车,因何有

这coupe造型怎么样?

三大破:莫斯科人

人()汽车厂成立于1930年,上世纪70、80年代占据着俄罗斯汽车业的龙头地位,曾经被认为是苏联汽车制造业的一面旗帜。Moskvich于1947年开始生产首批Moskvich汽车,之后随着市场上的热销,市占率越来越高渐渐把Moskvich推上苏联汽车业的第一大厂。尽管如此,这个品牌的汽车也存在着可靠性差、维修困难的问题。

当年满街跑的东欧车,因何有

那个年代的背掀,是何等前卫?

莫斯科人汽车引入我国的数量没有拉达多,位列四大破之三。

四大破:达契亚

说起这个达契亚,实实在在是个奇葩。这个罗马尼亚生产的品牌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曾经一度活跃在中国,似乎一夜之间冒出来许多,但时间不长几夜之内又纷纷消失,真是来得快去得也快。

当年满街跑的东欧车,因何有

这才叫跨界车

引入中国的车型很多是一款小皮卡,之所以称之为小皮卡,是因为它比一般的皮卡都要小上两圈,而且在驾驶的感觉上挺轻便,乘坐也较传统的皮卡舒适。

不过在可靠性和耐用性上,达契亚连上面那三位都不如,曾经的保有量也不多,因此四大破里面排名老末。

结束语

不少朋友把波罗乃兹、斯柯达也列入东欧大破车的行列。余晖认为,斯柯达的品质还是不错的,要明显高出其他几个东欧品牌。波罗乃兹确实不咋地,和那几个哥们儿相比不遑多让,姑且称其为"一烂"吧。

当年满街跑的东欧车,因何有

波罗乃兹

如今的00后基本没有听说过也没有见过"四破一烂";90后有个别人坐过"四破一烂";80后对"四破一烂"很熟悉;而70后、60后以及50后,则是看着、坐着东欧的大破车长大的,大破车伴随着他们走过了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留下了此生难以磨灭的情怀。

在那个年代,如果你能经常坐上小汽车,基本都是干部身份或是干部家属,不少人对于车的喜爱完全是因为爱坐车。司机还是一个"离地三尺赛神仙"的职业,属于技术活儿,受到大家仰慕。

如今,除了百万以上的豪车,没人再喜欢长时间的坐车。日子好过了,小身板儿却经不起风吹日晒了;当然,面子也是不能丢的,别的地方可以省,这充门面的车不能省。如果不是因为这两个原因,还真不见得有多少人爱开车了。以前是几年都见不上一次大堵车,加油维修都是老公家的事儿。现在养个车,就跟供了个祖宗,这到底是时代的进步呢,还是人类的退化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