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在北京人,姑爺是客人是嬌客,丈母孃都稱他您,這是風俗

姑爺,也稱女婿、相公,古稱潤玉。在北京地區風俗中,一直有著姑爺是門前貴客,是嬌客的說法,在岳父、母眼中,姑爺的身份很高,很尊貴,絕不敢怠慢。

在通縣白廟鄉(今任莊地區)流傳著一個“井錐子娶親”的民間故事。民國年間,15歲的井錐子定了親,要去鄰村迎娶18歲的大媳婦。迎親隊伍浩浩蕩蕩來到女家,新郎官瘦小枯乾,還沒長成,岳父母根本沒把他放在眼裡,給了他幾個賞錢讓他和看熱鬧的小孩去玩兒,大人們操持著辦儀式。小新郎自尊心受到了傷害,一怒之下自己跑回家。爹孃問:“新媳婦呢?”井錐子怒答:“這婚不結了!人家結了婚都成大人了,岳父還拿我當小孩,給我幾個大錢兒讓我砸錢玩兒!”女方家辦完儀式要送親,卻找不見新郎,全都慌了神,麻了爪。知道緣由後,岳父大喜:“好啊,新姑爺既然這麼要強,要好兒,這婚禮咱們重新辦!”

在北京人,姑爺是客人是嬌客,丈母孃都稱他您,這是風俗

於是差人請回了新姑爺,笑臉相迎,奉為上賓,辦了隆重的儀式,又請來德高望重的族中長輩和三老四少,陪這小小的新姑爺坐席喝酒。井錐子後來成了地方鄉紳,日本人來了也沒敢動他一根毫毛。

一直到現在,北京人結婚時女方家都要擺下一桌糕點、水果、糖塊、香茶和菸捲,款待新郎和迎親的客人;回門時,要有長輩陪新姑爺喝酒說話。我姥爺當年常被請去陪姑爺,回來後,又重新吃頓飯。他說,陪新親禮數多,規矩多,哪能甩開腮幫子吃得飽!

在北京人,姑爺是客人是嬌客,丈母孃都稱他您,這是風俗

“嬌客”這個詞,現在已不常說了,只有老北京才知道。嬌,美好、可愛之意。古代稱女兒為嬌女,女之婿非本家成員,故稱嬌客。稱女婿為嬌客,七百年前的元代就有了。李好古的元雜劇《張生煮海》第三折中:“東海龍神差老僧來做媒,招你為東床嬌客。”

回孃家,又稱歸寧省親。歸寧,就是“閨女”的諧音(北京管閨女念“閨擰”)。在農村,有“惡犬不咬女婿客”一說,連家中的狗都跟姑爺示好、親熱。“女婿進了門,小雞沒了魂兒。”姑娘、姑爺回孃家,老岳母必會眉開眼笑地去做好吃的,雞鴨魚肉,傾其所有,熱情招待。姑爺要坐炕頭,坐上座,有人陪。農村還有個歇後語:新上門的姑爺——不敢坐上席,說明了新姑爺對高規格的惶恐和不安。

在北京人,姑爺是客人是嬌客,丈母孃都稱他您,這是風俗

許多農村老太太都稱姑爺為“您”,非常的客氣和尊敬,成了禮數。評劇《楊三姐告狀》中,高佔英虛情假意去看望楊母,楊家中再窮也要“燙幾盅酒,炒幾個雞蛋”招待他。三姐不允,楊母說“手心手背都是肉------你要是出了門子,你女婿來了,媽媽也是這樣招待他。”在通縣馬駒橋一帶,夫妻二人回孃家,如晚上在岳丈家同房,事後一定要在枕頭下塞幾塊錢,多少不限,意為“給房錢”,否則被視為不吉,孃家會破財。這也是姑爺是“客”的遺俗。

女兒能找個精明能幹,堂堂正正,一表人才,亭亭秀秀的好女婿,丈母孃自然是“越看越歡喜”,疼女婿更是“實打實”。聰明的岳母都明白,疼女婿,敬女婿,幫女婿,對女婿好,實際就是對女兒好,女婿關乎了女兒一生的幸福,只有善待女婿,不挑事端,家庭才會和睦,小夫妻才會更恩愛。

俗話說一個女婿半個兒,女婿孝順強過兒。女婿作為家庭中的新成員,一定要當好“貴客”的角色,這個“貴”不是“嬌貴”、“金貴”、“富貴”和高傲、自負,而是能發揮自己的積極作用,團結家人,孝敬老人,勤快擔責,能說能幹,使家裡日子過得平平安安,紅紅火火。

在北京人,姑爺是客人是嬌客,丈母孃都稱他您,這是風俗

在北京,作為“嬌客”身份的女婿,通情達理,嘴甜勤快,在岳母家買煤、賣糧、換煤氣,做飯、倒土、照顧弟妹,大包大攬,無私奉獻,用實幹換真情,盡的責任甚至超過了對親生父母的孝心。

但也有性格極端的勢利眼丈母孃,以財、貌取人,對女婿冷言惡語,挑剔刻薄,不尊重,不體諒;傳瞎話,造事端,挑撥小夫妻打架。北京郊區的平谷、房山等地就出現過多起因積怨已久,女婿忍無可忍而殺害丈母孃的血腥案件,成為不和諧的音符,為人們敲響了警鐘。

文/陳偉 北京民俗 / 近知北京風物,遠播四海民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