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一些大学生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很难如愿,那些如愿的人究竟是靠的真本事还是靠的运气呢?

刀口斩乱丝


题主提出的问题,说到底是怀疑有人有门路之类的旁门歪道而进入公务员队伍,这种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但可能性极小极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在我国,目前最大量招聘公务员的考试,有国考和省考。这两种考试均由国家层面和省级层面的公务员管理部门统筹。从招考岗位、报考人员的学历层次、所学专业、报名的地域范围等方面都有明确规定,命题、阅读、公示都在国家层次和省级层面进行。应该说是很严格、很严肃的,相关工作人员,谁也不敢对此掉以轻心的。出了问题,追责也是很严厉的。国家级、省级事业单位招考工作人员,只是相比公务员招考要求,政治方面是否为党员这方面要求低一点而已,其他的无大的区别。

由于报名人数极多,省考、国考的竞争是十分激烈的。万里挑一,千里挑一,都很常见。没有真正的学识,很强的综合素质,要进入面试是十分困难的。即使进入面试,也是1/3比例设置,通过面试还要刷掉三分之二的人。难度可见一斑。当然,政审、体检时有问题,都会成刷掉你的理由。即使录用了,也还有一年的试用期,录用单位认为你不合格,也会取消录用的。所以,整个过程,可以说过五关、斩六将,一路艰险,水平不高的人,几乎没有可能性。做为欲进入公务员队伍的人,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切不可指望侥幸过关。

另外,通过省级人社部门批准,地级市、省会城市层次也会招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程序上与省考、国考基本一样,只是学历层次要求稍微低一些而已。

所以,我的看法,没有好的学识,符合条件的学历层次,认为通过侥幸可以进入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队伍,想都别想,没有可能性。

真正被录用的人,不管你承认不承认,那绝对是佼佼者,很优秀的人。


水波不兴3291


别人情况我不清楚,说说自己一个学生(硕士)的亲身经历吧。某省公安厅招聘5名警察(专业技术警察),首先要通过公务员考试,获得通过后,然后才有资格参加该省公安厅组织的专业考试。我这个学生从4岁就随他妈妈(原为地方国企一女工,后来还下岗)生活,没什么背景。他的笔试成绩为第2,面试成绩为第4。他最终如愿当上了警察。


老猫1954


        考公务员,运气或实力?我想起了老杜。

        我那时在单位培训部,主要负责新进人员的岗前培训,招录人员主要由人事处和市里的人事局、纪检监察等部门一起经办,我也要时常抽调去参与,主要协助考场监考,体能测试,面试等工作。

        因都沾了点文墨气,我同老杜就走得特别近。

        老杜是我们的办公室主任,资格比我老,经历不凡,和陈龙灿一起在少年体校打过乒乓,并且是领导身边的红人,领导的精彩讲话多半出自他的手,老杜要是发话,各部门的人要调用一下也得行,至少盖公章得找老杜点头吧。

        老杜有个小姨妹,一所省内二本学校毕业后,一至没找到像样工作,一混就二十六岁,老杜老婆就让老杜想法。老杜说现在啥法都没有,都是逢进必考,唯一的法子就是考。老杜老婆就让妹子好生复习,考就考吧,加之老杜这么关火,应该没问题。

        记得我参加革命的大段时间里,根本就没有公务员这个提法。

        那年月单位上进人,主要两个渠道,一是大中专学校毕业分配,到了单位只知道有三种身份:干部、工人、临时工;二就是社招,就是向社会招录人员,招的干部就是干部,工人就是工人,临时工就是临时工。

        记得我将要到师范读书时,九公掐指一算,就说,咦,出来就是干部啊,而当时我只铁定知道,我出来一定当老师。

        我从学校毕业后先分配到一所中学当老师,后调到文教局,从文教局又调到政府办,及以后又先后调过几个单位,都是或行政或事业编制,发现人与人之间并不像现在那么的摆着道鸿沟,临时工可以转正,工人可以转干。比如我们单位从岷山机械厂选调一批工人进来,他们的编制就成了干部编制。

          到1997年前后,公务员编制和事业编制才泾渭分明,相互之间要跨编就相当困难了,我呢也是这一年糊里糊涂又从事业单位调回政府部门,算是重新回到行政编制,当回了公务员。

        目睹老杜姨妹迎考公务员的事迹,让我暗暗为自己捏了把汗,差点印证了那句,曾经你看我不起,今天我让你高攀不起,好险!

        第一年老杜姨妹一上考场,笔试成绩一塌糊涂,稀里哗啦败下阵来,老杜看着干着急,哪怕自己玩得一手好笔头也帮不上忙。第二年,老杜针对姨妹文化成绩的弱点,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仅自己亲自辅导专业,还请来学校老师补基础课,全力辅助姨妹迎考。

        这一年,老杜姨妹笔试倒是过关了,但在面试时却不知哪股神经卡住了,脸红筋胀答不上话来,这一次又算是黄了。第三年,老杜仔细分析了姨妹的准备情况,认为姨妹笔试和面试都没问题,最担心的是姨妹的体能测试。

        为了做到万无一失,老杜要求姨妹每天跑步和做其它体育锻炼。这一次,老杜姨妹果然不负众望,笔试和面试都过关。体能测试的时候,就1200米的距离,眼看就要到终点了,老杜姨妹却晃晃悠悠要倒要倒了,老杜见状,一急,冲上去扶了一把。

        老杜这一扶摊上事了,老杜姨妹的成绩不作数,老杜也算是触犯了考场纪律。本来要给处分,但这事可大可小,老杜检讨写得好,就给了个通报批评。

        我虽然全程参与了这几次招录,但一点都帮不上老杜。前不久,我还问过老杜姨妹的情况,老杜说,现在在老家乡镇上一个工商所做开票员,是不是公务员身份我没多问。


山山之妖


报考公职和从事任何工作的道理一样,是否如愿以偿,取决于诸多因素。

运气是外因,或称之为机遇。刻苦学习是内因,是关键、是根本。两者缺一不可。

要想实现公职梦想,首先取决于你对公职的认知及其追求程度。如果梦寐以求,加上刻苦学习,一定会梦想成真,如愿以偿。如果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踫一踫运气,怕苦怕累,只能是望“公”兴叹。

其次,取决于你的基础条件。包括主观和客观两个条件。客观条件是指本人的大中小学综合知识、主观条件是指个人智商。关键是个人智商。有些考生智商比较低,接受同样的教育辅导,考试结果却不相同。有些考生“裸考”一举成公,不服人家的智商不行。

再次,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考是对考生大中小学综合知识的大检验。基础知识比较扎实的考生只要按照公考要求认真备考,成公的概率就大一些。反之亦然。

最后,取决于备考的思路、方法和技巧。屡考屡败,是因为你思路单一;分数不高,是因为你方法陈旧。如果一条道走到黑,肯定是没有结果的。如果找对了老师,指点有方,一定能如愿以偿。

另外,谈一下运气,就是人们常说的“考的好不如报的好”。所谓公考的运气,不外乎岗位竞争程度、自身发挥水平了。如果在你报考的岗位上“山中无老虎,猴子逞霸王”,你作为“猴子”就撞上大运了。如果偏偏在你报考的岗位上,个个比你强,那你就倒霉了。这就是“运气”,就是机遇。如果失去一次可能成公的机会,有可能成为终身遗憾。




海林公考赵海林解难题


公务员考试内容广泛、程序科学、规则严谨,碰运气的可能性极小。比如:行测题,一般的专业复习资料能抓住的题也就是25道题左右,几乎每年如此!有的学生刷题10000道、30000道,考场上能撞上的也不多,通常能押到50、60分就觉得是撞上大运气了!可是,算算时间账:刷题10000道,平均每题1.5分钟就要15000分钟,合250小时,平均每天刷题2.5小时也要3个多月!还要学习申论呢,也算2.5小时一天吧,每天扎扎实实学习5小时,连续3个月,即便考进面试了,恐怕也不能说是运气了!还有面试、政审……

再说说面试遇到关系户当考官的可能性有多大。考官是面试时从有考官资格人员中随机抽取的,考生报考、笔试时是不可能知道谁是哪个职位的考官的!有考官资格证的人员大概是一次国考或省级招考所需考官的3倍,也就是说每个有考官资格者被抽取的可能性只有30%的概率,考官抽取后一般会分成若干个组,就算3个吧,这样再被分到某一个具体职位做考官的概率又只有30%。分组之后,在省考中还要抽签抽取易地做考官的地点(也就是说考官不在本地级市所在辖区做考官,省直机关的考官则随机安排在本省省直机关组或者市州),如此一来考生撞到关系户面试官的可能性还不到10%!何况,还有5—7名面试考官为一个组呢,能都是你叔叔、伯伯?就算传说中的“递照片”吧,考官开考前一天到点,开考前半小时左右由考生代表抽签决定那组考官考哪个职位(或者有多个考点时考官大多是到了考点才知道自己的考点,还未必知道考试职位)。如果有人能撞上这样的运气又恰好和你竞争一个职位,那就只有认命了!

当然,这是说最近几年(主要是2013年以来)的考试流程、规则。再往前,流程、规则没有这么规范、严谨,考场上撞鬼的都有……


公考第一号


不能如愿的大学生和考试成功如愿者,运气都是平等的,真本事是有差别的,但是决定成败主要还是靠真本事。

首先,大学生的优势在于专业理论知识,公务员考试侧重政治经济学以及适时政治和社会管理知识,没有一定的社会工作阅历和经验,难度相应大一些。但是,与大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社会背景、家庭生活圈也有一定联系。

其二,命运总是自己把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前途理想也就是志向。当你在专业选择受到阻碍时,被动的接受知识教育中,应该有目的的选修适合自己发展的相关课程,为自己的将来做好计划和安排,我在大学的行政管理专业同学,一心想学金融专业,在选修课上选择了金融管理学,从大学实习开始侧重金融,最后如愿以偿,当上支行行长。其三,听天由命,顺其自然,超强的适应能力,这种人生来就有应考天赋,在学校如此,走向社会也是如此。一步一步的走向理想巅峰,但是不能说不是真本事,无疑与其心态、思维方式、判断能力、知识点的深浅把握直接关联。


影像抒情


说说我儿子考试的经历,我自己的儿子我还是比较了解的,因为大学所学专业的限制,只能报考狱警(3月11日笔试,前一年的11月底从部队退伍12月开始做笔试准备),还没参加笔试前我不担心笔试有问题,因为考警要通过体能考试,其他项目估计都没有问题就是纵跳摸高(后来考警换了其他项目),由于我儿子身高只有170,纵跳摸高标准是265公分,开始还差二三十公分,后来我每天下班后就叫我儿子练习纵跳,还有长跑,进入2月才能摸到265米的高度,在体能考试的时候一次达标,笔试和我估计的一样,还考了第一,面试前因为不了解面试,花了4500元去参加培训,面试考试获得第二,总分第一。


家和万事兴142859043


没能耐的自然容易把自己被淘汰的怨气出在爷爷奶奶姥爷姥姥身上~~~都怪你们这些老家伙,生不出像样点的儿女,害得人家没强大的家庭与亲戚背景!😂


牛小歪


现在公考应该是公平的,个个环节都挺严格,也许有些人能做手脚,但是感觉有这种能力的人还不如搞个萝卜招聘来的简单


晃悠的胖子


你要知道,人家考上的也是大学生,大学生怎么了?那就是一个起点好不。还有,考试严成这种程度,呵呵,背景全都用不上。另外,运气本来就是本事,人家有运气也是人家的本事,可以不→_→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