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6 家鄉菜文化溯源,你記憶中的年味兒是什麼樣的?

家鄉菜文化溯源,你記憶中的年味兒是什麼樣的?

所有背井離鄉工作的人,都過著候鳥般的生活。每年臘月,分佈在全國各地的候鳥們不約而同的,就會帶上一整年的收穫,從各個不同的起點踏上歸途,所有人的終點只有一個——

家乡菜文化溯源,你记忆中的年味儿是什么样的?

大肉莊的成員們也不例外,雖然大肉莊坐落在杭州,但它的成員們來自五湖四海。大家平時談起家鄉的時候,總是會帶著懷念而又自豪的神情,討論著各自家鄉獨特的美食。而對回家的期待,除了團圓之外,還有對能吃到記憶中最熟悉的美味的期待。

家乡菜文化溯源,你记忆中的年味儿是什么样的?

回家距離最短的,是大肉莊的攝影師花生蔣。被戲稱為“蔣叔叔”的花生蔣是杭州蕭山人,而他記憶中最難忘的食物,是童年中只有逢年過節才能吃到的宴席——十碗頭

家乡菜文化溯源,你记忆中的年味儿是什么样的?

△ 十碗頭

“十碗頭”只是江浙地區對於宴席的統稱,因為宴席上必須要有十道以上的菜,所以吃酒也被人們用“十碗頭”來稱呼。十碗頭裡涼熱葷素搭配都十分講究,菜式並不固定,但是有一樣冷盤菜是一定要有的,那就是糟雞

家乡菜文化溯源,你记忆中的年味儿是什么样的?

△ 糟雞

糟雞從外表上看平平無奇,做法也不復雜,是江浙地區酒糟菜中十分經典的一道冷菜。而酒糟這種菜系,也是江浙地區獨有的一種飲食文化,從宋代就能找到它的身影了。

在宋代,釀酒並不像今天一樣隨意,而是必須有政府認證許可之後,才有釀酒的資格。擁有釀酒資格的酒店,會自豪地將此當做攬客的招牌,沒有釀酒資格的小飯館,只能去大酒店裡買酒來供店內顧客飲用。杭州作為南宋的都城,釀酒的大酒店數量眾多,機智的廚師們在釀酒之餘,也發明了這種江浙獨有的酒糟菜。酒糟菜有著獨有的酒香,口感鮮嫩,在南宋滅亡之後,依舊流傳至今。這種江浙地區吃酒的習慣,也讓每一個江浙人,從小就在腦海深處刻下了關於酒糟菜的記憶。

家乡菜文化溯源,你记忆中的年味儿是什么样的?

△ 有釀酒資格的正店

除了童年難得吃酒吃到的美食讓人刻骨銘心之外,還有一種記憶,是每天都能吃到的,那些稀疏平常的食物,但卻讓人在離家以後,在心裡不停的懷念。比如大肉莊小二,她回到溫州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去吃一碗溫州的糯米飯豬髒粉

家乡菜文化溯源,你记忆中的年味儿是什么样的?

△ 豬髒粉

家乡菜文化溯源,你记忆中的年味儿是什么样的?

△ 溫州糯米飯

糯米飯和豬髒粉在溫州街頭隨處可見,但就是這麼普通的食物,卻成為了每個溫州人共同的記憶。它們出現的時間其實並不長,只有與短短的四五十年,但這種普通的食物,不僅因為實惠,填飽了許多溫州人的肚子,還給好幾代溫州人從小埋下了獨特的關於家鄉味道的記憶。

家乡菜文化溯源,你记忆中的年味儿是什么样的?

△ 溫州豬髒粉店

說到填飽肚子的食物,麵食往往是大部分北方人共同的選擇。麵食的種類非常多,而剛回到新疆的白雪姐姐一回家,就選擇了先吃一頓只有新疆才能吃到的最正宗的

家乡菜文化溯源,你记忆中的年味儿是什么样的?

△ 新鮮的饢

饢是新疆十分常見的一種主食,而且歷史十分悠久。早在唐朝,就能見到這種食物的身影,當然,唐朝的饢叫做“胡餅”,在許多文獻和流傳的詩篇中,都有饢的出現。關於饢的起源時間有很多種說法,我們現在還沒有明確的證據來證明它的起源地與起源時間,但是考古工作者在公元640年的阿斯塔納古墓中,發現有跟現在的饢成分與製作方式幾乎一樣的食物。

家乡菜文化溯源,你记忆中的年味儿是什么样的?

△ 出土的唐代胡餅

新疆博物館藏

從一千多年前流傳至今的饢,早就在新疆人的身上刻上了不可磨滅的印記。一塊饢,一碗奶茶,就成了新疆人對家鄉最熟悉的味道

家乡菜文化溯源,你记忆中的年味儿是什么样的?

△ 饢配奶茶

當然,說到對家鄉味道最自豪的地方,當然離不開重慶。不管你愛不愛吃辣椒,都一定聽說過重慶火鍋。沒錯,火鍋就是重慶人對自己家鄉最深厚的記憶。

家乡菜文化溯源,你记忆中的年味儿是什么样的?

△ 重慶街頭

許多離開家的重慶人,想家的時候都會去吃一頓火鍋。他們在外地吃火鍋的時候一定會一邊吃一邊嫌棄:這啥子嘛,一點都不正宗!大肉莊的糊糊就是非常典型的重慶人,嫌棄完杭州的火鍋,好不容易過年回家,

不馬上吃一頓正宗的重慶火鍋,怎麼能叫回家?

家乡菜文化溯源,你记忆中的年味儿是什么样的?

重慶火鍋,最開始是清朝的重慶碼頭附近,小攤販們給船工縴夫提供的一些便宜粗放的食物。小販們將最便宜的豬牛內臟,用熱辣辣滾燙燙的湯汁燙熟,就做成了最初始的毛肚火鍋。這種便宜又好吃的食物,深受當時的勞工喜愛。民國後重慶的一些餐館將這種食物搬上了店堂,從此以後,重慶火鍋就逐漸成為了重慶的代名詞。大街小巷裡飄著混合了幾十種香料的味道,和紅彤彤熱辣辣的牛油鍋底一起,成了所有人對重慶的印象。

家乡菜文化溯源,你记忆中的年味儿是什么样的?

當然,火鍋並不只有辣鍋一種,兩廣地區的“打邊爐”就毫不遜色於重慶火鍋。在很多兩廣人心目中,“咁冷,最啱去打邊爐”是一句每年冬天都能聽到的話語。而對於大肉莊來自廣西的喵喵來說,每個天氣較冷的除夕,年夜飯上都必須有打邊爐的存在。

家乡菜文化溯源,你记忆中的年味儿是什么样的?

打邊爐是流行於兩廣地區的火鍋,跟重慶火鍋有著相同的形式,即將鍋直接架在火上,用湯底將食物燙熟。但是兩廣地區的邊爐,追求的卻是清湯煮出來食材本身的味道。最大限度的激發食材本身的味道,是粵菜的追求。眾多食材在一個鍋裡煮熟,一家人圍在一個圓桌吃飯,這是眾多兩廣地區人們對於春節的記憶。

家乡菜文化溯源,你记忆中的年味儿是什么样的?

春節,對於很多在外工作的人來說,是一年中難得的能夠回家與家裡人團聚的日子。對於很多背井離鄉外出幹活的人來說,對故鄉的記憶,除了親人之外,大部分都是家鄉菜的味道了。畢竟

味道是從出生開始,就刻在每一個人身上最深的記憶

你對於家鄉味道最深刻的記憶是什麼呢?歡迎大家來給我們留言,讓我們一起感受你家鄉的年味兒。

大肉莊送福利啦,給春節期間,還不忘學宋瓷的朋友們:

只要您現在打開ROSE App,就會看到原本只能普通會員和鐵桿會員觀看的【宋瓷培訓課】回放功能,在春節期間(2.5—2.11)免費會員也可以看前三講!僅限春節假期7天哦。

招聘

大肉莊·招聘 | 古董可以怎樣玩,加入大肉莊一起解鎖未來

招生 | 大肉莊·金繕課

招生 | 大肉莊·金繕plus線下課程第三期要來了,超強陣容

家乡菜文化溯源,你记忆中的年味儿是什么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