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校领导进班陪餐第一天就有收获,感慨“来晚了”

楚天都市报4月1日讯(记者柯称 通讯员董缀文 张巧明 实习生马雨欣)“带这么小的饭盒,吃得饱吗?”“平时最喜欢哪道菜?最不喜欢吃什么?”今天午饭时间,武珞路小学金地分校六(3)班,多了一名“大朋友”和学生一同用餐。他是该校党支部书记万新亮,这也是该校执行教育部等三部委“建立校领导陪餐制度”规定的首日。

校领导进班陪餐第一天就有收获,感慨“来晚了”

万新亮和学生在教室里用餐

校领导一顿饭收获不少

今天学生们的午餐是鱼香土豆丝、番茄炒蛋、炸鸡腿和平菇蛋汤,万新亮的餐盘里却不见鸡腿。他笑着说,鸡腿是按学生人数提供的,不能抢了学生的,“第一次陪餐还是没经验,没预想到这个问题。”

吃饭时,学生们都非常安静。等大家吃得差不多了,万新亮主动说,今天校长外出开会,由他陪大家吃饭,今后校领导都会经常到各班吃饭,希望同学们有意见、建议就大胆地说。也许是因为万新亮没带过这个班的课,又见到有记者在场,孩子们仍显得很局促,没人愿意开口。

校领导进班陪餐第一天就有收获,感慨“来晚了”

万新亮排队打饭

“没关系,饭后闲聊嘛。关于饭菜的,关于学校的都能说。”万新亮再次动员,刘润轩同学才第一个发言。刘润轩说:“学校的饭菜挺好的,跟在家里吃差不多。我就想提个建议,天慢慢热起来了,能不能多提供点绿豆汤等清火的汤。”他还说起,到了高年级感觉抽屉不够用了,能否在桌子侧面加个挂钩?

万新亮听了连连点头,他解释,原本桌子侧面是有挂钩的,怕学生玩闹时被刮伤才统一取掉了,“这点学校确实可以做得更周到,比如安装安全挂钩,或是用布袋子。”看到刘润轩的建议被肯定,学生们胆子大了起来,还有人提出了学校有一处栏杆应该加高、加固等建议。

万新亮一一回复后对记者说:“看来我是来晚了,学生们都很有想法,说到了点子上。”他介绍,该校以往都是由班主任在各班陪餐,校领导负责带队巡查各班用餐情况。目前,该校已经根据教育部要求,排定了陪餐值班表,从周一到周五由校长、书记、两名副校长、总务主任轮流进班陪餐,多跟学生交流。

学校还建有运餐电梯

除了进班陪餐,该校还计划增加请学生到教工食堂用餐的频率。听到这个消息,一名女生有点“不高兴”了。原来,她之前因为表现好,获得了一张“校长午餐券”的奖励,还没来得及“兑换”。她认为,以后和去食堂和校长一起吃饭变得简单了,那就不像是奖励了。

楚天都市报记者发现,学生们提的建议多与食堂饭菜无关。8元钱的午餐标准,真能让大家都满意吗?记者决定到食堂后厨一探究竟。

校领导进班陪餐第一天就有收获,感慨“来晚了”

储物间干净整齐

该校食堂建于2007年,面积不大,后厨加上教工餐厅也只有200来平方米,不过各功能区却很齐全。储物间里各类食材、作料摆放整齐;操作间干净明亮;还设置有独立的更衣室和洗消房。在更衣室一旁的墙壁上,挂着几个记录本,分别写满了食材使用情况、学生用餐情况、食堂员工情况等。食品留样冰柜里,当天的菜品样本还留有余温。

校领导进班陪餐第一天就有收获,感慨“来晚了”

冰柜里的食品留样

记者还在食堂一角见到了一个“尖板眼”——运餐电梯。该校总务主任袁先伟介绍,学生的饭菜分装好后,可以用这部电梯送到相应楼层,再由食堂员工搬进各班,这样可以减少饭菜运送过程中经手人的数量,同时能保证学生尽快吃到热的饭菜。在食堂外,一块电子大屏上,正显示着后厨的实时画面,做到了明厨亮灶。

校领导进班陪餐第一天就有收获,感慨“来晚了”

操作间明厨亮灶

最新执行的《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还要求,学校不得制售冷荤类食品、生食类食品、裱花蛋糕,不得加工制作四季豆、鲜黄花菜、野生蘑菇、发芽土豆等高风险食品。对此,袁先伟说,该校一直就是按此执行,所有食材均由区教育局通过招标确定的配送公司提供,从源头上就注意了这些风险,根本不会让这些食品进入食堂。

部分学校暂未执行陪餐

对于新的一系列规定,该校认为执行起来毫无压力。“我们一直把食品安全作为头等大事,一定会进一步落实好。新的规定,特别是陪餐方面,除了督促我们提高菜品质量,也会让家长对学校更放心。”万新亮说,下一步也会按规定要求,加强家委会对学校用餐服务方面的参与度,“以前我们每周都会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菜谱和进餐图片,今后还能做得更好,比如请家长随时来陪餐。”

记者当天也从武汉多所中小学了解到,各校都获悉了教育部的文件精神,但区一级的具体规定暂未下发,因此部分学校在4月1日当天,暂未安排校领导陪餐。“我们一直和学生吃的同样的饭菜,这也算陪餐吧?新规定没有明确说哪些人算学校负责人,陪餐要到哪里陪才算,陪餐记录需要哪些内容。如果有具体的规定出台,我们一定不折不扣地执行。”一名校长告诉记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