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陽氣為什麼可以治百病?

常常聽人提到要補陽,壯陽,扶陽,那麼究竟什麼是陽氣呢,和腎氣是一樣的嗎?對我們有什麼作用呢?我們為什麼要補充陽氣呢?


首先我們應先知道何為氣,氣是構成世界物質的本源,人體的氣充斥於全身無處不在,按分佈及特點不同,可分為元氣,宗氣,營氣,衛氣,中氣五氣,這些統稱陽氣。



一、陽氣釋義

在幾千年的中醫文化中,陰是指人的身體,陽是指人體具有的能量。人的一生就是一個陽氣衰減的過程。

古人云:有形之軀殼,皆是一團死機,全賴這一團真氣運用於中,而死機遂成生機;人身立命就是一個火字,真氣命根也,火種也,人活一口氣,即此真氣也。

陽氣就是真氣,儲藏在腎裡,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元氣,常說的元氣大傷,即是傷了陽氣。黃帝內經中講“陽化氣,陰成形。”陽化成身體所需的能量,陰形成看得見摸得著的身體。如果身體沒有了陽氣,就成了一幅空的軀殼,就會死亡。

《黃帝內經­·素問》裡說:“陽者衛外而為固也”,就是指人體有抵禦外邪的能力,這種能力就是陽氣。

古人把陽氣比作天空與太陽的關係,如果天空沒有太陽,那麼大地都是黑暗不明的,萬物也不能生長。所以天地的運行,必須要有太陽。而人身的陽氣要調和才能鞏固它的防護功能,不然就會招致病邪的侵入。

《黃帝內經》說:“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所以,養護陽氣是養生治病之本。

人之生長壯老,皆由陽氣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陽氣為之化。“陽強則壽,陽衰則夭”,所以,陽氣決定生長。

陽氣,就功能與形態來說,陽氣指功能;就臟腑機能來說,指六腑之氣;就營衛之氣來說,指衛氣;就運動的方向和性質來說,則行於外表的、向上的、亢盛的、增強的、輕清的為陽氣。“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

二、陽氣來源

陽氣來源有二:一為先天性的,來自於父親和母親,二為後天性,主要從食物中吸收的水谷精氣轉化而來。而人的正常機體運轉、工作、運動、性生活、情緒波動、適應氣溫變化、修復創傷等各項活動都是需要消耗陽氣的。

陽氣是人體物質代謝和生理功能的原動力,是人體生殖、生長、發育、衰老和死亡的決定因素。人的正常生存需要陽氣支持,所謂“得陽者生,失陽者亡”。

“陽氣”越充足,人體越強壯。陽氣不足,人就會生病。陽氣完全耗盡,人就會死亡。它具有溫養全身組織、維護臟腑功能的作用。陽氣虛就會出現生理活動減弱和衰退,導致身體禦寒能力下降。《內經·靈樞》上稱:“人到四十,陽氣不足。損與日至。”意思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陽氣會逐漸虧耗。

保陽氣,益陰精。保養陽氣和補益陰精,這是中醫養生的一條重要原則。萬物之生由乎陽,萬物之死亦由乎陽。

人之生長壯老,皆由陽氣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陽氣為之化:所以,“陽強則壽,陽衰則夭”,養生必須養陽。但善養生者,又必須寶其精。因為精盈則氣盛,氣盛則神全,神全則身健。

現代人由於工作及生活的嚴重壓力,或其自身所有的不良嗜好,常常會出現渾身無力,精神疲乏,失眠健忘,脾氣暴躁等亞健康症狀,甚至有的女性不到四十便提前進入更年期,這些疾病都是由於陽氣消耗過度所致。

那麼陽氣是怎麼被消耗掉的呢,由於運動,思考,勞累,精神損耗等因素,都在不知不覺中一點點的消耗我們的陽氣,當陽氣透支的時候,生命也就畫上了句號。

三、疾病原因

陽氣不足的原因即在於人體消耗的陽氣超過了補充的陽氣量,致使人體陽氣總量低於維持正常運轉所需。

四、臨床症狀

陽氣不足最直接的表現為身體不能維持恆溫,常態下表現為基礎體溫下降,致使氣血運行速度變慢,機體物質代謝和生理功能下降,一些病理產物(如痰飲、瘀血、結石等)及外來物質(如風、寒、溼氣等)不能及時排出而瘀積成疾。

如果陽氣稍有不足,人體功能基本能維持,但人會有肥胖、手腳冰涼、腰痠背痛等各種不適症狀。

如果陽氣不足程度加劇,人體基礎體溫就會進一步下降,在一些原有舊疾、舊傷或先天缺陷處瘀積堵塞現象更為嚴重,致使這些部位生理功能明顯失常,因其堵塞部位與程度的不一樣而外在突出表現為某一部位的病變。

癌症只是堵塞程度更為嚴重。如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脈象上均顯示肝部有堵塞,只是堵塞程度逐次加深。癌症則可稱為“寒凝重症。”


陽氣為什麼可以治百病?


艾灸所用的艾草是一種純陽性植物,經過燃燒後,作用力更強,是補充陽氣,延年益壽的最佳捷徑。

陽氣不足導致的寒凝諸症的治療之本則在於“補充陽氣,驅除陰邪”,提升五臟六腑的運化功能,增強機體的自愈能力,待到陽氣充足,六脈平和,自然諸病已愈,身體素質全面恢復。

陽氣對人體起到溫薰臟腑,濡養筋骨的作用,就如陽光普照萬物,植物才能進行光合作用,茁壯成長。陽氣是維持人體生命正常代謝所具備的能量,人一生的陽氣是由弱變強再逐漸衰減枯竭的一個過程。陽氣足則體健,陽氣弱則體衰,陽氣竭則身亡。因此,陽氣決定著人的健康與生命。

補陽,壯陽就是為順應自然規律,補充日常消耗的陽氣,使身體達到一個陰陽平衡的狀態,人的生命力才能更加旺盛。

追溯艾灸

艾灸療法,屬於是中國非常古老的傳統中醫治療術之一,在遠古時代有了火的出現以後,這種療法就逐漸開始形成了。人們發現,使用以艾草為原料所提取出的艾絨為介質對人體進行施灸,不僅火性比較柔和、滲透性強、不會灼傷人體皮膚,而且療效也是比以其他物質作為介質更為顯著一些,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艾灸”的說法也就從此形成了。

艾灸療法,具有非常好的溫通經絡、散寒除溼、補益陽氣、調理氣血的作用。不僅可以用於養生保健,對於很多疾病也都具有非常顯著的調理效果,而且在古時多用於大病、重病的治療,受到了很多醫家大家的廣泛推崇。在《針灸大成》中講:“針之不到、藥之不及、必須灸之”,由此可見,艾灸在當時人們心目中的地位。

艾灸順天時

艾灸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是指人的養生要順應天序。時令是指季節和時序的變化。因為時序以十五日為一節,又稱節氣。

一年有二十四個節氣。人在交節氣(一年之中以“兩分”“兩至”較重要,即“春分”、“秋分”、“冬至”、“夏至”)的時候艾灸神闕關元尤其有益。在特定的時令節氣進行艾灸以防病保健的傳統方法,是古代流傳下來的獨特艾灸養生方法。它典型地體現了中醫“天人相應”因時制宜的防治思想。艾灸是溫壯元陽、激發經絡之氣、調動與開發機體潛能、健身防病的傳統方法。

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和五月初一到初五施灸,可芳香辟邪、養神安眠、靜心除晦、納福招財。

史書載記原理玄妙,這種春溫、夏熱、秋涼、冬冷的氣候特點從天地陰陽之氣的變化來看是:“春夏則陽氣多而陰氣少,秋冬則陰氣盛而陽氣衰。”(《素問?厥論》)。可見自然界有它自身的陰陽變化規律。在“兩分”“兩至”(即“春分”、“秋分”、“冬至”、“夏至”)時艾灸神闕關元。

中醫講順應天序,人與自然相應,人的生命依據自然界的陰陽消長變化而變化,因此,中醫養生中節氣或四時的更替交接之時也是對人體影響最大,疾病的轉歸與演變表現最突出的時期。

臨床可見四時陰陽之氣變動劇烈之際,也是年老、體弱、虛衰的人群加重病情、誘發宿疾或易生新病的時期。比如夏至、冬至前後是中風、潰瘍及哮喘等高發之時。假若能在這個關鍵的時刻,應用某種簡便的方法扶助正氣,激發機體的潛在的順應能力或應變能力,則有助於防病保健。

後人據《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的原則設立了“冬病夏治,夏病冬治”的防治思路,即體現了在特定的時機預先培養陰陽,以固之本,扶持正氣,從一定的意義上講正是順應自然界陰陽之氣的變化規律,最大限度調動機體的潛能以應變環境、抵抗疾病的防治原則。“節氣灸” 正是應運而生的獨特方法之一。節氣艾灸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隔物灸

漢代張仲景《傷寒論》更明確提出了“陽證宜針古法隔物灸、陰證宜灸”的治療規律。而且都是一些陽不勝陰,病勢危殆之疾,急施灸法,以冀陽復。均說明灸法在治療上有獨到之處。作用機理:隔物灸臨床運用已有數千年的歷史。現代科學實驗證實:隔物灸對人體的神經、內分泌免疫、消化、呼吸、循環、泌尿與生殖等系統的功能具有顯著的調節作用。

隔物灸通過對穴位的持續溫灸,疏通痺阻的經絡氣血,振奮低下或衰退功能,平衡失調的陰陽,使人體消除病痛,祛風散寒,消炎止痛,舒經活絡,活血利竅,恢復健康,延緩衰老。

灸,《說文解字》釋為“灼也”,即是以火燒灼之意。灸療,借灸火的溫和熱力以及藥物的作用,通過經絡的傳導,起到溫和氣血、扶正祛邪作用,達到治病防病和養生保健目的一種中醫外治方法。隔藥餅灸是在使用灸法治療時,將艾柱放置在由中藥製成的藥餅上施灸的一種方法,屬於間接灸的一種。

隔藥餅灸是艾灸、中藥及經絡腧穴相結合的療法,能充分發揮經絡穴位、艾灸及藥物的功能,通過多方面的綜合效應,從而達到溫通氣血、溫經散寒、溫腎健脾、益氣昇陽、防病保健等作用,產生“通則不痛”、“補虛瀉實”的治療效果。其對人體的治療能產生雙向調節作用,有治病防病、強身健體之功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