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道德經》奠定了中國哲學的起源,其中為何十餘次提到了“柔弱”

大家好,這裡是小播讀書。前面我為大家解讀了道家思想的經典著作《老子的智慧》,這是一本全面解讀老子道家思想的經典著作。老子的傳世經典是《老子》一書,也被稱為《道德經》和《易經》、《論語》並被認為是對中國人影響最深遠的三部思想鉅著。

《道德經》也被稱為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哲學著作,所以國學大師林語堂先生說文化上的孔子和哲學上的老子。《道德經》分為上下兩冊共81章,一共才5162個字,可謂字字珠璣。但老子在《道德經》一書中,一共提到了十次“弱”和十一次“柔”,可見道家思想中對於“柔弱”的強調。那為什麼老子為反覆強調柔弱的力量,強調以柔克剛道理呢?今天,讓我們再來細細品味兩千多前老子思想的博大精深。

《道德經》奠定了中國哲學的起源,其中為何十餘次提到了“柔弱”

01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意思是說,遵循大道的人治理政事的聖人,會去淨化人們的心靈,滿足人們的最基本的溫飽需求,削弱人們爭名奪利的慾望,強健人們的體魄。

這裡的“弱其志”並非消磨人民的意志,這與第六十五章“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後人常以此誤認為老子主張“愚民”政策。其實是老子早就知道人民攻心鬥智、機詐相見給社會帶來的混亂,因此提倡為政者一方面要保障人們的安飽,另一方面也要消解巧偽的心智,也就是“無知”、消除貪慾的擴張,也就是“無慾”,期望統治者培養篤實的政風,引導人們恢復真樸民風。也體現了老子主張無為而治的治國理念,以及老子對心目中“小國寡民”的理想國世界的嚮往。

《道德經》奠定了中國哲學的起源,其中為何十餘次提到了“柔弱”

02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魚不可以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老子說:將要收斂的,必先會張開;將要削弱的,必先會強盛;將要廢棄的,必先興舉;將要取去的,必先給予。柔弱勝過剛強。魚不能離開深淵,國家的利器不可以隨便耀示於人。這裡也深刻體現了老子的“物極必反”的辯證主義哲學思想,印證了那句著名的名言“欲使人滅亡, 必先讓其瘋狂”。

《道德經》奠定了中國哲學的起源,其中為何十餘次提到了“柔弱”

03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這一句是道家思想精華,這裡的“反”通常有兩種解釋,一種是相反,對立面的意思,另外一種是“返”,循環往復,週而復始的意思。“道之動”可以理解為事物的運動,或前進的動力。所以“反者道之動”的第一層意思,我們可以理解為:事物都有正反兩面,或者說是矛盾的統一體,它們會相互轉換。而第二層意思則揭示了,世間萬物的變化規律是循環往復,週而復始。這是一種典型的辯證思維,一種用發展或者批判的眼光看問題的思維方式。

而“弱者道之用”的“弱”可以理解為柔弱、弱點、不足或者弊端。意思是,正是這種柔弱才是“道”的最大作用。一般人都認為,強大才是有用的,但其實柔弱或者處於劣勢,才能激發一個人最大的作用。另外,一個人的弱點和劣勢,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則可能變為優勢,強弱是可以相互轉換的,就像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一樣。而這句話更深層次含義,則反應了老子道家思想“順勢而為”、“順其自然”的思想境界。

《道德經》奠定了中國哲學的起源,其中為何十餘次提到了“柔弱”


不管是反者道之動、還是弱者道之用,都是一種辯證思維方式,這種以運動、變化和矛盾對立的方式看待問題的思維方式,是我國古代哲學思想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毛澤東在《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中曾說:“在一定條件下,壞的東西可以引出好的結果,好的東西也可以引出壞的結果。老子在二千多年以前就說過: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這種“物極必反”的思想對中國政治和文化的發展都影響深遠,以至於中國的統治階級在繁榮昌盛時期都非常謹慎。這也是一種心理武器,即便在最黑暗,最艱苦的年代,絕大多數人也還是滿懷希望,憧憬黎明即將到來。甚至可以說,也正是這種信仰和意志,幫助我們度過了歷史上很多艱難的時期,讓中華文明傳承數千年之久。

我們都知道中國人謙虛、謹慎、節儉而勤奮。從思想根源來說,可以追溯到老子道家中的這種“物極必反”思想觀念。它讓我們懂得,即便在豐收的年份也要未雨綢繆,懂得節儉和儲蓄的重要性;也讓我們在順風順水的時候不至於狂妄自大,多了一份謹慎和謙卑,懂得居安思危的道理。我們古代也有很多成語和典故體現了道家和儒家的這種哲學思想。比如:樂極生悲、苦盡甘來、柳暗花明、絕處逢生、置之死地而後生,以及前面老子所說的: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04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

這裡老子將深厚修養境界的人比喻為“赤子”,他們如嬰兒般純真柔和。蜂蠍毒蛇不咬傷他,兇鳥猛獸不搏擊他,鷹隼之類兇禽不搏持他,他筋骨柔弱拳頭卻握得很牢固。這裡有展現了老子道家思想中的“柔弱”的原始力量。

《道德經》奠定了中國哲學的起源,其中為何十餘次提到了“柔弱”

05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老子說,人活著的時候,身體是柔軟的,而死了之後,身體就變得僵硬。草木也是這樣,草木枯死之後也會枯黃變硬。所以通過對事物的堅強、柔弱便可知它們的發展情況。兵將過於強大反而不能獲勝,樹木過於高大則預示著死亡。強大處於下方柔弱處於上方。

06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意思是,天下沒有一樣東西能比水還柔弱,但任何能攻堅克強的東西卻都不能勝過水,世上再沒有別的東西可以替換它,也再沒有比它力量更大的東西。世人皆知弱勝強、柔勝剛的道理,卻沒有人能做到,主要的原因,乃在人們愛逞一時的剛強,而忽略了永久的平和。

天下最柔弱的東西莫過於水,而最柔弱的東西可能恰恰是堅硬東西的剋星。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裡面包藏著世間萬物生剋制化的奇妙原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就像君王管宰相,宰相管州官,州官管縣官,縣官管百姓,老百姓又能決定君王的命運一樣,最柔弱的一方反而可以攻克最強大的一方。

在五行學說裡面,水是被土所剋制的。而土剋制水的辦法是將水圍起來,不讓其流動氾濫,也就是說,對水本身而言,並不意味著受到真正意義上的損傷。這與其它幾種物性的克法完全不同,譬如水克火可以將火澆滅,火克金可以將金融化,金克木可以將木砍傷等,這也說明了水性因為極度柔弱而足夠得以自行保全。古人云:滴水穿石。再堅硬的石頭,也能被滴水穿透,這是一件婦孺皆知的事情。這也充分肯定了,真正強大的不在於堅,而在於柔。

好了,今天我們分享了老子《道德經》中的經典“柔弱勝剛強”的道理,希望對大家有啟發。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小播讀書”或分享給您的朋友,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