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5 旅游排雷手册之印度偏见

原文@ZORR 载于中读App

晚上七点左右抵达瓦纳纳西,恒河圣城暮色四合,灯光阑珊,牛狗四散徜徉,汽车站门口被等客的三轮车(Auto)围得水泄不通,额头系汗巾的车夫们灰头黑脸鬼影曈曈。离古城区尚有一段路程,我跟前以色列大兵伊雷( Ilay Sorek )如同深入异域腹地的菜鸟特工,站在尘土与热浪余威下的北印街头茫然四顾。目光狡黠兴奋的三轮车夫围上来,仿佛一群鬣狗。车费怎么也谈不拢,《孤独星球》给出的指导价并不好使。出国在外,交老外税看来不可避免。

好歹交上三倍车钱,穿越充满世俗风情的商业街,被拉到旧城外扔下。以色列大兵捧手机盯着Google map神情凝重,搜索老城古巷里的本地旅馆居然远比使用作战地图艰难。BHADHRA-KALI Guest House——找不找北旅馆隐没在鳞次栉比的各色招牌中,就在迷宫般的巷子深处。伊雷不敢挪步,我脑海浮现动画片《里约大冒险》中叠床架屋的贫民窟场景,旅游地图和卫星导航于此全无用处。石板路潮湿逼仄,百曲回肠,牛脊背在幽暗路灯下若隐若现,癞皮狗们轻车熟路,俨然土著。

一筹莫展之际,不远暗处游疑观望我们的本地男子凑过来,问我们去哪儿要不要带路。我和伊雷一愣,连忙摆手说在找旅馆,不用带路,警觉之心溢于言表。穿白衬衣的男子倒不恼,凑过来自来熟查看过旅馆名字,用还算流利的英文说地方不好找,执意要亲自带我们过去——“好人来的,不要怕”,我和伊雷将信将疑,但天色已晚,背着硕大的登山包四处乱撞不是办法。

瘦高中年男子不再说话,大步向前毫不迟疑,在巷中上阶下梯左弯右转。伊雷与我紧跟其后,忙不迭躲避牛粪和乱窜的癞皮狗。灯火寂寂,行人寥寥,岔路不计其数,期间大约还穿过了屠宰场和菜场,走了约莫一刻来钟,引路人说到了,客栈的狗——当然也是癞皮的,狂吠着朝我们奔来,被男子挥手赶开。“我没有骗你们吧”,不等致谢,白衣男子转身原路返回。

我和伊雷面面相觑,仿佛被摩西带着出了一次埃及。


旅游排雷手册之印度偏见


旅游排雷手册之印度偏见

客栈与恒河边的伊雷,摄于当夜

瓦纳纳西GHAT(河边石梯)的恢弘与震撼自不待言,恒河宗教浮世绘也令人深觉不虚此行,甚至结识了两个结伴畅游印度的江南姑娘。而令我印象深刻的,依然是那个不知姓名的暗夜领路人。

瓦纳纳西前往阿格拉路上,与同行的神户小子被印度少年合影尬聊;阿格拉前往斋普尔的班车上同行者善意提醒下车地点;斋普尔返回加尔各答的火车站站台,搞不清晚点后的车次,语焉不详的印式英语广播令人云里雾里,赴儿子家探亲的印度大叔干脆邀我跟他一起等车,总算没有坐错。一路兜兜转转,肤色各异甚至黑发黄面俨然国人的印度妹子遇到不少,未曾见过国内甚嚣尘上的印度式性骚扰,和国内来的女游客聊起沿途见闻,也并没有人现身说法谈虎色变。

神牛到处都有,擦屁股真的用手,千手观音似的搭车奇观几乎没碰见过。泰国人妖,越南新娘,尼泊尔式幸福,印度性骚扰,许是三人成虎标签化后的以讹传讹,旅途路上诚然有雷,更多想当然的雷池,或许更存在于旅行者的心中。所谓旅行路上的雷也好,蜜也罢,行万里路,不过是小马过河。水深水浅,不亲身趟过,终归难以放下偏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