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徐达的后代:一系死于李自成之乱,另一系却投降了清朝

徐达是明朝开国第一功臣,战功赫赫,生前被封为魏国公,死后被追封为中山王,其身后三世被封为王爵,他的子孙后代如何呢?

徐达的后代:一系死于李自成之乱,另一系却投降了清朝

徐达有四子四女,长子徐辉祖继承了他的爵位魏国公,其他三个儿子也因为徐达的功劳在朝中为官;他还有四个女儿,长女嫁于燕王朱棣,次女嫁于代王朱桂,四女嫁于安王朱楹。

朱元璋诛杀功臣,因为徐达平时为人低调,并且谦虚谨慎,徐家毫发无损,并且由于和朱家联姻,成了皇亲国戚,然而到了建文年间,因为一场靖难战役,徐达的儿女因为立场不同,而有不同的结局。

长子徐辉祖一直拥护建文帝,建文即位后,被加封太子太傅,后掌管中军都督府;徐增寿是徐达的第四个儿子,他袭父荫官至左都督,靖难之役时,却暗中支持他的姐夫燕王朱棣。

建文元年四月,朱元璋忌日前夕,燕王朱棣派儿子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入京祭拜。徐辉祖对自己三个亲外甥,非常了解,他劝建文帝扣留他们作为人质,并说高煦勇猛剽悍而且无赖,不但会不忠于建文帝,也会背叛他的父亲,他日一定会成为大患。

徐达的后代:一系死于李自成之乱,另一系却投降了清朝

然而,建文帝就此事问徐增寿和驸马王宁时,他们二人却都包庇他们,于是建文帝就没有听徐辉祖的话,将他们三人遣返归国,从而失去了制服燕王的一个筹码。

靖难之役爆发后,朱高煦作为燕军主将出力甚多,建文帝曾说:“吾悔不用辉祖之言!”然而,悔之晚矣!

建文三年四月,徐辉祖奉命参加白沟河之战,率军成功掩护李景隆撤退;建文四年正月,徐辉祖再次带兵北上 ,四月,与燕军在齐眉山大战,大败燕军,徐辉祖斩杀燕将李斌,燕军陷入窘境 。

这时,朝廷讹传燕军已败,京师不可无良将,于是召回了徐辉祖,淮北的中央军因此势孤而大败 。燕兵渡过长江打南京时,徐辉祖却还在带兵抵抗 。

徐达的后代:一系死于李自成之乱,另一系却投降了清朝

朱棣入京后,徐辉祖留在父亲的祠堂,不肯迎接朱棣,被关进监狱 。朱棣亲自召见询问,徐辉祖一言不发,拒绝拥戴。朱棣大怒,想要诛杀他,却又因徐皇后的原因而不便杀他,不久,革去其俸禄和爵位 ,将其禁锢在家中。

永乐五年,徐辉祖去世。徐辉祖死后一个多月,朱棣以“中山王不可无后”为理由,由其长子徐钦继承了魏国公的爵位 ,他这一系明朝灭亡后投降了清朝。

明神宗时,朝廷追录建文帝时的忠臣,在南京设庙祭祀,以徐辉祖居首,后来,又被追赠太师,谥为忠贞 。

徐辉祖对建文帝忠心耿耿,徐增寿却与燕王朱棣暗通款曲,而被建文帝诛杀。

徐达的后代:一系死于李自成之乱,另一系却投降了清朝

建文帝曾怀疑燕王朱棣谋反,徐增寿却为其打掩护说:“燕王和先帝同气,富贵已极,怎么还造反呢?”靖难之役爆发后,徐增寿又多次私通燕王,密告京中部署。燕军渡过长江后,建文帝当面质问他,徐增寿理屈词穷被当场诛杀。

朱棣即位后,追封其为武阳侯,谥忠愍,后进封定国公,其子徐景昌继嗣。徐增寿一系随明朝朝廷迁至北京直到明末,死于李自成之乱。

徐达的长女嫁给了燕王朱棣,朱棣即位后,被封为皇后,永乐五年去世。徐皇后死后,朱棣或许出于对徐皇后的思念吧,听说徐达的三女儿徐妙锦尚待字闺中,想聘其为继后。

徐妙锦当时已经二十八岁了,她早年就立志不嫁,为让朱棣死心,于是削发为尼,早晚礼佛,朱棣只好作罢,自此未再册立皇后!徐妙锦于正统五年正月去世,享年六十一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