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9 這裡可能是中國老天爺最賞飯吃的地方,你知道在哪嗎?

想要知道一座城市是如何對待食物的,看看那兒的菜場便知。

還沒切實走進台州的菜市場,就先因沿街的早餐鋪駐足,那裡當然也是一番好菜場的標配:

這裡可能是中國老天爺最賞飯吃的地方,你知道在哪嗎?


這頭,滿載肉餡兒的蛋餅在鐵板上靈活翻轉,熱油被壓在身下滋滋作響;那邊玻璃房裡一盆盆配料氣勢磅礴地鋪滿整個檯面:油豉、肉糜、大腸、蝦米、鮮筍、豆芽、芹菜、蘿蔔丁,讓師傅手中的糯米嵌糕盡情吞吐;往裡走,熟食店開始散發它特有的魅力氣味,各式醬漬雞鴨魚肉一字排開,浸潤著幽暗又曖昧的光澤;最後則是澱粉的衝擊,單掀開一籠熱騰騰的紅糖饅頭,就能讓人立馬丟了魂。

這裡可能是中國老天爺最賞飯吃的地方,你知道在哪嗎?


一頓五花八門的早飯落胃,再接受菜場的洗禮

台州的姜有自己單獨的鋪頭,佔據菜場入口處的黃金位置,姜塊堆積如山,旁邊挨著幾個紅腦帽塑料瓶,裝滿剛剛榨好的金色薑汁。

這裡可能是中國老天爺最賞飯吃的地方,你知道在哪嗎?


右邊的蔬菜攤色彩就要豐富很多,是種詩意般清新,老闆們有自己的審美和理解,連雞毛菜都得整整齊齊碼成一個圈兒,掛著晶瑩剔透的水珠才算上等賣相。

這裡可能是中國老天爺最賞飯吃的地方,你知道在哪嗎?


左邊肉攤則走的是奔放路數,天台的黃牛、臨海的山羊、仙居的花豬、溫嶺的灰鵝、玉環的番鴨齊齊相聚,滿頭大汗的肉販手起刀落,刀光裡滿是溫柔的煙火氣。

這裡可能是中國老天爺最賞飯吃的地方,你知道在哪嗎?


但只有走到菜場最裡層,那一排排吐著泡泡、散著冷光的水產檔,走近看見流光溢彩的鮮魚、活蹦亂跳的小蝦、沉默不語的青蟹還有成堆成谷的貝類蚌類時……才真正意識到,我可能正站在這座濱海小城的宇宙中心,呼喚海鮮!

這裡可能是中國老天爺最賞飯吃的地方,你知道在哪嗎?


這裡可能是中國老天爺最賞飯吃的地方,你知道在哪嗎?


這就是台州了。既靠山吃山,也靠海吃海,一個物產豐饒到讓人驚訝的地方,忍不住像看到個漂亮女明星一樣感嘆,“是老天爺賞飯吃”。

1 | 三門青蟹

無意踩低捧高,但吃過三門青蟹後,“今年再也不想花錢花力氣找大閘蟹”,的確是來自靈魂和胃的真實呼聲——因為名氣沒陽澄湖大,攪亂市場的人少,吃到一隻好蟹並不需要花費太多功夫;性價比對我來說也是一個理由,同樣的價錢,三門青蟹足有大閘蟹兩倍重。最最關鍵的事,口味真的不輸大閘蟹啊!

在三門挑蟹要簡單得多,除了看蟹精力是否旺盛,就要把蟹舉在光線下觀察,如果邊緣殼縫處不透光,說明肉已經塞得滿滿當當,可以吃了。

十月的母蟹,一隻足有一斤重。膏黃飽脹到簡直要從又白又硬的外殼溢出來,腦門前兩隻生猛碩大的雙螯尤其顯眼,整隻蟹可能有一半肉在這對大鉗子裡。可惜,被粗粗的繩線五花大綁,捆大閘蟹的線跟這個一比,簡直秀氣。

這裡可能是中國老天爺最賞飯吃的地方,你知道在哪嗎?


賣蟹人說,萬一被這傢伙逮到手指,是要截肢的……

台州人做蟹沒那麼講究,不管清蒸還是蔥油,都咔嚓從中對半切開,沒法像江南人那樣吃相優雅。蔥油香,紅燒厚,卻都不及清蒸的鮮。殼薄肉肥,雪白的蟹肉極鮮甜,緊緻又嬌嫩,膏脂肥沃,蟹黃帶著類似柑橘類水果的奇妙香氣,清水煮蟹獨成一角,醋和醬油,統統多餘。

這裡可能是中國老天爺最賞飯吃的地方,你知道在哪嗎?


三門青蟹雖然屬於海蟹,但生活在淺海,屬於灘棲游泳蟹類,離開水域也能存活很久,既吸收了海蟹體大肉多的優點,又有足以匹敵湖蟹的鮮美。

這裡可能是中國老天爺最賞飯吃的地方,你知道在哪嗎?


台州大街小巷掛著“三門青蟹”招牌的專門店不勝枚舉,但想吃一隻真正的好蟹,最好去趟三門縣。

蛇蟠一帶產蟹最多,據說以前野生青蟹還盛產的年代,每到旺發季節,漁民都會在灘塗帶做起一隻只人工蟹洞,一漲潮,青蟹就會鑽進洞裡蛻殼,潮水一退即可捕獲。

這裡可能是中國老天爺最賞飯吃的地方,你知道在哪嗎?


現在野生的三門青蟹幾乎無可尋覓,大多為人工採苗養殖。從三門縣中心去往健跳鎮的省道兩邊,除了漫山遍野的瓜果,平地就是成片蟹塘。

除了三門青蟹,台州的蟹還有不少種。對蟹的命名,當地人有一套自己的體系——用性別。除了以圓臍尖臍來分辨蟹的公母外,他們還有一種方法,看肚子的顏色。

公蟹肚皮白,就叫大白蟹。而母蟹在初秋肚皮泛紫藍色,被稱作“蘭臍”,再過一段時間,體內蟹黃肥滿,通體發出微微的橙色光澤,就被稱作“膏蟹”了。和江南一帶蟹膏為公的指代恰恰相反,在這裡,膏蟹指最肥美的母蟹。

這裡可能是中國老天爺最賞飯吃的地方,你知道在哪嗎?


2 | 海鮮的天堂

台州餐館大多沒有菜單,所有食材統統擺出來,五色繽紛的海鮮整齊排列,實在招人眼球,稍大一點的餐館就能把食材區變成水族館。

點單第一步,先好好認一遍海鮮。

這裡可能是中國老天爺最賞飯吃的地方,你知道在哪嗎?


這裡可能是中國老天爺最賞飯吃的地方,你知道在哪嗎?


名字美的,吃起來也很美。比如水潺和望潮,一柔一脆,是台州兩種非常有趣的海鮮。

水潺是當地最常見的魚,光潔又細長,全身只有一根刺,魚肉是嫩滑的啫喱感,柔若無骨,拎起一端,一口就能嗦掉半條。

這裡可能是中國老天爺最賞飯吃的地方,你知道在哪嗎?


水潺

在廣東地區,將其裹上調好的麵漿之後入鍋炸,再撒上椒鹽,就是港式茶餐廳裡常見的“椒鹽九肚魚”。上海也有類似的做法,不過又是另一個名字,叫“椒鹽龍頭烤”。

台州的紅燒做法不像本幫那般濃膩,相反清爽得很,料酒放得足,有種別樣的鮮香。當地人也喜歡把魚肉剔下來,混入麵粉和薑汁做成水潺餅,烙熟或煎炸。

這裡可能是中國老天爺最賞飯吃的地方,你知道在哪嗎?


紅燒水潺

叫人想念的還是半夜送來酒店的外賣燒烤。水潺身骨太柔,根本沒法串上釺子架火烤,只能用錫紙一裹,加足料的蠔油、香油、小米椒和蒜末,烤出的汁水濃郁香滑。夜深來幾條,做夢都是蒜香混著魚肉味兒的。

這裡可能是中國老天爺最賞飯吃的地方,你知道在哪嗎?


錫紙燒烤

古人按大小將章魚分類,浙江《寶慶志》裡記載,“大者叫‘石拒’,次者稱‘章舉’,小者曰‘望潮’”。章魚越小越貴,台州一帶很流行吃望潮,腦袋有鴿子蛋大小,漲潮時出洞覓食,觸手也隨之左搖右擺,因而得了這個優雅名。

望潮產量少,尋常餐館也不易見到,10月下旬是最肥美的時節,別看個頭小,一隻可以賣上二三十塊。古人形容它“骨軟膏柔”,一點不假,和八爪魚那種橡膠質地簡直天差地別。

這裡可能是中國老天爺最賞飯吃的地方,你知道在哪嗎?


台州人愛爆炒,我更喜歡鹽水燙熟的原始味道,爪子脆嫩彈牙,小腦袋則塞滿了膏汁,一口下去,嘴裡就像炸煙花一樣,妙不可言的爆漿和鮮香。

這裡可能是中國老天爺最賞飯吃的地方,你知道在哪嗎?


鹽水望潮

當然,在臺州吃海鮮還有一萬種打開方式。

比如日本人很愛的香魚,這裡也能吃到。生活在海河交匯處,對水質要求極高,身形嬌小,只有巴掌長,剛釣上來時還有股類似蔬果的清雅香氣。用小火慢慢兩面煎最香,撒薄鹽即可;或者微炸後和椒鹽同炒,外皮香脆,魚肉輕輕一剝就脫離,乾淨利落。

這裡可能是中國老天爺最賞飯吃的地方,你知道在哪嗎?


香魚

逢上漁季,江浙不少高級中餐廳愛拿台州海鮮做文章,梅童魚不算名貴食材,卻也是常客,色澤嫩黃嬌豔,肉有層層分明的蒜瓣感,簡單清蒸就熠熠生光,可口極了。

這裡可能是中國老天爺最賞飯吃的地方,你知道在哪嗎?


梅童魚

鯧魚扁扁的樣子實在憨態可掬。最尋常的家燒做法,取三四條,只用鹽、料酒和蔥姜,燉出濃濃奶白色,皮肉依舊保持嬌柔,布丁一樣吹彈可破。

這裡可能是中國老天爺最賞飯吃的地方,你知道在哪嗎?


鯧魚

海葵一粒粒像蒜頭,本地人取名也倒乾脆,生在礁石上的稱“巖蒜”,長在砂礫的,就叫“沙蒜”,是海鮮裡的大牌貨。這道新榮記名菜,沙蒜自帶鹹香,吸足湯汁的豆麵特別入味,綿密濃稠,拌飯剛好。

這裡可能是中國老天爺最賞飯吃的地方,你知道在哪嗎?


沙蒜燒豆麵

在臺州吃早飯,常常會配一碗鰻魚湯,讓店家別放味精,十來塊一碗,肉質極細嫩,胃口小的(比如我),吃肉就能吃飽……

這裡可能是中國老天爺最賞飯吃的地方,你知道在哪嗎?


鰻魚湯

在排擋夜市,經常會見到海鮮和蔬菜的搭配。鹹菜豌豆和牡蠣同炒,鹹菜提香,豌豆吸汁,牡蠣有種敦厚的肥美感,在嘴裡一個接一個爆漿。

這裡可能是中國老天爺最賞飯吃的地方,你知道在哪嗎?


鹹菜豌豆炒牡蠣圖

蠶蝦足有巴掌長,從頭到背都結結實實蓋了一層蝦黃,蝦肉緊實脆彈;還有貌美的野生小白蝦,通體透明,泛銀白光澤,腹部還掖著一大坨淺黃蝦籽……

這裡可能是中國老天爺最賞飯吃的地方,你知道在哪嗎?


蠶蝦

這裡可能是中國老天爺最賞飯吃的地方,你知道在哪嗎?


這裡可能是中國老天爺最賞飯吃的地方,你知道在哪嗎?


活的野生小白蝦

蟶子也有拇指粗!一個個胖嘟嘟的可愛極了,汆熟後嘩啦淋上滾燙的蔥油,端上桌還在冒煙。

這裡可能是中國老天爺最賞飯吃的地方,你知道在哪嗎?


蟶子

辣螺尾部有辣囊腺,會釋放出一種天然的獨特辣味,先把外殼夾碎,用當地特色的醬料紅燒而成,肉質脆嫩,鮮香入味。

這裡可能是中國老天爺最賞飯吃的地方,你知道在哪嗎?


辣螺

3 | 小吃的世界

台州和另一美食聖地潮州在飲食結構上有幾分相似,都依山靠海,物產極其富饒。同樣,它們內部都還藏著一個龐大而複雜的小吃世界,小食以百般面孔躲在街頭巷尾,把這座城市的吃變得輕盈而有趣。

或許是靠海溼氣重,姜在這裡就是潤物細無聲般的存在,處處都能見到它的身影,薑汁調蛋、薑湯面、姜米粥、薑汁肚片、薑汁酒甚至薑汁冰淇淋,簡直能獨立一支綽號“辛辣”的軍團。

薑汁調蛋是極有趣的甜品,薑汁、雞蛋和紅糖一同調勻,裝小碗進大鍋乾燒,燒出的蛋品甜中帶辣,口感紮實樸素,如果選了配料,還能挖出核桃粒、整顆的龍眼荔枝,非常暖胃。

這裡可能是中國老天爺最賞飯吃的地方,你知道在哪嗎?


薑汁撞蛋

幾乎每條街都有一家薑湯面。相比起甜品裡點到為止的辣感,薑湯面則是一種非常直白張揚的辛辣——老薑才有這股氣勢。經過蒸熟、曬乾幾道工序後,放在湯裡熬,讓姜成為絕對的主味,加上各色海鮮澆頭,一碗落肚,腦門已經結了一層密密的汗珠。

這裡可能是中國老天爺最賞飯吃的地方,你知道在哪嗎?


薑汁面

我們還發現了薑汁味冰淇淋,綿綢奶香後鑽出一股細膩俏皮的姜香,既有微妙的衝突感,又恰到好處。

這裡可能是中國老天爺最賞飯吃的地方,你知道在哪嗎?


薑汁冰淇淋

關於台州小吃的另一個關鍵詞,叫“包裹”,台州人民簡直喜歡用一切包裹一切……

比如台州版煎餅果子食餅筒,在平底鍋上攤好小麥麵皮後,就可以開始加料了,肉糜、雞蛋絲、豆腐乾不一而足,據說講究人家的餡料可以擺滿三大桌。

再比如溫嶺最出名的嵌糕、炊圓和扁食,都有異曲同工之妙:將各色餡料或夾或裹,食材豐富,和著糕團就是紮實的飽腹感。

還有平日常見的燒餅、麥餅和蛋餅,餡料裹在餅內,餅皮要薄、餡能均勻鋪滿才算手佳,它們還有共同好友梅乾菜來添磚加瓦。

這裡可能是中國老天爺最賞飯吃的地方,你知道在哪嗎?


麥餅

這裡可能是中國老天爺最賞飯吃的地方,你知道在哪嗎?


蛋餅

這種“包裹”精神一直延續到臨海老街:用酥皮裹著海苔,烤得滿大街都飄著蓬鬆酥軟的香氣,這是紫陽街最有名的海苔餅;還能用雞蛋清包裹著豆沙丸子,放在油鍋裡炸,變成一粒粒漂浮的小云朵,這是人見人愛的蛋清羊尾。

這裡可能是中國老天爺最賞飯吃的地方,你知道在哪嗎?


海苔餅圖

這裡可能是中國老天爺最賞飯吃的地方,你知道在哪嗎?


蛋清羊尾

台州的小吃,可以報菜名似的說上幾分鐘,光吃完也得花上好幾天。

4 | 水果,不止楊梅

來一趟台州,不天天抱著水果啃,有點說不過去。

浙江有四分之一的水果都來自台州,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新鮮的水果,春有草莓枇杷,夏有楊梅葡萄雪梨,秋有蜜桔紅柿獼猴桃,冬有高橙柚子。

最有名的楊梅你們都知道了,台州是原產地,最靠內陸、山地綿延的仙居是最佳產區。到了當地才發現,楊梅其實還有荸薺、烏梅、糖霜、東魁等等很多品種。其中,又以東魁的名氣最響,個頭比普通品種要大好幾倍,像一顆隨時準備在嘴裡爆裂的紫紅小炸彈。

這裡可能是中國老天爺最賞飯吃的地方,你知道在哪嗎?


楊梅成熟時節是夏天,這一桶桶裡裝的是仙居楊梅

台州除了楊梅,還有兩種水果你不能錯過:湧泉蜜桔和玉環文旦。

對,桔子和柚子,這兩種最平價親人的水果,在臺州可能會顛覆你的認知;且就運輸友好度而言,它們遠高於楊梅。

湧泉蜜桔個頭不大,皮極薄,剝開時還發出“噝噝”聲響,白色筋脈都附在皮上,留下晶瑩通透的肉身。甜度極高,又保留著微酸拉扯平衡,入口柔軟無渣。雲霧繚繞的半山腰、陽光充沛的山頂,都能產出上好蜜桔。而巖魚頭之於蜜桔,就好像仙居之於楊梅,是極有名氣的頂級產區,一斤可以賣到50元。

這裡可能是中國老天爺最賞飯吃的地方,你知道在哪嗎?


這裡可能是中國老天爺最賞飯吃的地方,你知道在哪嗎?


湧泉蜜桔

等入冬,玉環的文旦就熟了(文旦是東南沿海一帶對柚子的叫法)。文旦放小半年都不會腐壞,像個天然水果罐頭。不像楊梅和蜜桔那般直白的味道,柚子氣質更有意思,明亮的香氣四溢,果肉肥厚,泛著蜜色,脆生生水靈靈,帶著微微清苦。

這裡可能是中國老天爺最賞飯吃的地方,你知道在哪嗎?


也是剛上市不久的玉環文旦

- 一個彩蛋 -

值得繞路去吃的“米其林”

要說台州給我印象最深的,除了三門青蟹,就是榮村農家樂了。這家店在臨海鄉下,不做海鮮,只有農家菜。

這裡可能是中國老天爺最賞飯吃的地方,你知道在哪嗎?


臨海,是一個小鎮,名字挨著海,其實靠山比靠海近,這裡海鮮不多,家禽河鮮比較多。新榮記在臨海美食界是“定海神針”般的存在,榮村農家樂也是新榮記旗下的。

但還是不一樣。

比如新榮記的名菜豆腐,農家樂也有。都是白水洋出產的鹽滷豆腐,質感樸素,豆香豐滿,含水量少,略帶嚼勁。

這裡可能是中國老天爺最賞飯吃的地方,你知道在哪嗎?


鹽滷豆腐

新榮記將豆腐切塊,用了更為精緻細膩的高湯,慢慢煨出鮮味。

農家樂則要多幾分粗獷和野趣:將一整塊豆腐放入豬骨湯小火慢燉,肉香和豆香融為一體,上面再鋪上滿滿一層豬肉糜,是最質樸紮實的農家風味。

這裡可能是中國老天爺最賞飯吃的地方,你知道在哪嗎?


這裡可能是中國老天爺最賞飯吃的地方,你知道在哪嗎?


豆腐沒有切碎,但是燉得非常入味,小洞洞裡全是湯汁

這家店在當地很有名,我們去的時候是工作日,12點不到這裡就停了好幾輛車,都是城裡趕過來吃飯的人。如果你恰好去台州,一定別錯過。

這裡可能是中國老天爺最賞飯吃的地方,你知道在哪嗎?


古龍說,一個人若走投無路,就放他去菜市場。

還覺得不夠,那試著來臺州。迷茫、困頓、不知所向的時候,用薑汁燉蛋暖胃,嵌糕、食餅筒、蛋餅隨意落肚,啖幾口蜜桔,打個盹繼續,等待活蝦、鮮魚,或蔥油或紅燒,輪番登場,各色貝螺大快朵頤,再以一隻脫俗的清水青蟹收場。

花一天時間,走完這套,生活又能重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