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5 李世民的孙子起兵反武,却被部下杀死

唐朝时期,在唐高宗执政后,武则天被封成昭仪,后来一步步成为皇后,李治去世后,她更是成为一代女皇。

公元683年,李治死了。武则天先后把两个儿子立为皇帝——中宗李显和睿宗李旦,都不中她的意。她把中宗废了,把睿宗软禁起来,自己以太后名义临朝执政。这一来,又遭到一些大臣和宗室的反对。

有个官员徐敬业被武则天降职,借这个由头,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武则天找宰相裴炎商量。裴炎说:“现在皇帝年纪大了,还不让他执政,人家就有了借口,只要太后把政权还给皇帝,徐敬业的叛乱自然会平息。”

武则天认为裴炎跟徐敬业一样,都想逼她下台,一气之下,就把裴炎打进牢监;又派出大将带领三十万大军讨伐徐敬业。徐敬业兵少势孤,抵抗了一阵,就失败了。

李世民的孙子起兵反武,却被部下杀死

武则天谋夺李唐的社稷,翦除唐朝宗室,引起了诸王的不安,他们想要起兵对抗。还未有共识的时候,博州刺史、琅邪王李冲,在公元688年八月于博州举兵。

八天之后,豫州刺史、越王李贞在豫州起兵,响应儿子李冲的行动。

越王李贞,善骑射,精通文史,有管理才干,在唐太宗的儿子当中是很出色的一个。

几年前,唐中宗李哲被废为庐陵王,前往房陵居住。那时候李贞和儿子李冲就有起兵之意,他们与韩王李元嘉、李元嘉的儿子李撰、鲁王李灵夔、李灵夔的儿子李蔼、霍王李元轨、李元轨的儿子李绪等人秘密商议,要除去武则天。

其中,韩王李元嘉、李撰父子的态度非常积极。公元687年七月,李撰写信给李贞说:“内人病渐重,恐须早疗;若至今冬,恐成痼疾,宜早下手,仍速相报。”

这是一封用隐语写成的信,李撰在信中表露出急切的心情,希望大家早一点动手,时间拖得太久,武则天的势力会越来越大,事情更不好办。

公元688年,明堂建成,武则天准备举行大享之礼,李氏宗亲都接到朝廷的通知,要求参加庆典的仪式。李元嘉、李贞等人判断,武则天是要借此机会把皇室宗亲一网打尽。

李世民的孙子起兵反武,却被部下杀死

李撰用李哲的名义,向琅邪王李冲发去了一道伪诏:“朕被囚禁,各位亲王尽快起兵!”

李冲接到这一份伪诏,又制造一条伪诏,也是用李哲的口吻说:“神皇武则天准备推翻李氏社稷,改为武氏江山。”

李冲是一个性急的人,好文学,善骑射,勇武有才干,做过密州、济州和博州的刺史,颇有政绩。李冲派王府的长史萧得琮四处召募士兵,正式起兵,同时给韩王、鲁王、霍王、越王、纪王等五位亲王发出号令,约定起兵日期,请求他们响应自己。

关键时刻,各位亲王反而退缩不前,一下子把李冲晾在那里。李冲的身边只有五千军士,从博州出发,准备渡河之后攻打济州,在济州之前先要打下武水县。城中守兵已经做好迎战准备,闭门不出。李冲下令火攻,把车上堆满柴草,点燃之后推向城门,要把城门烧毁。

不曾想,柴火点燃之后风向突然转而吹向李冲他们这一边,车上的火越烧越旺,根本无法推到城门那边去。计划失败,众人顿时心情沮丧。一位名叫董元寂的部下对李冲说:“王爷与国家作战,这是造反。”

李冲大怒,当即杀死董元寂。结果几千士兵受到惊吓,一哄而散,窜入草丛之中,无法制止。很快,李冲的身边只剩下几十个家人,这仗没法再打下去。李冲只好退回博州城,守城的百姓立场已经改变,没人愿意陪着李冲送死,手中无兵的李冲被他们杀死。

李世民的孙子起兵反武,却被部下杀死

此时距离李冲起兵只有七天的时间,武则天派出的左金吾将军丘神绩还在半路上。

丘神绩是唐朝有名的酷吏,非常残忍,当初武则天就是派他到巴州,害死了章怀太子。丘神绩赶到博州,当地的官吏都是一身素服前来迎接,他们以为李冲已经被杀死,他们与此事关系不大。哪想到丘神绩二话不说,挥刀把他们全部杀死,当地被杀者,一共多达千余人。

李冲的失败,首先是因为自己年轻草率,准备不周。此外,韩王、鲁王、霍王等人的退缩和犹豫,也是重要的原因。他们的失信与背叛,让李冲孤立无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