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李定國能在短時間內“兩蹶名王,震動天下”,而後期卻逐漸敗退,最終兵敗磨盤山,僅僅是孫可望叛變這麼簡單嗎?

海天


李定國,生於1621年,在九歲時被農民起義軍領袖張獻忠收為義子,成為張獻忠的四大養子之一,在張獻忠不斷轉戰的過程中,李定國成長為獨當一面的大將。1646年張獻忠戰死之後,大西軍餘部在孫可望、李定國等人的帶領之下經四川進入雲南,並以雲南為基地繼續發展力量,後聯合南明永曆王朝共同抗清。


李定國將軍


兩撅名王

1650年,李定國經由貴州出滇抗清,李定國在抗清鬥爭中取得了南明王朝最光輝的戰績——“兩撅名王”。1652年,李定國收復了湖南一部,掃清了佔領廣西的清定南王孔有德的後方,最終孔有德被李定國的大軍圍困在桂林城中,其他清軍救援不及,最終桂林城破,漢奸孔有德被逼上吊自盡,這讓滿清朝廷大為震撼。

李定國將軍進軍路線

為了穩定南方戰局,清廷派遣敬謹親王尼堪率領八旗軍支援廣西,尼堪是努爾哈赤的孫子、皇太極的侄子,此時被任命為定遠大將軍,率領大軍前來救援。當尼堪進軍到湖南衡州時,李定國已經從廣西率軍到此地阻擊尼堪大軍。

李定國在林中設伏,趁尼堪的八旗大軍行經此地時發起攻擊,猝不及防的清軍來不及佈陣即陷入重圍,他組織將領進行突圍,卻陷入泥潭之中,最終力戰而死。這是滿清在整個南明戰場上戰死的最高將領,尼堪又是宗室,率領的又是精銳的八旗軍隊,此番被李定國擊潰,而且主將尼堪還被死於陣中,這是1644年滿清入關以來(甚至在入關之前)明軍取得的最大戰果的勝利,這讓大半壁江山都已經落入清軍之手的南明朝廷為之一振,舉國臣民也為之興奮,無疑,李定國此舉鼓舞了全國軍民抗清的鬥志和決心。

孫、李交惡

孫可望是張獻忠的另一個養子,而且是養子之首,他特別有治國能力,在張獻忠死後他和李定國一起帶來大西軍餘部在雲南休養生息,理政以孫可望為主,後來聯合南明永曆朝時向永曆皇帝請封“秦王”,和南明朝廷隔閡較深。

但是孫可望為人比較小氣,妒賢嫉能,在李定國接連取得大捷之後,孫可望更加嫉妒李定國,因為李定國是僅次於他的二號人物,李定國在國人心中的威望越來越高會威脅到孫可望的實際統治。於是,孫可望在李定國取得大勝之後,不但不支持李定國繼續前進,反而釜底抽薪,不給李定國提供更多的後備軍隊和物資支援,導致李定國只能放棄剛剛收復的衡陽等地,而且還密謀想要剝奪李定國的軍權。

後來,孫可望野心進一步膨脹,想要取南明永曆帝而代之,永曆帝命令李定國率軍救援,於是李定國將永曆帝接回昆明,而孫可望則率軍隊與李定國交戰,想要奪回永曆帝,最終雙方交戰,孫可望大敗後投降了清朝。並將南明在雲南等地的佈防告知清軍,有了孫可望這個內線,清軍的進攻顯得更加遊刃有餘。最終,南明永曆朝節節後退。

李定國自身因素

當然除了孫可望投降之外,還有很多其他的因素,比如李定國在處理孫可望投降之後的形勢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孫可望投降之後,有很多南明部將比較搖擺,在明清之間觀望,李定國本應該安撫他們,將他們爭取過來,然而李定國卻依然進攻他們,想要追究他們的責任,這無疑把這些搖擺的將領們推向了清朝,增長了對方的實力,也削弱了自己的實力。

在大西軍中,除了孫可望、李定國之外,處於第三位的人物叫做劉文秀,也是張獻忠的養子之一,在孫可望投降清朝之後,劉文秀是李定國能夠依賴的重要人物。但是李定國此時對劉文秀也沒有展現出博大的胸襟,孫可望投降後劉文秀在貴州、四川等地收復失地、部署前線防禦,而李定國擔心劉文秀在前線做大,影響自己的地位,於是建議永曆帝將劉文秀從前線召回,這樣使得雲南失去了緩衝地帶和屏障,失敗也更加接近。

雖然,孫可望的投降對南明影響很大,但是李定國自身也有問題,再加之清朝對南明已經有了足夠大的優勢,想要翻盤非常艱難。


天涯看點歷史號


孫可望反叛投清並沒帶走多少人,好像是一二千人吧!影響有,但也沒多大。

兩蹶名王后,滿清已經有意與南明議和,除江浙財賦稅之地外七省不要了。可惜洪承疇建議修建五千裡防線,待敵自變。

果然南明不負眾望,又開始內鬥了,晉蜀摩擦,劉文秀居然帶兵攻打四川的明軍,和吳三桂兩面夾擊,幾乎讓四川殘留明軍,損失殆盡!

國家都己亡了,南明那群人還在自相殘殺,自己攻打自己,不亡也難!

劉文秀因為遇孫可望打壓,一氣之下去雞足山修行(雞足山是南傳佛教聖地,我家鄉,有空去玩)。

後孫可望投清,劉文秀出山後又和李定國有了矛盾,一個要帝去貴陽一個留帝在昆明,因怕劉文秀的地位將凌駕於自己之上。李定國又建議昭宗召回劉文秀,不能不說是很大的失策。清廷正利用南明內訌、孫可望來降的時機調兵遣將準備大舉進攻,李定國卻心存芥蒂,把劉文秀和處於一線的將領調回大後方昆明,嚴重地削弱了前方指揮部署。這說明李定國在平定孫可望叛亂以後,對抗清大局缺乏全面考慮,注意力過多地放在鞏固自己在永曆朝廷中的地位上面。

李定國缺乏廣闊的胸懷,採取了一些歧視原屬孫可望部下將士的錯誤做法,散失了在孫可望舊部隊的軍心,最後劉文秀鬱悶而亡。

但李定國確實忠勇,在反清的戰爭中比鄭成功更讓人敬佩,鄭成功有點海盜氣息,本來和李定國約好一起夾擊,鄭成功為保留實力並不賣力作戰,搶完東西走人。在南明氣數已盡的情況下李定國孤掌難鳴。

三王內訌直接斷了南明最後一線希望

整體社會資源,人力,物質資源都在滿清那邊,大廈將傾。

但若非叛徒洩密,李定國幾已令吳三桂全軍覆滅。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蓉兒是妹紙




這事與孫可望當然有關係,可是要將責任盡數推給孫可望是沒有道理的,甚至在我看來,孫可望在這件事上的影響微乎其微。我這麼說,絕不是在為孫可望作辯護之詞,孫可望自是有責,可是李定國、南明朝廷又無辜乎?

將軍定國,兩蹶名王。

南明永曆六年,在湖南戰場階段性的勝利以後,自永州東安南下攻襲據守廣西桂林的孔有德,這孔有德何許人也?孔有德曾是明將毛文龍的部將,在毛文龍死後降於清朝,順治年間被改封為定南王以攻略廣西。孔有德吃敗仗後,躲在桂林城裡,如同困獸,最終選擇自盡。因為桂林戰役的獲勝,李定國成功收復廣西,南明得以壯其威勢。

南明永曆六年,李定國取得廣西后,繼續引兵謀圖湖南,戰事已然很順利,李將軍可謂是勢如破竹。清朝急調敬謹王尼堪率軍馳援湖南戰場,結果是尼堪的頭顱被李定國砍成兩半。事實上,李定國早已經制定好戰略以應對尼堪的援軍,如果不是孫可望從中作梗,調走馮雙鯉與馬進忠,按照李定國的計劃他們足以全殲這股清軍。

李定國將軍既有“定國”之名,也有“定國”之實,李定國曾經的“兩蹶名王”,硬生生延續了南明的命運。



李定國從“兩蹶名王,震動天下”到“兵敗磨盤山”的背後:

李定國隨著張獻忠起義,南征北戰,積累了豐富的作戰經驗,是位好好學習的好學生,自學過許多兵法。在張獻忠死後,孫可望主張投靠女真諸部,李定國則希望投靠南明以洗白自己,於是孫李的關係開始破裂,或者說他們的關係從來沒好過,李定國在心裡是看不起孫可望的。孫可望因為想繼續掌控李定國部,於是只好同意投靠南明。當然,李定國也知道孫可望只是想從南明那裡拿張“合法證書”繼續擴充自己的實力,但是李定國選擇了沉默,而他的沉默是對孫可望最好的縱容。

孫可望在名義上投靠南明以後,事實上卻從沒有遵從過南明的命令,因為他從沒有事南明之心,甚至以兵權威嚇南明朝廷給他封王,對此,李定國仍然選擇沉默。不可否認,孫可望手裡有兵,李定國有所忌憚是應該的,可是孫可望在寶慶戰役以後幾乎精銳殆盡,李定國仍然在縱容孫可望。直到永曆帝親自求李定國並且孫可望率軍攻打永曆帝所在的昆明的時候,李定國才終於決定要對付孫可望。只能說李定國會打戰,卻不會政治。



孫可望是怎麼降清的呢?李定國成功策反了孫可望的三位部將馮雙鯉、白文選、馬維興,孫可望被嚇得背出冷汗,於是趕緊跑路,孫可望跑路的時候只帶上家眷以及親信兩百多人,跑到湖南武岡的時候正式降清。可見,孫可望的降清並沒有為清朝增加所謂的實力,南明也沒有因此而實力有所降低,因此,孫可望的叛變對後期的戰役影響其實沒有我們想想的那麼嚴重。

當然,孫可望的叛變確實造成了不利影響。首先是動搖了南明將士的軍心,畢竟孫可望曾經在名義上可是南明的風雲人物。然後則是孫可望向洪承疇獻上了雲貴的山川地形圖以及南明的軍隊情況,事實上這兩份投名狀對於清朝而言,或者說對於洪承疇而言,並不是重要到不可或缺,甚至說是可有可無,送來了也不過是錦上添花罷了。更重要的是,李定國中了洪承疇的計謀,洪承疇可是成名已久的老將了,真真是薑還是老的辣啊,李定國並不是洪承疇的對手,李的兵敗是遲早的事。



南明為什麼知道孫可望不可靠還是不得不倚靠孫可望?因為南明自己已經沒人可用了!為什麼沒人可用?南明自己的人被人家孫可望給挖走了,你說這事尷尬不尷尬?南明朝廷雖然危機重重,可是從明朝帶過來的陋習仍然存在,那便是——文官屁事多,閒著沒事整日窩裡鬥,各種爭權奪利,在南明看不到多少希望了。同時,武將極度沒有安全感,這也是從崇禎時期帶過來,你今天還在前線作戰,可能明天便會被召回來砍頭了。這時,強勢的孫可望站出來了,孫可望那可是讓南明朝廷既忌憚且討好的人物,有孫可望為他們遮風擋雨,何樂而不為?南明腐敗落魄至此,文武統統不歸心,難道是孫可望的責任嗎?後方不全力支持並且一盤散沙,你讓前方的將士怎麼全心全意地努力打好仗打勝仗?

南明從裡到外都散發著腐爛的臭味,病入膏肓了,即使有個“老好人”李定國撐著,他又能撐多久?李定國拿什麼來扶這攤爛泥?將孫可望推出來,不過是為了給他們的失敗找說辭罷了,正如將亡國的責任推給女人那般,既可悲又可笑。


寧糊塗


西南兩省之所以在李定國治下迅速瓦解,我覺得這跟李定國這個人是有很大的原因的。

李定國戰功卓著但是文韜確實差了點火候。他早年跟隨張獻忠,可能也沒來得及接受教育,所以他文化程度並不高。

李定國在消滅孫可望勢力後,自己主抓西南政務,以前他是戰將,主要負責對外作戰,這個是他專業,畢竟他也是刀光血影走出來的。可是忽然讓他去治理天下,這個好像有點勉強他,這不是他擅長的。這是孫可望的強項,孫可望雖然心思不好,但是他治理天下確實有一套,可能跟孫可望有點文化有關。

所以李定國從接受南明政權後幾乎每天是忙的暈頭轉向,累又受了還沒把事情辦好。這個主要是他排擠劉文秀,劉文秀作為張獻忠四義子。劉文秀在大是大非上基本上都是站在李定國這一邊,如果不是劉文秀的支持,李定國和永曆帝從安龍跑出來是進不了昆明城,當時昆明還是孫可望勢力範圍。當時劉文秀在昆明城內,在劉文秀的斡旋下,李定國等人才順利入城。本來劉文秀這個人按說可信吧,不知道李定國是因為孫可望的反目的影響,還是他怕劉文秀會影響到自己的權力。他當政期間是排擠劉文秀,一代戰神劉文秀最後憂病而死,至死還不忘南明政權的安危。

第二李定國運用小人馬吉祥,馬吉祥在孫可望想取代永曆帝時投靠孫可望,這個人有奶便是娘。連永曆帝都討厭這個人,但是李定國非但沒治他罪,反而繼續用他。李定國是該用的不用,不該用的偏要用。

第三他排擠原孫可望人馬,一樣的軍隊兩樣的待遇,他重用自己嫡系,排擠原孫可望舊部。這個我不能說李定國做錯了,但是他做的不合時宜,而且沒理由。當時滿清虎視眈眈,而貴州一帶關卡都是孫舊部在駐守,你排擠他們不是把他們退往滿清嗎?後來事實也果然如此。

而且我個人覺得李定國也沒理由,我們知道孫可望倒行逆施是不得人心的,所以他在南伐失敗後是很狼狽的,只帶著幾百人逃走。他路過的所有他屬地的城池都對他閉門不了,更有甚者還派出追兵來追殺。所以從這點來說孫舊部在大是大非上看的很清楚,他們都站在了國家立場上,並沒有跟隨孫可望。所以李定國對於孫舊部不信任完全是沒有理由,也是錯誤的做法。

當然話又說回來了,李定國畢竟不是神,他畢竟能力有限,而且治理國家也不是他所長,再者一個國家的滅亡因素很多,也不是他一個人能夠左右的


高宗1986


李定國的失敗當然不可能只是孫可望的緣故,孫可望投降清廷只是原因之一。

首先從當時的實力對比上看。清廷佔據了整個黃河中下游以及東南富庶之區,實力對比上實在是過於懸殊,以當時永曆政權以一隅抗全國,除非有驚天動地之變化,實難矣!

第二,我看了李定國“兩蹶名王”的事蹟。這兩場戰役確實突出了李定國的兵才。在斬殺孔有德的時候,先作出攻擊沅州和寶慶的態勢,將孔有德軍的主力吸引出去,而自己“乘間襲桂林,桂林城守兵少,檄三鎮赴援,未至而陷,有德死之”。而尼堪的死是李定國設下了誘敵之計,而尼堪輕敵冒進,扔下大軍,輕騎追擊,中伏而死。“輕騎逐北,遇伏沒於陣”,這兩場仗打得確實是乾脆利落,南明軍隊的士氣大為提高,但是對清軍的有生力量殺傷是有限的。隨著清軍對永曆政權的重視,大量調兵至前線,這仗就難打了。據王夫之的《永曆實錄》載:“肇慶城小而堅,清將許爾顯死守不下,圍三月不克,師漸老,援兵大至,定國乃退,自平樂屯永安州”。就在這“兩蹶名王”後,李定國的軍隊已經顯示出了頹勢。說起來還是實力不對稱的問題。



第三,南明自身內訌不止。李定國和孫可望兩人在歸附南明的時候,就已經交惡了。至於交惡之原因,是由於兩人目的志向不同,據《永曆實錄》記載,李定國不僅看兵書,還“讀《通鑑綱目》,略通大義”,所以“不樂為盜”,但是“以幼鞠於獻忠,莫能自拔”。所以,李定國“思自洗濯歸正”。但是孫可望目的可就沒那麼單純了,“可望之慾歸附也,意假王命自尊”,兩人由於志向不同,就結下了樑子。“定國揣知其奸,亦姑因之以自達”。兩人在這個時候已經貌合神離了。




而在戰場上,孫可望就因為一己之私拆李定國的臺,就比如說李定國幹掉尼堪,進軍湖南之時,孫可望就讓馮雙禮和馬進忠退兵,想把李定國坑死。“不欲定國至成功,而思陷之敗死,密令雙鯉退至寶慶”,而且“秘不遣一人報定國,以誤之”。幸好李定國反應快“方待進忠、雙鯉,不至,頗疑怵”,派騎兵偵查,“言二將已走湘鄉,定國大驚,遂收兵走邵陽,敵亦不敢追”。而後果就是“湖南復陷”。在以後,兩人更是直接刀兵相向,這個我就不再贅言了。



第四,就是孫可望的降清帶來非常惡劣的後果了。帶來的惡劣後果有二:第一、孫可望的降清帶來了示範性效應“諸將吏兵民見可望北降,知虛實險易盡輸於敵,皆搖搖無固志”。第二,孫可望在降清的後,“盡圖山川迂曲及諸將情形、兵食多寡獻之”,事實證明在孫可望歸降以後,清軍果斷對南明軍發動了總攻,雖然李定國奮力抵抗,但已經是大勢已去了。

綜上四點,我覺得才是李定國不能功成之原因。


論史


當然不是僅僅一個因素了,即使孫可望沒有叛變,也會最後敗退的,這只是時間問題。

第一,當時清朝已經佔領了大部分國土,在全國已經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全國性統治集團,實力不斷上升。

第二,南明皇帝的被殺,使李定國和部將的士氣被嚴重打壓,等於沒有了主心骨。

第三,清朝已經平定或打壓了大部分地區,李定國屬於孤軍奮戰的境地。

第四,久經戰亂,很多百姓思安盼定,不願意再無休止的戰爭了,逐漸失去了群眾的支持。

第五,經過長期作戰,部隊消耗過大,不能得到有效補充,實力不斷下降。

第六,各叛軍歸降清廷,清朝任用漢臣,動搖了漢人的抵抗意志。

綜上所述,各種因素都預示著李定國的最終敗退。


津城沐雨


李定國,字鴻遠,號一純,是明末農民起義首領張獻忠手下的大將,並被張收為養子,為人識大體,講忠義,文韜武略,作戰勇敢,在軍中有“萬人敵”、“小尉遲”之美譽。

孫可旺(後改為孫可望),字茂堂、號蓮山,從小跟張獻忠長大,被張收為義子,位列諸子之首,他作戰勇猛兇悍,為人狡詐而機變,在軍中有“一堵牆”之稱號。

公元1644年張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權,封孫為平東將軍和監軍,封李為安西將軍。張中箭死後,由孫接班,李是僅次於孫的二號人物。率部進入雲南,時清軍人關,中原百姓塗炭,身為義軍首領的李定國在民族危難之際,捐棄前嫌,說服孫可旺與南明朝庭合作,屢立戰功。親自率部眾,一戰逼死四大漢奸降王之首的滿清定南王孔有德,再戰擊斃滿清理政三王之一的敬謹親王尼堪,兩戰殺死滿清兩位王爺,使清庭上下震動,聞定國名股慄戰懼,有棄湘,粵、桂、贛、川、滇、黔七省與南明媾和之議。此乃“兩蹶名王、天下震動”的由來。定國也因此被南明永曆皇帝封為晉王。這引起了亂世投機流氓、人渣孫可望的不滿和忌恨,生怕危及自己主帥的地位,儘管李顧全大局,處處忍讓,但孫竟喪心病狂率部偷襲李,李被迫還擊,擊敗孫,孫氣急敗壞再次調兵十四萬圍攻李,李以不滿三萬兵力再次擊敗孫,但李也損失不小,禍起蕭牆,真的很恐怖。孫狗急跳牆向洪承疇投降,把雲貴虛實及兵力部署全告訴清軍,並做嚮導引清軍大舉進攻雲貴,淸三路進攻,李勢單兵敗,被迫向南撤退,撤前精心策劃了震動天下的磨盤山戰役,擬一舉殲滅走狗吳三桂的清軍主力,但由於叛徒告密而功敗垂成。

此役是雲貴會戰以來的最大惡戰,李部下三分之二的將士戰死,清軍也死傷慘重,十八名將軍都統被擊斃。李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和英勇果敢的鬥志在此役中再次體現,迫使清軍不敢再驕橫窮追。雖敗猶榮。

後來的結局大家都知,永曆帝被清軍吳三桂捕獲,用弓弦勒死,李聞噩耗,捶胸大哭,部眾在障蠻之地,死傷過半,手下大將白文選等人又被清軍誘降,李憂鬱成疾,一病而逝。死後其部眾散落在緬北山區,形成現在的果敢族。至今雲南人仍視李為滇中楷模,尊為“雨神”,蔡鍔雲南起義時以李為榜樣。李是一位民族英雄,而孫可望是徹頭徹尾的民族敗類,永曆帝為首的南明小朝庭則是一個不可救藥的重症患者。結論由大家下。

我因悟空邀答題,結論卻要讀者下,此屬無禮,但也無奈,大聖且體諒則個。


武丁仗劍決雲霓


李定國後期兵敗,孫可望叛變是重要因素。本來南明永曆政權割據雲貴,李主外,孫主內,兩人同心,局面還撐得住。孫可望一降,虛實盡被敵知,勝負天平肯定傾斜了。但李的軍事能力不應被抹殺,李雖敗但未亡,而且李一直是在打劣勢仗,敗中取勝是最難的事,李能保持這樣的戰績足以證明其軍事能力在當時首屈一指,使李遇明主攜強兵,則建奴何足道哉!


Robrt590


做人要學李晉王,鄭延平王,不可學孫可望,吳三桂。



錦衣衛千戶


所有人忽視了一點就是內政方面的能力是主要在孫可望

另一方面孫在迎接永曆之前就是首領,哪怕是民意上的

實際上孫可望在迎接永曆聯合永曆朝廷是猶豫的,但是以李定國為首的一定要聯合南明,核心就是不願意在孫之下

你們要幹掉孫可以,但是偏偏迎來的永曆朝廷就是豬隊友,李定國和永曆朝廷既沒有取代孫可望的內政人才,永曆朝廷還將內鬥的劣習帶到了大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