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2 廣西南寧:邕寧區發動產業示範園“引擎” “空殼村”變“實心村”

廣西南寧:邕寧區發動產業示範園“引擎” “空殼村”變“實心村”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必由之路,是確保鄉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重要舉措。

廣西南寧:邕寧區發動產業示範園“引擎” “空殼村”變“實心村”

三江村“扶貧車間”工人正在用桑葉喂蠶。 (南寧日報 農建進 攝)

沒有集體經濟收入的村子被稱為“空殼村”,曾經的邕寧區那樓鎮三江村就是“空殼村”。如今,三江村已成功“破殼”,變成了“實心村”。

這一嬗變,緣於邕寧區積極借力發展集體經濟,通過把資源整合起來、農民組織起來、產業發展起來,使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村民變社民,村莊更有精氣神,村民更有獲得感。

借力發展 從弱到強

“20世紀80年代,全部土地都承包到戶,一些集體所有的山塘、禾場、曬場也屬生產隊所有,並大部分已承包給個人,村集體所有的土地、集體資產幾乎是空白。”三江村村支書李文傾說,這也是很多貧困村所面臨的困境。

廣西南寧:邕寧區發動產業示範園“引擎” “空殼村”變“實心村”

基地廠房俯瞰(圖/廣西財政廳 農村財政財務處)

2015年,三江村被認定為貧困村,當時村級集體經濟收入不超過1萬元,發展村級公益事業、改善村級面貌有心無力。恰逢其時,邕寧區黨委、政府引進廣西時宜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落戶三江村,流轉土地2100畝建設桑蠶示範基地。三江村“兩委”班子主動對接企業,成立祥聯種養專業合作社,並且整合自治區、南寧市和邕寧區共400萬元的集體經濟發展項目扶持資金,建設4棟蠶房作為“扶貧車間”入股公司。車間所有權歸三江村委,村集體每年可獲得4%—8%的入股分紅,預計每年可獲得16萬元以上穩定村集體經濟收入。

在三江村現代生態桑蠶產業扶貧示範園裡,一幢幢嶄新的蠶房拔地而起。基地裡,小蠶共育室、蠶繭收購站、蠶沙無害化處理池、優良桑苗繁育地等先進養殖設施一應俱全,從桑苗的選育、自動喂蠶、自動上蔟到高速度分選蠶繭等全部實現自動化。“蠶繭質量也由原來的2A、3A提升到5A級標準以上,蠶繭出繭頻率翻了一番,出售價格每公斤平均高出市場價1.5元以上。”三江村黨支部副書記、副主任、合作社負責人黃永昌說。

廣西南寧:邕寧區發動產業示範園“引擎” “空殼村”變“實心村”

結繭(圖/廣西財政廳 農村財政財務處)

搭乘扶貧產業“順風車”,三江村實現村級集體經濟穩定增收,促進了全村脫貧摘帽。截至2017年底,三江村實現100戶411人貧困人口脫貧,佔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17戶453人的90.72%,貧困發生率從16.39%降至1.81%,戶均增收3000元以上。

強村富民 齊頭並進

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也有效帶動村民增收。如今的三江村,大部分農戶都有三本賬:土地流轉賬、產業基地務工賬、合作社分紅賬。這三本賬怎麼來的呢?三江村農戶通過流轉土地每年可獲得700元/畝租金;通過合作社委派,在桑蠶示範基地務工,桑葉採摘高峰期可以解決三江村80多名農村富餘勞動力就業,實現務工增收;農戶以資金、土地形式入股合作社,每年還有分紅收入。

廣西南寧:邕寧區發動產業示範園“引擎” “空殼村”變“實心村”

採桑(圖/廣西財政廳 農村財政財務處)

“公司+基地+合作社+扶貧車間+農戶的‘動車模式’讓我的生活發生了鉅變。現在我在桑蠶示範園基地務工,一個月有2500元收入,家裡的5畝土地流轉給基地,每年租金收入有3500元,年底合作社預計分紅2萬元,今年的收入預計超過5萬元。”三江村村民廖春年透露。

跟廖春年一樣,通過種桑養蠶實現致富的群眾越來越多,他們對脫貧致富的信心越來越足。“過去很多群眾守地意識強,不願意流轉土地。而現在,嚐到甜頭的村民們個個幹勁十足奔小康。”黃永昌說。

廣西南寧:邕寧區發動產業示範園“引擎” “空殼村”變“實心村”

成長(圖/廣西財政廳 農村財政財務處)

如今三江村繼續深耕種桑養蠶產業,進一步延伸桑蠶產業鏈條,形成長效生態循環經濟模式,有效提高桑蠶產業附加值,如桑葉喂蠶、製作桑葉茶,蠶繭銷售,桑枝微貯飼料飼養家禽家畜、發展食用菌,桑葚釀酒,菌渣製成肥料還田,蠶沙提取葉綠素及有機肥發展種植業。

而同時,邕寧區引進了桑蠶加工龍頭企業廣西桂合集團有限公司,投入2.5億元於八鯉工業園區建設蠶繭精深加工生產基地,開發繅絲生產,生絲、綢緞、絲綿、床上用品、服裝製造等後續高端產業,進一步促進了包括三江村在內的城區種桑養蠶業的發展。

廣西南寧:邕寧區發動產業示範園“引擎” “空殼村”變“實心村”

豐收(圖/廣西財政廳 農村財政財務處)

新風新貌 紅利共享

沿著三江村主幹道前行,記者看到了乾淨整潔的水泥路、矗立的太陽能路燈,村道一側的健身設施安裝到位,農戶家中寬帶光纖實現全覆蓋。三江村的一切變化源於集體經濟發展的福利。“精準扶貧前,那樓鎮通往三江村的道路坑窪,更談不上公共服務設施。如今村裡實現了‘村村通’,村級公共服務中心經常舉辦文藝晚會,可謂‘煥然一新’。”李文傾說。

廣西南寧:邕寧區發動產業示範園“引擎” “空殼村”變“實心村”

圖/ 南寧扶貧 董曉花 黃升模

隨著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三江村建立村集體同群眾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使集體經濟發展成果惠及全體村民。2017年,三江村19名學子考上了大學,這讓全村人倍感欣喜,為了鼓勵莘莘學子再接再厲,村“五人議事小組”討論後決定,從集體經濟收益中拿出部分資金作為教育激勵獎,對子女考上大學的家庭戶給予1000—1500元獎勵,以激發更多家庭戶見賢思齊,實現扶貧扶智的目標。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村集體拿出部分資金投入到建設當中,使項目建設“錦上添花”。

廣西南寧:邕寧區發動產業示範園“引擎” “空殼村”變“實心村”

圖/ 南寧扶貧 董曉花 黃升模

三年來,三江村先後修建14條水泥路約25公里,建設汙水處理池3個,安裝太陽能路燈300多盞,硬化巷道3000米,戲臺、球場等娛樂設施日趨完善,全村90%戶人家住上樓房。三江村還積極培育文明新風,舉辦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三方”(脫貧戶、未脫貧戶、幫扶幹部)見面會、扶貧夜校等,定期組織開展相關評比和宣講活動,增強了群眾的文明意識,培育了良好的文明新風尚。

“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這是我們三江村發展的目標,不僅錢袋子要鼓,腦袋也要充實,社會風氣更要和暢。”李文傾信心滿滿地說。(文/南寧日報 記者 楊 靜 通訊員 熊千梅 圖/網絡綜合)

廣西南寧:邕寧區發動產業示範園“引擎” “空殼村”變“實心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