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1 中堂的淚,一滴就醉 李鴻章流過多少次淚?

文|陳卿美

在晚清的外交舞臺上,悲情色彩最濃的當屬李鴻章。為了清廷,他一人苦撐危局三十年,可惜獨木難支,悲愴落幕,最終也沒能挽救清廷的命運。他的悲情形象被後世的文學作品多次加工、演繹,已經無法得知歷史本來面目。比如在描寫李鴻章與列強周旋時,面對國家與民族的危難,他曾多次落淚。李鴻章真的流過淚嗎,到底流過幾次淚?

關於李鴻章流淚的故事大都集中在幾個歷史節點,一是談判簽約,所謂屈辱的淚。比如甲午戰敗,與日本簽署《馬關條約》。此條約導致中國割讓了臺灣,還創紀錄地賠償日本2.3億兩白銀。據說李鴻章在《馬關條約》文件上簽字的時候,當著日本簽約代表伊藤博文的面落淚。

關於這次落淚,也有兩種說法。一說是在談判現場落淚,當著伊藤博文的面。一說是回國後流淚。李鴻章回國後,遭到千夫所指、萬人唾罵,全國上下憤怒聲討“賣國賊”,甚至還有人提出,不殺李鴻章不足以平民憤。清廷迫於壓力,免了李鴻章的職。李鴻章為此老淚縱橫。也有說是,有軍機大臣幫李鴻章辯解,李鴻章聞之落淚。

中堂的淚,一滴就醉 李鴻章流過多少次淚?

一張罕見的李鴻章照片

​一次落淚,多種說法,性質不同。我們來分析下。第一種現場落淚的說法,感覺不太靠譜。這種流淚是屈辱的淚,李鴻章作為外交重臣,久經沙場,而且重大外交場合,事關國家臉面與尊嚴,怎能輕易落淚。儘管李鴻章在日本的談判很辛苦,且壓力巨大,還差點遭槍殺,但作為一個大國外交使臣,會如此容易動情嗎?且當時的李鴻章已經73歲,不可能如此衝動。

如果是在談判現場當面落淚,那麼,日本的媒體肯定會大加報道與渲染。另外,後來的日本史料,諸如伊藤博文的回憶錄中應該會提到這個關鍵的細節。但遺憾的是,筆者沒有看到這些文章。

更大可能是,李鴻章在現場簽約時,心情難免不太平靜。想到國家與民族遭此劫難,鼻子可能會發酸,兩眼可能會微紅,也可能是眼中彷彿有淚花在閃。或許真相僅僅如此,但這種場景被各種文學作品反覆加工、反覆演繹、各種渲染,就變成了李鴻章在簽約當場落淚。

再說回國後流淚,遭唾罵又被免職,李鴻章落淚是完全可能的,這種就是委屈的淚,他的委屈無人訴說。朋友關鍵時候為自己說話,李鴻章落淚,也是感激加委屈。但這種流淚通常都會在私下場合,更大可能是在家裡。李鴻章一人獨處時,想到自己主持外交的艱辛,北洋艦隊的覆滅,想到國家的危亡,難免會流淚。他既為自己哭、也為國家哭。即使他獨坐家中哭,通常也不會讓家人看到,尤其是家中的下人。另外,李鴻章很少寫日記,流淚的事如果自己不寫,就只能是依靠他的家人、僕人發現後記錄下來。但在各種史料中並沒有看到關於李鴻章在家中流淚的確切記載。

還有一種流淚,是老友惺惺相惜的淚。據說,李鴻章在訪問歐美時,在紐約專門去美國前總統格蘭特的墓前瞻仰、憑弔。格蘭特曾在1879年訪華,兩人在天津塘沽舉行親切會見。或許是因為兩人有過相同的軍事統帥經歷,李鴻章與格蘭特一見如故,相談甚歡。然而,時而17年後,當李鴻章踏上美國國土時,格蘭特已經化作一縷塵煙。站在老友的墓前,想起往事,李鴻章不禁落淚。

關於這次落淚,確有相關的文字記載。據1899 年出版的《李傅相歷聘歐美記》記載,“二十二日(西八月三十號),中堂出自紐約行臺,至前民主格蘭德寢園,有宿草矣,為愴然者久之。從者以鮮花環進,敬懸墓門,循西禮也。”

文中特別提到“愴然久之”,說明李鴻章是一副很悲傷的樣子,至於具體是否流淚,完全可以不用深究。愴然淚下嘛,在老友的墓前肅立,流淚也很正常。美國的報紙也有相關報道,“……這位貴賓的舉動非常令人感動,他很虔誠地站直了身體,用極其悲傷的聲音低吟道:“別了。”這也說明,李鴻章悲傷的心情無可置疑。

關於李鴻章流淚,最為流行、也最廣為人知的是他在臨終前。1900年,義和團禍亂華北,鬧得京城烏煙瘴氣。八國聯軍侵華,燒殺搶掠,慈禧、光緒狼狽西逃。77歲高齡的李鴻章臨危受命,從廣東一路北上。他拖著虛弱之軀,不斷與西方各國周旋,1901年七月二十五日,《辛丑條約》簽訂,再次創下對外賠款最高歷史記錄,價息合計高達9.8億兩白銀。

《辛丑條約》簽訂後,本來就染了風寒在身的李鴻章,更是一病不起,經常大口咯血。即使在病榻前,他仍不忘為國事憂慮。李鴻章上奏朝廷:“臣等伏查近數十年內,每有一次構釁,必多一次吃虧。上年事變之來尤為倉促,創深痛劇,薄海驚心。”

根據史料記載,李鴻章在臨終前是這樣的。從保定接“相國病危”急電趕過來的下屬周馥回憶,“比至,相國已著殮衣,呼之猶應,不能語,延至次日午刻,目猶瞠視不瞑。”隨後,周馥撫之哭曰:‘老夫子,有何心思放不下,不忍去耶?公所經手未了事,我輩可以辦了,請放心去罷’忽目張口動,欲語淚流。餘以手抹其目,且抹且呼,遂瞑,須臾氣絕。餘哭之久,不能具疏稿。”

1901年11月7日,李鴻章於北京賢良寺永遠合上了雙眼。

周馥詳細記錄了李鴻章臨終前的狀態,“忽目張口動,欲語淚流”。李鴻章的嘴巴在動,想說但說不了話,同時伴有流淚。李鴻章這次流淚,是千真萬確的。在李鴻章臨終前,還留下一首詩,也提到了眼淚,“秋風寶劍孤臣淚”。這個“淚”字描寫的,應該是李鴻章捨身報國的擔當。

李鴻章臨終前的流淚,被各種文學作品快加工爛了。有的說是,怒目圓睜,淚流不止。有的說是,一代相國,死不瞑目。還有一種說法是,俄羅斯談判代表在李鴻章臨死的那一刻還在逼他簽字。總之,李鴻章為黨國操勞一生,不但未能改變頹勢,反而大廈將傾。但是他鞠躬盡瘁了。人們通常將李鴻章的臨終流淚解讀為,國難當頭,不甘屈辱的一次流淚。

其實,還有一種可能是,臨終前遇故友動情而哭。周馥是跟隨李鴻章三十年的老部下,一直協助李鴻章辦理洋務運動,陪伴李鴻章見證了帝國的興衰榮辱。兩人就如同知己。李鴻章臨終前的一刻,見到周馥不動情是不可能的。因為面對全國一片罵聲,李鴻章相信,只有周馥最理解自己。周馥當時已經痛哭不止,此情此景,誰能不動容。

李鴻章的流淚,有真有假。但還有一次是鮮為人知的。1873年,日本外務卿副島種臣訪問中國,李鴻章在天津會見副島種臣,雙方交換中日修好條約備忘錄。在這次會見中,副島種臣稱讚李鴻章是改革英傑。李鴻章對副島種臣也很欣賞,還稱自己與副島種臣同樣憂國憂民。據《大日本外交史》第6卷記載,兩人在最後一起碰杯時,李鴻章放下酒杯,握著副島種臣的手,流下了熱淚。

此次李鴻章流淚的記載,來自日本史料,相信還是真實的。但在這種場合,李鴻章為何會流淚呢?實在讓人摸不清頭腦。筆者分析,很可能是副島種臣答應了李鴻章的一些條件,李鴻章出於感動、欣喜而流淚。因為在這次會見時,李鴻章向日本人透露,中國缺少開採煤礦的技術,但大力發展海運事業,又需要煤炭作為燃料。中國若從日本進口煤炭則是最優選擇,李鴻章希望副島種臣能幫助協調。顯然,這個事應該是搞定了。不過,這種央求,貌似也是一種屈辱。

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一代相國李鴻章更是如此。李鴻章的流淚史,就是半個帝國的屈辱史。在屈辱中掙扎,在屈辱中抒懷。作為大清帝國的股肱之臣,李鴻章的淚,一滴就醉。李鴻章的心,一揉就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