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南北朝四位另類的顧命大臣,為報答先帝知遇之恩,殺了他的繼承人

提起歷史上著名的顧命大臣,相信很多人想到的要麼鰲拜、霍光這樣權傾天下,功高蓋主的權臣,要麼就是三國中諸葛亮這樣一心一意輔佐幼主的忠臣。顧命大臣輔佐的幼主如果雄才大略,權位過高的他們有可能遭殺身之禍,如果幼主無才無德,又有可能像諸葛亮一樣空勞心力,所以顧命大臣實在不是什麼好職業。

南北朝四位另類的顧命大臣,為報答先帝知遇之恩,殺了他的繼承人

諸葛亮輔佐阿斗

在南北朝時期,有這麼四位顧命大臣,他們既沒有恃權而驕,目空一切,也沒有相互傾軋,爭權奪利,更沒有像諸葛亮一樣愚忠,輔佐一個扶不起的阿斗。為了報答先帝的知遇之恩,維護先帝的英明形象,四人竟聯起手來,殺了先帝的繼承人,真是咄咄怪事。這四個人就是南朝宋武帝劉裕留下的四位名臣,徐羨之、傅亮、謝晦、檀道濟。

南北朝四位另類的顧命大臣,為報答先帝知遇之恩,殺了他的繼承人

宋武帝劉裕——劉寄奴

提起這個南朝宋武帝劉裕,很多人並不像對康熙、乾隆、唐太宗、秦始皇等熱門皇帝那麼熟悉,然而這位南北朝時期的皇帝,卻是一個真正貧寒出身,靠著自己的能力和武力一步一步走上皇位的皇帝。在他登基之前,先後有6位帝王死在了他的手上,堪稱是真正的屠龍高手,是歷史上殺皇帝最多的人。

劉裕小名寄奴,貧寒出身的他在南北朝門閥根深蒂固的時代,硬是建立起一個寒門士族占主導地位的國家,他本人生活節儉,不喜奢侈,開創了清明的政治風氣,當時劉宋政治清明,文化昌盛,軍事強盛,劉裕因此被譽為"定亂代興之君",也有"南朝第一帝"之稱。南宋詞人辛棄疾就很推崇劉裕,曾在他的詞中提到"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南北朝四位另類的顧命大臣,為報答先帝知遇之恩,殺了他的繼承人

大詞人辛棄疾

這樣一位英明的帝王,在他死後選擇的顧命大臣,自然也都非同一般,徐羨之、傅亮、謝晦、檀道濟四個人都是劉宋的開國元勳,他們四個人有文有武,文武分工,各司其職,既不爭權奪利,也無篡權之心,真是難得的人才。

南北朝四位另類的顧命大臣,為報答先帝知遇之恩,殺了他的繼承人

國家的萬里長城——檀道濟

大將檀道濟忠心耿耿,早年就跟隨劉裕出生入死,是劉裕最信任的人;徐羨之出身寒門,是劉裕的兒女親家,智謀過人;謝晦是謝安的孫子,東晉時期就是世家大族,當時是禁軍的統領;傅亮雖是軍中將領,卻文采過人,軍政事務中的表策文誥,都是傅亮捉刀。劉裕心想,有這四人的輔佐,就是阿斗一樣的皇帝,也可保無虞了。

事實證明,劉裕的眼光確實很好,這四人也是本著要把劉宋江山千年萬年傳下去的目的來輔佐幼主的。然而劉裕沒想到的是,自己的兒子劉義符太不爭氣,整日的沉迷酒色,揮霍無度,嬉戲玩耍,完全不理朝政,甚至敵國來襲也不聞不問。

南北朝四位另類的顧命大臣,為報答先帝知遇之恩,殺了他的繼承人

宋少帝劉義符

換做其他的顧命大臣,遇到不管事的皇帝巴不得高興呢,可這四位倒好,太過負責,為了劉宋的江山考慮,為了劉裕的英明考慮,竟然主動的沒事找事,四個人一商量,江山交到這樣一位皇帝手裡,沒幾天就會被禍害完,不如廢了他,換劉裕的其他兒子當皇帝。

說做就做,四個人發動了政變,廢掉了少帝劉義符,沒多久還殺了劉義符,另立劉裕的兒子劉義隆當了皇帝,也就是後來的宋文帝。比起劉義符,劉義隆確實不錯,在宋文帝治下,劉宋帝國國力強盛,史稱元嘉之治。

不過四位顧命大臣的下場卻不是太好,他們擅自廢立,被新皇宋文帝忌憚,徐羨之、傅亮、謝晦三人先後被殺,檀道濟也在宋文帝臨死前被殺,以防他叛亂。不得不說,負責任過了頭,對自己也不是好事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