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红楼梦》中,贾珠如果没死,李纨有没有可能当家?

微影悼红


《红楼梦》中,贾珠如果没死,李纨有没有可能当家?

  文/宛如清扬 作为荣国府二房的嫡长子,贾珠被寄予荣府人最大的希望,因为宁府出了贾敬这个进士,荣府还没有。可惜的是,他年纪轻轻,竟然一病不起,只留下个孤儿寡妇供人感慨万端。

  贾珠一死,引起了诸多的连锁反应,比如说贾府的未来走势,比如说荣府二房的继承人问题……

  荣国府是一个奇怪的地方,长房贾赦袭爵却不当家,二房贾政靠着恩赐得了个小官,妻子王夫人却当着荣国府的家。按当前正常的次序该是王夫人传给李纨,如果有可能,再传给贾兰的妻子,这里面就没贾宝玉和贾环什么事了。可是贾珠死了,一部分的当家权却落到了王熙凤手里。

  贾珠如果没有死,李纨有没有可能当家?

  我个人觉得,李纨当家的可能也不大。

  为什么呢?

  荣府最早是贾母当家,后来贾赦的第一任妻子也当过一段时间,但她死后贾母把权力拿了回来,邢夫人上线,贾母看不上邢夫人,又把权力交给了二房的王夫人,王夫人娶媳李纨,李纨应该也掌过一小段时间,但能力不行,被收回,后来王熙凤上位,一直到贾府抄家。王熙凤在贾母和王夫人的监管下,做那个“拿钥匙的丫环”。

  王熙凤之所以被选为当家人(其实是当家但只有一部分权力,王夫人想拿回来,就是一句话的事儿),是有她的优势的。

  王熙凤是大房媳妇,因为贾琏的长兄早早过世,所以,实际上贾琏是长房长子的地位,虽然邢夫人不当家,但也是因为贾母不按牌理出牌,她的不待见邢夫人,不代表她可以蔑视一切法礼,从荣国府没有分家,当着众人面说宝玉懂礼数等都可以看出,王夫人,也不过是暂时掌家而已。既然是暂时掌家,交还给长房就情有可原。李纨虽是二房长媳,可是并不占优,和贾珠在不在世,没有关系。

  王熙凤相当厉害,在管家一道上,独特的雷厉风行,果决刚猛。贾府那样的百年公府,积弊甚多,一味的宽厚,是没有用的,得下猛药才行。事实证明,王熙凤一病倒,王夫人自己拿回权力自己理,就发现力不从心,而李纨接手,不行,后来不得不增加探春和宝钗两位厉害的姑娘,一同压制,但是事实上也闹得鸡飞狗跳的,偷东西的,赌博的,无视主子的一大堆,没有根本的改变,可以推想,长此以往,贾府会提前因为内部蛀虫的问题,而崩溃。

  贾母有很多时候的确不按牌理出牌,但是细想之下,又还是在情理之中。无论王夫人贾母个人的喜好,作为当家人,首先得有当家的才能,否则空有地位也是没什么用的。不选李纨,既是权衡,也是利益需求。

  李纨当好一个几十口人的小家,没有问题,毕竟人家是国子监家的小姐,但是要当好几百人,甚至是上千人的家,说实话,我觉得她没有这个能力。

  咱们设想一下,贾珠没死的情景。

  按制度,贾赦是袭了爵的长房长子,无论怎么算,他都是荣国府唯一合法的继承人,贾赦还年轻,且身体很好,就算将来不行了,也还是贾琏贾琮继承这份冠带家私。没有贾珠什么事,至于贾政夫妇当家,也只是暂时的,兄弟孝顺,母亲疼爱就不分家了,但是贾珠贾宝玉贾环等都长大了,还能赖在那个位置吗?肯定不行,就算贾母再偏心,也不能无视礼法,无视朝廷里的各种质疑之声,何况她年纪不小了,她死了呢?贾政一家还能赖着不成?不能。贾母死后,贾珠,李纨贾兰包括贾宝玉甚至是贾政自己,能不能住在荣国府都是问题,李纨当哪门子的家?

  退一步讲,这些礼法什么的无视,也不管什么贾琏生了儿子没有,贾琮有没有出息,就单看贾珠的本事,未必有什么大前程。怎么说呢?

  据冷子兴介绍说贾珠十四岁进学,不到二十岁就娶了妻生了子,一病死了。咱们看看明清时候的进学,童生参加岁试,录取入府县学肄业,就称为进学,进学的童生就被称为秀才,这是一般人走的道。同时明清时还可以通过捐监的资格进入国子监读书,说得白一点,就是给钱买资格。贾珠或许是自己拼命读书中的秀才,或者是买的,或者干脆就是象贾蓉那样的走推荐路线,直接取得监生资格,反正也说不清了。

  国子监的学生,并不是读一辈子的,最多能读六年,在这六年里,他们一般都会参加考试,时间赶巧可以参加三次,最少也可以参加两次。贾珠14岁入学,20岁左右死了。换句话说,贾珠在国子监读了近六年书,考了两三次,就是没中举!想来他曾经也挺优秀,要不然他的岳父国子监祭酒,也看不中他。可是考几次都没中,虽然不太丢人,但是也让人大失所望。别的人是靠自己,他的岳父可是国子监祭酒哇,历年考卷,各种人力资源简直不要太多,可是贾珠这些优势都没有得到有效利用,难免让人怀疑他的能力。有人猜测他是被贾政失手打死,如果是这样的话,也有一定道理,放着全天下最好的资源最好的教育家族,竟然连个举人都中不了,这叫酷爱读书的贾政怎么见人?反正贾珠也就那样了,要不就是沉迷酒色,要不就是资质有限,前途方面,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乐观。

  贾政仕途前景不好,贾元春依然在宫中苦熬,贾珠前途不乐观,李纨本身资质有限,贾母再不按牌理,也不能这么把家给李纨当,哪怕是一部分权力也不行。(宛如清扬)

我是爱好者清扬,欢迎关注,转发,评论。


宛如清扬


看到好多人都说要是贾珠没死,肯定是李纨当家。拜托,你们都看过红楼梦吗???

宁国府的主人是贾敬,所以当家人是谁?他儿子贾珍啊。荣国府的主人是谁?贾政吗?把红楼梦翻到第二回冷子兴和贾雨村聊天的那段,清清楚楚地说,荣国府的主人是贾赦,贾赦有儿子贾琏儿媳妇王熙凤,难道他不让儿子媳妇管家,把家财大权交给自己的侄子和侄媳妇?

为什么之前是王夫人这个弟媳妇管家呢?红楼梦中有一回,说到一家人好像是中秋吃团圆饭吧,贾赦说了个笑话,直指老太太偏心,偏的什么心呢?把长子袭的府邸给了次子住,和次子住一起,却把长子赶跑了。和次子住,自然是次子的媳妇王夫人来伺候并管家。后来贾琏长大了结了婚,娶的又是王夫人的侄女,所以,于理,管家权应该交还荣国府的主人,于情,反正管家的也是王夫人的自己人。

所以就算贾珠活着,管家也轮不到李纨。

而且,等老太太一走,贾政一家能不能继续在荣国府住下去都是个问题,就看能不能兄友弟恭了。


猫头鹰型人格


肯定会的。

首先李纨的丈夫贾珠是贾政与王夫人的嫡子,又是长子,而且李纨本身也有对权利的渴望。文中有两处明显写到她对权利的渴望,以及对金钱的看重。



第一处,文本第三十九回:

李纨就一把拉住平儿,不放她走。平儿一面和宝钗、湘云等吃喝,一面回头笑道:“奶奶别只摸的我怪痒的。”李纨道:“哎呦,这硬的是什么?”平儿道:“钥匙。”李纨道:“什么钥匙?要紧梯己东西怕人偷了去,却带在身上?我成日家和人说笑,有个唐僧取经,就有个白马来驮他;刘智远打天下,就有个瓜精来送盔甲;有个凤丫头,就有个你,你就是你奶奶的一把总钥匙,还要这钥匙作什么?”平儿笑道:“奶奶吃了酒,又拿了我来打趣着取笑儿了。”

这一段里面,酒后的李纨摸到平儿的钥匙,不禁触动幽怀,含泪说起贾珠。由钥匙而思及贾珠,当然是感慨因为贾珠早逝,致使荣国府管理大权旁落。李纨是感叹命运多舛,家由他人掌管的无奈。



第二处就是文本第三十七回,初起海棠诗社,李纨就带着众人以要王熙凤做监社御使的名头,向王熙凤要来了五十两银子做诗社的费用。

此处王熙凤与李纨好一番言语上的较量。看一看李纨何等精明。一起重温一下经典章节。

姐儿笑道:“亏你是个大嫂子呢!把姑娘们原交给你带着念书学规矩针线的,他们不好,你要劝。这会子他们起诗社,能用几个钱,你就不管了?老太太,太太罢了,原是老封君。你一个月十两银子的月钱,比我们多两倍银子。老太太、太太还说你寡妇失业的,可怜,不够用,又有个小子,足的又添了十两,和老太太,太太平等。又给你园子地,各人取租子。年终分年例,你又是上上分儿。你娘儿们,主子奴才共总没十个人,吃的穿的仍旧是官中的。一年通共算起来,也有四五百银子。这会子你就每年拿出一二百两银子来陪他们顽顽,能几年的限?他们各人出了阁,难道还要你赔不成?这会子你怕花钱,调唆他们来闹我,我乐得去吃一个河枯海干,我还通不知道呢!”   李纨笑道:“你们听听,我说了一句,他就疯了,说了两车的无赖泥腿市俗专会打细算盘分斤拨两的话出来。这东西亏他托生在诗书大宦名门之家做小姐,出了嫁又是这样,他还是这么着;若是生在贫寒小户人家,作个小子,还不知怎么下作贫嘴恶舌的呢!天下人都被你算计了去!昨儿还打平儿呢,亏你伸的出手来!那黄汤难道灌丧了狗肚子里去了?气的我只要给平儿打报不平儿。忖夺了半日,好容易‘狗长尾巴尖儿’的好日子,又怕老太太心里不受用,因此没来,究竟气还未平。你今儿又招我来了。给平儿拾鞋也不要,你们两个只该换一个过子才是。”


这里王熙凤说李纨很有钱,讥讽李纨吝啬。

李纨不接招,只轻轻一推“你们听听,我说了一句,他就疯了……”给王熙凤打了个擦边球。

还拽上平儿挨打一事。

王熙凤赶紧认怂,请平儿担待她酒后失德。自然也不敢再招惹李纨了。

这里可以看出李纨是真的厉害。这位淡泊名利,如同“槁木死灰”的守寡奶奶,轻易不出手,一旦出手,王熙凤都招架得住。

这么厉害的人物,不想管家才怪。而且,如果是李纨管家,说不定比王熙凤更厉害。



(图源皆自网络,侵删)


书灯幽见


如果贾珠没死,李纨在荣国府的地位和被重视程度,将会是玉字辈的贾家媳妇第一人。

从书中描述来看,贾珠应是贾母的嫡长孙,比长房贾赦的儿子年龄稍大一点。那么作为一个王公贵族家的长房长孙媳妇,娘家又有显赫的背景——李纨父亲李守中是国子监祭酒,相当于现在教育副部长级别的人物。李纨又识文断字,知书达礼,是个上孝敬得了公婆,下照顾得了小叔姑子,里操持得了家事,外能出得了厅堂的完美孙媳妇人设。

这样一个完美的孙媳妇,应该不仅仅是贾母的骄傲,应该也是贾政夫妻之间的自豪吧!豪门贵族之家重视嫡长子长孙,正如皇家重视嫡长子太子一样,作为荣国府的嫡长孙媳妇,一定会是贾母等人重点培养的对象。那么,贾珠如果没死,管理整个荣国府上上下下几百口子的大管家,一定是非李纨莫属,这样就不会有王熙凤什么事儿了。而李纨的管家水平也不亚于王熙凤,而且王熙凤管理荣国府,其实名并不正,言并不顺,仅仅因为她是王夫人的内侄女儿,又嫁给了贾琏,所以王夫人才越权暂时交由她代管。

而且李纨在贾珠没死之前,应该有参与过管理荣国府事务的。贾珠死后,李纨万念俱灰,一来有贾兰这个失去父亲的独苗要养,二来因贾珠之死的原因,李纨与王夫人之间出现某种裂痕,导致李纨直接退出了管理荣国府的相关事务。






春江水月倾落星河


贾珠没死,李纨当然可以当家,这管家的权力本来就是王熙凤从李纨手里夺来的,我们从四十五回王熙凤揭露李纨的家底说起。

老百姓有句俗话叫做瞒得了皇上,瞒不了乡邻,你有多少家底,你周围的人最清楚,你吃多少喝多少,收入多少,周围的邻居看的清清楚楚。李纨到底有多少年收入,我们从王熙凤的话里听得清清楚楚。还记得第四十五回,王熙凤和李纨斗法吗,那可是最有意思的一回。



李纨是已婚主子,月银四两,这和王熙凤一样,贾珠虽死去,那四两保留,贾兰未成年主子,月银二两,这样就是十两,后来又加到二十两,和老太太太太平等;又给李纨园子地,各人取租子;年终分年例,又是上上分儿,这是“入”,由三部分组成,月银,稻香园的地租子和年例(年终分红),你娘儿们主子奴才共总没十个人,吃的穿的仍旧是官中的,这是“出”,也就是你那些奴才都带工资,吃的是官中的钱,一年下来坐着白赚四五百银子。



王熙凤为什么要说这些?她嫉妒,她愤愤不平。王熙凤这个人最可恨,她得了便宜还卖乖!那么为什么要给李纨这么优厚的待遇。那么我们看一下,贾母开始掌管荣国府,后来交给了贾赦的原配,管了一段时间,贾赦原配死后,是邢夫人掌管了一段,时间不是很长,原文能看到,再后来给王夫人,贾母是一直不太喜欢王夫人,王夫人心机很深,她自然想当后台老板,而不是前台掌柜,以免与贾母直接交锋,成为众矢之的,在选代理人时发生了争执,其中贾母属意于李纨,因为李纨是二房的大孙子媳妇,而且也非常有能力,但是王夫人她还从邢夫人处借调了自己的亲侄女王熙凤,王熙凤也是邢夫人的儿媳妇,最后荣国府党委班子里王夫人邢夫人都满意,没意见,贾母也只能同意,这就是政治博弈,大家都满意的人才能上位。王夫人为什么不满意李纨,可以看看红楼梦,两人的对话很少,贾珠之死使王夫人迁怒于李纨,有人会说这毫无道理,你想一想金钏与宝玉,为什么不打宝玉而打金钏,王夫人太爱这两个儿子了,她天心烂漫,迁怒于别人,当然她讨厌李纨,自然也讨厌贾兰,她称贾兰兰小子。而贾母贾政称贾兰为兰哥。李纨在整个红楼梦中始终怕“落不是”,实际就是怕王夫人这个厉害婆婆找她的茬。



最后的博弈,王熙凤从李纨手里抢到了荣国府的管理权,为了安抚已经是寡妇又丧失了治家权的李纨,贾母才不断提高李纨的待遇,李纨并非没有能力,她不服气,憋着一口气,一定要把贾兰培养成才,出人头地,她也要凤冠霞帔!贾母在这一点上是高明的,不用你李纨了,就该给钱给钱,该给脸面的给脸面,该给荣誉给荣誉,该给待遇给待遇,不用了你了,就把你当泥菩萨好吃好喝的供吃来,不能让你变成怒目金刚,不让你一肚子怨气给我惹事招灾!

在读红楼梦时,我们把李纨看的太简单,忽略了她,不屑于研究他,李纨大观园里有两个怕,一个是怕花钱,一个是怕落不是,为什么怕花钱,李纨没有安全感,因贾府已经入不敷出,王熙凤拼命的贪,拼命的捞钱,李纨看的很清楚,所以她怕花钱,办诗社,她一个子儿都不想掏,咏海棠是探春出的钱,吃蟹咏菊的费用是宝钗替湘云支付的,还有重建桃花社,是黛玉掏的钱,唯独李纨召集大家收费,而且她说什么算得总数五六两,怎么算的,加上湘云是六两,不加是五两,你看看李纨,弟弟妹妹都让她算计了去。还有李纨怕落不是,怕生事,说白了,就是怕厉害婆婆王夫人,这一点王熙凤看的李纨透透的,所以第四十五回,王熙凤说“况且误了别人年下的衣裳无碍,他姊妹们的若是误了,非是你的责任,老太太岂不怪你不管闲事,连一句现成的话也不说!我宁可自己落不是,岂敢带累你呢。”就是抓住她怕落不是这一点,当然之后王熙凤又扔下五十两银子,则是迎合了李纨怕花钱的心理,李纨不再带着姐妹们闹王熙凤了。


老九读书


看了诸位的说法,笑死了。

贾珠活着,又怎么样?

首先需要明白,贾珠是誰?

其次需要明白,荣国府是誰的?

搞清楚了这两个问题,一切迎刃而解。

贾珠,是贾政的嫡长子。

荣国府,现在已经不是国公府,而是一等将军贾赦府。

目前,管家的也是一等将军贾赦的嫡长子贾琏的妻子王熙凤。

最后,荣国府目前分三个部分:贾赦部分,贾政部分,贾母+公共部分。

贾赦部分,已经单独开了黑油大门进出。这部分是邢夫人在管。贾政部分,这部分是王夫人在管。贾母+公共部分,这才是王熙凤目前管理的事务。

大家要记住,明清法律明确规定,分家时,剔除官爵及附属的府邸、爵田之外的公共财产才是兄弟平分。此外,荣国府名下族田,族学等族产部分也归宗祧继承者代理。

正因为贾母活着,贾政才能继续住在一等将军府。也因为贾母的偏爱,贾政王夫人才能利用手上的权力盗窃(周瑞女婿开古董店,可别说冷子兴是愿意娶奴隶女儿的富豪)贪污(周瑞管的租佃收入一年比一年少)。

但是,贾母依旧得做出平衡,所以管家被交给凤姐,而凤姐作为荣国府法定继承人贾琏的妻子管理公共部分,是名正言顺的。

那么,李纨凭什么身份管理公共部分?


四川達州



如果贾珠没死,当家的一定是李纨,要知道李纨才应该是名正言顺的当家人,王熙凤只不过是王夫人內侄女,同时也是贾赦与邢夫人的儿媳妇,按理说荣国府应该是贾赦与邢夫人当家做主,可偏偏当家做主的是二儿子贾政与王夫人,贾珠与李纨就成了名副其实的贾府职业经理人,可偏偏贾珠去世的早,李纨不得不急流勇退,过起了深入简出的寡妇生活,而王熙凤一是性格爽利办事利索,更重要的原因是与王夫人有一层亲戚关系,于是王熙凤才成为了贾府的职业经理人,就这样王熙凤抢了李纨的地位。


其实李纨看似寡言少语性格温和是一个老好人的形象,其实李纨是一个很有才华很有抱负的女子,就看大观园成立诗社,李纨竟能成为社主并且点评众姐妹诗篇就知道,李纨的才华觉不在薛宝钗与林黛玉之下,相反还略微胜出一筹,并且都说王熙凤能说会道会调节气氛其实李纨的口才觉不在王熙凤之下,你看大观园诗社刚成立的时候,李纨知道一旦成立诗社,里面的笔墨纸砚、瓜果茶点、甚至有时候还得聚个餐都需要银两,这时候李纨就带着这些大观园的姑娘们去找王熙凤,名义上是让王熙凤做监社,其实就是找王熙凤要钱办诗社,而这时候王熙凤就当着姑娘们的面当众揭穿李纨一年有好几百两的银钱收入,就算为姑娘们花点怎么了,在过不了几年就都出嫁了,可是李纨听了直接就炸了,连珠炮似的反击王熙凤,说王熙凤是世俗泥腿专会细打算盘的市侩,亏着托生在大户人家,要是托生在小门小户还指不定怎么贫嘴贱舌的呢,甚至还因为王熙凤打了平儿而为平儿抱不平,甚至说出了要让王熙凤与平儿换一个过子来这样的话,你看看这个李纨还是那个沉默寡言性格温和的老好人吗,这样连珠炮似的话语直说的王熙凤哑口无言,可见李纨的口才绝不在王熙凤之下。


王熙凤的管家能力有口皆碑,王熙凤的才能被全面展现的时候还是在主持秦可卿葬礼上,王熙凤每天忙的脚不沾地,不仅要处理好荣国府的事还要拿出全部精力处理宁国府的事,虽然忙但是王熙凤依然把所有事情都处理的妥妥贴贴王熙凤的能力由此可见一斑,但是李纨管家的话就真的不如王熙凤吗,其实不然,首先李纨读书识字这一点就比王熙凤强,另外刘姥姥二进大观园的时候恰巧投了贾母的缘,贾母就要领着刘姥姥去大观园溜达一圈,这时候李纨知道刘姥姥没见过大世面,趁着仓库打开的时候就让刘姥姥去看看,刘姥姥巴不得一声甚至跑的脚不沾地就去看了,李纨一下子就满足了刘姥姥的心理并且知道贾母一定要玩的尽兴,看着湖水好未必不会坐船,于是就命人把船幔都拿了出来预备着,后来贾母果真要坐船游湖,可见李纨得办事管家以及揣测人心的能力丝毫不比王熙凤逊色。


王熙凤管家就在于一个严字,后来王夫人房中丢了玫瑰露事件一发生,王熙凤就让王夫人房中的丫鬟都在正午时分跪在瓷瓦子上几个小时,就算是钢筋铁骨也会招供,可见王熙凤的刑讯手段很强,并且也很毒辣,当然了管家是需要严厉,但是要想长久管家就得需要恩威并施,这样才能得民心,王熙凤最后失了民心下场凄惨就与此有关,反观后来王熙凤病倒了,李纨与贾探春薛宝钗一起处理贾府的事就知道,三个识文断字的人有很多办法既让下人们听话也让下人们感恩,这就是恩威并施的结果。


人们总是诟病后来贾府没落之后巧姐被卖,就李纨有钱能救但却没救这件事,其实细想想李纨对王熙凤有感情吗,李纨对王熙凤夺了自己的管家之位真的没有意见吗,当王熙凤风光无限的时候李纨就真的甘心被漠视被忽略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李纨其实很嫉妒王熙凤,螃蟹宴的时候,李纨一定让平儿坐下来吃席并且摸了一下平儿身上硬邦邦的是什么东西,平儿说是钥匙,这钥匙不正是王熙凤从李纨手里夺走的吗,这钥匙曾经不也是李纨得到过而又不得不失去的权力吗,李纨怎么会对此无动于衷呢?


并且王熙凤利用职务之便放高利贷敛私房钱这件事最后闹得众人皆知,李纨有什么,一个月二十两银子月钱,儿子一个月也是二十两银子月钱,收租子一年几百两银子,这些钱都是李纨辛辛苦苦攒下的,后来贾府没落了,贾兰考学需要银子,日常生活也需要银子,也许李纨有钱救巧姐,但是拿了银子也许自己的生活就无法保障了,贾府覆灭就是早晚的事,李纨这时候在人性与良知面前选择了人性,也不能说李纨就真的那么冷血无情,毕竟人性是有弱点的啊。


李纨也是一个苦命人,周瑞家的送宫花路过李纨的住所,李纨大中午再睡午觉,并且李纨与宫花无缘,而进入王熙凤的院落,王熙凤与贾琏在午嘻,这是一幅多么讽刺的画面啊,李纨活的如槁木死灰一般看着就令人感觉到揪心难过,李纨本也应该如花一般绽放,也应该大权在握,儿子贾兰也应该过着众星捧月一样的日子啊,可惜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人最终还是要回归现实,李纨可惜了。


婉兮历史


有两种可能。

1.如果贾家的上层基本权力格局没有改变,也就是贾母为一把手,默认二房贾政一家为荣国府代表的话,那就肯定是李纨当家。

第一,名正言顺。李纨是贾珠的妻子,贾珠是贾政和王夫人的长子,李纨就是长房媳妇,她不当家,谁当家?毕竟荣国府内务,王夫人是总管,如果不是长子贾珠早夭,于情于理王夫人都得让自己的媳妇李纨来当这个“总钥匙”,而不是“借调”来的侄媳妇王熙凤。

第二,有此需要。贾珠在世时,俨然是贾府的希望。他十四岁就进学,不到二十岁就完成了娶妻生子的人生大事,可见人生本来规划得挺好,完成得也不错。如果不是早夭,贾府以后可以顺利传承给这位年轻有为的少爷,他也应该是有能力保持并振兴贾府的荣耀的。内务方面,自然需要一位能干的贤内助来打理。既然贾珠是无可争议的家族继承人,那么作为他妻子的李纨就责无旁贷,需要承担起管理家族内务的任务。这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当然需要尽早历练为好。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完美少年贾珠一病死去,李纨变成年轻寡妇,也就失去了管理一个大家族的资格。哪怕她有雄心,有能力,也只能在自己的儿子贾兰身上实施了。

参见前回答的《为什么贾珠娶的是李纨,而不是像王熙凤一样的世家大小姐?》。

不过,即使贾珠没死,李纨当家这件事,也不是没有变数。关键就在于上层权力结构有没有变动。

简单说,就是贾母有没有办法确保荣国府的代表始终落在贾政这一房。

2.如果贾母逝世后没有明确安排,贾赦重新接管了荣国府,那么将来就未必是李纨当家。

贾赦才是贾母的长子,才是袭了荣府官位的人。只不过贾母夫妇更喜欢次子贾政,让皇帝额外赐给贾政一个官衔,贾政才有了代表荣府的资格。贾母在世时她说了算,她让贾政一方住在荣府,成为荣府的形象代表,贾赦也只能遵照执行。但贾母百年之后,贾赦如果要跟弟弟要回自己的权益,也不是没有理由的。

如果贾政让出主事荣府的位置,贾赦接手,那么理所当然就是王熙凤继续当家。她的能力和成绩摆在那呢,没有第二个人选了。虽说贾赦已经是荣国公第三代了,第四代的贾琏无法再袭爵位,但贾琏好歹已经捐了一个同知了。丈夫有官职,王熙凤又是公认的理家好手,就算贾赦去世,王熙凤夫妇也是合理的荣府继承人。

开开脑洞想一想的话,假如贾母去世后,贾赦贾政兄弟相争……然后下一辈的贾琏贾珠相争……拼名义,王熙凤所在的长房占优;论实力,李纨所在的二房更强……那局面就复杂了。还是像现在这样,有实力的贾珠早早去世,有名无实的贾赦被晾一边,二房为主导,多少有些名不正言不顺,于是请来长房继承人夫妇长期入驻,掌握管家实权,这样两房平衡得比较好,也比较像一家人。

以上是头条号“海阔天空诗酒花”的回答。欢迎在今日头条APP关注“海阔天空诗酒花”,图文、问答、视频,海阔天空随便聊。


海阔天空诗酒花


《红楼梦》中,荣国府当家的不是王熙凤而是王夫人。

根据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琏凤夫妇是“目今现在乃叔政老爷家住,帮着料理家务”。

而帮着料理家务的原因是琏爷身上现捐了个同知,也是不喜正务的,于世路上好机变,言谈去得。

两个原因,第一,贾琏本人不喜正务,第二,贾琏的能力在人情世故,即原文上说的世路上好机变。

那么,我们看贾珠,头胎生的公子名叫贾珠,十四岁进学。

进学是个专有名词,就是童生准备考秀才的意思。

所以,与贾琏相反,贾珠是个喜正务的。而且,还喜得出成绩,不然也娶不到前国子监祭酒的女儿。如果不死,那是要继续进学的。不可能“料理家务”。

王熙凤在整个理家的过程中是大量接触“外男”,以古代女性地位,这个接触是需要丈夫背书的。

一个不料理家务的丈夫,怎么为妻子的一言一行背书呢?


纠结女王亦超


不一定,根据《周礼》的分封制度,贾珠并不是荣国府嫡长孙,虽然他是大哥,但他只是贾政这支的,所以他是贾政的嫡长子,而不是荣国府的嫡长子。嫡长子继承制所说的嫡长子指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儿子,嫡长孙指嫡长子正妻的第一个儿子。因为贾政属于二房,所以虽然贾珠比贾琏大,但是贾琏才是荣国府的嫡长孙,将来继承荣国公的人也是贾琏而不是贾珠。如果将来贾母过世后,世袭荣国公是贾赦这支,贾政则没有爵位,或许因为这个原因,贾母比较偏心贾政和二房的人,贾政之所以逼宝玉考功名也因为这个吧。就像《白鹿原》里族长永远是老大白家这支,老二鹿家即使再有才能,辈分再高也当不了族长。

王夫人之所以能在贾家管事,因为她王家势力大,而贾赦的正房去世早,邢夫人只是个填房。因为填房本来地位就低了一级,她家势力也不大,才能也不及王夫人。

李纨的父亲是国子监祭酒,算是书香门第出身,但她主修德,还信女子无才便是德,她才能一般,属于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如果管一个二三十人的小家,或许她能以德服众,管理得很好,但管理一个几百人的大家就很难说了。贾家有像焦大这样持功傲主的老仆,也有丈着主子吃过她几天奶而老气横秋的老妈子,更有各种各样的泼皮无赖,所以管理这些人并不能靠以德服众,而是要恩威并施。如果李纨管家,宁国府就是她的例子,因为尤氏的才能不输李纨。

假如贾珠在世,或许是李纨和凤姐一起管理,恩威并施,一个唱红脸一个唱黑脸,李纨和凤姐相互制衡,一刚一柔相互补充。当然出风头上场面的事大多数应该还是凤姐处理吧。因为她来自世家,又是长房,而王夫人又是她姑妈,凤姐有才能,口才好,处事刚断,有威严。她连焦大这样的老功臣也敢绑起来,扔掉马厩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