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是谁打响了“九一八”抗日第一枪?

又到“九一八”了,每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都不会忘记这个令人痛心的国耻之日。当年张学良拥有装备精良的东北军三、四十万,却奉行不抵抗政策,致使东北三省三个月就沦丧日寇。可以说,“九一八”事变是我们中国近代史上最悲催的惨剧之一。

是谁打响了“九一八”抗日第一枪?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就在9月18日当晚,日本关东军独立守备队第2大队发起向北大营的攻击时,一个东北军的团长,不顾上级不抵抗的命令,率部奋起反击,打响了东北抗日第一枪。

这位有血性的军官,名叫王铁汉,时任东北军第七旅620团团长。

是谁打响了“九一八”抗日第一枪?

让我们回到1931年9月18日那个晚上。

1931年9月18日晚22时20分,中国沈阳,北大营。

这是沈阳城以北3公里处的一座军营,规模巨大。东北军独立第七旅王一哲部10000人驻扎于此。此时此刻,熄灯已经很久了,营区的士兵们纷纷进入了梦乡。然而,大营以北的野地里,一支穿着土黄军装的外国军队已经展开了攻击队形。他们是关东军满铁独立守备队第2大队,其任务是在柳条湖铁路发生爆炸后,立刻向北大营发起进攻。

22时30份,柳条湖方向传来一声巨响,关东军满铁独立守备队第2大队600人立刻向北大营发起了攻击。

是谁打响了“九一八”抗日第一枪?

南满铁路柳条湖段

600对10000,双方在人数对比上差距甚大。不仅如此,这支独立守备大队,只是一支铁路治安部队,以轻武器为主,仅有的重炮,炮弹极为有限;而第七旅则是东北军的“模范旅”精锐,不但枪炮齐全,甚至还有一支成建制的坦克部队。不论从人数上,还是装备上来看,这支贸然进攻北大营的日军小部队,似乎是在一心寻死。

然而,历史的真相却让人大跌眼镜。600人的日军小股部队,在炮火掩护下,端着枪,哇啦哇啦乱叫地冲进了北大营东北军驻地,而东北军从上到下,竟然放弃了抵抗,仓皇逃窜!

几个小时后,仅仅付出2人阵亡的代价,日军就轻松攻占了整个北大营。

随后,日军攻击部队立即向北大营东侧620团营房攻击。这一次,狂妄自大的日军,碰到了钉子。

和其他东北军将领不同,620团团长王铁汉很早就嗅到了战争的味道,因此,他一直在悄悄做着战争准备,并给士兵发放了枪支弹药。当晚,当日军靠近620团时,王铁汉并没有执行东北军参谋长荣臻的“不准抵抗、不准动,把枪放到库房里,挺着死,大家成仁,为国牺牲”的操蛋命令,而是立即下令还击。

620团与日军发生了激烈的枪战。然而,由于该团不是第7旅主力团,只有轻武器,缺乏重武器。而日军除了攻击部队携带有重武器之外,还从日军驻地调来了一门巨炮,猛轰620团营地。620团全体战士虽然英勇作战,但奈何敌军火力太猛,伤亡巨大。到19日凌晨3时,迫不得已的王铁汉只好率军冲出北大营,撤往东大营与大部队汇合。至此,北大营东北军营地完全陷落。

是谁打响了“九一八”抗日第一枪?

日军向北大营进攻

北大营一战,日军伤亡25人,我军伤亡失踪总计483人。“我们手上就几颗子弹都能打成这样,如果豁出去打,我们旅有1万多人,那几百个鬼子肯定被我们全歼!”王铁汉事后曾经遗憾地说。

王铁汉的抵抗,虽然没有阻止日本关东军的军事冒险行为,但也正是因为620团全团上下的奋起抵抗,让国人看到了东北军将士的血性,也为后来部分东北军将士抵抗日军侵略,树立了榜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