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6 速途研究院:2018年Q2小程序行業研究報告

2017年1月小程序正式上線,早期的小程序數量較少,用戶增長非常緩慢。在2017年末小程序開放遊戲項目,同時在首頁添加下拉小程序入口,並選用遊戲“跳一跳”作為重點推廣對象,隨後“跳一跳”成功引爆朋友圈,從那時候起小程序的訪問量大增。直至2018年第二季度,微信小程序數量已經突破百萬,小程序的用戶規模也接近3億人。同時,在小程序的流量誘惑下,接連吸引諸多巨頭入局。

速途研究院:2018年Q2小程序行業研究報告

速途研究院分析師通過對2018年Q2小程序行業公開數據的收集整理,並配合用戶調研,分析討論國內小程序行業的發展趨勢。

小程序入口TOP15分佈

速途研究院:2018年Q2小程序行業研究報告

目前微信已經開放小程序入口多達64個,在2018年Q2的統計中流量前五位分別是微信群聊入口、下拉聊天主界面、APP分享消息卡片、發現欄小程序主入口、搜索框的搜索結果頁。最開始下拉聊天主界面是最主要的場景入口,隨著微信群聊開放小程序入口場景,群體裂變效應籠絡了更多的流量。

分享小程序信息卡片在場景入口中同樣佔有重要地位,用戶彼此之間的分享是傳播的基礎。另一大媒體平臺微信公眾號也正在逐步開放,公眾號文章、模板消息和自定義菜單都成為了新入口。下一步微信小程序會繼續豐富場景入口,這將有利於流量的充分吸收。

隨著時間推移,小程序用戶使用頻次下降速度快

速途研究院:2018年Q2小程序行業研究報告

小程序用戶平均使用頻次方面,第一週高達36.5次,隨著新鮮感的消失用戶使用頻次也會逐步下降,而且下降的速度很快。第二週平均使用頻次降到25.7次,到了第四周則只有7.5次。

小程序目前體現出的主要問題便是用戶粘性不足,無法保障用戶的固定使用頻次。不同於APP,小程序屬於輕應用概念,特點是無須下載,用完即走。但是小程序內容卻過於注重集約化,這導致了用戶的粘性不足,月活躍人數也極不穩定。事實上,有不少的用戶在失去新鮮感之後還是會選擇重回整體體驗感更佳的APP。

小程序電商用戶增長迅速

速途研究院:2018年Q2小程序行業研究報告

電商小程序在小程序體系中發展最為突出,成為商家在雙十一、618等電商節日造勢營銷的重要途徑之一,而曾經的爆點小程序遊戲則露出後勁不足的勢頭。進入2018年第二季度,各類電商小程序用戶流量呈現爆發式增長,小程序電商的設計相較於APP而言更方便用戶選購商品,憑藉“即買即走”的特點,切中了用戶的訴求,使其成為電商用戶消費新入口。

數據顯示,2017年小程序電商用戶規模較小,由於當時小程序普及率比較低,商戶多處於觀望狀態。在2018年年初小程序電商用戶規模開始迅速增長,預計2020年小程序電商用戶規模可以接近4億人,與移動電商用戶規模的差距將不斷縮小。

用戶添加的小程序數量不多

速途研究院:2018年Q2小程序行業研究報告

數據顯示,用戶平均添加的小程序數量以6-10個居多,比例達到了42.7%,排在第二位的是1-5個,佔比接近三成,而添加超過21個的重度小程序用戶只有11.8%。

如今小程序數量多達十幾萬個,但是每個用戶實際上日常選擇使用的卻很少,由於小程序沒有集中入口,用戶有些眼花繚亂。用戶更多的是在嚐鮮之後便立即放棄,真正留下的用戶少之又少,這一情況也讓開發者感到沮喪,在產品功能、產品形態以及開放程度方面與開發者的預期差距較遠。

小程序的發展存在一些問題

速途研究院:2018年Q2小程序行業研究報告

在小程序存在問題的調研中,超過六成的用戶認為小程序功能不全,影響使用體驗。小程序雖然操作簡單快捷,但這同時也成為了小程序的限制因素。對比手機應用,小程序的功能處於劣勢,不能支持更加深入的功能體驗,因此時間長了用戶多會放棄使用小程序。

有51.3%的用戶認為小程序種類受限,目前小程序種類不多,以電商流和遊戲類為主,其他種類小程序數量很少。其中,電商小程序發展最快,數量最多;遊戲小程序已經跌落神壇,不再火爆。至於支付隱患等問題則需要技術的支持,短期內無法得到改善。

速途研究院分析師認為:未來小程序是電商的天下,目前移動端成為消費者網購的主要渠道,但是移動電商的人口紅利已經過去,因此小程序電商有望成為商家及電商平臺開拓移動電商市場的重要領域,電商小程序的市場規模及用戶規模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並且小程序將打通線上和線下,憑藉微信端的社交優勢不斷吸引線下傳統商戶加入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