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8 如何看待索羅斯「中國經濟硬著陸」的觀點?

只看6.9%這個GDP總量增速數據,很容易霧裡看花。
剛好各地的經濟數據統計陸續出爐了,我們來結合這些數據,看看中國到底有沒有硬著陸。



就2015年的名義GDP增速(我更喜歡這個數據,看的更清楚,以下全是名義GDP數據),31個省市地區全部下滑了,不過下滑的情況差別很大,可謂冰火九重天。
首先是東北三省+華北三省(河北、山西、內蒙古)+西北三省(新疆、陝西、甘肅),這九個北方省份的增速全部在4%以下,並且有的省份陷入負增長區間,說是硬著陸並不為過。這些省份是中國主要的煤炭、石油、鋼鐵資源產出地,在目前大宗商品價格暴跌的環境下,可以說早有定數。去年巴西、俄羅斯經濟都是負增長,貨幣匯率大幅貶值,環球同此涼熱。
鋼鐵、煤炭中國產量佔全球一半,主要是自己的問題。只要產能有效的淘汰個三成,馬上就能恢復盈利能力。因此未來如何,就看李博士改革的力度
石油是全球性的過剩問題,中國減了沒用,還得美國、俄羅斯、中東一塊減才行。以目前的局勢來看,似乎誰都不願意減,都硬扛著,就看誰扛不住了。所以短時間內,完全看不到油價反彈的跡象。
不過依中國作為最大石油進口國的利益來說,油價越便宜越好,北方產油區也就只能委屈一下了,所以當局對這塊的改革,比較保守。說白了就是,用其他地方的利潤,補貼產油區,保證你不死,至於未來,就看各自非油產業的成長了。這注定是一場漫長的蛻變,轉型的時間估計以十年計。


其次是西南三省(貴州、西藏、重慶),增速仍然高高在上(10%-13%),這和當地的固投仍然維持在較高水平有關。比如貴州,去年前11個月,固投同比增長22%,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1個百分點,他們和中國的其他地方似乎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
貴州的固投中,軌道交通的投資最驚人,增速同比為46%。翻看了一下貴州的高鐵規劃,未來五年每年都將會有新線建成,市市通高鐵,上面似乎要將之打造成整個西南的交通樞紐。
這樣的大投入,要說持續性當然是可以懷疑的,不過在中國,什麼奇蹟都有可能。至少現在,要說他們硬著陸,鬼才信。

只看最高和最低的都不合理,因為中國經濟的主體,其實是東部和中部的廣大工業省份。只要這些地方不崩,那麼說硬著陸就是扯淡。
2015年,增速落在5%-9%區間的省份,有19個,包括從山東-河南以南的三分之二國土。正是他們相對較小的增速放緩幅度,使得中國經濟雖有風險,仍舊穩定。
進一步細分,這19個省份,又可以大致分成三類。

第一類,是增速放緩相對明顯的天津+中部內陸省份。

重工業時代的明星天津,在2015年終於開始墜落,增速由9.41%跌至5.19%,放緩了4個百分點。天津的危機,顯然是受到了去年那一場大爆炸的後遺症影響,不過就根源來說,仍是重工業的產能過剩。只不過與北方的單一礦業地區相比,天津的重工業結構更復雜,有大量的中間產品。與上游資源相比,雖然也有過剩的風險,但是價格基本保持平穩。也因此,使得他避免了“斷崖式下跌”的危機。
中部內陸省份與天津所面臨的形勢是類似的,經濟主體同樣是服務於房地產的重工業。就目前來看,未來的幾年,由於勞動力人口的萎縮,房地產需求不足,重工業應該還會持續回落,離谷底還有一段距離。漫漫長夜,何處是盡頭?如果從人口增長的角度,結合產能出清的過程,起碼還需要3-5年的時間去化療。

第二類,是增速放緩處於中速區間的上海+江蘇、山東、福建。
上海增速5.96%,同比放緩3個百分點。按道理來說,去年股市大漲,上海應該是最受益的才對,放緩幅度這麼大,實在讓人驚訝。翻看上海的經濟數據,果然,三產表現還是不錯的,拖後腿的主要是工業。在四大一線城市中,上海擁有規模最龐大的重工業,然而在過去的一年,汽車銷量基本停滯,鋼鐵、造船、石化都嚴重下滑,正是這些行業的寒冬拖累了上海。

江蘇、山東、福建三省,就跟上海一樣,一邊是步履蹣跚的重工業,一邊是相對先進的消費品產業,比如山東的家電,江蘇的高端製造,福建的電子業,佔比都不小,這些產業擁有強大的出口競爭力,在危機重重中扮演著開路先鋒的角色。

第三類,是抗打擊能力最強的北京+浙江、廣東,放緩幅度都在2個百分點以內,已經是處於止跌回穩的轉折點。
1,北京三產比例超過八成,已經是一個純服務業城市,基本不受重工業下滑的影響。
2,浙江民營經濟發達,代工佔比小,無重一身輕,電商紅利催化,影視產業發達,可以說風險都避開了,新興產業又捏在手裡,所以就轉型來說,可謂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3,廣東在所有省份中,擁有著最低的重工業比例和最高的科技產業比例。全國轉型看廣東,廣東轉型看東莞。東莞是中國世界工廠的核心,2008年開始轉型,經過8年的騰籠換鳥,終於到了驗收的季節。2015年,東莞的實際GDP逐季加速,第一季度6.7%,第二季度7.4%,第三季度7.9%,第四季度8%。這其中的奧秘,就在於東莞蔚然成風的機器人工廠改造大潮,和大量深圳科技產業的遷入。與之對應,2015年廣東的外資流入在11年後再次超過江蘇,成為FDI第一省。

如無意外,新興產業佔比較大的北京、浙江、廣東在2016年將開始重拾增長的軌跡,宣告轉型的成功。就像是一列長長的火車,車頭已經駛出了風暴區。

回過頭來看,中國的31個省份,
——北京+浙江、廣東,約佔經濟總量的20%,即將進入上升軌道。
——上海+江蘇、山東、福建,約佔經濟總量的25%,正在轉型谷底,下跌風險有限,但離成功還需兩三年。
——天津+中部省份,約佔經濟總量的30%,正在繼續尋底的過程中,需要3-5年的時間。
——重慶+貴州、西藏,約佔經濟總量的4%,繼續打雞血,一直飛在天上。
——北方九省,約佔經濟總量的21%,已經趴著,5年內都難以看到復活的可能性。
雖然說,北方九省已經是妥妥的硬著陸,中部省份的經濟也未見底,但是畢竟,還有製造業底蘊強大+服務業日漸長大的半個中國,整體硬著陸的可能性並不大。
中國是一個超級大國,只要政策不犯大錯誤,有的是轉身的空間。

如何看待索羅斯「中國經濟硬著陸」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