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6 為何古代人用的兵器,都這麼重?現代人終於揭開了答案!

古人經過長期生產生活的鍛鍊,體力自然比現代人要強上許多,不過古代兵器並沒有我們所想象的那麼重,我們所看的《三國演義》,還有《水滸傳》,等等這些小說很大程度上基於藝術想象,帶點誇張的手法。

為何古代人用的兵器,都這麼重?現代人終於揭開了答案!

不過,除了體力之外,作戰確實還要靠訓練。曾有人試著揮舞秦始皇時代的矛戟,開始確實感到吃力,但訓練兩天,很快就適應了。這不是力氣的問題,而是能不能吃苦耐勞的問題。

《說唐全傳》演繹的隋唐各路好漢,一個比一個厲害,他們為什麼一個比一個厲害?就因為他們的兵器一個比一個有分量。比如,書中所表的第一條好漢李元霸,手使兩柄鐵錘,重八百斤,排名第六的伍天錫,手使一柄混金鐺,重二百多斤,這樣的分量按理說也夠重了,但跟李元霸交手,只一個照面他就敗下陣去,簡直不堪一擊。唐朝時的一斤等於現在的661克,八百斤的鐵錘,其分量相當於現在的一千多斤,即便是最優秀的舉重選手也不可能把它舉起來。這樣的描述,顯然是小說家姑妄言之的虛構。那麼,真實的古代兵器,究竟有多重呢?

為何古代人用的兵器,都這麼重?現代人終於揭開了答案!

這些“重兵器”形成的文化背景,就是古代戲曲和小說裡的特殊戰法:兵對兵,將對將。往往兩軍對壘,雙方大將出來單挑,雄兵十萬,不及大將一人。好比曹、袁對陣,關羽出馬,立斬顏良文丑於馬下,士兵們根本不用搏命,這場戰鬥勝負已分。《三國演義》裡,那麼美的文字和畫面,是否需要一把威武無二的大刀出場?

為何古代人用的兵器,都這麼重?現代人終於揭開了答案!

其次,古代人沒那麼誇張力氣。張良刺殺秦始皇僱傭的力士能投擲百二十斤的鐵錐,現在的標準只有三十公斤,沒有非常誇張。在清代的武舉考試裡面有專門的考察力氣的項目,首先是舞刀,其次是掇石。刀的等級為80斤,100斤和120斤,要能前後胸舞出刀花;石的標準是200斤,250斤,300斤,要舉離地面一尺,高過膝蓋或前胸。最重的300清斤制石只相當於現在的180公斤,而且不要求舉過頭頂,現在的舉重選手皆能輕鬆拿下頭等,稍受訓練的力士在當年中武舉也不困難,所以並沒有古人力氣就特別大的證據。

為何古代人用的兵器,都這麼重?現代人終於揭開了答案!

我這裡說的“偃月刀”不是《三國演義》裡關羽的青龍偃月刀,而是古代騎兵和步兵都能使用的長重兵器,有的重達40千克,使用時必須雙手握持。主要攻擊方式為劈、砍、剁,因為掄砍起來的力量非常大,如猛虎撲羊,很難招架。一些猛將和力氣大的士兵都很喜歡用偃月刀。因為騎兵衝鋒時,用劍刺殺,很不方便,還會把自己頂下來。用輕巧的刀砍殺,也難以做到一擊斃命,因為唐朝以後盔甲變得越來越堅固,必須要很沉很重的刀,才可劈殺。

為何古代人用的兵器,都這麼重?現代人終於揭開了答案!

所以我認為力氣是練出來的,古代戰爭頻道,孩子從童年開始就習武練力氣,古代也沒有現代科技發達多數事情工作要靠體力所以古代人相對要比現代人有力氣的群裡要多。如果現代人也是靠體力工作多的話肯定比古人有力氣。因為現在物質食物要充足的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