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疫情過後,各中小型企業如何自救呢?

常馨


這次疫情,中小企業受到的影響比較大,尤其是在第三產業服務業為主的中小企業更是如此。“開源節流”是必須採取的措施。“節流”屬於被動的防禦,唯有“開源”才能真正渡過難關,對於廣大中小企業來說,疫情中必須要有銷售、要有現金流才能活下去,在實體已經幾乎沒有客流的情況下,必須採取線上模式,這是本次疫情的命令式要求。

可以先看看在這次疫情裡自救比較好的企業案例:

安踏在疫情剛開始的幾天就推出了“全員零售”銷售方式,安踏在國內的門店數已經超1萬家,動員超過3萬名員工及經銷商開微店,日銷售額最高破千萬元。

太平鳥4500多家門店,利用線上小程序分銷、直播、社群營銷、企業微信實現了半數暫停營業門店有銷售,日均總零售額突破800萬。

茵曼聯動全國600多家門店店主開展社群營銷。全國600多家門店店主在朋友圈、微信群推出特定的商品。目前,“茵曼微店”小程序的日活躍用戶已經突破6.5萬人,超過2019年雙十一當天的活躍人數。

林清軒在疫情爆發後線下門店停業,銷售業績暴跌90%。但在隨後的2月1日-2日,武漢地區銷售業績連續兩天排名全國第二,所有訂單全部來自線上。隨後的幾天內,林清軒全國銷售業績也已經回到正常水平,部分地區的業績甚至達到了平時的200%。

這些都是以實體店鋪為主要銷售渠道的品牌,在面臨突然的經營風險時候,可以馬上把業務轉到線上,通過小程序、直播、APP、社群等方式展開銷售。

這一個多月的時間,顧客的消費習慣、社交習慣、生活習慣都已經發生了重大改變,全民宅在家的同時培養了顧客習慣線上生活方式,線上各項數據在此期間得到大幅增長。

據上海商務委數據,受疫情影響電商平臺訂單量激增,同期相比增長超過50%;另據京東到家數據,從除夕至大年初九,全平臺成交額同比去年增長約374%,其它日用品最高成交額同比增長高達736%;據媒體數據,疫情期間的生鮮電商訂單量暴增超300%。

全民宅家形成的全面上線促使線上流量大爆發,也促使所有的零售商和品牌商必須要迎合這一特殊的消費形態變化。可以預見,接下來零售行業將會迎來一波強烈的數字化轉型潮,而且轉型的重要方向是社交電商。

以前,對於品牌商來講,核心的銷售渠道主要是線下的實體店和線上電商平臺銷售,本次疫情倒逼品牌商在走出了第三條道路:線上社交銷售渠道。淘寶、微信、抖音、快手等線上頭部流量平臺已經紛紛給予了大力支持。

從2016年開始興起的直播、社群等線上社交銷售方式終於走到了零售舞臺中央,並有可能成為另外一種獨立的商業業態或商業渠道而深刻地影響零售商業的發展。

在這輪全員在線浪潮中,不同的商業業態呈現了不同的效果。生鮮電商、直播、社群等方式大行其道,促使零售業態進一步豐富和分化。體驗業態、零售業態、民生商品類型各自有了不同的營銷方式和渠道。體驗業態走線上難度大些,本次疫情主要是零售商品在線上的全員上線模式後得到了發展。主要推動的是商品零售,核心銷售品類為生鮮農產品、糧油、化妝品、消毒護理產品、家居。

經過本次疫情的倒逼,以及各大社交平臺的支持,各中小企業完全可以在已經取得的社交銷售經驗基礎上繼續深化研究,充分發展這一銷售利器。

另外就是社交電商銷售模式給零售人員帶來的第三方服務和銷售代理機會

這次疫情導致獨立銷售個體或機構在社交平臺上呈現出巨大的銷售力量。以直播為例,18年淘寶直播電商在線交易額1000億,到了19年直接翻了2.5倍,高達2500億。疫情期間因為不能出門,直播電商更火了。

在疫情之後,會有更多零售人入駐直播賣貨平臺。隨著越來越多的零售人手握優質客戶群體進行銷售,他們/她們將會逐漸探索這種銷售渠道和銷售模式,大量手握優質客戶群體的零售人員將不只是服務於某一個品牌,開始出現獨立於電商和商場外的第三方銷售機構和人員,依靠與客戶更緊密的粘度、公信力、營銷能力、選品能力等實現強大的商品分銷,這應該也是中小企業渡過疫情的機會。


半鯨商業雜談


突如其來的“黑天鵝”事件,你的企業還好嗎?

誰也沒想到,一場武漢疫情,把年前制定好的2020年運營計劃打亂了,面對的抗疫和延遲復工,無人出門上街,全社會都處於隔離狀態,這時候我們之前搭建的私域流量就能派上用場了。

【一】直擊疫情下門店的3個痛點

痛點1:無上上街——客戶不上街,不上門,不開店;門店無人,生意無法做

痛點2:線上無交付產品、服務——實體企業、門店無線上交付產品的該如何?

痛點3:員工無事,工資卻要發——不知員工該做什麼,特別對於導購等,線上辦公無意義。

【二】疫情下的3個自救指南

指南1:建立私域流量池

①從公域流量引流到微信群,互聯網上流量很廣(抖音、知乎、小紅書、今日頭條)

指南2:門店線上化

①周邊配送:抓住窗口期,電商還未復工前,可配送產品要做的比電商更快,可通過朋友圈交付

②在線交付:教培、健身、工具類通過直播類完成

③線上產品開發:線上已有專屬產品、開發或轉化適合的某產品到線上,線上線下結合,勿盲目

可以運用我們線下課講到的群成交公式:售前預熱×售中氛圍×售後追蹤。

首先你要選好做活動的產品,然後設計1周劇本,預熱一下,通過朋友圈點贊和評論區發佈活動,挑選有意向參與群成交活動的小夥伴進群。


②售中氛圍:激發從眾心理,集體下單

建好群后,如何運營和開展活動?這過程中主要有四個氛圍預熱技巧:紅包-接龍-訂單截圖-收單倒計時。

發紅包→預熱;訂單接龍→利用消費者的從眾心理,刺激圍觀的群友下單;訂單截圖→證明活動的真實性;倒計時→營造緊張氛圍,促使猶豫不決的客戶下單。


③售後追蹤:一對一跟進未成交顧客戶

對於參與群成交活動的客戶,一定要做好售後追蹤服務。主要有這三種技巧:群內 、一對一跟進和朋友圈跟進。這步驟做好了還可能會給你帶來複購和轉介紹哦。


行動清單:結合你企業目前情況,打造一款可以線上交付的產品。

互動話題:疫情發生後,你開展了哪些線上業務?歡迎你跟我分享。


坤龍老師


這個問題昨天我已經回答過一次了,今天又來回答一次。前些天,有幾家媒體也在採訪我這個問題,希望我能夠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在給媒體的答覆中,我主要提了如下幾個方面。

我認為,中小企業的自救,應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一是竭盡全力降成本,從多角度深挖成本節約潛力;多少年來,企業一直都在努力降成本,但降成本總是如海綿裡面的水一樣,只要你肯擠,總還是有進一步降低的空間的。事實上,沒有一個企業,真正將成本降到了最為合理的地步,尤其是中小企業更是如此。

二是進行生產經營計劃的靈活調整,在有效需求充足的情況下,需提前謀劃疫情結束後的產能擴張與加班安排;目前看,正常復工率很低,但遲早疫情會過去,企業將全面復工。所以,一定要提前預測好可能的復工時間,提前安排好未來的生產經營計劃,爭取以後續的產能擴張或加班加點趕進度,來降低最近不能復工的不利影響。

三是根據企業情況進行合理的投資調整,以收縮性策略確保渡過困難期;既然現在已經很困難,那就應該主動調整計劃,調整戰略。面對當前的嚴重疫情,以及其將對企業發展產生的顯著不利影響,為了長期的發展,當前的根本任務不是擴張,也不是創新以增強發展潛力,而是如何在嚴峻形勢下活下去。只有活下去,未來才有機會談發展,才有可能有資格去談發展質量。為了活下去,暫時性的收縮是必然選擇。

四是必要情況下,適當減少長期性資金支出,減輕當前資金壓力;這一點和第三點是有關聯的。既然當前的根本任務是活下去,所以中小企業不必過多去考慮長期資金支出。也就是說,中小企業應當削減對外股權投資,適當削減研發支出,減少品牌建設投入。這些東西,等未來活下來再說。如果活不下來,投了也是白投,甚至可能還會加速死亡。

五是面對疫情爆發所導致的需求下降,積極開拓市場,穩定市場有效需求;疫情的爆發,不可避免地減少了消費需求,也減少了投資需求。面對需求的全面下滑,企業需要在疫情結束後,快速有效開拓市場,努力增加有效需求。即使是採取了收縮性策略,在疫情結束後的市場開拓也是有意義的。畢竟誰恢復得快,誰就更能贏得未來。

六是與政府、工會進行協商,尋求達成共渡難關的臨時性制度安排。這主要指的是工資,包括不能復工期間如何支付工人工資、支付多少工資,以及復工以後支付多少工資。應對疫情不利影響,既是企業的責任,也是員工的責任。企業死了,員工也將失去工作;救活企業,也是為了員工的長期利益。所以在這種特殊的困難時期,通過協商達成臨時性的降低工資水平的協議,也許是有意義的,也是必要的。


劉興國


這一輪疫情從春節開始,到現在,已經一個多月,按照影響的延伸,應該會在兩個月以上,這裡說的是全國範圍內,現在開始復工,等到全部復工的話,估計至少還得一個月左右,因為還有有局部不間斷的個體案例出現。

這次疫情的影響,不單單影響的中小企業,全國的經濟都受影響,不管大型小型。疫情過後的發展問題,不單單是中小企業主關注的問題,國家更加關注。中國的經濟發展按照現在的增速來看,還是要保6的,如果不能到6,那會引來一系列的問題,無論是經濟活力、就業率等等。

個人看來,在疫情過後,國家會出臺一系列的經濟刺激措施,這個措施會有點到面的鋪開,有宏觀的,有行業的等等,比如相對寬鬆的貨幣政策,比如基建提速、比如鼓勵新型經濟發展,5G鋪設提速,信息產業創新升級,前幾天還出臺了一個汽車行業相關的政策等等,當然也可能出臺一些階段性的減稅降費政策,而且也許會是政策和資金支持都會有。中小企業一直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參與方,是大型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的業務延伸承接方,這些政策會直接或者間接的給中小企業一個快速發展的空間,可能會訂單會激增,業務量和工作量大幅增加。這些都是有可能的,因為我國的國民經濟發展要在剩下的不到10月裡,把落下的部分彌補回來,這就必須提速。而中小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一個縮影,整體的發展趨勢和路徑是大體相同的。

因此,中小企業疫情過後,隨著國家經濟政策的出臺,自身發展會在整體經濟的帶領下逐漸復甦,只要中國的經濟一片向好,那這個疫情就是一個突發事件,不會影響大的趨勢。


大布頭


開源節流:

1、儘量 砍掉一切不必要的開支,延遲支付貨款等應付款。

2、儘可能降低你的租金成本。

3、砍掉當前不能產生現金流的產品和業務。

4、儘可能減少不必要的人力成本,留住人才是企業最大的財富。

5、儘可能縮減不必要的營銷成本,但如果是正回報的營銷投入,反而應該適當增加。

6、減少一切不必要的原材料成本或研發成本。

7、延長賬期,貸款期限,申請補貼,稅費減免等。



人生如品茶


「疫情」疫情肆虐之下,中小型企業該如何自救?

就在我們舉全國之力抗擊病毒疫情之時,卻另有媒體透出,在疫情肆虐之下,中小微企業生存好艱難的消息,國內知名餐飲企業西貝創始人賈國龍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西貝員工有2萬多人,一個月工資超過1.5億元,兩個月就要3個多億元,而西貝賬上的現金流撐不過三個月”。受疫情的影響,不少小微企業都表示:“在疫情之下,我和我的企業都快熬不過去了。”

實際上,遇到本次肺炎疫情,我們國家的政府也並非沒有采取應對措施:第一條,就是在2月初釋放了1.2萬億逆回購,主要就是增加金融機構的流動性,引導銀行間拆借市場利率下行,從而降低中小型企業融資難、融資成本高的問題。

第二條,央行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物流運輸、文化旅遊等行業,特別是小微企業,各金融機構不得盲目抽貸、斷貸、壓貸。第三,很多地方政府提出倡議,要求轄區內業主和房東主動減租,以此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與企業共度難關。

「疫情」疫情肆虐之下,中小型企業該如何自救?

儘管各地政府都採取了一些積極措施,甚至還可以緩繳社會保險、延期繳納稅款。不過,對於中小微企業來説,也是要努力生產自救,爭取渡過短期的難關,儘快走出現在的困境。那麼中小企業該如何應對這場病毒疫情帶來的危機呢?

首先,線下服務(產品)可以搬到線上服務(產品)。在疫情面前,受到衝擊最大的就是線下餐飲、教育、旅遊、服裝等行業,但是隻要你從線下走到線上,雖不能説全面度過難關,但起碼也是一種自救之道。比如服裝行業可以搬到網上做電商,餐飲店生存不下去,可以送外賣業務來減輕損失。教育可能搬上線上學習。而藥店也完全可以開到網上。將網下的業務搬到網上,爭取早點熬過難關。

再者,在肺炎疫情肆虐的這段時期裡面,企業也沒必要一定要讓員工都坐在一個辦公室裡上班,可以在家裡面做業務。早在2003年非典時期,我看到很多外貿公司都讓員工在家裡面上班。做外貿,根本不需要來公司上班,這樣可以節省通勤時間,也避免出現在人流量大的地方。而且趁著這個風口,將來會有大批線上辦公軟件出現,以提高個人在家辦公的工作效率。隨著,未來有能力的員工可以變為獨立的經濟體,比如自由職業者,線上辦公將成為未來工作的趨勢。

「疫情」疫情肆虐之下,中小型企業該如何自救?

最後,受到疫情肆虐的影響,中小微企業在疫情過後遇到現金流不足的情況在所難免。在沒有業務和現金流的情況下,仍要支付大筆開支。但是對於銀行等金融機構來説,除非央行在考核時,提高對銀行不良率上升的容忍度,否則誰也不敢貸款給中小微企業。所以,中小企業應通過多種方式來解決手中的現金流不足的問題。

比如,華為在發展初期無法從銀行獲得貸款,任正非只能想出內部融資的形式,員工以1元1股的方式參股,員工每年可獲得股息回報。通過這種形式,企業可獲得部分現金流,解決工資開不出的難題,而且還穩定了員工的人心,上下齊心,先幫企業度過難關。

「疫情」疫情肆虐之下,中小型企業該如何自救?

在此疫情肆虐的情況下,廣大中小微企業絕不能放棄自己,一定要相信能夠熬過此次難關,迎接新的發展機遇。此次除了央行、各級政府部門全力支持中小微企業外,中小微企業也要展開自救行為。因為靠別人救助畢竟起到作用有限,而自己想辦法頂住壓力,存活下來,只要能走過去,也許又是一片新天地。


全球快談


等不到疫情過後,就基本死沒了,不用自救,自己埋了吧!腦殘的提問。都在糊弄鬼呢!健康證,健康碼,都不認,我就搞不懂,這人口密集的城裡都能開的都開了,這村裡封的就差再修個炮樓了。外地人根本就不讓幹活,不是本地的根本就不給辦健康證,也不認外地的健康證,復個屁工啊!


漲了漲瘋了


疫情過後,能自救無非就那幾條,加班加點加大產能,補缺這個時間的空檔。加大運營力度,彌補銷售額。開源節流,加大投產縮減開支,等等,這些都是幾乎都是日常內容,日常內容能解決問題的都談不上救!

能活下去的都不叫自救!是加把勁而已!經過疫情生死存亡受到重大威脅的才值得深入思考,比盲目的自救更有意義!

能到救的程度,說明原來就病的不輕,或者突然經過這次事情才發現自己得了重症!這個病多數為了生存由來已久!只不過因為疫情被拿到了檯面上,那麼中小企業到底面臨什麼樣的病根?

1.最難救的一類是,本身就是勞動密集型企業,成本巨大,利潤薄如紙,一年可能只有一個月的利潤都不到!這類太難救,最該思考的如何改行或者重大轉型,如何快速接入大平臺,大網絡,多渠道的銷售!

2.勉強可以救的一類,產品同質化嚴重,這時比的技術,質量,新意,渠道,一定要在這幾方面下功夫,還有哪些新線上線下渠道,還有哪裡賣點沒有被挖掘,還有哪些技術可以改進產品!

3.可以救,需要變個思路的一類。目前很多企業產品挺好,但是還是幾十年前的銷售方式,我生產什麼,你們買什麼。通過這次疫情,是時候考慮,能不能有自己的品牌,有自己多元化的渠道,不在侷限那幾個老客戶,產品能不能直接面向c端,做自己的百年品牌!這類企業只要運用點現在的平臺就可以很快對接,不要因為固化而倒下,那真的太可惜了!



股市宮城


首先,你要企業評估生產經營現狀,面對新的形勢,有哪些優勢和劣勢,是該堅持還是改行,是該擴大還是縮小,困難有哪些?列出計劃一步一步去執行。

這次疫情對餐飲、旅遊、娛樂等行業短期和中期影響都很大,如果你之前就感到經營吃力,本次評估更悲觀,那麼不如趁機改行。

如果疫情對你的企業只是短期影響,那麼就視市場情況有序復工復產,隨著物流、人流的逐步恢復,你的各項業務逐步恢復業務。

因為已停工一個多月,無論是改行還是有序復工復產,最困難的可能就是資金問題。因此,需要對財務狀況進行詳細的清理和核算,應收款有多少,應付款有多少,現金有多少,缺口是多少?落實並評估應收款何時能夠收回,對接協商應付款何時付出,謀劃資金缺口怎麼解決。

資金缺口的解決方式有多種,可以加強管理增收節支、可以向銀行貸款融資,可以向職工集資入股,可以向親朋好友借款自籌等等,但不建議借高利貸。可能很多企業最主要的還是選擇向銀行貸款融資,其實可以多措並舉,根據資金缺口情況和發展規劃綜合確定。

疫情發生後,國家針對小微企業出臺了很多優惠政策,我們應該研究透,利用好。主要是申請政府稅費減免和緩交、貸款貼息、直接補貼等,協調銀行不抽貸、不斷貸和申請低息貸款等。


楊傳多


以退為進,以守為攻!

一:想辦法活下來 留得青山在哪怕沒柴燒,開源節流在這三個月內想辦法讓自己的企業先瘦下來,把所有不必要的成本要想盡辦法節省下來。

二:資源整合,因為在這次疫情期當中,很多企業基本上都是兩三個月都是停頓的狀態, 嗯!所以大家都很難受,可以找一些同行業的大家坐下來看能不能大家一起整合在一起!因為活下來才是最重要的。自己能扛的就扛,扛不住的不要死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