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如果中國女排在所有主攻都無法保證一傳的前提下,用雙自由人戰術會不會有效果?

常春藤67798945


改革後的規則中,各隊都在上場隊員名單中最多可報名兩名防守能力突出的,主要活動區域在後場的自由人,但這是各隊的自願的選擇,不使用自由人戰術的球隊當然就不必報名了。自由人不參與前排隊員的有序的位置輪轉,即只參加在後排的位置輪換。因為自由人的主要任務就是後排防守,順帶的也加強了球隊的一傳。自由人的上場和下場,都不需要經過向裁判請求換人的程序(在死球開始時到主裁判鳴哨前完成換人即可),也就是說自由人的換人不計入每個隊每局不超過的六次的換人次數。這是自由人的“自由”的一面。又由於這個措施的初衷乃是為了加強防守,所以,對自由人在進攻方面的限制就使自由人成了場上最不自由的人了。

不自由之處就是規則規定了“自由人”在場地的任何位置都不得在球高於網高的時候將球打過網去,也就包括了在前排不得攔網(甚至不得作出攔網的動作),不得吊球,不得爭球,不得推送,只能墊球。尤其苛刻的則是,“自由人”在後排的時候可以上手傳球,但當他或她在救球移動到前排的時候,就只有採用墊傳的方傳出本隊球員才可扣球,如果是採用上手傳球,本隊隊員在球高於球網時的觸球、扣球就是犯規,只能待球下落到低於球網的時侯才能將卻擊出,那種情況之下,也就只能把球給其它的隊友了,如果其它的隊員的觸球是全隊的第四次,對不起,本隊失分。看到了吧,之所以“自由人”儘量避避到前排活動的主要原因就在於此。

“自由人”的另一個不自由,就是每場比賽雖然能報兩名“自由人”,但同時又有這兩個“自由人”不能同時出現在場上的規定。那麼,“雙自由人”的概念又是從何而來呢?這種情況出現在球隊除了兩個報名的“自由人”以外,還有一個具備較強的防守能力的“普通球員”,這樣才能在意料之外地出現“後排危機”的情況下,把他或她換到場上以加強後排的防守,以解燃眉之急,當他或她輪轉到前排的時候再根情況決定是否將其換下,實戰中兩種情況都有,但多數是選擇換下。這種戰術在我國女排參加國際比賽的時候也曾經採用過,即在一次國際比賽中出現了“後排危機”的時候,當年的替補小主攻殷娜便被換上場去完成“自由人”的防守任務,輪轉到前排的時候又將她換下。這種戰術只適用於球隊的場上“自由人”撐不住對方的進攻,又沒有在報名時把另一個“自由人”以普通球員的名義報上去的權宜之計,只能稱之為“臨時性的雙自由人”戰術。這個“臨時性的雙自由人”戰術,並不是兩個真正的“自由人”同時出現在場上的真正的“雙自由人”戰術。

另外的一種真正的“雙自由人”戰術則是派上報名名單中的兩個“自由人”都在場上保障防守和一傳。由於規則規定了每個球隊的兩個“自由人”不能同時上場,就需要這個“雙自由人”的戰術必需在本場比賽開始之前報送上場球員名單的時候就已經確定,並根據這個即定的戰術將其中的一名“自由人”以球隊其它位置的名義上報。這種方式確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後排危機”,但如果以普通球員的名義上場的“自由人”輪轉到前排的時候換不換人?如果不換,那麼,球隊在進攻和攔網方面的損失恐怕會比後排防守加強後的所得還要大。如果換人,則其一次上下就佔了每局六次換人次數的三分之一,三個上下就會把六次換人次數全部用光,划算嗎?所以本人以為,對目前我們的女排在亞運會和世錦賽期間是否會採用這種“雙自由人”戰術的可能性的回答就是“基本上不存在”。

陳忠和時期的中國女排曾經在一場國際比賽中使用過一次“雙自由人”的戰術。但那是因為在前一站上海站的比賽中熊姿擔任“自由人”的效果差強人意,陳忠和計劃哈爾濱站由隊中的另一名“自由人”李穎來主打。後來經陳忠和經過考慮改變了原來的計劃,把分別考察她們之間的能力差別的作法,改成了對她們在同一場比賽中的表現進行考察的作法。陳忠和便在比賽開始前報送上場隊員的名單時把熊姿作為主攻報送,讓她和李穎在場上組成了“雙自由人”。這次考察之後,李穎就成為球隊的主力“自由人”。當然,這只是從考察隊員的能力的目的出發的“雙自由人”戰術,而不是從加強後排防守的戰術層面出發的選擇。重溫此事,本人不禁想到,在當下關於李盈瑩和朱婷打對角合,還是張常寧和朱婷打對角合的討論甚至爭論的問題上,如果仿效當年區分熊姿與李穎的能力高低時的“陳忠和作法”,也安排張常寧和李盈瑩在與同一對手,同一場比賽中,上一局由朱張搭配,下一局由朱李搭配,一場比賽過後,豈不是可以大體看出個分曉來?豈不比有人舉這一場的例子,有人舉那一場的例子的嘴仗、筆仗更能有個清晰的界定?何樂而不為?

那麼,中國女排當下的一傳的問題應當怎麼解決?本人以為,就球隊整體的一傳的評價上需要釐清怎麼理解“一傳到位率”,即什麼是“一傳到位”的問題。如果還是把“到位”理解為如馮坤當二傳時的一傳幾乎每個球都能恰到好處的傳到二傳的頭上,只需她雙手一舉就能傳出她和劉亞男、周蘇紅配合的舉世無解的雙快球的一傳才是到位的一傳,那就只能是一個“美好的願望”和“美麗的傳說”。“陳忠和時代”早已經過去了,而且這樣全面的球員也已經是可遇不可求了,不是嗎?但有個問題還是值得我們思考,這就是周蘇紅那樣的里約奧運扣球第五的接應(不是歐美的大接應)都要接一傳,我們現在的還沒有達到周蘇紅的進攻能力的“全面性”的接應為什麼就不能接一傳?為什麼非要把一傳和主攻,尤其是李盈瑩這個主攻捆綁在一起來尋求目前中國女排的“一傳困境”的解決辦法?

有的作者和球迷一直在說里約奧運時女排主攻的一傳如何之好,但這只是他們的感覺而已,他們並不清楚里約奧運的中國女排的主攻只有朱婷的一傳是好的,其它主攻的一傳其實是乏善可陳。從里約奧運官方公佈的數字來看,一傳排名進入前二十九名的隊員裡,其它中國隊隊員的一傳排名都沒有進入到前二十九名當中。不錯,惠若琪在里約奧運上分擔了朱婷的一傳,但分擔的數量並不多,因為儘管惠若琪的一傳是全隊最好的,但是在她和朱婷打對角的幾年裡為了發揮她的進攻能力,她一同時出現在場上的時候郎平大多是安排惠若琪不接或少接一傳,朱婷主接或多接一傳,只是里約奧運的淘汰賽開始後才安排惠若琪接一傳,朱婷全力進攻。比賽中郎平多次對場上離她近的隊喊話,“給朱婷,給朱婷,告訴她做準備。”朱婷的一傳的負擔才輕了下來。所以,接一傳次數少的中國女排的主攻的一傳排名未進前二十九名,並不奇怪吧?所以,那些說什麼“因為李盈瑩不接一傳,才有了朱婷接一傳的現象。”的話乃是十足的無稽之談吧?

綜上所述,本人以為在一傳的問題上“雙自由人”戰術並不是合適的戰術選擇,從目前來看,放寬一傳到位的理解乃為首要的問題。有媒體在總結為什麼與巴西隊爭第三名的比賽時中國隊的一傳會有很大的好轉的原因時認為隊員在接一傳的時候改變了以往的對到位的要求太高的觀念,即把到位理解為大體到位,在大體到位的基礎上再爭取更準確的到位。這個觀念的改革使得她們接一傳的心理壓力的減輕反而使一句的質量有了很大的提高。這是什麼?這是辨證思維,是科學態度。

由此而來的則必然是二傳對一傳在對方發球威脅可能造成的有傳波動的預判,再由預判而加大跑動的距離和範圍,即括大活動範圍,不是想當然的預計球都會準確地傳到自己的頭上,於是便有了一傳和二傳的協調的配合,並隨著一傳訓練的加強和隊員水準的提高而上上升到又一個層次的良性的循環,即默契的配合。世界強隊的一傳真的是每次都那麼準確和順暢嗎?當然不是,是他們的二傳大範圍跑動傳球比我們要好的多,看看錄像自然就知道了,當然,還要伴隨著思考。

提到一傳,李盈瑩便是難以繞過去的一個話題,因中女排一問題的“擴大化”的在輿論中的漫延,以至沸沸揚揚就是從郎平對李盈瑩的一傳的批判才開始“深入人心”的。因為直到今日,以她的一傳決定了她不能和朱婷打對角的理由,以這個理由出發而必欲將其“請出”國家隊的地域主義者仍然還大有人在。他們看不到,也不想看到與巴西隊第二場比賽所以能夠取勝,除了一傳的改變中外,李盈瑩與朱婷的對角搭配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從中可以得到的啟發就是朱婷和李盈瑩對角時的一傳的分配,即朱婷多接一傳,少扣球和李盈瑩少接一傳,多扣球的組合得分一共34分,朱婷20分,李盈瑩14分。這個得分的佈局恰恰的保存了朱婷的體力,使她可以在球隊都處境更為艱難的時候還有力挽狂瀾的餘地,比起她一個人得34分對球隊的整體佈局更為有利的多。朱婷在賽後接受採訪時所說的“也李盈瑩打對角,我作好一傳和保護就行了,都可以不用扣球了。”的話當然不是玩笑,也不是客套,是她對李盈瑩的表現的肯定,也是對這個搭配的肯定。這個搭配難道不比“雙自由人”的搭配更為靠譜嗎?那些朱婷接一傳就影響了全隊效率的說法難道不是狹隘的侷限,侷限的狹隘嗎?難道不知道李盈瑩的一傳還會提高,這個對角搭配的效率也就還會提高嗎?

有人說,我們現在的接應已經達到了陳忠和時期的周蘇紅那樣的全面性的接應的水準,這個“全面性”中自然要包括一傳了吧?一個有著“全面性接應”的球隊如果還要使出“雙自由人”的戰術來,那麼,加在她頭上的所謂的“全面性”還存在嗎?還是待她成為歐美那樣的大接應的時候再來計較接不接一傳的事吧。不然的話,“世界一流隊伍”中的“一流”二字,就先別提了。


杜新1


緊急時刻也是可以用這個戰術,但是必須是比賽開始前向裁判方上報一個自由人為主攻手,按照中國女排目前的兩個自由人陣容,也就意味著中國女排這場比賽場上只有一個自由人能用,目前來看不保險。



現在唯一一個用自由人替換主攻手的國家隊是土耳其女排,但是土耳其女排其實是帶了三個自由人打比賽,一個報主攻,兩個自由人做保障。


那為何土耳其要帶三個自由人,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土耳其女排每個位置上都有非常成熟的隊員,主攻手兩個老將帶巴拉丁,副攻位置隊長艾達帶居內什和貝伊扎,接應也是有博茲帶卡拉庫爾特,二傳有奧茲巴依,這支以老帶新的隊伍很成熟。

相反中國女排就沒有那麼多穩定的隊員可用,主攻位置除了朱婷攻守兼備,其他要麼前排不行要麼後排不行,副攻、二傳、接應都擠不出位置來給一個自由人的名額,所以雙自由人戰術,要麼就直接帶三個自由人,要麼就有一個超級穩定的自由人,讓另外一個替補保主攻手,但是比賽大家都看了,林莉有些時候也不說強到什麼球都可以防起。



所以中國女排想要強大,就必須在小的比賽中磨鍊自己的主攻手,必須要往全面型方面發展,朱婷都是這樣,其他人更是不用說,接應同樣也是要這樣,攻守兼備才可以。


土土女排


如果張常寧和朱婷打主攻勝算就大了,另外就是沒有向當年孫晉芳那樣的二傳了,聲東擊西,視野開闊,傳球及時到位,恰到好處,無論是主攻還是副攻都發揮的淋漓盡致,過去副攻奪發球權太容易了,一看心裡就有底了。現雖然規則改了,有些技術也不能同日而語了,但是我們的副攻們很少打出快球了,這與二傳手有直接的關係再加上主攻除了朱婷也沒有能下球的主攻了,今天和巴西第二場就是劉曉彤連失三分後比分就拉大了,第三場又是劉曉彤扣球被攔後開始被動,再說李瑩瑩到國際比賽就完了,越是關鍵的球越失誤,就跟當年美國隊的海曼一樣,本來能拿下比賽可是到了關鍵分保證把球扣到界外,非常的滅自己的士氣。一傳當然要解決,但是我認為在短時間內應該著重解決主攻和二傳的問題,劉曉彤可以在兩對僵持不下時第四局在上,到時可能對方由於體力的問題,對她的攔網可能成功率就小點,還顯著她打的好些,其實還不如讓段放好好的打打,最起碼有激情。加油女排,輸了我就犯心臟病,加油。女排精神永遠激勵著我們各行各業的國人在自己的崗位上發奮圖強。


廣元546


這種想法在排球比賽中規則是允許的,很多隊包括國家隊都使用過,有利亦有弊。有利的是保證一傳的到位率,增加副攻的快速進攻。不利的是後排無主攻遇到往返球調整攻時少了後排進攻的變化,對對手的牽制更少了。日前國際上主要強隊都不採用雙自由人戰術,即使是擁有強力接應的意大利,塞爾維亞也未採用。何況中國女排並無強力接應,所以郎導從來不使用雙自由人戰術。


林弘12


現在,談排球必談一傳,以前怎麼不談呢,因為天津女排有個李盈盈,她大殺四方,為天津女排奪取排超第一個冠軍,她的攻擊力太強大了,引起某些人的仇視,拋出李盈盈一傳不行,防守不行的偽命題,李盈盈是不接一傳,但她的防守在聯賽也是名列前茅,有統計數據為證,噴子們無非是想攪亂李盈盈的心神,削弱她的攻擊力,李盈盈大可不必理會,堅決一提高自己的攻擊力,讓進攻手法多變,打噴子們的臉。


永恆4620


這樣的想法肯定行不通。雙自由人配置就意味著要犧牲一個主攻名額。目前中國隊能力出色的主攻多達五人,朱、張、李、二劉攻擊力都不錯。朱是一號,其他人競爭一個替補位置,這簡直就是暴殄天物。缺了一個惠若琪就像天塌了一樣。這不是少一個人的問題,而是重建和打磨體系的問題。這需要大量時間,急不得。


呂保田777


看了昨晚中國女排對巴西女排的比賽,真為我們的一傳擔猶,這場比賽之所以輸的徹底,根本的是我們的一傳,第一局在前IO分相持的時候,巴西隊的一輪發球就把比分拉大到了6分,連續的一傳不到位,是朱婷不在狀態還是有意為之,為什麼不有針對性地解決,反而持讀讓朱婷接一傳,不可理解。聯想到上一次與美國隊的比賽,從17平開始連續丟掉7-8分之多,中國隊近期怎麼了,過去從來沒有見過這種現象,現在卻反覆出現,應該下功夫解決了,不然就是上6個自由人也沒用。希望中國女排能夠及時總結,打好剩下的比賽。


幸福狄克檀喜福


這個問題客觀的說不成立。從規則改變的起因來說是為了比賽的好看,加強攻擊性。配置一個不參與進攻的隊員從本質上說就把場上防守的主要任務交給他,其他力量進行進攻。我們可以設想,防守完成後交給二傳組織進攻,至於進攻成什麼樣子是另外一回事,先說防反,首先是封網,這是減輕防守壓力的最有效方式,當然這要求對位隊員的能力能夠解決問題,如果解決不了,後排保護就是傳統意義上接應位置的任務,這個隊員要求有強大的審視局面的能力和一傳能力,雖然說還有其他隊員同時參與,但是卡位是判斷能力和意識的問題,最終還是進攻問題。

現在的排球比賽,特別是女排,來回球多,攻防能力基本相當,如果設置雙自由人那隻能是你自己隊的問題,特別是強力接應戰術的出現本身就是因為對位盯人的高效率造成的,這種情況下配置兩個一傳實際上就是先天承認自己不行。所以不可能。


長空雄鷹46


現在張常寧和朱婷一傳都接的很好了,劉曉彤也不是劉一飛,再磨練下李盈盈,我覺得中國現在的主攻都沒什麼大問題。接應,小宇正在往保障型接應發展,一傳問題也不大。這支女排,一傳不是最大問題。丁霞就更不用說了,防守挺好的


Windy


雙自由人戰術是到全隊一傳崩潰,不到萬不得已時候才用的戰術。畢竟自由人替換了主攻就少了一個進攻點。所以郎導一直很重視惠若琪的原因。一方面保障一傳和小球串聯,另一方面也可進攻。一傳是整個隊伍的核心也是最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