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廣州新總規,可與京滬等量齊觀

文|孫不熟

從總體規劃能看出一個城市的格局、胸懷與情緒。

近日,廣州新版總體規劃(2017-2035)草案(徵求意見稿)引發熱議,特別是有關人口規模的表述被眾多媒體解讀。最近半年也寫過好幾篇文章,主題都是談人口,而且一直在呼籲廣州敞開懷抱,繼續引進1000萬增量人口,現在,這個設想竟與新總規的制定者們不謀而合。看這版總規,個人認為最大的亮點就是對人口規模的表述:

要科學調控人口規模,2035年常住人口規模控制在2000萬人左右,同時按照2500萬管理服務人口進行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配套。

1 以上表述與上一版總規(2011—2020)相比,有這樣幾點不同:

一是人口控制目標從1800萬增加到2000萬,有人認為200萬的增量不大,但考慮到廣州目前的常住人口是1404.35萬(2016年數據),那麼到2035年其實還有接近600萬的增量空間,平攤到每年大約有30萬,不少了。

二是有一處措辭出現變化,上一版的表述是“控制在1800萬以內”,這一版是“控制在2000萬左右”,“以內”變成了“左右”,一詞之差,內涵卻有很大不同。

“左右”的彈性大得多,2001萬是左右,2300萬也可稱之為“左右”,傳遞出廣州在人口控制上的包容與智慧。另外,北京的表述是“控制在2300萬以內”,上海的表述是“控制在2500萬左右”。

三是首次出現“管理服務人口”這個表述,以前的總規只提“常住人口”。“管理服務人口”是一個包含了常住人口+流動人口的總指標,更能衡量一個城市真實的人口與經濟動態。新總規明確提出要按照2500萬管理服務人口來配置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它表明一個城市終於正視流動人口的價值,並把流動人口也視為服務對象了。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我們認為廣州真實的人口控制指標應該是2500萬,這實際上已與北京、上海現有的人口規模等量齊觀了。我們之前呼籲的“廣州淨增1000萬”,不再是憑空設想了,而可視為一種官方目標。

廣州新總規,可與京滬等量齊觀

2 新總規的第二個亮點是對南沙的表述。裡面提到全市要形成“主城區-副中心-外圍城區-新型城鎮-鄉村”的城市空間網絡體系,其中“副中心”只有一個,那就是南沙,新總規將其單列出來,規劃定位僅次於主城區,高於增城、花都、番禺(南部)、從化等外圍城區,凸顯眾星拱月之勢,極大地強化了南沙的獨特地位。

廣州新總規,可與京滬等量齊觀

圖片來自廣州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草案。

在上一版總規裡,廣州城市空間體系是“中心城區—副中心—衛星城—小城鎮”,其中“副中心”包含了番禺、南沙、東部城區(原蘿崗大部分區域)、花都、增城、從化。顯然,彼時的南沙只是5個副中心之一,地位並不突出。

另外,規劃草案還特別用到“強南沙”這個傾向性明顯的措辭,我對這個表述很有親切感,因為兩年前俺正好有一篇拙作叫做《南沙若不強,廣州將失去珠江口領導力》,文章談的就是“強南沙”的必要性。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新總規還著重提出“城市級主公共服務中心(2處)—城市級次公共服務中心(12處)—地區級公共服務中心(23)—組團級公共服務中心(80處)共四級公共服務體系。

廣州新總規,可與京滬等量齊觀

圖片來自廣州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草案。

其中,第一層級的“城市級公共服務中心”只有兩處,看示意圖,應該分別是“越秀+天河”構成的核心區以及位於南沙的明珠灣區。記住,明珠灣區是廣州中心城區之外唯一個具備“城市級公共服務中心”定位的板塊,高於市橋、萬博、南浦、新塘、新華、空港、知識城、荔城等所有你熟知的郊區熱門板塊,也高於南沙目前的核心區——蕉門河,可謂“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不過,如果說到買房,現階段的明珠灣並非一個好的選項,因為它才剛剛起步,沒有個10到20年,沒什麼可看的。下面這句話已經在只是星球上說過N次,這裡再贅述一遍:現階段的南沙,只有蕉門河值得入手。進一步說,10年看蕉門河,20年看明珠灣。

3 新總規的第三個亮點是主城區擴容。前面提到,規劃提出全市要形成“主城區-副中心-外圍城區-新型城鎮-鄉村”的城市空間網絡體系,其中對“主城區”的定義是“包括荔灣、越秀、天河、海珠四區,白雲區北二環高速公路以南地區、黃埔區九龍鎮以南地區及番禺區廣明高速以北地區。”

廣州新總規,可與京滬等量齊觀

圖片來自“廣州房產”

而在上一版總規中,對“中心城區”的定義是“荔灣、越秀、天河、海珠四區全部,白雲區北二環高速公路以南地區,黃埔區除九龍鎮以外地區”。

對比可以看到,此次主城區擴容,最大的受益者是番禺,北部片區的南浦、洛溪、萬博、大學城等板塊都晉級為“主城區”,這些板塊都是廣州極為熱門的白領社區,是廣州外圍區中最成熟的居住板塊,這一次,那裡的居民終於成了城裡人。

有記者問,這是不是意味著番禺的房價要漲?我的回答是總規只是概念規劃,真要落到實處需要時間,也存在諸多不確定性,能否拉動房價還得看實際的東西,比如能否多拉一條地鐵過來,能否多投入幾十個億辦教育。

4 新總規的第四個亮點是對“城市性質”的表述:廣東省省會、國家重要中心城市、歷史文化名城、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商貿中心、交往中心、科技產業創新中心,逐步建設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引領型全球城市。

在上一版總規中,對”城市性質“的表述為:廣東省省會、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我國重要的中心城市、國際商貿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

對比可以發現,新總規增加了“國際交往中心”、“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引領型全球城市”三個表述,極大地豐富了廣州的城市功能,其內涵之廣、功能之齊全可與北京、上海媲美。

目前,至少已有60個國家在廣州開設了領事館,其數量僅次於上海,且遠超武漢、成都、瀋陽等大區中心城市。廣州也是華南地區外國留學生、外國商人聚集最多的城市,白雲機場是華南地區國際航線最多的機場,這都說明廣州已經是華南地區事實上的國際交往中心,下一步只需要繼續加強這個優勢。

沒有提更綜合的“國際經濟中心”,提的是“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凸顯廣州對“科創”的特別重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引領型全球城市”這個目標,可與上海的“卓越的全球城市”媲美。

目前,明確在總體規劃裡提出建設”全球城市“只有上海與廣州,再加上“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國際商貿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四個國際中心的定位,廣州在這一版總規裡基本上把自己的發展目標定位到與北京、上海平起平坐。

這是一個極為鼓舞人心的目標與情緒,我曾在多篇文章裡也談到這樣一個觀點:作為第一經濟大省的省會城市,又擁有大城市中最好的氣候條件、生態資源與土地空間綜合優勢,廣州比誰都更有條件繼續做大城市規模,先在總量上把北京上海給超了,然後在發展質量上慢慢縮小差距,讓“北上廣”的稱號名副其實、等量齊觀。

當然,這裡還要補充一句,本文所談論的新總規還只是草案版本,還通過徵求公眾意見、國家審批等流程,才能稱之為正式版本,

所有表述都要以正式版本為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