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2 “度小滿”躋身金融科技獨角獸:百度金融也到了獨立拆分這一步

4月28日,百度公司正式宣佈百度金融完成拆分融資協議簽署,拆分後將啟用全新品牌“度小滿”,實現獨立運營。歷時足有10月之久的百度金融拆分終於落下帷幕,繼螞蟻金服與京東金融之後,“度小滿”也正式躋身互聯網巨頭旗下金融科技獨角獸的行列。

“度小滿”躋身金融科技獨角獸:百度金融也到了獨立拆分這一步

4月28日,百度公司宣佈旗下金融服務事業群組(下稱FSG)正式完成拆分融資協議簽署,拆分後百度金融將啟用全新品牌“度小滿金融”,實現獨立運營。

百度高級副總裁兼FSG總經理朱光將任度小滿金融CEO。國際私募機構德太投資(TPG)及凱雷投資集團以10億領投,泰康集團、農銀國際等跟投,完成了累計金額超19億美元的A輪融資。業內估計,此次融資完成後,度小滿金融的估值約為224-240億人民幣。

從2017年7月底百度集團總裁兼COO陸奇提出“重構FSG”“獨立運營百度金融”的計劃起;至今,歷時足有10月之久的百度金融拆分終於落下帷幕。

“度小滿”躋身金融科技獨角獸:百度金融也到了獨立拆分這一步

繼螞蟻金服與京東金融之後,“度小滿”也正式躋身互聯網巨頭旗下金融科技獨角獸的行列。

作為先行者的螞蟻金服與京東金融

互聯網企業將自身金融業務拆分出來,轉化為獨立的內資企業,這在業內並不罕見。

阿里巴巴可謂當之無愧的先行者:

早在2013年3月,阿里巴巴的金融業務便獨立出來;2014年10月,螞蟻金融服務集團(下稱“螞蟻金服”)正式成立;2016年4月,螞蟻金服更是完成了一筆高達45億美元的B輪融資,估值直逼600億美元。

“度小滿”躋身金融科技獨角獸:百度金融也到了獨立拆分這一步

而京東的表現也同樣出色:

2016年11月,京東宣佈了金融業務重組計劃,將京東金融從京東集團拆分而出;並於2017年初完成金額為143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2017年6月30日,京東金融重組完成交割,其財務數據將不再納入京東集團的合併財務報表;2018年4月,有消息稱京東金融已接近完稱拆分後的首輪融資,融資金額逾20億美元,投後估值將超過200億美元。

獨立拆分金融業務:科技巨頭們的潮流

如此看來,將自身金融業務獨立拆分成純內資公司,竟已成為“BATJ”等互聯網巨頭企業的潮流趨勢。將金融業務獨立拆分出來,在這一過程中“重新安排股權與經濟權益的比例”以便於吸引新的投資者,謀求更高的估值。

“度小滿”躋身金融科技獨角獸:百度金融也到了獨立拆分這一步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巨頭們拆分金融業務首先為謀求獨立上市與獲取相關金融牌照掃清障礙。

相較於互聯網金融初期的“野蠻生長”,自2016年起,“穿透式監管”就逐漸成了互聯網金融行業的主旋律。將資金來源、中間環節與最終投向穿透連接起來,“穿透式監管”綜合全流程信息作業務性質判斷、執行監管,無疑大大提高了金融牌照的獲取難度。伴隨著近年來互聯網金融P2P、數字貨幣ICO等業務先後被禁,行業監管政策日漸趨緊,在中小“互聯網金融公司”銷聲匿跡的今天,巨頭們的“金融科技公司”紛紛從服務C端零售客戶拓展至服務B端金融機構,儘可能多得獲取金融牌照已經成為了金融科技企業們的共識。

同時,金融牌照又與金融科技公司們未來金融業務的拓展息息相關。

以百度金融而論,儘管它已掌握(或即將掌握)第三方支付、小貸、直銷銀行、保險等牌照,但隨著百度金融在智能金融等新興領域的戰略佈局,不斷拓展的金融業務呼喚著更多的牌照與許可。通過此次拆分,百度金融理順了股權關係,為獲取更多業務發展所需的牌照鋪平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