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他是戰國四大名將,宣威沙漠,連卻秦軍,卻被讒言所害,陣前被殺

簡潔而不簡單的簡歷

李牧是趙國良將,今河北邢臺人,嬴姓,李氏,名牧,因軍功卓著,被趙王封為武安君。李牧一生戰功赫赫,鮮有敗績,他與同時期的白起、王翦、廉頗被後世並稱為,戰國四大名將,後從祀武廟。史書中關於李牧的記載不是特別詳細,他的祖父是趙柏人侯李曇,父親名叫李璣,是後世五姓七望之一,趙郡李氏的先祖。

他是戰國四大名將,宣威沙漠,連卻秦軍,卻被讒言所害,陣前被殺

北保雁代,宣威沙漠,守境安邊

李牧的成長經歷雖然無從考證,但家庭成分應該屬於貴族,既然是貴族,那在戰國時期就不愁沒有官做,不用從小兵開始奮鬥,估計起步就得是基層領導。既然是領導,那手底下就得有人。所以,李牧早期主要是趙國北方的代郡雁門一帶領兵,防禦北邊的匈奴和其他遊牧民族。雖說工作地點條件艱苦,但是授予的權力卻不小,可以便宜行事,自行設置官吏。正所謂,上馬治軍,下馬治民。

他是戰國四大名將,宣威沙漠,連卻秦軍,卻被讒言所害,陣前被殺

長期紮根基層的李牧深知,要想邊疆安定,還得靠兵強馬壯。所以他下令,把從市場上收來的租稅,全部用作軍資,人家的隊伍天天吃粟米飯,他的隊伍天天吃牛肉,即使是到現在,牛肉都不是天天捨得吃的,何況是要靠牛耕地的古代社會。士兵們每天除了訓練以外,就是吃飯睡覺,不光福利待遇好,連活都不用幹,因為將軍有令:敵人來了就進碉堡,不要出去裝B,誰要敢浪就收拾誰。

他是戰國四大名將,宣威沙漠,連卻秦軍,卻被讒言所害,陣前被殺

有道是當兵吃糧,誰沒事願意玩命,領導都說不用工作,小兵還表現個啥,一來二去,雖然沒立功,也沒讓匈奴撈到啥便宜,但是,每回都逃跑實在是不好說也不好聽,事情傳到了趙王那裡,趙王就給李牧捎信:青年,你這幾年牛沒少吃,活卻不幹,what are you 弄啥嘞?誰曾想李牧連老大的話都不聽,趙王很生氣,後果很嚴重,李牧同志下課了。

他是戰國四大名將,宣威沙漠,連卻秦軍,卻被讒言所害,陣前被殺

接替李牧的將領,知道李牧是因為膽小才被撤職的,所以他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匈奴每次來他都出去硬懟,勇氣可嘉但是效果很差,殺敵一千,自損一千二,眼看著事情一天天鬧騰,賠本的生意不能一直做,趙王只好再請李牧出山,誰知道李牧耍大牌,形勢比人強,趙王再次相請,李牧就坡下驢,順便跟趙老大講好了條件,非要讓我去,一切還按照原來的辦。

他是戰國四大名將,宣威沙漠,連卻秦軍,卻被讒言所害,陣前被殺

李漢三同志回來了,匈奴人快樂的搶掠時光結束了,手下的士兵牛照吃,覺照睡,活不幹的幸福生活開始了。要說古人還是臉皮薄,每天好吃好喝,時間久了,士兵們都感覺過意不去,再加上天天吃牛肉,有勁沒處使,大家都表示,團長,咱就跟他們幹一仗吧。眼看軍心可用,李牧團長展開部署,調戰車千餘乘,精騎一萬三千,猛士五萬,射手十萬,展開士兵突擊。

他是戰國四大名將,宣威沙漠,連卻秦軍,卻被讒言所害,陣前被殺

一切準備妥當後,李牧決定誘敵深入,他先把牲畜放出來,引誘匈奴人來搶,然後詐敗迴轉,眼看李牧不經打,匈奴人回去報信,東西太多拉不完,大家趕快組團一起上吧。等匈奴人吃了定心丸,在單于的率領下傾巢而出時,李牧令全軍左右包抄,一戰而勝之,滅襜襤、敗東胡、降林胡,單于大敗遠遁,一仗打出十年和平。

他是戰國四大名將,宣威沙漠,連卻秦軍,卻被讒言所害,陣前被殺

連卻秦軍,終究是大勢難擋

北邊的遊牧民族好勇鬥狠,但也只是個打秋風的,有棗沒棗打一竿子就走,雖說有點噁心人,卻構不成啥致命威脅,西邊的鄰居秦國就不一樣了,全國上下拿人頭當硬通貨,三天兩頭來鬧事,咬住就不撒嘴,本來旗鼓相當,頂多是互毆,可是自從老領導被兒子餓死以後,形勢就飛流直下了,互毆變成了被毆。

他是戰國四大名將,宣威沙漠,連卻秦軍,卻被讒言所害,陣前被殺

長平火拼雖說吃了大虧,但還是挺過來了,可還沒等到奮發圖強,報仇雪恨,領導又駕鶴西去了,這也不算多大的事,老子死了兒子替,可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新老大看廉頗不順眼,決定換樂乘來當總司令,誰曾想交接工作出了事故,老將軍一怒之下帶兵趕跑了新司令,事辦完了氣出了,人也冷靜了,感覺事情鬧大了,廉老將軍自己也跑路了,爛攤子還沒收拾,燕國又想來撿便宜,正好被李牧拿來出氣。

他是戰國四大名將,宣威沙漠,連卻秦軍,卻被讒言所害,陣前被殺

本來堤外損失堤內補,反正燕國也好打,日子也還過得去,要說真是流年不利,上邊老大又換人了,新王登基,老鄰居秦國自然要表示表示,秦將桓齮引大軍攻趙國平陽,殺趙將扈輒於武遂,斬首十萬級。秦軍並不滿足眼前的勝利,還要繼續戰鬥下去,眼見情勢如此危急,趙王急調李牧率所部邊軍回援,與秦軍戰於宜安,秦軍大敗,秦將桓齮兵敗逃奔外國,李牧因此戰大功,受封武安君(有魔力的封號)。

他是戰國四大名將,宣威沙漠,連卻秦軍,卻被讒言所害,陣前被殺

從來只有秦國欺負別人,這次吃了大虧,豈肯善罷甘休,再發兵攻番吾,李牧再次出馬,擊退秦軍。眼見點子如此扎手,搞不好還要吃虧,秦軍決定好漢不吃眼前虧,柿子先撿軟的捏,畢竟韓國還在那裡,不來不去。李牧這邊也是,防守已經吃力,主動出擊從何談起,只能目送秦軍從容撤走,自己磨刀擦槍等他下次再來。

他是戰國四大名將,宣威沙漠,連卻秦軍,卻被讒言所害,陣前被殺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秦國東出滅韓,相當之順利,全國上下群情振奮,人比人氣死人,趙國這邊又趕上了大地震鬧饑荒,趁你病要你命,秦國決定再試一把,秦國大將王翦攻井陘、楊端和將河內,兵分兩路夾攻邯鄲,老朋友韓國已經涼了,不用掰指頭算,也明白輪到自己了,趙國上下包括李牧,應該都有所準備,得知秦軍大舉來攻,李牧、司馬尚奉命領軍退敵,邯鄲保衛戰再次打響。

他是戰國四大名將,宣威沙漠,連卻秦軍,卻被讒言所害,陣前被殺

秦軍使勁攻,趙軍玩命守,我出不去,你也進不來,兩軍僵持不下,將要柳暗花明之際,郭開同志閃亮登場,拿人錢財,與人方便,做人最重要是講誠信。他誣告李牧跟司馬尚想謀反,說宗室趙蔥還有國際友人顏聚,都是大大滴人才,硬要陣前換將,圖樣圖森破的趙王同意了,但是李牧本人不同意,然後就被逮捕殺害了,趙蔥、顏聚走馬上任,歷時三個月,邯鄲城破,趙蔥戰死,顏聚跑路,趙王遷被俘。

不是我軍無能,只是敵人太狡猾,領導太配合,也只能是一聲嘆息,這都是命!

秦多與趙王寵臣郭開金,為反間,言李牧、司馬尚欲反。趙王乃使趙蔥及齊將顏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趙使人微捕得李牧,斬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