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7 水煮蛋蛋黃綠了會致癌?

說起雞蛋,作為資深吃貨的小編就開始頭腦風暴了:

蔥花蛋番茄炒蛋蝦仁滑蛋糖醋蛋茶葉蛋滷蛋……

前陣子說番茄炒蛋已經成為了增肥菜譜,

小編覺得其他的“蛋”會不會也突然被告知是增肥的呢

於是,胖胖的小編抱住自己默默在角落吃起了“水煮蛋”。

水煮蛋有風險!蛋黃綠了會致癌!

水煮蛋蛋黃綠了會致癌?

小編拿穩了水煮蛋,忐忑地開始搜索關於“水煮蛋”的相關資料……

相信很多人都會有疑惑,為什麼水煮蛋的蛋黃有時候是金燦燦,有時候卻有點“原諒色”?

難道真的有“毒”?

蛋黃為什麼會變綠?

在水煮蛋的過程中,熱騰騰的水會讓蛋清發生熱變性。

而在這個熱變性過程中,蛋清中一些蛋白質的硫元素會和氫元素結合,產生一種氣體——硫化氫,聞著就像“臭雞蛋”。

但是,雞蛋裡的硫化氫真的少到忽略不計,所以一般是聞不到很明顯的味道。

在煮蛋的同時,熱量是從外向內進入的,雞蛋外部的溫度提升速率自然高於位於中心的蛋黃,產生的硫化氫就會向溫度較低的蛋黃移動。

此時,若含有鐵元素的蛋黃被硫化氫撞見了,就會與蛋黃中的鐵元素“碰瓷”,發生反應,形成硫化亞鐵,且包裹在蛋黃的外層。

硫化亞鐵是一種灰綠色的物質,所以蛋黃就“綠”了。

水煮蛋蛋黃綠了會致癌?

綠了的雞蛋還能吃嗎?

雞蛋都變色了!還硫化亞鐵了!還能吃嗎?

為了弘揚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當然要吃!

雞蛋黃上面的那點硫化亞鐵真的很少,在胃酸的作用下可能會變成硫化氫和氯化亞鐵,如果它沒有跟胃酸反應,就說明它是不溶於水的化合物,會通過粑粑排出去,根本不會參與人體代謝過程。

而且,雞蛋黃上的硫化物並不會影響蛋白消化。

此外,人的腸道消化過程就是微生物發酵,產生硫化氫等代謝廢物也是很正常的。

腸道中硫化氫的量應該遠遠超過雞蛋黃上面那點不溶於水的硫化亞鐵。

何必擔心雞蛋呢?

對!何必呢?於是小編吃完剩下那半隻水煮蛋……

除了“水煮蛋蛋黃綠了會致癌”,還有這些坑“雞蛋”的謠言:

謠言1:每天只能吃一個雞蛋

一天到底能吃幾個雞蛋呢?有些人很喜歡吃雞蛋,可是又擔心吃多了對身體不好。

真相:

對於健康成年人來說:

如果平時很少吃肉、魚蝦、奶製品的話,每天吃上兩三個雞蛋並不會有什麼大問題。

如果平時吃肉、魚蝦、奶製品等比較多的話,蛋白質攝入量已經不少了,那麼,每天吃一個雞蛋就可以了。

謠言2:土雞蛋比普通雞蛋好

土雞蛋是農戶散養的雞下的蛋,有很多人都認為這些雞吃的都是蔬菜、蟲子等“健康食物”,所以土雞蛋會比普通雞蛋更營養更安全。

真相:土雞蛋和普通雞蛋的營養價值一樣。

從食用安全性來說,土雞蛋的安全風險更高。

散養的雞都是到處覓食,很容易吃到土壤或水裡的汙染物。而正規養雞場的雞都是人工集中飼養的,會定期打疫苗,飼料也是檢驗合格的。

所以,不需要花高價買土雞蛋,去超市買便宜的普通雞蛋就行。

當然,土豪請隨意。

謠言3:雞蛋與豆漿不能同時吃

有人說豆漿中有胰蛋白酶抑制物,與雞蛋同吃會影響蛋白質吸收。

真相:其實只要把豆漿煮熟,蛋白酶抑制物就會被破壞啦,所以放心和熟雞蛋一起吃吧~

謠言4:不要吃膽固醇高的蛋黃

很多人認為吃了蛋黃會導致血液中的膽固醇超標,會導致心血管阻塞、心臟病等疾病。

真相:目前沒有科學證據表明通過飲食攝入的膽固醇較多時,能導致高血脂、心臟病等。

體質健康的人就放心的吃雞蛋吧,不需要擔心雞蛋中的膽固醇會致病。

高血脂、心臟病患者是由於自身機能出了問題才會引起疾病。

謠言5:吃生雞蛋能下火?

民間是個神奇的東西,總有些傳說:吃生雞蛋能下火、能壯陽、解酒……

真相:不拉肚子已經算走運了~

生雞蛋中不但有沙門氏菌等致病菌,蛋腥味重,還不好消化,吃下去會給腸胃帶來負擔,有時會引起噁心嘔吐的現象,

可能會發生急性腸胃炎

所以大家還是吃熟雞蛋吧。

謠言6:蛋殼顏色越深越營養

雞蛋殼有紅色的,還有白色的,到底哪個顏色的雞蛋更有營養呢?很多人買雞蛋只挑紅殼的,認為紅殼蛋營養價值高……

真相:營養相同!

蛋殼的顏色與營養高低無關,與雞的品種有關。

所以隨便吃吧,不用糾結蛋殼的顏色!或者,你喜歡什麼顏色就吃什麼顏色咯~

謠言7:雞蛋一定要煮得很熟

有些人覺得既然生雞蛋中有細菌,那就多煮一會殺殺菌。

真相:

煮的時間過長,會導致蛋白質變硬,不僅口感變差,還不利於消化吸收。

建議:煮雞蛋時,把雞蛋放入冷水中,用大火燒開後,再煮5分鐘就可以吃了。

謠言8:毛雞蛋有保健功效嗎?

毛雞蛋是沒有完成孵化完全的受精雞蛋。

毛雞蛋受到歡迎,主要是因為人們相信它營養更豐富,甚至具有一些特殊功效。

真相:比起普通的雞蛋,毛雞蛋並沒有更多或更特殊的營養物質。

所以,所謂的功效,並不靠譜!

如果是為了營養或者傳說中的功效,就不要去費勁了,吃正常的雞蛋安全又可靠!

那麼,大家是不是可以放心吃雞蛋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