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4 一个105岁的老人能够写出如此的文章绝对的古今中外仅此一人


一个105岁的老人能够写出如此的文章绝对的古今中外仅此一人

1911年7月17日杨绛出生在北京的一个书香门第,取名杨季康,小名阿季。这时她的曾祖父和祖父,都在西湖边做官。杨绛未满百日,随父母南下,移居上海。四岁时又随父母重返北京。幼年的杨绛在北京接触的都是梳“板板头”,穿旗袍,高底鞋的满族妇女。父亲有一次问杨绛:“你长大了要不要穿这种高底鞋?”杨绛认真思索了一会,答:“要!”

一个105岁的老人能够写出如此的文章绝对的古今中外仅此一人

杨绛在她103岁时写了一篇文章叫《善待暮年》,我读完之后震惊了,103岁的一个老人能写出如此的文章,应该是古今中外仅此一人了。

一个105岁的老人能够写出如此的文章绝对的古今中外仅此一人

“花开花谢,潮起潮落,不经意间我们正走向人生的暮年。从呱呱坠地到两鬓染霜,岁月的行囊里装满了酸甜苦辣。接下来,在夕阳的路上能走多远,取决于我们的体魄和心态。在曾经的岁月里,每个人都会有大小不一的光环,但这光环已是过去式。当光环退去,谁都需柴米油盐,谁都是一介布衣。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望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今天,我们生活的国度里,银发浪潮席卷而来,老年人的比例越来越高,年轻人的负担越来越重。老年朋友们,何不错开尖峰时间出行,给公共交通缓解压力,与年轻人相互理解、相互关怀、相互尊重,何乐而不为?不要满怀焦灼期待子女常回家看看。子女们有各自的生活和事业,他们像永不停歇的陀螺一样,上有老下有小,“老”是“夕阳”,“小”是“朝阳”。朝阳总比夕阳更令人关注和憧憬,这是动物繁衍生息的法则,是规律,谁也不能违背。记住,年轻人永远比老年人忙。人生,夫妻也好,母女父子也罢,不管是怎样的水乳交融、心心相系,每个人都是生命的独立个体,因此,我们要学会在孤独的时候给自己安慰,在寂寞的时候给自己温暖。老要有老的风骨,老要有老的优雅,正如春华秋实,四季轮回,各有风采。暮年是美好生活的开始,是一种从容、恬阔、悠哉游哉的状态。愿我们保持一颗宁静的心,少些期盼、多些宽容,宠辱不惊、去留无碍,微笑向前,善待暮年的自己。”

一个105岁的老人能够写出如此的文章绝对的古今中外仅此一人

我欣赏文中的每一句话,更欣赏这位老人的处世之道:"愿我们保持一颗宁静的心,少些期盼、多些宽容,宠辱不惊、去留无碍,微笑向前,善待暮年的自己。”

一个105岁的老人能够写出如此的文章绝对的古今中外仅此一人

2016年的5月25日,杨绛带着她那颗豁达的心,走完了她105岁的人生旅程。

一个105岁的老人能够写出如此的文章绝对的古今中外仅此一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