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3 一個三次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的中國人

不管活著還是去世,他始終不為人知,因為他的名字和他的工作一樣,是國家的最高機密。他不僅是人類科學史上的巨星,更是值得中國人敬仰的英雄!

在北京西南郊,

我國重要的核科學研究基地

“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

一片毫不起眼的樹林中心,

靜靜地樹立著一位老人的銅像,

很多人都不知道他的名字。

然而當翻開一本神秘的歷史老檔案,

他的履歷卻讓我們為之震驚。

因為,

他是今天媒體人很少提及的共和國功臣,

中國核武器發展幕後最神秘的男人,

中國乃至世界上唯一一位

研究成果被外國人剽竊抄襲,

三次遺憾錯失諾貝爾獎的科學泰斗,

中國當之無愧的“核武器之父”

“原子彈之父”,

他的名字連蘇聯人聽了都聞風喪膽!

但國人卻很少有人提及。

他,就是王淦昌。

今天,我們必須解讀這位科學巨匠,

去給每一位國人講訴他的故事。

一個三次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的中國人

王淦昌的名字始終和科學上的重大發現

緊緊聯繫在一起:

探測中微子、

宇宙線研究、

發現反西格瑪負超子、

兩彈突破、

大型X光機、

慣性約束聚變

……

對於王淦昌一生的成就,

曾有評論說:

“任何人只要做出其中的任意一項

就足以在中國科技發展

乃至世界科技發展歷程中名垂青史。”

無疑,他是一位學界泰斗、科學大師

01

1907年5月18日,王淦昌出生在江蘇省常熟市。

父親精通醫術,是當地有名的郎中。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

王淦昌4歲時

父親因病離世,

13歲時

母親因為過度勞累得了肺病,

也離世了。

幼小的王淦昌一下子成了孤兒。

成為孤兒後,

王淦昌一度靠放羊來維持生計、補貼生活

但王淦昌的外婆是一位有遠見的老人,

她鼓勵王淦昌去讀書。

“中國不缺放羊娃,

但是缺少有學問的人!”

正是這位江蘇農村老人的淳樸思想,

使得王淦昌脫離了放羊娃的命運,

讓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個三次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的中國人

幾年後,王淦昌隨一位遠房親戚

到上海浦東中學讀書。

在小學的時候,王淦昌就痴迷於數學題;

中學時,他最感興趣的學科仍是數學。

以至於

中學階段就學完了大學的微積分

1925年夏天,

清華學堂籌辦大學本科,

天資聰穎的他不出所料的考上了清華大學,

成為了清華第一屆大學生!

一個三次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的中國人

清華大學的經費比較充裕,

設備條件比國內其他大學好很多,

王淦昌一進清華,就對化學實驗著了迷,

甚至連吃飯做夢也在背元素週期表。

可是一年後的分系,

王淦昌既沒有選擇從小就擅長的數學,

也沒有報化學系,

而是選擇了物理系。

選擇物理,對於王淦昌來說,

既是偶然,也是必然。

師從葉企孫和趙忠堯

這兩位物理大師的門下,

王淦昌在學術界的輝煌人生就此開幕!

02

在清華的學習中,

王淦昌愈發深感中國與西方的巨大差距。

1926年春天,

日本軍艦在天津大沽口炮轟

駐防此地的中國國民軍部隊,

蓄意挑起了踐踏中國主權的“大沽口事件”。

作為遊行學生中的一員,

王淦昌親眼看見無數同學

倒在軍警的槍口下,一片血泊!

一個三次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的中國人

這件事帶給王淦昌巨大的打擊,

原來生命在侵略者的眼裡這麼卑微輕賤!

而手無寸鐵的國人除了躲藏,

毫無還手之力!

一個三次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的中國人

死裡逃生的當晚,

他來到老師葉企孫的家裡說起白天的經歷

葉老師嚴厲地呵斥道:

“誰叫你們去的?

你們明白自己的使命嗎?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

為什麼會捱打?

為什麼落後?

你們明白嗎?

如果我們的國家有大唐帝國那般的強盛,

在這個世界上誰敢欺辱我們?

一個國家與一個人一樣,

弱肉強食是亙古不變的法則。

要想我們的國家不遭受外國人的凌辱,

就只有靠科學!”

科學,只有科學,

才能拯救我們的民族!

說罷,葉企孫老師淚流滿面,

不能自已。

葉老師的一番話,

讓王淦昌頓時醒悟!

他決定了自己畢生的夢想和追求方向。

王淦昌深刻感受到

愛國與科學緊密相關,

也開始將科學視為

他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

他不禁暗下決心:

獻身科學!

科學救國的道路!

讓國家真正強大起來,

不再受到凌辱!

一個三次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的中國人

於是,23歲的王淦昌作為

清華大學第一屆優秀畢業生

繼續前往德國柏林大學深造留學。

03

王淦昌在德國的導師是當時

被愛因斯坦稱為比“居里夫人”

還要有才華的女科學家邁特納女士。

在德國的進修,

極大地激發了王淦昌生命中的創造力。

但命運給王淦昌開了一個大玩笑!

在科研成果有了重大突破的同時,

王淦昌與“諾貝爾獎”三次擦肩!

諾貝爾獎可能是每一位科學家一生的夢想,

得一次足以榮耀一生,死而無憾。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

讓世界科學家都羨慕奮鬥的目標,

王淦昌的一生卻錯過了3次。

一個三次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的中國人

右一為王淦昌

一次,王淦昌在參加物理研討會時,

對一個實驗的結論產生了疑問,

他認為改進計算方式,重複試驗,

可能會找到真相。

可是老師卻否定的說:

“你別胡思亂想了,

先去完成我佈置的實驗吧。”

不久,他再次提出請求,

老師依然拒絕說:

“你是我的學生,

怎麼能重複別人的實驗呢?”

王淦昌只好放棄。

他的老師沒有想到,

此次放棄意味著什麼!

兩年後,英國人查德威克

用王淦昌所設想的方法

獲得了當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邁特納聽說後,

主動來向王淦昌道歉,

王淦昌卻說:

“這不能怪您,

是因為我沒堅持自己的想法。”

1934年,

獲得柏林大學博士學位的王淦昌

提出要回國,

柏林大學校長了解情況後

立刻坐不住了,

派王淦昌的老師邁特內女士用重金挽留

這塊不可多得的“寶玉”

當年的王淦昌本可以拿著這筆鉅額留校,

衣食無憂的繼續在德國深造。

但是王淦昌卻拒絕了。

他感激的對老師說:

“我是中國人,來德國求學,

為的是報效祖國!”

就這樣,王淦昌放棄了

優越的研究條件,

也放棄了豐厚的資金,

毅然決然回到了災難深重的祖國。

一個三次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的中國人

20世紀30年代,

粒子物理學家對原子核衰變時

出現極小的能量和動量損失感到困惑。

為了解釋這種現象,

奧地利物理學家泡利提出,

可能存在中微子的假設

但這由於戰亂一假設

卻長期沒有得到實驗的驗證。

當居里夫人、維克、貝特、派爾斯

等世界物理學界的頂尖高手全部失手之後,

王淦昌卻以智慧的目光從容地

走進了這扇神秘的城門,

他打算另闢蹊徑!

令人遺憾的是,

戰亂的中國並不具備最起碼的實驗條件,

他只好將自己已如取囊中之物

劃時代論斷寫成論文,

發表在美國的《物理學評論》上。

美國物理學家阿倫

閱讀了王淦昌的論文後茅塞頓開,

立刻“盜取”了王淦昌的思路

成功完成了實驗,

捧走了當年的諾貝爾獎。

而最早提出這一實驗設想的王淦昌

卻再次與諾獎無緣!

一個三次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的中國人

1956年,王淦昌受國家委派,

到蘇聯領導一個實驗小組

開展高能實驗物理研究。

因為當時的物理學界,

除了王淦昌,

沒人有這個水平!

整整三年!

王淦昌小組終於從4萬對底片中,

發現了世界上第一例超子的反粒子:

反西格馬負超子

舉世震驚!

正當人們把他看作諾獎的有力競爭者之時,

來自北京的一封絕密電報又傳到研究所,

通知王淦昌

“放棄手中的工作,

馬上回國受領新的任務”。

於是,最早發現“反超粒子”的王淦昌

從國際物理學界神秘“消失”了,

王淦昌就這樣三次無緣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三次諾貝爾物理學獎是什麼概念?

如果沒有種種“意外”,

王淦昌將是目前世界上

首位達到如此成就的科學家!

可是王淦昌卻對此絲毫不在意,

因為他遠渡重洋不是為名,

更不是為了拿諾獎,

而是為了自己的國家和民族!

為了學到最前沿的科學和技術!

05

王淦昌接到的絕密電報不是別的,

正是時任第二機械工業部部長劉傑約見的通知。

到了劉傑辦公室,

對方開門見山地向王淦昌傳達了

中共中央關於秘密研製核武器的決定,

並請他參加領導原子彈的研製工作。

迎著劉傑的目光,

王淦昌鏗鏘有力地回答:

“我願以身許國!”

從那時起,

王淦昌幾乎斷了國內外科研界的所有聯繫,

甚至連他的家人都不知王淦昌的行蹤!

一個大活人就這樣突然從科技界銷聲匿跡了!

而在中國核武器研究隊伍中,

卻多了一個名叫“王京”的人,

京取自“北京”,

代表中國。

一個三次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的中國人

這意味著,王淦昌在以後若干年中,

不能按照自己的興趣進行科學探索,

不能獲得最前沿的科技信息,

不能在世界學術領域拋頭露面,

不能交流學術成果……

面對種種不能,

王淦昌毅然選擇“拋妻棄子”、“割離身份”,

毫不猶豫的接受國家委派他的一切任務。

但這對當時已經在科研領域

取得成績的王淦昌而言,

是十分可惜的事情。

一個三次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的中國人

在嚴重缺氧的高原上,

年逾花甲的王淦昌經常廢寢忘食,

夜以繼日地工作。

每項技術、每個數據、

每次實驗的準備工作,

他都一絲不苟、嚴格把關,

保證了一次一次實驗的成功。

1964年10月16日,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三年後,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

面對這些成果,他並不滿足

而是繼續堅守陣地,默默無聞!

之後,王淦昌在技術上

全面領導了我國的前三次地下核試驗,

使我國用很少次數的試驗,

就基本掌握了地下核試驗測試的關鍵技術。

在當時資源極其寶貴的年代,

王淦昌的貢獻是“幾乎不可能”的做到的。

但是,他確確實實做到了!

而此時,王淦昌的身體機能

在常年遭受核輻射後也已經大大衰退。

一個三次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的中國人

1996年,馬祖光院士向王淦昌院士(坐)

介紹光電子實驗室建設情況。

一個三次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的中國人

馬祖光(左一)介紹實驗室建設情況

1978年秋,

王淦昌終於告別17年隱姓埋名的生活,

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原子能研究所所長的位置。

這時,他已是年過七旬的老人了。

但為了中國核科技事業的發展,

這位古稀老人依然不分晝夜地辛勤操勞,

全然不顧自己的身體是否還能遭受這種輻射。

甚至在90歲高齡時,

王淦昌先生仍堅持每週去研究室聽取工作彙報,

瞭解實驗進展情況並進行指導,

終生戰鬥在科研第一線。

王淦昌是用他的一生踐行“愛國”這兩個字!

06

王淦昌90歲壽辰的時候,

李政道從美國專程趕回來為老師祝壽。

席間,李政道問老師:

“您這一輩子最滿意的是什麼?”

王淦昌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我這輩子最滿意的有兩件事,

一個是我的妻子和兒女,

另一個就是我的研究成果核聚變。”

提到妻子,王淦昌一臉自豪!

的確,王淦昌的妻子吳月琴

雖然沒有太多文化,

卻一個人含辛茹苦

5個孩子全都培養成大學生。

當王淦昌潛心做研究時,

吳月琴操持打理一切,

她從未向王淦昌抱怨過一句。

王淦昌一生為國,

她一生為丈夫做後盾。

他們的兒女也驕傲地說:

“父親的每一項科研成果,

都有母親的一份功勞。”

一個三次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的中國人

是啊

1969年,為了保密工作,

王淦昌不得不隱姓埋名,

用書信和妻子交流。

這十七年中,

每當孩子們問起母親關於父親的事時,

吳月琴總是背過身去偷偷抹淚,

久而久之,孩子在被問及爸爸在哪時,

他們只知道自己的爸爸在“信箱”裡

......

當王淦昌17年的隱姓埋名的生活

終於結束回到家後,

夫妻二人四目凝視,無語凝噎。

他們等這一天等的太久太久了。

在王淦昌人生起起落落的每一個時刻,

吳月琴永遠都站在他的身後默默陪伴。

兩個人的一生,

都是她在追隨他,

而最後一次,

卻是王淦昌隨吳月琴而去。

1998年7月愛妻吳月琴去世,

王淦昌傷心至極,

終日沉浸在喪妻之痛。

每每回憶起妻子,

滿腦都是對妻子的愧疚。

為了國家,

王淦昌沒有盡到作為丈夫和父親的責任,

當任務圓滿完成後,

他們一家廝守的時光

也僅僅只有短短十幾年而已。

悲痛欲絕的他隨即被查出胃癌晚期

妻子離世半年之後

1998年12月10日,

一代科學巨匠王淦昌

追隨著與他相伴了78年的愛妻共赴天國,

走完了他們的漫漫人生路。

他給世人留下舉世成就的同時,

還留下了一段蕩氣迴腸的愛情讚歌。

一個三次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的中國人

王淦昌曾說,

搞研究要有血性,

沒有血性的人是搞不了研究的!

是啊,毫不誇張地說,

在中國科學的前進道路上,

沒有王淦昌和他的犧牲,

至少退化50年!

2003年,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

把一顆編號為14558的小行星

命名為“王淦昌星”。

從此,在浩瀚的宇宙當中,

王淦昌擁有了一個永恆的位置。

成就舉世無雙,

愛情蕩氣迴腸

一生踐一諾,

吾輩之楷模!

如今,

我們的生活中充斥著各種娛樂八卦,

看似過的豐富充實,

實際上卻很空虛。

今天我們講訴這位幕後英雄的故事

旨在讓國人記住這位老人,

這位英雄。

向王淦昌致敬!

向偉大的科學先輩致敬!

一個三次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的中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