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肺結核會有什麼症狀?

暖暖的風56015876


肺結核依據不同的類型,其臨床表現可不相同,常見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低熱、盜汗(睡時出汗、醒時汗止)、咳嗽、消瘦、咯血、胸痛等。肺結核古稱“肺癆”,是令人聞之色變的傳染病,而現在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提升,肺結核的發病率逐年下降。但隨著抗生素的廣泛使用,耐藥性的肺結核又開始出現,其臨床表現可不典型,這是我們必須要重視的。早期發現,早期識別,正規治療是關鍵。



肺結核是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肺結核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播,兒童、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是易發人群。其可分為:原發型肺結核、繼髮型肺結核、血型播散型肺結核、結核性胸膜炎。其具體臨床表現如下:

一、反覆咳嗽、咳痰

患者咳嗽、咳痰症狀常常持續2周以上不緩解,可伴有咳血痰,普通的治療效果差。

二、發熱、盜汗

肺結核的發熱一般起病緩,以低熱為主,一般午後開始出現間斷性或持續性低熱。夜間睡覺時出汗,醒後出汗立即停止,又稱為盜汗。少數患者起病急,特別是急性血型播散型肺結核、結核性胸膜炎等,可出現高熱。

三、咯血

肺結核患者可出現咳血痰和咯血,當結核侵襲支氣管動脈血管時,可出現大咯血。



四、消瘦

結核是消耗性疾病,患者症狀常持續數週,可出現明顯的體重下降。

五、胸痛

隨著肺結核對胸膜的刺激,患者可出現胸痛不適。

六、其他表現

其他常見的表現還有疲乏、食慾不振、背部痠痛等,女性可出現月經失調或閉經。



肺結核可防可治,我們也不必過於擔心,要做好預防,對可疑人群積極進行排除,通過痰結核塗片、胸片、胸部CT、結核菌素皮試、T-SPOT等檢查一般可明確診斷。積極足療程的抗結核治療常可治癒。




全科掃地僧


肺結核不少見,很多具有傳染性,過年期間走親訪友,也應注意防護。

肺結核常見哪些症狀?

1.比較典型的是咳嗽、低燒、乏力、厭食、晚上睡覺出汗很多。

肺結核是一種慢性消耗性疾病,病史常常比較長,一開始容易疏忽。

這位46歲的女士,反覆咳嗽一年才過來檢查,乾咳為主,痰很少,CT呈現典型的間質樣改變為主的肺結核,像煙花一樣,所以稱為“煙花徵”。

這種狀態是有傳染性的,要接受正規治療,家裡的老人孩子也要注意隔離。

2.必須注意,很多肺結核病人缺乏典型症狀,需要結合臨床資料綜合診斷。

這是一位24歲的姑娘,半年以來明顯消瘦,開始還以為是減肥成功。

兩個月前開始出現咳嗽,並伴有高熱,沒有痰。

醫生懷疑到肺結核的可能,但多次痰檢和支氣管鏡氣道分泌物都沒有查到結核桿菌。

最後選擇診斷性抗結核治療,病情明顯好轉,證明還是肺結核。

肺結核的診斷講究整體,重視多學科聯合

活動性肺結核的診斷,金標準是痰細菌學檢查找到結核桿菌,但是痰檢陽性率大約只有30-50%,活動性肺結核的痰檢陰性比例很高。

還有一些生物學檢測,如PPD試驗、灌洗液培養,T-SPOT.TB(結核感染T細胞斑點試驗)等。

除此之外,螺旋CT也是很好的輔助方法。

很多病人症狀並不典型,是通過CT檢查首先懷疑到肺結核,最終進一步確診的。

像這位40歲的男士,沒有任何症狀,體檢發現右下肺腫塊,考慮到周圍伴有小衛星病灶,內部有斑點狀鈣化,增強掃描顯示沒有任何強化,提示這是一個結核球。

這種病灶可以定期隨訪觀察,也可以選擇微創手術切除,畢竟這麼大的病灶有復發風險。

後來病人選擇手術切除,證實為肺結核。

必須警惕,肺結核有時可以合併腫瘤,診斷不要顧此失彼。

這是2017年南京的一位女病人,66歲,因為咳嗽發熱就診,經皮肺穿刺查到結核桿菌。

結核科曾主任比較給力,在準備抗結核治療的同時,給她做了支氣管鏡,結果查到肺鱗癌:

這種幾率比較少,結核病人不要恐慌!

只是想提醒大家,很多時候醫生並非過度檢查,多種檢查結果互相印證,才能提高準確率,減少漏診和誤診。

我是影像科豪大夫,馬上春節了,祝大家豬年萬事大吉!


影像科豪大夫


肺結核是一種肺部感染性疾病,是由於肺部被結核菌感染並逐漸破壞肺組織導致的,事實上肺部的病變範圍和病變程度並非結核菌單方面決定,還和人體的免疫能力有相關性,過強和過弱的免疫狀態都不利於疾病的恢復,這是為什麼呢,我們下面來看一下。

事實上肺部感染結核會出現不同的病變狀態,主要表現為滲出、增生和壞死,滲出是比較輕的病變狀態,大部分發生於疾病的初期或者少量結核菌感染且人體的免疫力適中的情況,字面意義上理解,滲出是指液體從牆面侵染出來的意思,人體病理變化中的滲出也是指體液及炎症細胞從血管中進入病變組織的意思,這些液體和炎症細胞所到達的部位大部分為感染了結核菌的部位,有利於殺滅病菌,這樣的病灶多表現為磨玻璃影,足夠小的病灶表現為磨玻璃小結節。

而增殖基本上可以理解為結核菌數量和毒力與免疫能力相對等的情形,結核菌既不能很快被免疫功能消滅,也不能大踏步的擴散甚至侵犯未病變的組織,這時候就會出現細菌增殖,免疫細胞撲上去,細菌增殖,免疫細胞撲上去反覆發生的情況,逐漸形成增殖病灶,增殖灶在肺部表現為實變,大的結節甚至團塊狀病灶。

壞死則是細菌毒力強,數量多,免疫反應過分強烈導致的,大量的結核菌釋放毒素導致肺組織變性,免疫細胞將結核菌以及病變的肺組織一同殺死破壞,但又不能完全消滅結核菌,導致漏網的結核菌再次侵犯其他正常的肺組織併發生相同的病變過程,這時候就逐漸形成了壞死性病理反應,在患者身上可形成乾酪性肺炎以及空洞,具有強烈的傳染性。

臨床上,肺結核的症狀各種各樣,典型的肺結核臨床症狀表現為咳嗽、咳痰、咳血等肺部表現以及低熱、盜汗、乏力、食慾不振等表現,咳嗽沒有專屬指向於肺結核的特別之處,痰液多為白色粘液狀,合併其他細菌感染時可能為黃色,壞死性病變侵犯血管時可能導致痰中帶血甚至是大口大口咯血,典型的低熱表現為午後低熱,入會後發生盜汗而逐漸熱退,而盜汗則是指夜間沒有活動的情況下也出汗,甚至把被褥打溼的情況,入睡出汗,醒來即停是盜汗的特點,乏力和食慾不振都是結核菌釋放的毒素所致,是結核的中毒症狀。

肺結核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有些患者甚至沒有症狀,只是在體檢做CT是才發現肺部有結核感染後遺留的病灶,有一些特殊類型的表現可能提示肺結核,比如逍遙熱,就是長期的低熱卻沒有其他嚴重的表現,除了覺得熱之外,沒有不適症狀,這種情況也要警惕肺結核表現。


胡洋


肺結核,古稱肺癆,癆病,過去,因為生活條件差,治療條件差,肺癆有十病九癆,十癆九死的說法,可見肺癆的可怕。肺結核病人,最著名的就是林黛玉,她得的就是肺癆,即肺結核。面薄腰纖、削肩膀,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行動處似弱柳扶風,病如西子勝三分,她代表了癆病這類病人的典型形象。

肺結核最常見的症狀有一下一些:

1、乏力,發熱:整個人無精打采,全身無力,休息不能緩解,發熱主要以午後潮熱為主,多在下午開始發熱,低熱為主,一般不超過38.5度,到次日早上退熱。

2、消瘦:肺癆病屬於消耗性疾病,機體消耗非常大,常導致消瘦,身體多比較虛弱。

3、盜汗:夜間多見,是以入睡後出汗,醒後汗停為特徵,多為冷汗。

4、肺部症狀: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咳嗽咳痰頻繁,痰不多;咯血一般量少,血絲痰多見,偶有大咯血,這種情況一般已是晚期;胸痛,結核累及胸膜是最明顯。

隨著國家對肺結核的重視,在肺結核的診治方面也投入了巨大的經費,目前肺結核的診治條件明顯提高,肺結核的治療效果已明顯改善,肺結核已不再是可怕的癆病。

★若本回答有幫助,請點贊支持。

胃腸肝膽外科曾醫生


肺結核病是結核分枝桿菌複合群引起的慢性肺部感染性疾病,臨床表現多種多樣。

1.全身症狀

發熱為肺結核病最常見的全身性毒性症狀,多數為長期低熱,一般於午後或傍晚開始,次晨降至正常,可伴有倦怠、乏力、夜間盜汗,或無明顯自覺不適。有的患者表現為體溫不穩定,於輕微勞動後體溫略見升高,雖經休息半小時以上仍難常平復;婦女於月經期前體溫增高,月經後亦不能迅速恢復正常。當病灶急劇進展擴散時則出現高熱,呈稽留熱或弛張熱,可以有胃寒,但少有寒戰,出汗一般也不多。其他全身症狀有食慾減退、體重減輕、婦女月經不調、易激惹、心悸、面頰潮紅等輕度毒性和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症狀。

2.呼吸系統症狀

(1)咳嗽咳痰:浸潤性病灶咳嗽輕微,乾咳或僅有少量黏液痰。有空洞形成時,痰量增加,若伴繼發感染,痰呈膿性。合併支氣管結核則可咳嗽加劇,可出現刺激性嗆咳,伴侷限性哮喘或喘鳴。

(2)咯血:相當比例的患者在不同病期有咯血,破壞性病灶固然易於咯血,而癒合性的病變纖維化和鈣化病灶直接的或由於繼發性支氣管擴張間接的均可引起咯血。

(3)胸痛:部位不定的隱痛常是神經反射作用引起。

(4)氣急:重度毒血癥狀和高熱可引起呼吸頻率增速。

那存 赤峰學院附屬醫院臨床藥學辦公室 藥事網成員


藥事健康


我是小影大夫,一名影像科醫生。肺結核屬於傳染性疾病的。很多朋友以為自己只是得了感冒,咳嗽咳痰沒有好轉過來拍胸片或者CT,從而發現的肺結核。肺結核在影像上有較為典型的表現,一般都是胸片或者CT較早的提示肺結核,才進一步做痰檢。肺結核的症狀一般表現為咳嗽咳痰、咯血、胸痛、低熱、午後潮熱、盜汗、消瘦等。

肺結核的症狀有哪些?

1.咳嗽咳痰

咳嗽咳痰的症狀與一般的上呼吸道感染很難區分,肺結核的常表現為乾咳,痰較少。年輕人咳嗽咳痰>兩週沒有好轉,要特別注意下有沒有其他感染的可能。在我工作中,很多年輕人都是因為這樣才來就診拍胸片的,問她咳了多久,她說有一個多月了,都以為是普通的感冒,所以沒有重視。

每年的高考體檢的都需要拍個胸片,其中可以發現好幾例的肺結核,小朋友們都覺得自己只是有稍微的咳嗽咳痰並無大礙。高考體檢拍胸片發現的浸潤性肺結核,要休學治療好轉才能繼續參與高考。

正是因為肺結核的咳痰表現為乾咳,當影像上診斷了肺結核的,需要患者做痰檢的時候,卻咳不出來痰去檢查,很多都是口水而已,所以痰檢很多都是陰性的。

2.咯血

林黛玉的咯血就是肺結核引起的。電視劇中總是有這樣的橋段,咳一下,手帕上是血,完了,快完領飯盒了。並不是這樣的,肺結核、支氣管擴張、肺癌這些疾病都可以引起咯血,肺結核通過正規的治療可以治癒。目前發現的大多數結核,都可以治癒,肺結核的咯血並沒有那麼可怕。

3.低熱、午後潮熱、盜汗

肺結核是感染性疾病,可以低熱,很多表現為午後潮熱,就是過了中午體溫開始升高,隨後體溫下降。但是很多肺結核的人沒有高熱的表現。盜汗是指半夜睡醒了一身汗。


4.消瘦

肺結核屬於一種慢性消耗性疾病,把人體的營養物質不斷的消耗,逐漸消瘦。如果一個年輕人,很瘦,有午後潮熱,盜汗的表現,臨床症狀上一定要懷疑有結核的可能,並且要完善胸片,痰檢和PPD等檢查。

肺結核屬於傳染性疾病,臨床上診斷浸潤性肺結核,一定要堅持正規、足量的療程治療。浸潤性肺結核中,如果伴有空洞,傳染性極大,陪同家屬也應該注意戴口罩防護。陳舊性肺結核不需要治療,沒有傳染性,不要擔心。


肺結核屬於可以治癒性疾病,所以得了肺結核也不要過於恐慌。但是需要堅持配合醫生的治療,一般治療時間為6-9個月,切記不可自行停藥。千萬不能感覺自己症狀好轉了就自行停藥,體內的結核桿菌沒有完全殺滅就停藥,導致結核桿菌捲土重來,並且容易出現耐藥。出現耐藥結核就很難治療了。所以一定要特別注意!


小影大夫


結核病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可侵及許多臟器,以肺部結核感染最為常見。排菌者為其重要的傳染源。人體感染結核菌後不一定發病,當抵抗力降低或細胞介導的變態反應增高時,才可能引起臨床發病。若能及時診斷,並予合理治療,大多可獲臨床痊癒。

有較密切的結核病接觸史,起病可急可緩,多為低熱(午後為著)、盜汗、乏力、納差、消瘦、女性月經失調等;呼吸道症狀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不同程度胸悶或呼吸困難。

檢查方法主要包括:
1.痰結核菌
採用塗片、集菌方法,抗酸染色檢出陽性有診斷意義。也可行結核菌培養、動物接種,但時間長。結核菌聚合酶聯反應(PCR)陽性有輔助診斷價值。
2.結核菌素試驗
舊結核菌素(OT)或純化蛋白衍生物(PPD)皮試,強陽性者有助診斷。
3.特異性抗體測定
酶聯吸附試驗,血中抗PPD-IgG陽性對診斷有參考價值。
6.胸腔積液檢查
腺苷脫氨酶(ADA)含量增高有助於診斷,與癌性胸腔積液鑑別時有意義。
7.影像學檢查
胸部X線檢查為診斷肺結核的必備手段,可判斷肺結核的部位、範圍、病變性質、病變進展、治療反應、判定療效的重要方法。

小楊醫生


肺結核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最新的肺結核分型分為原發型肺結核、血行播散型肺結核、繼髮型肺結核、氣管或支氣管結核和結核性胸膜炎五型。

  • 臨床上,成人的肺結核主要是指繼髮型肺結核。

對於肺結核的臨床反應或者臨床表現,龍大夫將從肺結核的全身症狀、呼吸系統症狀和初步的體格檢查發現等三個方面來闡述。

1.全身症狀

肺結核的全身症狀又叫全身毒性症狀,主要表現為發熱。這種發熱,一般以低熱為主,午後或者傍晚開始,第2天早晨會降到正常。偶爾也有表現為高熱的。

患者可伴有疲勞、倦怠、全身乏力,勞累後更為明顯。有些患者會有夜間盜汗。不過,大多數青壯年的肺結核可能沒有明顯的症狀,一般常在在體檢中意外發現。

2.呼吸道症狀

結核分枝桿菌破壞肺部導致的浸潤性病灶,一般來說最常見的表現是咳嗽。這種咳嗽不是很劇烈,通常為輕微的咳嗽,以乾咳為主,有時候會有少量的白色黏液樣痰。當空洞形成,或者在合併其它細菌感染事,痰液量可逐漸增多,或者呈膿性痰。

大約有1/3~1/2的患者,在肺結核發病的某個階段,會有咯血的表現,以咯血為首發症狀就診。病灶範圍比較廣的患者,可能出現氣促、胸痛等表現。

3.醫生的初步檢查或患者自查發現

病灶小的肺結核,無論從聽診還是叩診等方面,醫生的檢查都可能沒有什麼發現;如果病變範圍比較廣,聽診肺部可有細溼羅音或者支氣管呼吸音,叩診呈濁音。

對一些經常抽菸的人來說,如果同時有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患者可呈桶狀胸,就是胸廓的前後徑要大於左右徑。肺結核患者看上去,相對來說會比平常人體重偏低一些,呈消瘦的體質。臨床上所見到的絕大多數肺結核患者,都是比較消瘦的;胖的肺結核患者少見,除非有HIV或者糖尿病等合併症。

從以上的敘述中,可以看出肺結核的症狀是非常不典型的,有很多疾病都可能出現肺結核能出現的症狀。所以,在臨床上碰到以下一些情況,要高度警惕是否有肺結核的可能:

1.反覆發作的咳嗽、咳痰,尤其是那種“半句咳”的,時間超過3~4周,經普通的抗感染治療後症狀沒有改善。

2.長期低熱,以午後或傍晚為主。

3.出現痰中帶血或咳血。

4.有肺結核的好發因素,比如說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或者長期接受激素和免疫抑制劑治療的患者、透析的患者等,出現難以解釋的咳嗽和低熱。

5.不明原因出現關節疼痛和皮膚結節性紅斑等變態反應的表現,同時伴有發熱和咳嗽。

6.出現胸腔積液,長期淋巴結腫大,或者家中有肺結核患者,與其有密切接觸史者。

當懷疑有肺結核的時候,最好的辦法是做胸部X線檢查或胸部CT檢查,以及時發現,並儘早、徹底的治療。


龍大夫的肝病課堂


肺結核是較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肺結核青少年多見,兒童、老年肺結核也不少見,應該給與充分重視。

咳嗽,咳痰≥2周,咯血是肺結核主要可疑症狀,一旦出現肺結核可疑症狀,應該及早到結防機構就診。肺結核不可怕,絕大多數是可以治癒的。

肺結核可有呼吸系統症狀:

咳嗽咳痰是肺結核最常見症狀。咳嗽較輕,乾咳或少量粘液痰。有空洞形成時痰量增多,如果合併細菌感染痰可呈膿性。如果合併支氣管結核表現為刺激性咳嗽。

咯血,約1/3-1/2的患者有咯血。咯血量多少不定,多數患者為少量咯血,少數為大咯血。

胸痛,結核累及胸膜時可表現胸痛,為胸膜性胸痛,隨呼吸運動和咳嗽加重;

呼吸困難,多見於乾酪樣肺炎和大量胸腔積液患者。

肺結核還可能出現全身症狀:發熱為最常見症狀,多為長期午後潮熱,即下午或傍晚開始升高,翌晨降至正常。部分患者有倦怠乏力、盜汗、食慾減退和體重減輕等。育齡女性患者可以有月經不調。

關注百姓體育,瞭解更多肺結核防治知識!


百姓體育


大家好,我是生活小衛士,歡迎大家關注。

肺結核過去稱為“癆病”,在魯迅的小說裡出現過,小說裡迷信通過吃“血饅頭”來治癒。



結核病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結核分枝桿菌主要分為人、牛、鳥、鼠等型。對人有致病性者主要是人型菌,牛型菌少有感染。該菌可以侵及許多臟器,以肺部結核感染最為常見。



人體感染結核菌後不一定發病,當抵抗力降低或細胞介導的變態反應增高時,才可能引起臨床發病。若能及時診斷,並予合理治療,大多可獲臨床痊癒。




患有肺結核後,會有哪些症狀呢?

早期和小範圍的肺結核並未有明顯的症狀,大多數人是在體檢,或者其他原因拍得胸片中發現的,進而進一步的檢查才得以確診和治療。

1.低熱 有較為密切的結核病接觸史,多為低熱(午後顯著)、盜汗、起病可急可緩、乏力、納差、消瘦、女性月經失調等;



2.呼吸道症狀 咳嗽、咳痰、咯血、胸痛、不同程度胸悶或呼吸困難。

3.查體 早期的肺結核不易查到陽性體徵;中期肺結核叩診可呈濁音,語顫增強,肺泡呼吸音低和溼囉音;晚期結核形成纖維化,局部收縮使胸膜塌陷和縱隔移位。



4.結核性胸膜炎者 早期有胸膜摩擦音,形成大量胸腔積液時,胸壁飽滿,叩診濁實,語顫和呼吸音減低或消失。



肺結核治療的原則:早確診,早治療,早治癒。




分享到:


相關文章: